快穿年代之旅途 第249章 战争年代之旅40
张妮儿这段时间过得很丰富,不用多说的。
日常给人看病,也是很忙碌的。
因为名声打出去了,张妮儿去别村子复诊的时候,也有更远的村子里的人,找过来看病!
对于别村来的,张妮儿也没有拒绝,所以工作量多了不少。
暂时,张妮儿的医术也就在附近几个村子传的响亮。
因为一些人暂时不想张妮儿的医术传那么快。
因为张妮儿的医术,他们要排队的时间变长了很多!
因为在自己的病没好前,不希望那么多人加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村子之间的距离也是有的。
现在经历过战争的影响,人口方面还没有起来。
像顾辰他们这样的村子,已经算是人口大村了。
多数村子都是百来口人的规模!
现在没有战争了,又没有什么避孕的措施。
加上也不像后世有手机电视那些可以娱乐,张妮儿相信要不了很久因为战争损失的人口就会恢复过来。
因为张妮儿知道,现在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口。
人口方面,只要国家稳定,就会多起来。
张妮儿这次复诊,可是诊出了不少怀孕的。
有年轻的小媳妇,也有中年的大婶。
添丁加口在很多人家心里,这是很好的事儿。
张妮儿只是述说结果,并不会参与其中。
不过,听到怀孕的消息,一个个那都是高兴的。
当然也有求子一直不成,几年没有音讯,家婆指着儿媳妇的鼻梁,骂儿媳妇是不能下蛋的母鸡。
家里的事儿也使劲安排儿媳妇做,这吃的不好,做的最多,还不允许儿媳妇有怨气。
儿媳妇也因为一直不怀孕,腰杆子都挺不直。
只能一直受家婆欺负,看得张妮儿都很无语。
最关键的是,张妮儿看到她那样欺负儿媳妇,也是看不过眼的。
觉得这就是个傻的,也就现在有孝道压制,要是换个时代,这样对儿媳妇试试。
都有老到需要照顾的时候,这样欺负儿媳妇,真的就是很蠢的事儿。
当然不排除儿子孝顺的,但是照顾家里的事物最多的还是儿媳妇。
总之,张妮儿也看了不少,对于这类事情,张妮儿只能摇头。
不是她不想帮媳妇,是媳妇自己立不起来。
明明已经知道不是自己的问题了,还要被欺负。
张妮儿是真的很看不过眼。
只能说,有时候不讨喜的儿子,娶的媳妇做的再好,也是不讨喜的。
“杏花,你真的要长点心了!你家那个妖婆子,总是这样欺负人你也不知道反抗。”
这个杏花就是张妮儿看着直摇头的那个儿媳妇。
性格比较软弱,一味的听别人安排,真的不知道一点反抗为何物。
“梨花,我没有你命好,我家婆的性子,我反抗了只会更惨的。”
被叫杏花的女人脸上带着愁苦,完全就不知道反抗为何物。
张妮儿觉得,这就是被洗脑过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看着人还活着,但其实就是个空壳。
被叫梨花的女人也是无语,只觉得自己应该就像家婆说的那样少管闲事。
对于这个儿时的同村的玩伴,后来又嫁到同一个村子,梨花也是很关照的。
只是这人自己立不住,如何都没用。
梨花对此很无语,她自己的家婆也不是真就对她没意见好吧!
