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姐妹花 第365章 跟你聊这些很开心
热门推荐:
碧蓝航线:穿越成为塞壬!
四合院之开局娶个售货员
师兄弟全员诡修,我只能不做人了
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
毕业后回家当族长!
大召荣耀
新生代之奥特反派之旅
妖诡乱世,你杀猪刀法还成精了?
诸天入侵成炮灰?老子果断叛变!
屋内一片热热闹闹,屋外姐妹俩聊得亲密温馨。
秋叶伸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大姐,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要是没遇到书淮,或许我真会和向阳走到一块儿。可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出现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契合。\"
她侧过身,目光沉静地望着春花:\"至于你回娘家的事,你不是总说和公公婆婆处不来吗?等我以后再多赚些钱,再多买一套房子,你们也搬出来住。到时候咱们姐妹做邻居,想见面抬腿就到,你想回娘家更方便。而且城里机会多,不像在村里,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等咱们都搬出去,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春花听了这番话,眼睛“唰”地亮起来,她早盼着搬出去!以前提过这事,被陈志军拒绝了,在外租房费钱,说出去也不好听。
可要是妹妹真能给她买套房子,不仅省下每月的房租,还能风风光光地全家住进去。这等让人眼红的大好事,街坊邻居羡慕都来不及,哪还会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春花的眼睛更加亮起来,亮得像是燃起了两簇火苗,整个人都跟着鲜活起来。
她的脑海中已经迫不及待地勾勒起未来的图景:那是一套收拾得窗明几净的房子,屋里摆满了孩子们的小玩具,窗帘是明媚的暖黄色,每个角落都布置得温馨又漂亮。
房子离娘家近得很,几步路的功夫就能到。
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系着碎花围裙,端着刚出锅的热菜,牵着孩子,一路小跑着回娘家的模样。
平日里,姐妹几个能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妈妈也能随时过来帮忙照看孩子。
她还能在家附近找份不错的工作,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不耽误接送孩子。幼儿园就在小区隔壁,放学铃声一响,就能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扑进她怀里……
想到这儿,春花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再也不用看公婆的脸色,也不用忍受轩轩,未来的日子闪着金灿灿的光。
不过,春花眼中的憧憬如昙花一现,转瞬被现实浇灭,黯淡得如同被乌云遮蔽的残月。
她喃喃道:“买房子哪有那么容易,又不是买白菜,哪是说买就买的。”说着轻轻叹了口气,“二妹,别太拼命了。先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安稳稳过日子。其他的,就别多想了。咱们穷人家出身,你能靠自己在城里开工作室,已经很了不起了,真的,每次跟别人提起你,我都觉得特别骄傲!你已经够好了!”
她顿了顿,声音哽咽起来,“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买房子的事,就别再想了,别把自己累坏了。”
秋叶露出个轻松的笑:“姐,我心里有数,不会把自己逼太紧的。”
春花拍了拍他的手背:“听姐一句劝,今年哪怕房子没买成,也得把终身大事办了。你那个城里对象,说句实在话,如果真的配不上,就别勉强。咱们农村人,就算在城里买了房,在人家眼里可能还是农村人。”
秋叶反驳道:“农村人怎么了?”
春花解释说:“农村人当然没什么不好,但城里人大多还是更愿意找城里人。你看你努力买房,不也是想融入城里生活吗?”
秋叶摇摇头:“我刚才说过了,买房不全是因为这个。”
春花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媒人介绍的那个老师就挺好。咱们农村出身,家里穷,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要是奢求太多,恐怕最后什么都落不着。”
秋叶回得很简单:“我喜欢书淮,想和他过一辈子的那种喜欢。”
春花眉头皱起:“感情当不了饭吃的。”
秋叶没再开口,这时三妹从屋里走了出来:“大姐二姐!大戏开场了,去不去看?”
春花站起身,秋叶道:“大姐,你就别去了,戏场人挤人,你肚子这么大,太不安全了。”
“妈妈,去看戏!去看戏!”几个孩子涌了出来,七手八脚拽住春花的衣角,又蹦又跳。
春花被拉得晃了晃,转头冲秋叶笑了笑:“去年没看成,今年去凑个热闹!没事,我小心点就好。”说着,她挽住秋叶的胳膊,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欢闹声中,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朝着戏台走去。
此时是下午两点多,阳光斜斜洒落,戏台前早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春花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慢挪步,人们纷纷侧身避让,自发让出条小道,比想象中安全很多。
今年的戏台搭得很漂亮,朱红雕花的檐角高高翘起,新扎的绸缎彩球在风中晃悠,戏台两侧的大喇叭传出清亮的唱腔,引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不住拍手叫好。
人潮熙攘间,春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文健。
他穿着笔挺的藏青西装,正笑着弯腰与几个孩子说话,孩子们簇拥着喊“张老师”,小手拽着他的衣角,脸上满是亲昵。
林静静安静地站在他旁边,望向张文健的目光里,尽是藏不住的爱慕。
春花笑着迎上去:“文健、静静,你们也来看戏。”
张文健笑着回:\"是啊,听说今年的戏班子是特地从省城请来的。\"他说着看向秋叶,见秋叶望着远处发呆,便把目光重新收回落到春花脸上:\"你这是第几胎了?\"
“第四了。”
“好快。”
\"你呢,结婚了吗?\"
\"还没呢。\"
“快了吧?”
