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望月明 第284章 城外的“育婴堂”
范月如心中暗自思忖,似乎对眼前之人的身份有了一些猜测,于是面露疑惑之色,开口问道:“那您是?”
张晴见状,轻轻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我啊,是被夫家赶出来的。
想当年,我因为小产而伤到了身子,从此无法再生育,就被那狠心的夫家嫌弃了。
而我的娘家呢,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连吃喝都成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我这个被休弃的姐姐。
没办法,我只好流落至此,四处漂泊。
还好这里的乡亲们都很善良,不嫌弃我,还有好心人收留我,不然我恐怕只能露宿街头了。”
范月如听了张晴的这番遭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意。
然而,面对这样的事情,她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毕竟,这世上的不幸之人太多太多,自己又怎能感叹得过来呢?
张晴似乎并没有在意范月如的沉默,她微笑着带着两人在这个所谓的“村庄”里转了转。
尽管这些土坯房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但屋内却被收拾得格外干净整洁。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老人和孩子们都非常珍惜他们这个简陋的家。
在离别之际,范月如向方时越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身上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
方时越心领神会,连忙从怀中掏出银子,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张晴。
见此情形,张晴连连摆手,满脸都是推辞之意,
说道:“两位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孩子们今日能有如此运气遇到你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我们可不敢再收两位的银钱啊。”
范月如见状,微微一笑,原本以为张晴会毫不犹豫地收下这笔钱,没想到她竟然会如此推脱。
看着张晴那真诚的面容,范月如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她也不再多言,直接将钱袋子塞进了张晴的手中,
说道:“你不用也没关系,但孩子们需要啊。
现在天气还暖和,孩子们的衣服倒是可以省着点穿,可等到冬天就难办了。
我看你们也就种了那么一点地,也就只能勉强维持你们的温饱而已。”
范月如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说张晴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还有余钱给孩子们添置衣服了。
张晴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酸,她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孩子们,那一个个瘦弱的身影让她心疼不已。
最终,她还是点了点头,收下了范月如递过来的钱袋子。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张晴和范月如不约而同地望去,只见一辆马车正缓缓驶来。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孩子们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大,显然他们对这辆马车非常熟悉。
张晴见到马车,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范月如见状,心中有些好奇,不知道这马车上下来的会是什么人,竟然能让张晴如此高兴。
紧接着,只见一道身影从马车上飞身而下,动作轻盈而矫健。
范月如定睛一看,不禁惊讶地发现,这人竟然是她认识的!
来人竟然是昨日让自己纠结不已的碧云。
再看那些孩子们,他们与碧云之间的熟络程度,显然表明碧云经常来这里。
范月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于是开口问道:“这是谁呀?”
张晴连忙回答道:“这位是碧云姑娘,我们能够有这个安身之所,全靠代姑娘和碧云姑娘的接济呢。”
说着,张晴的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似乎真如她所说的那样。
此时,碧云也恰好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看了过来。
当她的目光与范月如交汇时,明显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惊讶。
范月如没有动,碧云则被孩子们拉着缓缓走了过来。
“碧云姐姐,这是月姐姐,她和你还有代姐姐一样,既美丽又善良哦!”
说话的小女孩眼睛水汪汪的,十分灵动可爱。
当碧云看到方时越也在时,并没有表现出与范月如很熟络的样子,而是俯身行礼,轻声说道:“见过公子,小姐。”
方时越见状,微微点头示意。
他自然是认识碧云的,毕竟她可是萍水楼的大掌柜。
令他倍感惊讶的是,这萍水楼的人竟然在暗地里还做着这样的事情。
只见碧云领着一群孩子,前往领取碧云带来的粮食和日常用品。
与此同时,张晴则继续与范月如闲聊着。
范月如突然好奇地问道:“这碧云姑娘经常来送东西吗?”
她原本以为碧云只是帮忙修建房屋而已。
张晴微笑着回答道:“嗯,姑娘您也看到了,我们种的这些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罢了。
家里有老有小,确实不容易啊。
碧云姑娘她们心地善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来一些东西,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呢。”
说完,张晴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范月如听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啊,果然是心善之人啊~”
她不禁连连点头称赞。
“唉,”张晴叹息一声,脸上露出些许无奈的神色,“可是我们心里也清楚,这样实在是太麻烦她们了。毕竟,她们接济的可不止我们这一家啊。”
范月如闻言,不禁心生疑惑,追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范月如也是好奇,张晴为何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张晴沉默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城西和城南那边,也有和我们情况类似的人家。”
范月如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显然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她原本以为,她们所接受的接济已经是特殊情况了,没想到还有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张晴见状,轻轻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我啊,是被夫家赶出来的。
想当年,我因为小产而伤到了身子,从此无法再生育,就被那狠心的夫家嫌弃了。
而我的娘家呢,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连吃喝都成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我这个被休弃的姐姐。
没办法,我只好流落至此,四处漂泊。
还好这里的乡亲们都很善良,不嫌弃我,还有好心人收留我,不然我恐怕只能露宿街头了。”
范月如听了张晴的这番遭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意。
然而,面对这样的事情,她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毕竟,这世上的不幸之人太多太多,自己又怎能感叹得过来呢?
