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497章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全面重构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497章 推动地方治理结构全面重构

    潇湘省政务调度中心,一份题为《实干通道带动下地方干部体系动态监测简报》的内部文件悄然传入省委。

    这份数据报告极为简洁,却足够震撼:

    ?\t全省13个地市中,有7个市的常务副市长岗位出现主动申请调岗现象;

    ?\t超过16%的中层干部因“职责与实干项目脱节”被建议退出重点岗位;

    ?\t平均年龄下降幅度超过4.1岁,最小进入处级的干部仅32岁。

    在赵建国的书桌上,这份简报被夹在当天的几份人事备案材料中,红笔划了三道线:

    “这是制度倒逼下第一次地方体系主动洗牌。”

    “干部结构变了,地方权力结构也该跟着重构。”

    而与此同时,在星城市委五楼会议室,李一凡正主持一场“专项机制闭门汇报会”。

    与以往不同,这场汇报会的汇报主体不是组织部、纪检委,而是——

    财政局、发改委与三大产业平台公司联合小组。

    赵斌率先发言:“书记,现在干部确实换了不少。但问题也出来了。”

    “人是调上去了,可资源配套跟不上。”

    “有些人到了位子上,不知道往哪发力;还有人真想干事,却没钱、没人、没权。”

    彭学文在一旁点头:“财政条线之前都是被动拨款,现在项目人事挂钩了,我们流程还没适配。”

    李一凡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打开投影仪,放出一张草拟框架图:

    “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政务—经济双权并轨机制。”

    会议室顿时安静了。

    林晓峰眉头一挑:“书记,您的意思是,把干部任用与资源配置、财政权限,进行一体化运作?”

    李一凡淡淡点头:

    “不能再搞干部干项目,财政管钱、发改审批、平台跑协调这套分裂体制。”

    “让干事的人,有钱、有资源、有话语权。”

    随后,他提出三项具体并轨构想:

    一、干部与财政权限绑定

    凡属“项目责任通道”干部,自动获得对应额度财政调度权限,由财政局专项预算设立“实干项目库”。

    ?\t项目越大、责任越重、权限越高;

    ?\t平台财务实行双签制,一线责任人具备初签资格。

    彭学文听完直接点头:“这样我们财政系统压力小了许多,调配也有依据。”

    二、政务与产业平台职责对接

    设立“平台对接官”机制,地方实干干部可以挂职平台项目组,作为“双重身份”人选:

    ?\t一头连着体制,一头插入项目;

    ?\t不再是“协调干部”,而是真正的“资源调度执行人”。

    赵维康立刻响应:“我们产投可以把项目推进官列入干部成长体系,真正实现官员与市场之间的接口。”

    三、责任制与考核并轨

    ?\t干部项目推进情况,由平台、组织部、财政三方联合打分;

    ?\t政绩不仅看指标完成率,更看过程责任控制;

    ?\t任何一项重大节点出现故障,直接启动“一票否决”机制。

    赵斌当场提议:“这个机制要不要以市委名义发文?”

    李一凡微微摇头:“这不是星城一地的事,是全省的事。”

    “我们先试,数据打包,年底一起送省委。”

    —

    与此同时,在江陵市、昌州市、岳西市,类似的“组织—财政—平台并轨讨论”正在悄然推进。

    ——干部换了,但旧模式还在惯性运行。

    李一凡要做的,就是彻底打破这套“人干政事,钱归他人”的系统隔离。

    三天后,省委办公厅内。

    赵建国召集省委常委小范围碰头会议。

    话题直奔主题:

    “你们觉得干部换了,为什么地方干劲还不够?”

    组织部长许宏志第一个回答:“书记,干部是换了,可资源配置逻辑没改。”

    “很多人干事,只能靠平台求协调、财政求拨款、发改求审批。”

    “流程不变,格局难变。”

    赵建国点了点头:“星城那边有动静吗?”

    赵斌递上一份李一凡送来的“闭门会议纪要”草案,标题是:

    《推动政务经济双轨融合,构建责任—资源—结果闭环建议案》

    赵建国看完后一言不发,拿起笔批了一行字: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省委组织部、省委办公厅、财政厅、发改委随后联合下发通知:

    “将在星城、衡洲、南楚三市,设立‘项目责任并轨机制’试点区。”

    “干部责任挂钩项目资源,干部评价挂钩财政调度。”

    “试点周期六个月,年底汇总评估。”

    消息一出,全省中层干部圈震动。

    一位副处干部私下在群里感叹:

    “干了这么多年,这次是真要变天了。”

    “谁再抱着批文当饭吃,只会被淘汰。”

    星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李一凡亲自部署试点方案。

    一句话点明全局:

    “组织要人到岗,财政要钱到点,平台要责到人。”

    “过去是三条线各干各的,现在要一线定输赢。”

    赵斌跟着补充:“从本季度开始,星城所有重点项目责任人自动接入调度指令平台。”

    林晓峰也随即回应:“产业基金下一轮发放,将只对接责任项目,不接受口头协调。”

    —

    潇湘政坛的风,彻底变了。

    李一凡清楚,真正的治理改革不是刷屏的文件、不是好看的制度图,而是能不能让一个“想干事的县委书记”,不再天天为拨款去市里跑十几趟。

    —

    “干部制度改革,是躯干。”

    “政务—经济并轨,是血脉。”

    李一凡望着星城市产业区正在调度建设的“政责一体化试点园区”,心中清明。

    这场改革,终于从“换人”,进入“换系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