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308章 暑假计划
热门推荐:
金手指不够强,卡bug不就好了
他这么贱,真是修仙之人?
王爷读心:王妃她只想赚大钱
抄家流放,灵鼠萌宝带全家造反
战地摄影师手札
拒绝男色从你做起,师妹她做不到
JOJO:命运,真的如此牢固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仙祭传
没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了桌,面条上卧着金黄的溏心蛋,飘着绿油油的葱花,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秋叶和林向阳被挤在中间,三妹几个边看他们吃,边叽叽喳喳:
“二姐,我同桌的哥哥考上城里的中专了!”
“二姐,我和三姐偷偷去摘人家的桃子,结果被看园子的大爷追了三条巷子!”
“我这次数学考了第一,老师奖励我两朵小红花呢!”
“我用弹珠赢了三个铁皮青蛙!二姐你看,这个绿色的最厉害!”
“我在作业本背面画了好多漂亮的画,等会儿给你们看!”
秋叶和林向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回应。
等吃完面,三妹突然问:“二姐,夏琳姐姐怎么没来?”
秋叶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实在不忍心告诉三妹,那个要办乡村小学的夏琳,现在正弯着腰在纺织机台前干活,轰隆作响的机器,早把她的校长梦打得粉碎。
犹豫再三,秋叶挤出一丝笑容说:“夏琳姐姐最近忙,等她闲下来,就过来看你。”
三妹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总收不到夏琳姐姐的回信呢!”
秋叶含糊地应了一声,忙转移话题:“对了,最近大姐有来吗?”
三妹、小琪和四妹立刻叽叽喳喳地抢着回答。
“大姐前几天刚来过!”
“还带着两个小妹妹一起,在这里住了一晚!”
“喜妹最喜欢小白,睡觉都想抱着。”
“她们回去的时候,小白都想跟着去呢。”
秋叶问:“大姐还好吗?”
三妹皱起眉:“感觉不太好……她总是发呆,逗孩子玩都提不起精神,可能是带孩子太累了吧?”
正说着,林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别光顾着说话!都赶紧去洗澡!这大热天一身汗,吹完风该着凉了!特别是秋叶和向阳,你们坐一天车了,去洗洗舒服。”
于是一个个排队去洗澡,等洗漱完,一家人搬着竹凳坐在院子里。
夜风裹着青草香轻轻吹过。
三妹拿来西瓜,红瓤黑籽看着就让人眼馋。
每人分了一块,咬下去汁水四溢,清甜的滋味顺着喉咙凉到心窝里。
阿黄和小白蹲在旁边眼巴巴地望着,四妹偷偷掰了块西瓜皮丢过去。
等最后一口西瓜吃完,林妈妈打着哈欠站起身:“都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屋里新添了一张木板床,林妈妈一边铺着洗得发白的蓝花床单,一边说:“都长成半大孩子了,挤一张床翻身都费劲。”
她搂着最小的四妹,拍了拍另一张床:“二妹,你今晚跟三妹、小琪睡这边。”
四妹立刻撇着嘴抗议:“我要跟姐姐们睡!”
林妈妈被缠得没法子,只好同意:“行行行,都挤一块儿吧!”
