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岁月静好,别逼我大杀四方 第159章 惩罚
热门推荐:
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原胶兽界
快穿之成为任务者
被渣三年后,时小姐恋爱脑清醒了
凌霄苍穹录
四合院我住西跨院
万人迷杀手穿成不受宠真千金后
听懂毛茸茸说话,失宠真千金狂赚百亿
兵部衙门公事房,兵部尚书裴敬在屋里转一圈,又一圈。
盛淮安愁眉苦脸,向他讨要兵马和粮草。
裴敬:“你当时也听了,太后明着要你一力承担,老夫若是帮了你,回头太后知道了,不还得为难你?”且会连累我!
裴敬今年快六十了,在兵部是个老资格,兵部常年因为军饷和粮草头疼,凡是下属来讨要东西,那是立刻开启一种固定模式,拖!
盛淮安:“裴大人,赤水匪徒,已经近四万人了,末将带两千老弱残兵,去了能干嘛?”
“什么老弱残兵?”裴敬不悦的呵斥,心虚的不看盛淮安。
盛淮安二十四五,年龄不大,但是,是个老兵油子。
面对裴敬这个老兵油子,他深知和裴敬打交道,需要放下脸面,缠!
最主要的,裴敬兵部尚书,是二品,理论上,盛淮安也是二品,他这样的年纪做到二品,大周以前也有过,但是近些年,真不多。
实打实凭着军功年纪轻轻做到二品大将军,他也有和裴敬缠磨的底气。
两人很默契的让属下都退了出去,偌大的公事房里,就他俩两个兵油子。
盛淮安:“大人,末将刚看过花名册了, 两千兵丁,十五到二十岁的,三百人;四十以上的,七百人;二十到四十之间年富力强的,只有一半! ”他不满的看着裴敬。
兵部虽无调兵之权,但是所有的人都是从兵部手里出来的,裴敬由着戍卫大营如此胡闹,是何道理?
裴敬甩锅:“盛大将军!这是戍卫大营挑出来的人,你不该去找城阳候江大人吗?”
盛淮安:“派兵的文书,是兵部下发的。”
裴敬:“人是江大人送来的!他能让儿子跟着去做监军,能给老弱残兵? 如今的将士,年龄都是如此, 这不是没办法吗?”
“各地兵马都紧缺,能抽出两千人去剿匪,已经是极限了!京都周边,如今难民和暴徒也越来越多,卫戍营的人,不能再减少了!”裴尚书说这话时,出了一额头的汗,他取下脑袋上的官帽,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这话,说的腌心!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兵部尚书,朝廷如此派兵,简直是笑话,这不是让盛淮安去剿匪,而是让盛淮安去送死!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一来兵马确实抽不出来,二来,太后的目的,昭然若揭,这个年轻人,终究是可惜了!
裴敬长叹一声:“盛大将军,你此去一路小心,自求多福吧!”
他若是明着帮盛淮安,便是和太后作对,他能如何?
盛淮安神情很淡定:“大人唤我淮安就好,大人,末将不为难您、不为难兵部,我不要在册的兵丁,我只要些能干活的厢兵。”
裴敬扭头看这个城府颇深的年轻人,看不出他想干嘛。
“厢兵只是杂役,可打不了仗!”
大周太祖开国初期,常年征战,兵力最多时,各地护城军、边境戍边军、京都卫戍营等各种兵种加起来,足有七十五万人。
太祖暮年时,深深自责年轻时穷兵黩武,导致天下百姓生活困苦,日子过得艰难。
临终留下遗诏,大周兵马,须缓缓裁减,不可增加。
接下来的历任皇帝,每一位登基后第一件时,大多都是让一部分老兵解甲归田,以彰显自己的仁慈爱民之心,慢慢的,大周朝兵士越来越少,等先帝登基时,兵力最弱,只有三十多万。
大周面积广袤,东边临海有海盗,北边边境线一千多里,南边边境线六百里,西边边境线七百里,蜿蜒曲折的边境线,哪一段不需要兵马镇守?
然,太祖遗诏不能违。
先帝忧心大周兵力不足,在正规军不增的前提下,增加了另外一个兵种,称为厢兵。
厢兵严格来说,不是军户,而是一种杂役。
在兵部另立文册,由兵部统管,月银是正式兵丁的三到四成,月粮是正式兵丁的一半,帮着在册的正式兵丁修建城防、打造兵器、驯养战马等,干各种杂役。
在朝廷,这算是变相的增兵,不过,比真正的增兵费用低,且百姓不排斥。
在民间,大家都把厢兵当做是一个活计,不入军户,便是收入少些,也有人愿意干。
厢兵平日里只干杂役,不参与操练,所以若是真正打仗,厢兵是在后方提供后勤支持的,没有能力上阵杀敌,他们若是上阵,那就是白白给对方送人头!