张文健没回答这个问题,大家一同往戏台方向走去,林静静这时牵起荔童:“姐姐带你买糖去?”
荔童眼睛一亮,欢快地点点头,喜妹也跟上,三人的身影很快融入了热闹的人群。
待她们走远,张文健开了口:“秋叶也快结婚了吧?”
春花轻轻应道:“是啊,也快了。”
张文健怔在原地,直直地望着戏台,不知在想些什么。
秋叶这时回过神,轻声问道:“文健,学校最近可好?”
这话瞬间打开了张文健的话匣子,他原本黯淡的眼眸陡然亮起光芒,像是沉寂的星火被点燃,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他抬手拂了拂额前碎发,语气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前些日子,我们种了好些向日葵,孩子们天天盼着它们开花。等花开了,正好能教他们写一写向日葵的样子。”
说到这儿,他眼中的星星更加亮了,“最近还弄了一个图书室,虽然书不多,但孩子们都很喜欢那里,轮流当小管理员......”
戏台传来的喧闹声里,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秋叶也来了兴致,跟他说起去年和几个朋友凑钱盖希望小学的事,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孩子读书聊到乡村教育的难处,不知不觉就说了好半天。
聊到最后,张文健苦笑一声:“每次跟静静聊学校的事,她就只会‘嗯嗯’‘挺好’地应着,我讲得兴高采烈,她却兴致缺缺……”
他抬头看向秋叶,眼里腾起灼热的光,像溺水者突然抓住浮木,“跟你聊这些很开心,让我觉得心里的话总算有人听进去了……”
话音落下,戏台上的锣鼓声突然炸响,惊得他一颤,目光又黯淡下去。
秋叶没回话,只默默往春花身边挪了挪。
戏台子上的青衣正唱到动情处,甩着水袖尖儿哭腔婉转,台下却没人顾得上喝彩,都盯着看得入神。
过了一会儿,幕布缓缓合上,暮色悄然爬上戏台的飞檐。人群这才意识到该回家吃晚饭了,于是三三两两地散去。
张文健望着秋叶,几次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轻声说道:“有空来家里坐坐,我妈常念叨你们。”
秋叶轻轻点头:“好的,那我们先回去了。”
“好,再见!”
“再见。”
秋叶伸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大姐,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要是没遇到书淮,或许我真会和向阳走到一块儿。可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出现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契合。\"
她侧过身,目光沉静地望着春花:\"至于你回娘家的事,你不是总说和公公婆婆处不来吗?等我以后再多赚些钱,再多买一套房子,你们也搬出来住。到时候咱们姐妹做邻居,想见面抬腿就到,你想回娘家更方便。而且城里机会多,不像在村里,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等咱们都搬出去,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春花听了这番话,眼睛“唰”地亮起来,她早盼着搬出去!以前提过这事,被陈志军拒绝了,在外租房费钱,说出去也不好听。
可要是妹妹真能给她买套房子,不仅省下每月的房租,还能风风光光地全家住进去。这等让人眼红的大好事,街坊邻居羡慕都来不及,哪还会有人在背后嚼舌根?
春花的眼睛更加亮起来,亮得像是燃起了两簇火苗,整个人都跟着鲜活起来。
她的脑海中已经迫不及待地勾勒起未来的图景:那是一套收拾得窗明几净的房子,屋里摆满了孩子们的小玩具,窗帘是明媚的暖黄色,每个角落都布置得温馨又漂亮。
房子离娘家近得很,几步路的功夫就能到。
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系着碎花围裙,端着刚出锅的热菜,牵着孩子,一路小跑着回娘家的模样。
平日里,姐妹几个能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妈妈也能随时过来帮忙照看孩子。
她还能在家附近找份不错的工作,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不耽误接送孩子。幼儿园就在小区隔壁,放学铃声一响,就能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扑进她怀里……
想到这儿,春花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再也不用看公婆的脸色,也不用忍受轩轩,未来的日子闪着金灿灿的光。
不过,春花眼中的憧憬如昙花一现,转瞬被现实浇灭,黯淡得如同被乌云遮蔽的残月。
她喃喃道:“买房子哪有那么容易,又不是买白菜,哪是说买就买的。”说着轻轻叹了口气,“二妹,别太拼命了。先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安稳稳过日子。其他的,就别多想了。咱们穷人家出身,你能靠自己在城里开工作室,已经很了不起了,真的,每次跟别人提起你,我都觉得特别骄傲!你已经够好了!”
