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711章 辞旧迎新风波起,锚定文娱改革深水区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711章 辞旧迎新风波起,锚定文娱改革深水区

    2019年1月1日,清晨。

    元旦第一缕阳光洒进星城市委办公楼,整个大楼尚未完全苏醒,李一凡却已站在了市委大会议室前的落地窗边。

    这一天,不只是新年的开始,更是新一轮文化治理风暴的起点。

    他缓缓翻开桌上那份厚厚的年度总结文件,扉页上印着醒目的标题:

    《星城市文化治理改革2020推进计划(草案)》

    李一凡的目光落在几个关键词上——

    “文娱平台内容信用体系”

    “演艺行业公示准入机制”

    “Ip资产监管与公益责任挂钩机制”

    这是他过去数月在星城推动的一系列文化制度改革的延伸与升级,而今天,他要将这些构想推向新的国家平台。

    就在昨夜,大夏社、文旅部、广电总局已联合发文,明确提出将“星城市文化信用制度试点”列入2019年国家文旅制度改革观察项目之一,并计划年中组织专家组实地调研。

    而这意味着,星城试点将成为“文娱治理深水区”的制度孵化器。

    ——

    上午十点整,市委会议室内,一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税务局、教育局等组成的“文化制度深化专班”正式启动。

    主持会议的仍是李一凡,他并没有如往常那样以开场讲话开局,而是先请李晓薇展示了一组数据——

    “2018年,星城辖内文娱产业年产值同比增长27%,但违规行为同比下降43%,文化企业整体税收合规率提升至92%。”

    “与此同时,凡星传媒与芒果文创联合推出的‘艺人信用评级榜’共发布六期,影响覆盖微博用户超3亿,网友好评率达82.4%。”

    李晓薇翻页继续:“我们还通过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联合推出的‘清朗文娱榜单’,实现了内容推荐机制的初步引导,减少劣质内容曝光近45%。”

    数据落地,会议室顿时肃静。

    这些不是空泛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

    李一凡坐直了身体,环视全场,语气一如既往沉稳:“各位,过去几个月我们做的是搭台、试水。今天开始,我们要下场演一场‘正剧’。”

    “从现在起,文娱领域的制度改革,不只是地方之事,而是国家之策。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制度的共建者。”

    他停顿片刻,随即提出三点新指示:

    一是扩展文娱信用试点,打通影视、综艺、短视频平台三大维度,形成全链条监管机制;

    二是推进Ip资产责任公开制度,要求各大平台年内上线‘文化Ip公益责任榜’,评估其社会影响力与正面引导价值;

    三是启动青少年文化引导试点,联合教育部门、共青团、文旅系统,共建‘校园优质内容孵化机制’。

    这三项制度,已不仅是地方层级的试水,而是在向国家文化治理顶层设计发起挑战。

    ——

    会后,李一凡返回办公室,窗外阳光洒在木质书桌上,他翻开一份来自芒果文创送来的文案草案:

    《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策划建议》

    第一条:建议加入“文娱改革特别环节”,由星城参与设立的信用体系推出“诚信艺人代表”出席。

    第二条:建议联合星城试点班子,在全国春节期间推出《你好,正能量》特别节目,选拔一批“青年文化引导计划”代表。

    第三条:在微博与凡星传媒平台联动发布“新年文娱信用倡议书”,由李一凡署名公开提出文化共治愿景。

    李一凡看完草案,嘴角微挑,淡淡一笑:“不错,懂得把改革变成风潮。”

    但他清楚,这才刚刚开始。

    ——

    就在这天晚上,微博热搜出现了一条突发内容:

    #当红流量明星涉嫌税务问题再度被查#

    留言中,不乏“娱乐圈变天了”、“星城模式是不是该全国铺开?”、“李一凡干得漂亮”的评论。

    而另一边,《人民论坛》《大夏日报》也都在新年社评中刊发特稿——

    “星城市文化制度改革试点,已不仅是地方治理实践,更是未来国家文化政策的重要探路者。”

    星城,这座曾因综艺与文娱火遍全国的城市,如今正在用一套套制度,重新定义“文化治理”的底色。

    ——

    夜深了。

    李一凡依旧伏案办公,秘书赵斌走进来:“书记,已经零点,该休息了。”

    “再等等。”李一凡语气平静。

    他望着窗外新年第一场烟花划过夜空,眼神坚定。

    “文化治理,不是靠喊口号,也不是靠封杀,而是靠制度。”

    “新的一年,真正的博弈,才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