盛淮安:“有总比没有强,好歹,增加些声势。“他说的无奈。
裴敬摸着粗硬的很胡须,想了想,问:“你要多少?”
厢兵是杂役非作战部队,归属兵部统辖, 兵部可以自由调遣,而无须经宫里和左右丞相决议。
“两千!”
“哈!”裴敬拍了一下桌子:“按规矩,一千的正规军,可以调用三百厢兵做饭养马干杂活儿,你带两千正规军,要两千的厢兵?你们家当兵的,需要一对一的伺候?”
盛淮安丝毫不觉得脸红:“我需要厢兵,帮忙出去筹粮!最近几天,京都粮价飞涨,目前我筹到的粮食,只够两千人吃五天。大人你不至于让兵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裴敬:“两千厢兵不吃饭?”
“我有钱,他们只要能买来粮食,就有饭吃!”
“呵呵!你能有多少钱?打仗花钱如流水,你将军府都变卖空了,能撑多久?”
裴敬说完,咬了咬舌头,他管他能撑多久?反正兵部是要人没有,要钱没有,要粮食,更没有!
裴大人个子高大魁梧,毛发颜色重,快六十的人,眉毛浓黑,头发浓黑,显得有点凶恶,很能唬人。
然而,唬不住在西北军营混了十几年的盛淮安。
盛淮安看着裴敬,半天后,微微勾了勾嘴角:“ 大人,末将的钱只能让几千人走到赤水河,到了赤水河,开战后能不能吃饱饭,看天意了!”
裴敬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气。
心里也知道盛淮安说的对, 剿匪,不就是靠匪徒养军队吗?
可你说的如此平淡,像是剿匪能得来金山银山,是怎么回事?
裴敬想了想:“最多给你六百厢兵,这是规矩!”
盛淮安:“最少一千五!否则,我。。。”他看着老狐狸裴尚书,笑了笑。
裴敬被他的笑气的:“最多八百!”
“一千五!”
“九百!”
“一千五!”
“盛淮安,你小子不要太过分!你知道各地军营,都缺干活的吗?你以为厢兵没人稀罕?蚊子腿也是肉,厢兵再无能,也是人,厢兵人数有上限,尤其是京畿重地,街上军巡营缺厢兵缺的很,有九百已经是挤掉了军巡营的份额了!”
“九百的话,我要外加五千担粮食!”
“ 一粒都没有!”裴敬气的,粗眉毛都快竖起来了:“不如你去找圣上、找太后要?”
裴敬估计,盛淮安都进不去皇宫。
谁不知道他进宫,肯定是去要钱要人或者要粮的?
会放他进宫才怪!
裴敬也故意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还嗤了一声显示不满意。
盛淮安扭转轮椅,就要离开。
裴敬看着他坐下银白色的轮椅,忽然喊道:“慢着!”
他特意转了一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盛淮安的轮椅:“你这轮椅,哪里的工匠做的?”
盛淮安眼尾一挑:“师门所赐。”
嗯,盛淮安出身天池山白泽洞,他师父武功、医道都有很深的造诣。
裴敬点了点头。
“白泽洞果然能人辈出,佩服!”
其实,盛淮安也不知道这轮椅是什么造的,轻便迅捷,扶手上面的看着平平的,隐藏有几个按钮,且,最神奇的是,夫人说,只要经常推椅子出去晒太阳,这几个按钮就能一直如此灵敏!
苏陌给他拿的,是太阳能补电的半自动碳钢轮椅,在东方某国,那可也是高科技产品!
裴敬想要一个这样的轮椅,但是,这轮椅一看就知道得之不易,他也张不开嘴。
想想自己府里那个坐着笨重木制轮椅的宝贝儿子,他叹了口气:“兵部粮食和银钱都没有,厢兵嘛,算了,看你行动不便,给你一千厢兵,其中一百人,做你的随扈杂役,也不算是违规 。”
盛淮安也知道,兵部常年缺钱缺粮,能要来一千厢兵,已经是裴大人为官公正,大发慈悲了!
他朝着裴敬拱了拱:“谢大人!一千厢兵要到各地采买粮食,所以,请大人再给三十辆骡车!”
裴敬瞪大眼,半天后,老脸憋得发紫:“你小子!”
半天后,喝道:“滚!”