张晴似乎并没有在意范月如的沉默,她微笑着带着两人在这个所谓的“村庄”里转了转。
尽管这些土坯房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但屋内却被收拾得格外干净整洁。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老人和孩子们都非常珍惜他们这个简陋的家。
在离别之际,范月如向方时越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将身上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
方时越心领神会,连忙从怀中掏出银子,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张晴。
见此情形,张晴连连摆手,满脸都是推辞之意,
说道:“两位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孩子们今日能有如此运气遇到你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我们可不敢再收两位的银钱啊。”
范月如见状,微微一笑,原本以为张晴会毫不犹豫地收下这笔钱,没想到她竟然会如此推脱。
看着张晴那真诚的面容,范月如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于是,她也不再多言,直接将钱袋子塞进了张晴的手中,
说道:“你不用也没关系,但孩子们需要啊。
现在天气还暖和,孩子们的衣服倒是可以省着点穿,可等到冬天就难办了。
我看你们也就种了那么一点地,也就只能勉强维持你们的温饱而已。”
范月如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说张晴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还有余钱给孩子们添置衣服了。
张晴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酸,她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孩子们,那一个个瘦弱的身影让她心疼不已。
最终,她还是点了点头,收下了范月如递过来的钱袋子。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张晴和范月如不约而同地望去,只见一辆马车正缓缓驶来。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孩子们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大,显然他们对这辆马车非常熟悉。
张晴见到马车,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范月如见状,心中有些好奇,不知道这马车上下来的会是什么人,竟然能让张晴如此高兴。
紧接着,只见一道身影从马车上飞身而下,动作轻盈而矫健。
范月如定睛一看,不禁惊讶地发现,这人竟然是她认识的!
来人竟然是昨日让自己纠结不已的碧云。
再看那些孩子们,他们与碧云之间的熟络程度,显然表明碧云经常来这里。
范月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于是开口问道:“这是谁呀?”
张晴连忙回答道:“这位是碧云姑娘,我们能够有这个安身之所,全靠代姑娘和碧云姑娘的接济呢。”
说着,张晴的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似乎真如她所说的那样。
此时,碧云也恰好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看了过来。
当她的目光与范月如交汇时,明显可以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惊讶。
范月如没有动,碧云则被孩子们拉着缓缓走了过来。
“碧云姐姐,这是月姐姐,她和你还有代姐姐一样,既美丽又善良哦!”
说话的小女孩眼睛水汪汪的,十分灵动可爱。
当碧云看到方时越也在时,并没有表现出与范月如很熟络的样子,而是俯身行礼,轻声说道:“见过公子,小姐。”
方时越见状,微微点头示意。
他自然是认识碧云的,毕竟她可是萍水楼的大掌柜。
令他倍感惊讶的是,这萍水楼的人竟然在暗地里还做着这样的事情。
只见碧云领着一群孩子,前往领取碧云带来的粮食和日常用品。
与此同时,张晴则继续与范月如闲聊着。
范月如突然好奇地问道:“这碧云姑娘经常来送东西吗?”
她原本以为碧云只是帮忙修建房屋而已。
张晴微笑着回答道:“嗯,姑娘您也看到了,我们种的这些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罢了。
家里有老有小,确实不容易啊。
碧云姑娘她们心地善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来一些东西,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呢。”
说完,张晴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范月如听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啊,果然是心善之人啊~”
她不禁连连点头称赞。
“唉,”张晴叹息一声,脸上露出些许无奈的神色,“可是我们心里也清楚,这样实在是太麻烦她们了。毕竟,她们接济的可不止我们这一家啊。”
范月如闻言,不禁心生疑惑,追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范月如也是好奇,张晴为何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张晴沉默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缓缓说道:“据我所知,城西和城南那边,也有和我们情况类似的人家。”
范月如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显然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她原本以为,她们所接受的接济已经是特殊情况了,没想到还有其他地方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