也是经过了磨合期,她付出努力的结果。
她丈夫也不是家婆最喜欢的那个儿子,这些年她也是费了心思处理这段关系的。
又不是什么天仙,哪能嫁到别人家还想着被供养着的好事儿。
在梨花看来,这杏花杏花就是脑袋不清醒。
明明大夫都说不是她的问题,还能被说不下蛋的母鸡。
真要想改变,就是跑了去别的村子,也比留在这里好。
最起码不用经受精神摧残。
梨花看得很清楚,所以才愿意出于好意的劝说几句。
杏花这样一味知道抱怨,让梨花都不是很想管她了。
是人都不乐意听太多负面情绪,更何况这种明明自己就能改变,还不改变现状的人。
虽然杏花的家婆,刘小花也是十足个难缠的婆子。
但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只要杏花自己能立得住,最起码不会被欺负成这样。
所以,梨花觉得,这杏花自己不做改变的话,被家婆压着那是改不了的。
这种情况,她也不能插手,没事惹一身骚,她也不乐意干。
能做到提醒,偶尔帮一下忙,已经全了儿时的情谊。
又不是自己的闺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了,搞得不好还要落得埋怨。
张妮儿觉得这个叫梨花的女人很好了,对事儿分明,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杏花这样的,张妮儿也是觉得直摇头的。
一味的退步,只会被欺负的更惨。
至于杏花,一直这样只知道抱怨,不做出改变的话,未来日子绝对不好过。
所以说,不管那个年代,婆媳间的问题都不少。
除了杏花这样的,就有敢反抗被赶出家门的。
这个事儿其实就是,生孩子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这个例子是张妮儿最觉得讨厌的吧!
她自己都是女的,面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直摇头的。
生男生女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男的,这个张妮儿明白,但是其他人不明白啊!
一个劲儿觉得生不出男娃就是女人的错。
看着女人因为不想前面两个女儿,被卖去做童养媳,反抗后被连同襁褓的女儿一起赶出家门。
张妮儿也是忍不住暴脾气了。
所以这事儿,张妮儿也是掺了一脚的。
毕竟面对因为孩子愿意反抗的母亲,张妮儿还是乐意帮一把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闹一场女人被赶出家门,连带着她三个女儿!
她的婆家表示,不需要她这样不听话的儿媳妇。
张妮儿面对这情况,也是真的无语。
倒是有婶子大娘来问张妮儿,生不出儿子,真的是男人的问题吗?
问这个的不在少数,张妮儿觉得给这些婶子大娘多普及一点也很不错。
虽然重男轻女的情况没办法一下子改变,但是都是女的,总不能也瞧不起自己的身份吧!
随着张妮儿普及,也让不少婶子大娘都知道了不少。
婶子大娘们,不看病也喜欢找张妮儿聊天。
因为张妮儿没有很多大夫的高人一等,时不时给他们科普一些小妙招。
解决了不少他们身体方面的困扰,让她们觉得心情都很好了。
一般张妮儿诊脉的时候没人说什么,打扰张妮儿的话。
但是等到张妮儿休息的时候,婶子大娘们都喜欢找张妮儿聊聊天。
所以,张妮儿就算不会每天到村子里。
村子里发生的事儿,她也是能从婶子大娘们那里听到很多的。
东家理长,西家理短的。
张妮儿一般情况下,也就当成话本子来听。
没办法,这些婶子大娘们,几个人一起讲,就让她有种听相声般的感觉。
张妮儿对于这些多数时候,就听一听,也不发表什么看法。
她跟这些村里人的婶子大娘们相处的融洽,但是更多的,她不是村里人。
很多事情,她能不发表意见最好不要发表意见。
张妮儿这方面嘴也很严,虽然三个村子的八卦事儿,她知道很多,但是没有乱说什么。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事儿,她只是个外人,遇到看不过眼的可以提两句。
这种不是当时发生的事儿,张妮儿从来不乐意发表什么看法。
已经过去的事情,拿出来讲,也是被当成乐子一样的存在。
值得一说的是,那四个被赶出家门的母女,她们被村长安排暂时住在了草棚子里。
作为一个母亲,不得不说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方面,她是成功的。
虽然被赶出来,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还在村长那里借的东西,但好在有一个容身之所。