盛淮安笑了笑:“谢大人!”
这才唤来孟青白翼,抬他出了兵部公事房。
裴敬:。。。。好小子,你有种!
唉,这轮椅,看着可真不错。
白泽洞周桐老先生就在平阴候府上,不如,最近约朱全那老小子,喝一杯?
平阴候朱全府上,一个外甥女司曼婷闹得阖府乌烟瘴气,便是裴敬上门怕都没空招待,哪里有那闲心,和他喝酒?
盛淮安几人快到将军府时,白翼钻进马车,压低声音:“主子,属下刚才从兵部那边探知,苏同庆半个月时间,筹集了十万两白银,粮食五万担,近期会送往北境。”
苏同庆还真是有一套,哪怕这些银两是抄家罚没来的,能凑五万担粮食,也是本事!
若是没有在苏陌的秘境里看到苏太后和迦南兴的书信,盛淮安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为北境边军高兴。
现在,他只觉得,里面有其他的阴谋。
若是议和, 这批物资怕不是给东胡迦南兴准备的?
苏同庆不是能干吗?好啊,那他就继续干吧!
“继续探,多加些人手,粮食在哪里,银两在哪里,谁在守着,都摸清楚。”盛淮安声音冷清。
白翼:“让陈甲去?”
“嗯。”
“是!”
盛淮安出门,双辔大马车,前后五十个护卫,且在暗处,更有不知道多少暗卫。
他的安全,是不会有问题的。
白翼退出车厢,冲着孟青使了个眼色,孟青会意的点点头,白翼离开队伍,消失在旁边的巷子里。
盛淮安回到将军府,还有几百步时,盛唐盛飞在门口听到外面的动静,飞奔出来,盛唐跳上马车。
“父亲,祖母带着表小姐去了温明居, 和母亲闹起来了!”
盛淮安看着盛唐焦急的神情,叹了口气。
他就出门一个时辰,这就闹起来了?
马车从侧门驶进内院,直接停在了温明居门口。
温明居院门大开,罗松看到马车,过来帮着接住轮椅,和孟青俩人,假作将盛淮安从车上搀扶下来,放到轮椅上。
罗松:“主子,里面。。。”
“我知道。”盛淮安淡淡是打断罗松,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他已经看到前面甬道正中背朝外面朝廊檐倔强站立的女人,和廊檐下大椅子上歪着的母亲杨氏。
此刻已是正午时分,今日天好,太阳当头照。
苏陌脊背挺直站在吉祥苑甬道上,身边是碎了一地的瓷片。
盛淮安愁眉苦脸,向他讨要兵马和粮草。
裴敬:“你当时也听了,太后明着要你一力承担,老夫若是帮了你,回头太后知道了,不还得为难你?”且会连累我!
裴敬今年快六十了,在兵部是个老资格,兵部常年因为军饷和粮草头疼,凡是下属来讨要东西,那是立刻开启一种固定模式,拖!
盛淮安:“裴大人,赤水匪徒,已经近四万人了,末将带两千老弱残兵,去了能干嘛?”
“什么老弱残兵?”裴敬不悦的呵斥,心虚的不看盛淮安。
盛淮安二十四五,年龄不大,但是,是个老兵油子。
面对裴敬这个老兵油子,他深知和裴敬打交道,需要放下脸面,缠!
最主要的,裴敬兵部尚书,是二品,理论上,盛淮安也是二品,他这样的年纪做到二品,大周以前也有过,但是近些年,真不多。
实打实凭着军功年纪轻轻做到二品大将军,他也有和裴敬缠磨的底气。
两人很默契的让属下都退了出去,偌大的公事房里,就他俩两个兵油子。
盛淮安:“大人,末将刚看过花名册了, 两千兵丁,十五到二十岁的,三百人;四十以上的,七百人;二十到四十之间年富力强的,只有一半! ”他不满的看着裴敬。
兵部虽无调兵之权,但是所有的人都是从兵部手里出来的,裴敬由着戍卫大营如此胡闹,是何道理?
裴敬甩锅:“盛大将军!这是戍卫大营挑出来的人,你不该去找城阳候江大人吗?”
盛淮安:“派兵的文书,是兵部下发的。”
裴敬:“人是江大人送来的!他能让儿子跟着去做监军,能给老弱残兵? 如今的将士,年龄都是如此, 这不是没办法吗?”