老式吊扇在头顶“呼啦呼啦”转着,四个姑娘挤在竹席上,胳膊腿时不时碰到一块。
大家还没有睡意,三妹压低声音讲学校的事情,小琪抢着学王老师训人的腔调,四妹咯咯笑着翻起跟头。
月光从窗外漏进来,好一会儿,细碎的话音才渐渐没了声,呼吸变得绵长,四个女孩在闷热的夜里挨得紧紧的,各自进入梦乡。
秋叶睡得并不踏实。
梦里的场景走马灯似的切换:书店老板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夏妈妈佝偻着背,在灶台前抹眼泪;夏爸爸的木拐斜倚在斑驳的门框边。
光着脚的孩子们举着野花,黑亮的眼睛像星星般闪烁。
突然,纺织厂的机器轰鸣声震得耳膜生疼,夏琳红着眼圈挥手,火车的汽笛声和她渐渐模糊的身影重叠,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在眼前掠过……
她在梦里不停地跑,却怎么也抓不住那些忽远忽近的身影。
第二天,林妈妈最先起了床,厨房里很快响起淘米下锅的声音。
三妹揉着眼睛爬起来,接着小琪、四妹也打着哈欠陆续起身。
等秋叶洗漱完,林妈妈已经把早饭摆上了桌:“我先去店里了,天气热,大家赶早市。凉白开在水壶里,喝完记得盖好盖子。”
她边说边解下围裙,随手搭在灶台边的竹椅上,又絮絮叨叨说起店里的事:“那个店生意还可以,就是太小,我想着找个大点的,不过找了好几处都不合适,要么太贵,要么离得远……”
正说着,看见四妹光脚跑去菜地里,赶紧拔高嗓门叮嘱:“天热别乱跑!”话音未落,已经跨上自行车,转眼消失在晨雾里。
秋叶吃完早饭,碗一放就拽着林向阳到一旁。
她认真问:“暑假咱俩得找点事做,你有什么想法?”
林向阳回:“接着给村里老人画像怎么样?
这话正说进秋叶心坎里,她激动地点头:“我也正想提这个!既能给老人们留个念想,我还能趁机练练画技。不过……”她突然皱起眉,“整天画画对你以后当医生没什么帮助吧?”
林向阳却摆摆手:“你不知道,老人们拉着我聊天的时候,喜欢说下自己的老毛病。有人说喝了野菊花泡水治好了上火,还有人用艾草熏腿缓解风湿,这些土方子我都偷偷记在心里,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秋叶眼睛瞬间亮了:“好!那明天就开工?今天先收拾画具,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都准备好!”
“好。”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就翻出压箱底的画具。
秋叶仔细整理好颜料,按冷暖色调排列在调色盘上,又将一沓厚实的画纸整齐码进画夹。
林向阳则扛着竹梯,爬到阁楼取下去年用的画架,还去进了一批新的画框。
日头还没完全落下,他们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第二天一早,晨光刚爬上屋檐,两人就带着画具和画框出了门。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们格外得心应手。
前来求画的人也特别多,秋叶和林向阳配合默契,常常是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能心领神会。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秋叶和林向阳被挤在中间,三妹几个边看他们吃,边叽叽喳喳:
“二姐,我同桌的哥哥考上城里的中专了!”
“二姐,我和三姐偷偷去摘人家的桃子,结果被看园子的大爷追了三条巷子!”
“我这次数学考了第一,老师奖励我两朵小红花呢!”
“我用弹珠赢了三个铁皮青蛙!二姐你看,这个绿色的最厉害!”
“我在作业本背面画了好多漂亮的画,等会儿给你们看!”
秋叶和林向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回应。
等吃完面,三妹突然问:“二姐,夏琳姐姐怎么没来?”
秋叶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实在不忍心告诉三妹,那个要办乡村小学的夏琳,现在正弯着腰在纺织机台前干活,轰隆作响的机器,早把她的校长梦打得粉碎。
犹豫再三,秋叶挤出一丝笑容说:“夏琳姐姐最近忙,等她闲下来,就过来看你。”
三妹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总收不到夏琳姐姐的回信呢!”
秋叶含糊地应了一声,忙转移话题:“对了,最近大姐有来吗?”
三妹、小琪和四妹立刻叽叽喳喳地抢着回答。
“大姐前几天刚来过!”
“还带着两个小妹妹一起,在这里住了一晚!”
“喜妹最喜欢小白,睡觉都想抱着。”
“她们回去的时候,小白都想跟着去呢。”
秋叶问:“大姐还好吗?”
三妹皱起眉:“感觉不太好……她总是发呆,逗孩子玩都提不起精神,可能是带孩子太累了吧?”