她的两个大女儿,也是尽自己的努力干活的。
因为知道她们被赶出来,是因为她们娘阻止她们被卖去当童养媳。
一时间,也是非常懂事儿的,穷人孩子早当家也体现的十足。
张妮儿看着她们可怜,也是送了点红薯土豆给她们的。
她们也是很有骨气的表示之后会还给她的。
张妮儿自己一个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所谓的。
不是不想多给她们一些,只是她们现在的情况,真有好东西,也防不住。
张妮儿也明白,这就是她们爹和爷奶恶心人的的地方。
要是冬天那会儿,他们坚持不下去,肯定是要低头的。
这女人一低头,两丫头的命运就注定了。
所以看到她们这样努力帮着干活,割茅草修补草棚,也是很欣赏的。
只有自己愿意改变的人,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看着女人一家的努力,张妮儿也是悄悄的帮了几次的。
最起码,她们现在的草棚子被修的严实了很多。
至于过冬用的被子那些,张妮儿也是打算了,到时候帮帮忙的。
现在不给过来,也是担心他们三个保不住。
这村子到底不是她住的那边山下的村子,有情况她也不一定发现。
所以张妮儿暂时只是给点红薯土豆,让她们混着自己挖的草根那些混个水饱。
其他的她也不能太关注了,她自己不在村子里,不能天天盯着。
倒是张妮儿跟两个小丫头混熟了。
两丫头瘦瘦的,头发枯黄,面色也蜡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但是张妮儿知道这个情况,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和真的贫穷的家庭是常态。
她们能不能活下去,都要靠她们自己的,看看她们自己顽不顽强。
张妮儿知道,现在这是社会常态。
就算是帮忙,也是要注意分寸的,有些事情不是尽力帮忙就可以的。
要是帮了不懂恩情的白眼狼,难受的该是自己。
张妮儿可不想拿自己的东西去喂白眼狼,尤其是现在的她。
经历了几个任务世界了,她觉得她的心态都有了不少的改变。
同时,也很明白个人都有个人的命运。
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改变。
她很喜欢看到遇到困难,不屈服的人,面对这样的人,她很愿意帮忙。
一味的沉溺困难,试图躲避的,她不是很想管。
毕竟又不是他们的父母,也不是要自我奉献的圣母。
她出手帮忙可以不求回报,但是也想收获一点有用的精神粮食。
张妮儿治病救人,暂时只在三个村子里活动。
但是附近离得近的几个村子,她都知道不少热闹事儿。
张妮儿知道,等到这附近没有积累的病人了,她就该去其他村子行医了。
也都知道,张妮儿在开春前,只会在她活动的三个村子活动。
所以打听到张妮儿问诊那个村子,都有人用牛车这些的将病人送到张妮儿问诊的村子来。
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张妮儿看病不花钱,请人用牛车也不会有太大的花费。
当然这都是那些病重的才会这样,病的没那么重的,都想等张妮儿开春后到自己这边村子来。
靠近冬天,地里也大部分进入了休眠期,所以,给张妮儿捧场的人才那么多。
要是碰到农忙那会,肯定没有人有时间停下农活这样的。
张妮儿也很清楚,反正对于病人,她都是很认真对待的。
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都是一样对待的。
当然这是他们认真排队下的待遇,要是不排队,张妮儿可没有这样的好脾气。
因为了解张妮儿,倒是没人敢在他面前犯浑。
其他的每个村有每个村的规章制度,更有村长在,要是真的太难看,也会有人管一管的。
张妮儿不管医术多好,没有加入那个村子前,她也是外村人的。
至于后面会不会加入村子,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张妮儿在村子间治病,也何尝不是一种考察各个村子。
真到了以后户籍住处登记,她也能凭着医术,在她看好的村子登记。
反正张妮儿现在并不着急,她需要细细的考察,认真的考虑。
因为她知道户籍登记那些,未来是肯定的。
现在的机会,也正好可以看到那个村子管理的最好最和谐。
她可不想入户那些个麻烦事情多的村子,本身就想过安静生活的。
可不想天天面对跟战斗鸡一样的人,那样真的有点烦人。
要真是那样,她只会考虑顾辰他们村子的,落户后继续在山里住着。
所以她并不着急,很多事儿打算慢慢来。
日常给人看病,也是很忙碌的。
因为名声打出去了,张妮儿去别村子复诊的时候,也有更远的村子里的人,找过来看病!
