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726章 隐形战线下的媒体战争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726章 隐形战线下的媒体战争

    香江,2019年5月18日,清晨六点。

    湾仔区西南角,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内,一场由凡星传媒主导的闭门分析会正悄然展开。这是一场没有官员、没有外界媒体参与的内部战情会,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在不硝烟的战线上,赢下“叙事权”的战争。

    李晓薇是今天的主讲人。作为凡星传媒总裁、香江舆论战略的核心操盘者,她此刻并未如往常那般身着套装,而是穿着简约深灰色连帽卫衣,站在电子白板前,眼神极为锐利。

    ?

    一、情报开场:舆情变种初现

    “大家请看这组数据。”

    随着手指滑动,香江主流社交平台“湾talk”、“香讯”、“KZone”三大平台过去72小时热点数据出现在大屏幕上。

    “关键词‘社会公义’在年轻群体搜索指数暴涨310%,但源头并非传统政治话题,而是一段经加工剪辑的旧视频。”

    那段视频中,一位身穿校服的男生在课堂上表达了对某公共事件的批判性看法,视频结尾被人为添加字幕:“我们还要沉默多久?”

    “而这段视频,拍摄时间是2016年,地点是西港大学一堂公共传播课。”

    李晓薇看向在座众人:“这是一种内容复活型操控,通过旧事件新叙述,撬动公众情绪。”

    赵灵点头补充:“该视频短时间内被境外推流工具加速,在48小时内登上湾talk热榜前三,引发大量用户跟帖复议。”

    这并非偶然,而是一次试探性“局部叙事突围”。

    “它背后的操盘机构,是我们锁定的‘新对话网络’——一个以文化、教育、青年社群为外壳的外部策动联盟。”

    ?

    二、对抗升级:三层防线重构

    “传统舆论引导已不够用了,我们需要更立体、更前置的应对系统。”李晓薇语速不快,但逻辑如刀锋。

    她将指针分为三层:

    第一层:算法主导权再夺回

    过去五年,凡星通过投资平台及流量分发入口,已在KZone与香讯平台中控制了算法底层推荐逻辑。但如今对手开始用“内容转手三次以上规避识别”“交叉账号投放”等手段绕开主通道。

    “我们的反制方式,是启动‘镜像-算法共振模型’。”

    赵灵解释:“即通过镜像系统生成风险内容预警后,自动联动算法平台,将相关话题降权、限流或转向替代内容池,形成一套自动‘反话题爆破’机制。”

    实际测试中,该模型拦截成功率高达83%,是目前最有效的干预机制。

    第二层:分发渠道“沉浸诱导”策略

    李晓薇打开第二个页面:“我们最近启动了一项新策略——‘城市影像共鸣计划’。”

    “用高质量短视频记录香江基层故事,用真实感击穿虚构叙事。”

    “比如我们发布的《金钟下的早餐摊》,用一个单亲妈妈如何靠早餐摊供两个孩子读书的故事,赢得大量共鸣,后台数据显示有42%的观看者‘主动中止对对抗类视频关注’,算法顺势将他们引导入‘香江人间’板块。”

    “我们不只是争抢注意力,更是在争抢情绪走向。”

    第三层:“认知黑域”粉碎机制

    “敌方常利用‘认知真空带’传播扭曲信息,我们必须构建‘反黑域输出系统’。”

    为此,李晓薇主导创建“真相仓”内容项目,由凡星传媒牵头,联合高校学者、历史研究者、法律顾问定期发布“热点误读清单”。

    比如:

    2014年某事件被剪辑为“警察无故拘捕学生”,在2019年再度传播。

    “真相仓”立即发布原始监控画面、案件判决文书,配以清晰图解,三小时内将热度逆转,平台自动停止推送。

    “打破谎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精准公开。”

    ?

    三、外部态势:国际传播战加剧

    林墨汇报:

    “我们在英国《城市光谱》、美国‘东岸观测社’、日本‘亚洲潮流论坛’三家机构中,发现集中出现对香江舆情扭曲的内容投放。”

    尤其在最近香江青少年议题上,某些报告带有明确“制度失败”导向。

    李晓薇迅速部署:

    ? 立即组织凡星传媒“香江青年实录”团队赴这三国,策划“真实香江·城市青年”影像展;

    ? 启动“学者访香计划”,邀请国际社会学者、学生代表实地访谈;

    ? 联合星城市政务外联办,发布《香江社会治理指数白皮书·2019版》。

    “他们要讲故事,我们就讲事实。”

    ?

    四、敌我动态:平台内外之争

    “他们在平台外下棋,我们必须在平台内提前布阵。”

    香江Vblog平台近来出现大量“匿名问答内容”,话题集中于“青年应不应该挑战传统权威”、“社会能否存在无领导自治”等模糊政治命题。

    “这是典型的意识渗透诱导。”赵灵分析,“在开放结构里灌输破坏性观念,意图在灰色地带制造集体感知幻象。”

    李晓薇拍板:

    立即组建“正义之问”话题小组,由青流社与凡星传媒青年编辑部共同运营,用同样语境进行回答,反客为主,逐步转移认知焦点。

    同时,镜像系统内部升级:

    ? 增设“深逻辑关键词回溯”功能;

    ? 跨平台账号轨迹链路剖析;

    ? AI模型识别“潜伏型种子投放行为”。

    这一切,都是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却无比残酷的舆论战。

    ?

    五、尾声:李一凡的注视

    傍晚时分,会议结束。

    李一凡站在星城市香江办办公室的窗前,手中翻阅着刚收到的会议纪要。

    他眼神沉静,看着窗外香江万家灯火,嘴角微微一扬。

    “五年前我说过,舆论,是这个时代的防线。”

    “今天我要补充一句:如果你不主动讲述你是谁,就会被别人决定你是谁。”

    他提起笔,在文件夹封面上写下四个字:

    叙事制高点。

    因为这,才是这场看不见的战争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