正说着,林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别光顾着说话!都赶紧去洗澡!这大热天一身汗,吹完风该着凉了!特别是秋叶和向阳,你们坐一天车了,去洗洗舒服。”
于是一个个排队去洗澡,等洗漱完,一家人搬着竹凳坐在院子里。
夜风裹着青草香轻轻吹过。
三妹拿来西瓜,红瓤黑籽看着就让人眼馋。
每人分了一块,咬下去汁水四溢,清甜的滋味顺着喉咙凉到心窝里。
阿黄和小白蹲在旁边眼巴巴地望着,四妹偷偷掰了块西瓜皮丢过去。
等最后一口西瓜吃完,林妈妈打着哈欠站起身:“都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屋里新添了一张木板床,林妈妈一边铺着洗得发白的蓝花床单,一边说:“都长成半大孩子了,挤一张床翻身都费劲。”
她搂着最小的四妹,拍了拍另一张床:“二妹,你今晚跟三妹、小琪睡这边。”
四妹立刻撇着嘴抗议:“我要跟姐姐们睡!”
林妈妈被缠得没法子,只好同意:“行行行,都挤一块儿吧!”
老式吊扇在头顶“呼啦呼啦”转着,四个姑娘挤在竹席上,胳膊腿时不时碰到一块。
大家还没有睡意,三妹压低声音讲学校的事情,小琪抢着学王老师训人的腔调,四妹咯咯笑着翻起跟头。
月光从窗外漏进来,好一会儿,细碎的话音才渐渐没了声,呼吸变得绵长,四个女孩在闷热的夜里挨得紧紧的,各自进入梦乡。
秋叶睡得并不踏实。
梦里的场景走马灯似的切换:书店老板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夏妈妈佝偻着背,在灶台前抹眼泪;夏爸爸的木拐斜倚在斑驳的门框边。
光着脚的孩子们举着野花,黑亮的眼睛像星星般闪烁。
突然,纺织厂的机器轰鸣声震得耳膜生疼,夏琳红着眼圈挥手,火车的汽笛声和她渐渐模糊的身影重叠,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在眼前掠过……
她在梦里不停地跑,却怎么也抓不住那些忽远忽近的身影。
第二天,林妈妈最先起了床,厨房里很快响起淘米下锅的声音。
三妹揉着眼睛爬起来,接着小琪、四妹也打着哈欠陆续起身。
等秋叶洗漱完,林妈妈已经把早饭摆上了桌:“我先去店里了,天气热,大家赶早市。凉白开在水壶里,喝完记得盖好盖子。”
她边说边解下围裙,随手搭在灶台边的竹椅上,又絮絮叨叨说起店里的事:“那个店生意还可以,就是太小,我想着找个大点的,不过找了好几处都不合适,要么太贵,要么离得远……”
正说着,看见四妹光脚跑去菜地里,赶紧拔高嗓门叮嘱:“天热别乱跑!”话音未落,已经跨上自行车,转眼消失在晨雾里。
秋叶吃完早饭,碗一放就拽着林向阳到一旁。
她认真问:“暑假咱俩得找点事做,你有什么想法?”
林向阳回:“接着给村里老人画像怎么样?
这话正说进秋叶心坎里,她激动地点头:“我也正想提这个!既能给老人们留个念想,我还能趁机练练画技。不过……”她突然皱起眉,“整天画画对你以后当医生没什么帮助吧?”
林向阳却摆摆手:“你不知道,老人们拉着我聊天的时候,喜欢说下自己的老毛病。有人说喝了野菊花泡水治好了上火,还有人用艾草熏腿缓解风湿,这些土方子我都偷偷记在心里,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秋叶眼睛瞬间亮了:“好!那明天就开工?今天先收拾画具,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都准备好!”
“好。”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就翻出压箱底的画具。
秋叶仔细整理好颜料,按冷暖色调排列在调色盘上,又将一沓厚实的画纸整齐码进画夹。
林向阳则扛着竹梯,爬到阁楼取下去年用的画架,还去进了一批新的画框。
日头还没完全落下,他们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第二天一早,晨光刚爬上屋檐,两人就带着画具和画框出了门。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们格外得心应手。
前来求画的人也特别多,秋叶和林向阳配合默契,常常是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能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