对于别村来的,张妮儿也没有拒绝,所以工作量多了不少。
暂时,张妮儿的医术也就在附近几个村子传的响亮。
因为一些人暂时不想张妮儿的医术传那么快。
因为张妮儿的医术,他们要排队的时间变长了很多!
因为在自己的病没好前,不希望那么多人加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村子之间的距离也是有的。
现在经历过战争的影响,人口方面还没有起来。
像顾辰他们这样的村子,已经算是人口大村了。
多数村子都是百来口人的规模!
现在没有战争了,又没有什么避孕的措施。
加上也不像后世有手机电视那些可以娱乐,张妮儿相信要不了很久因为战争损失的人口就会恢复过来。
因为张妮儿知道,现在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口。
人口方面,只要国家稳定,就会多起来。
张妮儿这次复诊,可是诊出了不少怀孕的。
有年轻的小媳妇,也有中年的大婶。
添丁加口在很多人家心里,这是很好的事儿。
张妮儿只是述说结果,并不会参与其中。
不过,听到怀孕的消息,一个个那都是高兴的。
当然也有求子一直不成,几年没有音讯,家婆指着儿媳妇的鼻梁,骂儿媳妇是不能下蛋的母鸡。
家里的事儿也使劲安排儿媳妇做,这吃的不好,做的最多,还不允许儿媳妇有怨气。
儿媳妇也因为一直不怀孕,腰杆子都挺不直。
只能一直受家婆欺负,看得张妮儿都很无语。
最关键的是,张妮儿看到她那样欺负儿媳妇,也是看不过眼的。
觉得这就是个傻的,也就现在有孝道压制,要是换个时代,这样对儿媳妇试试。
都有老到需要照顾的时候,这样欺负儿媳妇,真的就是很蠢的事儿。
当然不排除儿子孝顺的,但是照顾家里的事物最多的还是儿媳妇。
总之,张妮儿也看了不少,对于这类事情,张妮儿只能摇头。
不是她不想帮媳妇,是媳妇自己立不起来。
明明已经知道不是自己的问题了,还要被欺负。
张妮儿是真的很看不过眼。
只能说,有时候不讨喜的儿子,娶的媳妇做的再好,也是不讨喜的。
“杏花,你真的要长点心了!你家那个妖婆子,总是这样欺负人你也不知道反抗。”
这个杏花就是张妮儿看着直摇头的那个儿媳妇。
性格比较软弱,一味的听别人安排,真的不知道一点反抗为何物。
“梨花,我没有你命好,我家婆的性子,我反抗了只会更惨的。”
被叫杏花的女人脸上带着愁苦,完全就不知道反抗为何物。
张妮儿觉得,这就是被洗脑过的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看着人还活着,但其实就是个空壳。
被叫梨花的女人也是无语,只觉得自己应该就像家婆说的那样少管闲事。
对于这个儿时的同村的玩伴,后来又嫁到同一个村子,梨花也是很关照的。
只是这人自己立不住,如何都没用。
梨花对此很无语,她自己的家婆也不是真就对她没意见好吧!