她顿了顿,声音哽咽起来,“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买房子的事,就别再想了,别把自己累坏了。”
秋叶露出个轻松的笑:“姐,我心里有数,不会把自己逼太紧的。”
春花拍了拍他的手背:“听姐一句劝,今年哪怕房子没买成,也得把终身大事办了。你那个城里对象,说句实在话,如果真的配不上,就别勉强。咱们农村人,就算在城里买了房,在人家眼里可能还是农村人。”
秋叶反驳道:“农村人怎么了?”
春花解释说:“农村人当然没什么不好,但城里人大多还是更愿意找城里人。你看你努力买房,不也是想融入城里生活吗?”
秋叶摇摇头:“我刚才说过了,买房不全是因为这个。”
春花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媒人介绍的那个老师就挺好。咱们农村出身,家里穷,踏踏实实过日子就行了。要是奢求太多,恐怕最后什么都落不着。”
秋叶回得很简单:“我喜欢书淮,想和他过一辈子的那种喜欢。”
春花眉头皱起:“感情当不了饭吃的。”
秋叶没再开口,这时三妹从屋里走了出来:“大姐二姐!大戏开场了,去不去看?”
春花站起身,秋叶道:“大姐,你就别去了,戏场人挤人,你肚子这么大,太不安全了。”
“妈妈,去看戏!去看戏!”几个孩子涌了出来,七手八脚拽住春花的衣角,又蹦又跳。
春花被拉得晃了晃,转头冲秋叶笑了笑:“去年没看成,今年去凑个热闹!没事,我小心点就好。”说着,她挽住秋叶的胳膊,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欢闹声中,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朝着戏台走去。
此时是下午两点多,阳光斜斜洒落,戏台前早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春花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慢挪步,人们纷纷侧身避让,自发让出条小道,比想象中安全很多。
今年的戏台搭得很漂亮,朱红雕花的檐角高高翘起,新扎的绸缎彩球在风中晃悠,戏台两侧的大喇叭传出清亮的唱腔,引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不住拍手叫好。
人潮熙攘间,春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张文健。
他穿着笔挺的藏青西装,正笑着弯腰与几个孩子说话,孩子们簇拥着喊“张老师”,小手拽着他的衣角,脸上满是亲昵。
林静静安静地站在他旁边,望向张文健的目光里,尽是藏不住的爱慕。
春花笑着迎上去:“文健、静静,你们也来看戏。”
张文健笑着回:\"是啊,听说今年的戏班子是特地从省城请来的。\"他说着看向秋叶,见秋叶望着远处发呆,便把目光重新收回落到春花脸上:\"你这是第几胎了?\"
“第四了。”
“好快。”
\"你呢,结婚了吗?\"
\"还没呢。\"
“快了吧?”
张文健没回答这个问题,大家一同往戏台方向走去,林静静这时牵起荔童:“姐姐带你买糖去?”
荔童眼睛一亮,欢快地点点头,喜妹也跟上,三人的身影很快融入了热闹的人群。
待她们走远,张文健开了口:“秋叶也快结婚了吧?”
春花轻轻应道:“是啊,也快了。”
张文健怔在原地,直直地望着戏台,不知在想些什么。
秋叶这时回过神,轻声问道:“文健,学校最近可好?”
这话瞬间打开了张文健的话匣子,他原本黯淡的眼眸陡然亮起光芒,像是沉寂的星火被点燃,整个人都鲜活起来。
他抬手拂了拂额前碎发,语气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前些日子,我们种了好些向日葵,孩子们天天盼着它们开花。等花开了,正好能教他们写一写向日葵的样子。”
说到这儿,他眼中的星星更加亮了,“最近还弄了一个图书室,虽然书不多,但孩子们都很喜欢那里,轮流当小管理员......”
戏台传来的喧闹声里,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秋叶也来了兴致,跟他说起去年和几个朋友凑钱盖希望小学的事,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孩子读书聊到乡村教育的难处,不知不觉就说了好半天。
聊到最后,张文健苦笑一声:“每次跟静静聊学校的事,她就只会‘嗯嗯’‘挺好’地应着,我讲得兴高采烈,她却兴致缺缺……”
他抬头看向秋叶,眼里腾起灼热的光,像溺水者突然抓住浮木,“跟你聊这些很开心,让我觉得心里的话总算有人听进去了……”
话音落下,戏台上的锣鼓声突然炸响,惊得他一颤,目光又黯淡下去。
秋叶没回话,只默默往春花身边挪了挪。
戏台子上的青衣正唱到动情处,甩着水袖尖儿哭腔婉转,台下却没人顾得上喝彩,都盯着看得入神。
过了一会儿,幕布缓缓合上,暮色悄然爬上戏台的飞檐。人群这才意识到该回家吃晚饭了,于是三三两两地散去。
张文健望着秋叶,几次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轻声说道:“有空来家里坐坐,我妈常念叨你们。”
秋叶轻轻点头:“好的,那我们先回去了。”
“好,再见!”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