“各地兵马都紧缺,能抽出两千人去剿匪,已经是极限了!京都周边,如今难民和暴徒也越来越多,卫戍营的人,不能再减少了!”裴尚书说这话时,出了一额头的汗,他取下脑袋上的官帽,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这话,说的腌心!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兵部尚书,朝廷如此派兵,简直是笑话,这不是让盛淮安去剿匪,而是让盛淮安去送死!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一来兵马确实抽不出来,二来,太后的目的,昭然若揭,这个年轻人,终究是可惜了!
裴敬长叹一声:“盛大将军,你此去一路小心,自求多福吧!”
他若是明着帮盛淮安,便是和太后作对,他能如何?
盛淮安神情很淡定:“大人唤我淮安就好,大人,末将不为难您、不为难兵部,我不要在册的兵丁,我只要些能干活的厢兵。”
裴敬扭头看这个城府颇深的年轻人,看不出他想干嘛。
“厢兵只是杂役,可打不了仗!”
大周太祖开国初期,常年征战,兵力最多时,各地护城军、边境戍边军、京都卫戍营等各种兵种加起来,足有七十五万人。
太祖暮年时,深深自责年轻时穷兵黩武,导致天下百姓生活困苦,日子过得艰难。
临终留下遗诏,大周兵马,须缓缓裁减,不可增加。
接下来的历任皇帝,每一位登基后第一件时,大多都是让一部分老兵解甲归田,以彰显自己的仁慈爱民之心,慢慢的,大周朝兵士越来越少,等先帝登基时,兵力最弱,只有三十多万。
大周面积广袤,东边临海有海盗,北边边境线一千多里,南边边境线六百里,西边边境线七百里,蜿蜒曲折的边境线,哪一段不需要兵马镇守?
然,太祖遗诏不能违。
先帝忧心大周兵力不足,在正规军不增的前提下,增加了另外一个兵种,称为厢兵。
厢兵严格来说,不是军户,而是一种杂役。
在兵部另立文册,由兵部统管,月银是正式兵丁的三到四成,月粮是正式兵丁的一半,帮着在册的正式兵丁修建城防、打造兵器、驯养战马等,干各种杂役。
在朝廷,这算是变相的增兵,不过,比真正的增兵费用低,且百姓不排斥。
在民间,大家都把厢兵当做是一个活计,不入军户,便是收入少些,也有人愿意干。
厢兵平日里只干杂役,不参与操练,所以若是真正打仗,厢兵是在后方提供后勤支持的,没有能力上阵杀敌,他们若是上阵,那就是白白给对方送人头!
盛淮安:“有总比没有强,好歹,增加些声势。“他说的无奈。
裴敬摸着粗硬的很胡须,想了想,问:“你要多少?”
厢兵是杂役非作战部队,归属兵部统辖, 兵部可以自由调遣,而无须经宫里和左右丞相决议。
“两千!”
“哈!”裴敬拍了一下桌子:“按规矩,一千的正规军,可以调用三百厢兵做饭养马干杂活儿,你带两千正规军,要两千的厢兵?你们家当兵的,需要一对一的伺候?”
盛淮安丝毫不觉得脸红:“我需要厢兵,帮忙出去筹粮!最近几天,京都粮价飞涨,目前我筹到的粮食,只够两千人吃五天。大人你不至于让兵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裴敬:“两千厢兵不吃饭?”
“我有钱,他们只要能买来粮食,就有饭吃!”
“呵呵!你能有多少钱?打仗花钱如流水,你将军府都变卖空了,能撑多久?”
裴敬说完,咬了咬舌头,他管他能撑多久?反正兵部是要人没有,要钱没有,要粮食,更没有!
裴大人个子高大魁梧,毛发颜色重,快六十的人,眉毛浓黑,头发浓黑,显得有点凶恶,很能唬人。
然而,唬不住在西北军营混了十几年的盛淮安。
盛淮安看着裴敬,半天后,微微勾了勾嘴角:“ 大人,末将的钱只能让几千人走到赤水河,到了赤水河,开战后能不能吃饱饭,看天意了!”
裴敬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气。
心里也知道盛淮安说的对, 剿匪,不就是靠匪徒养军队吗?
可你说的如此平淡,像是剿匪能得来金山银山,是怎么回事?
裴敬想了想:“最多给你六百厢兵,这是规矩!”
盛淮安:“最少一千五!否则,我。。。”他看着老狐狸裴尚书,笑了笑。
裴敬被他的笑气的:“最多八百!”
“一千五!”
“九百!”
“一千五!”
“盛淮安,你小子不要太过分!你知道各地军营,都缺干活的吗?你以为厢兵没人稀罕?蚊子腿也是肉,厢兵再无能,也是人,厢兵人数有上限,尤其是京畿重地,街上军巡营缺厢兵缺的很,有九百已经是挤掉了军巡营的份额了!”