也是经过了磨合期,她付出努力的结果。
她丈夫也不是家婆最喜欢的那个儿子,这些年她也是费了心思处理这段关系的。
又不是什么天仙,哪能嫁到别人家还想着被供养着的好事儿。
在梨花看来,这杏花杏花就是脑袋不清醒。
明明大夫都说不是她的问题,还能被说不下蛋的母鸡。
真要想改变,就是跑了去别的村子,也比留在这里好。
最起码不用经受精神摧残。
梨花看得很清楚,所以才愿意出于好意的劝说几句。
杏花这样一味知道抱怨,让梨花都不是很想管她了。
是人都不乐意听太多负面情绪,更何况这种明明自己就能改变,还不改变现状的人。
虽然杏花的家婆,刘小花也是十足个难缠的婆子。
但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只要杏花自己能立得住,最起码不会被欺负成这样。
所以,梨花觉得,这杏花自己不做改变的话,被家婆压着那是改不了的。
这种情况,她也不能插手,没事惹一身骚,她也不乐意干。
能做到提醒,偶尔帮一下忙,已经全了儿时的情谊。
又不是自己的闺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了,搞得不好还要落得埋怨。
张妮儿觉得这个叫梨花的女人很好了,对事儿分明,有自己的想法。
至于杏花这样的,张妮儿也是觉得直摇头的。
一味的退步,只会被欺负的更惨。
至于杏花,一直这样只知道抱怨,不做出改变的话,未来日子绝对不好过。
所以说,不管那个年代,婆媳间的问题都不少。
除了杏花这样的,就有敢反抗被赶出家门的。
这个事儿其实就是,生孩子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这个例子是张妮儿最觉得讨厌的吧!
她自己都是女的,面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直摇头的。
生男生女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男的,这个张妮儿明白,但是其他人不明白啊!
一个劲儿觉得生不出男娃就是女人的错。
看着女人因为不想前面两个女儿,被卖去做童养媳,反抗后被连同襁褓的女儿一起赶出家门。
张妮儿也是忍不住暴脾气了。
所以这事儿,张妮儿也是掺了一脚的。
毕竟面对因为孩子愿意反抗的母亲,张妮儿还是乐意帮一把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闹一场女人被赶出家门,连带着她三个女儿!
她的婆家表示,不需要她这样不听话的儿媳妇。
张妮儿面对这情况,也是真的无语。
倒是有婶子大娘来问张妮儿,生不出儿子,真的是男人的问题吗?
问这个的不在少数,张妮儿觉得给这些婶子大娘多普及一点也很不错。
虽然重男轻女的情况没办法一下子改变,但是都是女的,总不能也瞧不起自己的身份吧!
随着张妮儿普及,也让不少婶子大娘都知道了不少。
婶子大娘们,不看病也喜欢找张妮儿聊天。
因为张妮儿没有很多大夫的高人一等,时不时给他们科普一些小妙招。
解决了不少他们身体方面的困扰,让她们觉得心情都很好了。
一般张妮儿诊脉的时候没人说什么,打扰张妮儿的话。
但是等到张妮儿休息的时候,婶子大娘们都喜欢找张妮儿聊聊天。
所以,张妮儿就算不会每天到村子里。
村子里发生的事儿,她也是能从婶子大娘们那里听到很多的。
东家理长,西家理短的。
张妮儿一般情况下,也就当成话本子来听。
没办法,这些婶子大娘们,几个人一起讲,就让她有种听相声般的感觉。
张妮儿对于这些多数时候,就听一听,也不发表什么看法。
她跟这些村里人的婶子大娘们相处的融洽,但是更多的,她不是村里人。
很多事情,她能不发表意见最好不要发表意见。
张妮儿这方面嘴也很严,虽然三个村子的八卦事儿,她知道很多,但是没有乱说什么。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事儿,她只是个外人,遇到看不过眼的可以提两句。
这种不是当时发生的事儿,张妮儿从来不乐意发表什么看法。
已经过去的事情,拿出来讲,也是被当成乐子一样的存在。
值得一说的是,那四个被赶出家门的母女,她们被村长安排暂时住在了草棚子里。
作为一个母亲,不得不说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方面,她是成功的。
虽然被赶出来,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还在村长那里借的东西,但好在有一个容身之所。
