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738章 企业不是孤岛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738章 企业不是孤岛

    中秋刚过,星城市的夜晚已经带上一丝秋意。凉风穿过湘江岸边的滨江大道,带来些许落叶翻卷的声音。李明杰一个人站在星海金融大厦的顶楼,凝视着城市的灯火,沉默地抽着烟。

    他心中反复回响着哥哥李一凡前天说过的话:

    “一个人可以退场,但企业不能。”

    “我们要提前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凡星怎么办?”

    作为凡星投资的掌舵人,这个问题令他久久无法释怀。

    “哥不是神,企业也不是靠奇迹活下来的。”他喃喃自语。

    第二天清晨,李明杰提着公文包走进凡星投资总部,他身边多了一份他连夜拟定的文件:《凡星b面计划——接班人制度试验方案》。

    —

    上午十点,凡星高层会议室。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怎么赚钱,还要思考凡星是谁?凡星应该活多久?离开我,离开李总,还能不能健康运转?”

    李明杰扫视众人,每个人的表情都凝重而专注。

    “今天我提出一个词:企业共同体。它不是某个家族、某个创始人的企业,而是一种‘共同托付与责任构建’的制度存在。”

    “所以,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在内部开启‘b面机制’试验。”

    “b面机制?”风控总监皱眉。

    “是的。”李明杰点头,“我们将选出三个业务单元,从项目到预算、人事到战略,完全由非创始人团队独立决策,董事会不过问,试运行三年。”

    “这……等于把部分权力彻底交出?”

    “没错。”他一字一顿,“我和李一凡从不相信永恒的掌控者,企业最终活下来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代谢、自我进化。”

    —

    同一时间,李一凡正在市委会议室主持星城市工商联企业治理论坛预备会议。

    他把一份名为《中生代企业接班人焦虑调查报告》摆在所有人面前。

    报告显示:全国超过67%的民营企业仍为第一代掌控,超过78%的企业尚未建立正式的接班人计划。

    “这不是数据,这是时间炸弹。”他说。

    “当整个社会的信心开始源于个体,而不是制度,我们每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都是沙地上的楼阁。”

    他环视四周,“我建议,星城市先行一步,打造全国第一个‘企业传承制度创新试验区’。”

    —

    市工商联执行秘书长邱帆举手:“李书记,我们理解这种探索精神,但大部分企业家对‘接班’这件事充满焦虑,不是没意识,是不敢迈出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他们迈出第一步的支撑平台。”李一凡肯定道。

    “我们将推出三大计划——”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

    一、未来掌门人选拔计划

    二、企业家精神代际接力训练营

    三、民营企业合伙人治理结构推广项目

    “我们不是让企业家‘退’,而是教他们‘交’。不交人,也得交信仰。”

    —

    当天下午,《凡星b面计划》正式通过公司治理委员会审批,将设立三个试验项目组:

    ? 凡星创新基金(早期科技投资)

    ? 凡星乡村共富项目(产业下沉)

    ? 凡星文化轻资产运营部(版权管理与剧本开发)

    三组负责人全部由职业经理人构成,首次引入外部董事和“非家族背景投资观察员”制度。

    这一内部实验没有做任何对外发布,但李明杰却私下邀请了李一凡到小酒馆喝茶。

    —

    “哥,我干了你以前不敢干的事。”他一边夹菜,一边半认真半玩笑地说。

    “我知道。”李一凡笑,“但你敢,我高兴。”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夜色,“企业不是孤岛,也不该成为某一个人的终身权力容器。它更像是一个社会节点,一个承载责任、传递希望的网络。”

    “我们不是在培养cEo,我们是在构建传承者。”

    李明杰轻轻点头,“那你说,怎样的接班人才算合格?”

    李一凡回答得很慢:“不是能力的复制,而是信仰的延续。”

    —

    几天后,星城市联合工商联、财税局、组织部三方发布《星城市中小企业治理标准化试验条例(草案)》,在全国引起关注。

    多地媒体报道评论:“星城率先探索企业‘制度性接班’路径,回应新时代民营经济信心焦虑。”

    与此同时,凡星传媒旗下“时代星火”账号发布深度专题《谁能接住马爸爸留下的精神火炬?》再次刷屏,讨论从马爸爸退位延展到整个中国企业界传承机制的空缺。

    评论区炸开了锅:

    “企业不能靠个人活,也不能因个人而亡。”

    “凡星的b面计划,像是打了第一针疫苗。”

    “我爸是小厂老板,我愿意把这篇文章贴给他看。”

    —

    深夜,李一凡回到办公室,看着微博上的热评,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不是一时的“热度蹭”,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构建”——把公众从“个人崇拜”引导向“制度信任”。

    “退场之后,有人要撑住幕布。”

    他合上笔记本,轻声自语:

    “这是一场接力,不是交棒,而是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