“九百的话,我要外加五千担粮食!”
“ 一粒都没有!”裴敬气的,粗眉毛都快竖起来了:“不如你去找圣上、找太后要?”
裴敬估计,盛淮安都进不去皇宫。
谁不知道他进宫,肯定是去要钱要人或者要粮的?
会放他进宫才怪!
裴敬也故意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还嗤了一声显示不满意。
盛淮安扭转轮椅,就要离开。
裴敬看着他坐下银白色的轮椅,忽然喊道:“慢着!”
他特意转了一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盛淮安的轮椅:“你这轮椅,哪里的工匠做的?”
盛淮安眼尾一挑:“师门所赐。”
嗯,盛淮安出身天池山白泽洞,他师父武功、医道都有很深的造诣。
裴敬点了点头。
“白泽洞果然能人辈出,佩服!”
其实,盛淮安也不知道这轮椅是什么造的,轻便迅捷,扶手上面的看着平平的,隐藏有几个按钮,且,最神奇的是,夫人说,只要经常推椅子出去晒太阳,这几个按钮就能一直如此灵敏!
苏陌给他拿的,是太阳能补电的半自动碳钢轮椅,在东方某国,那可也是高科技产品!
裴敬想要一个这样的轮椅,但是,这轮椅一看就知道得之不易,他也张不开嘴。
想想自己府里那个坐着笨重木制轮椅的宝贝儿子,他叹了口气:“兵部粮食和银钱都没有,厢兵嘛,算了,看你行动不便,给你一千厢兵,其中一百人,做你的随扈杂役,也不算是违规 。”
盛淮安也知道,兵部常年缺钱缺粮,能要来一千厢兵,已经是裴大人为官公正,大发慈悲了!
他朝着裴敬拱了拱:“谢大人!一千厢兵要到各地采买粮食,所以,请大人再给三十辆骡车!”
裴敬瞪大眼,半天后,老脸憋得发紫:“你小子!”
半天后,喝道:“滚!”
盛淮安笑了笑:“谢大人!”
这才唤来孟青白翼,抬他出了兵部公事房。
裴敬:。。。。好小子,你有种!
唉,这轮椅,看着可真不错。
白泽洞周桐老先生就在平阴候府上,不如,最近约朱全那老小子,喝一杯?
平阴候朱全府上,一个外甥女司曼婷闹得阖府乌烟瘴气,便是裴敬上门怕都没空招待,哪里有那闲心,和他喝酒?
盛淮安几人快到将军府时,白翼钻进马车,压低声音:“主子,属下刚才从兵部那边探知,苏同庆半个月时间,筹集了十万两白银,粮食五万担,近期会送往北境。”
苏同庆还真是有一套,哪怕这些银两是抄家罚没来的,能凑五万担粮食,也是本事!
若是没有在苏陌的秘境里看到苏太后和迦南兴的书信,盛淮安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为北境边军高兴。
现在,他只觉得,里面有其他的阴谋。
若是议和, 这批物资怕不是给东胡迦南兴准备的?
苏同庆不是能干吗?好啊,那他就继续干吧!
“继续探,多加些人手,粮食在哪里,银两在哪里,谁在守着,都摸清楚。”盛淮安声音冷清。
白翼:“让陈甲去?”
“嗯。”
“是!”
盛淮安出门,双辔大马车,前后五十个护卫,且在暗处,更有不知道多少暗卫。
他的安全,是不会有问题的。
白翼退出车厢,冲着孟青使了个眼色,孟青会意的点点头,白翼离开队伍,消失在旁边的巷子里。
盛淮安回到将军府,还有几百步时,盛唐盛飞在门口听到外面的动静,飞奔出来,盛唐跳上马车。
“父亲,祖母带着表小姐去了温明居, 和母亲闹起来了!”
盛淮安看着盛唐焦急的神情,叹了口气。
他就出门一个时辰,这就闹起来了?
马车从侧门驶进内院,直接停在了温明居门口。
温明居院门大开,罗松看到马车,过来帮着接住轮椅,和孟青俩人,假作将盛淮安从车上搀扶下来,放到轮椅上。
罗松:“主子,里面。。。”
“我知道。”盛淮安淡淡是打断罗松,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他已经看到前面甬道正中背朝外面朝廊檐倔强站立的女人,和廊檐下大椅子上歪着的母亲杨氏。
此刻已是正午时分,今日天好,太阳当头照。
苏陌脊背挺直站在吉祥苑甬道上,身边是碎了一地的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