她的两个大女儿,也是尽自己的努力干活的。
因为知道她们被赶出来,是因为她们娘阻止她们被卖去当童养媳。
一时间,也是非常懂事儿的,穷人孩子早当家也体现的十足。
张妮儿看着她们可怜,也是送了点红薯土豆给她们的。
她们也是很有骨气的表示之后会还给她的。
张妮儿自己一个人,也不觉得有什么所谓的。
不是不想多给她们一些,只是她们现在的情况,真有好东西,也防不住。
张妮儿也明白,这就是她们爹和爷奶恶心人的的地方。
要是冬天那会儿,他们坚持不下去,肯定是要低头的。
这女人一低头,两丫头的命运就注定了。
所以看到她们这样努力帮着干活,割茅草修补草棚,也是很欣赏的。
只有自己愿意改变的人,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看着女人一家的努力,张妮儿也是悄悄的帮了几次的。
最起码,她们现在的草棚子被修的严实了很多。
至于过冬用的被子那些,张妮儿也是打算了,到时候帮帮忙的。
现在不给过来,也是担心他们三个保不住。
这村子到底不是她住的那边山下的村子,有情况她也不一定发现。
所以张妮儿暂时只是给点红薯土豆,让她们混着自己挖的草根那些混个水饱。
其他的她也不能太关注了,她自己不在村子里,不能天天盯着。
倒是张妮儿跟两个小丫头混熟了。
两丫头瘦瘦的,头发枯黄,面色也蜡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但是张妮儿知道这个情况,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和真的贫穷的家庭是常态。
她们能不能活下去,都要靠她们自己的,看看她们自己顽不顽强。
张妮儿知道,现在这是社会常态。
就算是帮忙,也是要注意分寸的,有些事情不是尽力帮忙就可以的。
要是帮了不懂恩情的白眼狼,难受的该是自己。
张妮儿可不想拿自己的东西去喂白眼狼,尤其是现在的她。
经历了几个任务世界了,她觉得她的心态都有了不少的改变。
同时,也很明白个人都有个人的命运。
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改变。
她很喜欢看到遇到困难,不屈服的人,面对这样的人,她很愿意帮忙。
一味的沉溺困难,试图躲避的,她不是很想管。
毕竟又不是他们的父母,也不是要自我奉献的圣母。
她出手帮忙可以不求回报,但是也想收获一点有用的精神粮食。
张妮儿治病救人,暂时只在三个村子里活动。
但是附近离得近的几个村子,她都知道不少热闹事儿。
张妮儿知道,等到这附近没有积累的病人了,她就该去其他村子行医了。
也都知道,张妮儿在开春前,只会在她活动的三个村子活动。
所以打听到张妮儿问诊那个村子,都有人用牛车这些的将病人送到张妮儿问诊的村子来。
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张妮儿看病不花钱,请人用牛车也不会有太大的花费。
当然这都是那些病重的才会这样,病的没那么重的,都想等张妮儿开春后到自己这边村子来。
靠近冬天,地里也大部分进入了休眠期,所以,给张妮儿捧场的人才那么多。
要是碰到农忙那会,肯定没有人有时间停下农活这样的。
张妮儿也很清楚,反正对于病人,她都是很认真对待的。
不管是本村人还是外村人,都是一样对待的。
当然这是他们认真排队下的待遇,要是不排队,张妮儿可没有这样的好脾气。
因为了解张妮儿,倒是没人敢在他面前犯浑。
其他的每个村有每个村的规章制度,更有村长在,要是真的太难看,也会有人管一管的。
张妮儿不管医术多好,没有加入那个村子前,她也是外村人的。
至于后面会不会加入村子,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张妮儿在村子间治病,也何尝不是一种考察各个村子。
真到了以后户籍住处登记,她也能凭着医术,在她看好的村子登记。
反正张妮儿现在并不着急,她需要细细的考察,认真的考虑。
因为她知道户籍登记那些,未来是肯定的。
现在的机会,也正好可以看到那个村子管理的最好最和谐。
她可不想入户那些个麻烦事情多的村子,本身就想过安静生活的。
可不想天天面对跟战斗鸡一样的人,那样真的有点烦人。
要真是那样,她只会考虑顾辰他们村子的,落户后继续在山里住着。
所以她并不着急,很多事儿打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