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余生,再不弄丢你 > 第485章 再见吴老师

余生,再不弄丢你 第485章 再见吴老师

    除夕坐车来到中都日报社。

    当年她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都日报社。

    当她满心期待,等着报社通知她上班的时候。

    却接到丁老师通知,说报社招聘,只限男生。

    可报社登在报纸上的招聘启事,根本没提到这一点。

    她当时气不愤,在丁老师的陪同下,亲自跑到报社质问。

    找到报社的社长殷翰墨,人家亲自印证了这件事。

    报社几乎年年招聘新人,从来没有这条奇怪的规定,只有她应聘的那一年,有这条奇怪的规定。

    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跑到报社的楼下,炎热的天气下,站在街上,放声痛哭。

    虽然多年过去了,她也早知道这一切都是振飞的母亲王部长从中作梗,可是当年的情景依然是历历在目。

    如今再次来到中都日报社,她,始终没有勇气上楼。

    她拿出手机,拨通了张老师的电话。

    张老师正在楼上忙碌,一看是除夕的电话,忙道:“除夕,你这丫头是不是来中都了?你在哪?”

    他早从振飞那里知道,除夕来了中都。

    “张老师,我在日报社楼下。”

    “啊?在报社楼下,丫头,那你上来吧,我在办公室等你。”

    除夕犹豫片刻,“张老师,我还是不上去了,上去怕影响你工作,你要方便,你下来一趟。”

    除夕当年在中都日报社的事情,张老师知道的一清二楚。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愿揭开的伤,无法打开的结,张老师不再勉强,“好好好,丫头,你等我,我马上下去。”

    张老师很快下了楼,看着站在中都日报社对面的除夕,他穿过马路,来到除夕面前。

    “丫头,你不愧是我张同书的学生,能辞掉董事长的职务,毅然回来建设家乡的项目,真是了不起!难得你来中都一趟,我还有点事情,很快忙完,你先回家一趟,在家等我,你师母在家呢。”

    师母?

    除夕很是疑惑,当年张老师在汝山,被谣言几乎淹死。

    他匆匆从汝山逃到中都,自此之后,与她那个师母,老死不相往来。

    师母今天怎么会来呢?

    张老师提起师母两字的时候,面带微笑,满脸幸福,除夕很诧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丫头,先回家去吧,去陪陪你师母,你师母想你了,我把地址发到你手机上,你先回去,我忙完随后就赶回去。”

    回家!

    她的两个恩师,一个张老师,一个刘老师,对她,当做自己家孩子一般。

    张老师在中都的家,估计只有她年除夕一人有幸拜访吧。

    除夕按照张老师发到手机上的地址,找到了他的住处。

    或许是因为张老师太忙,师母从县城来到这里,举目无亲,又大字不识几个。

    所以张老师才特意让除夕赶回家里,陪陪师母。

    她和这个师母也是多年未见了,只是她清晰的记得,当年在汝山高中,张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到下课,师母总是站在校门口,大声的扯着喉咙,叫着张老师的名字,叫他回家吃饭。

    这场景,曾经是当年汝山高中的一大笑谈。

    来到张老师的家,敲开门,除夕正要张口叫师母。

    可打开门的人,让站在门口的除夕愣住了,正要张口叫的师母两字,被她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开门的并不是师母,而是吴老师!

    除夕站在门口,不知道是该进去还是该离开。

    吴老师很是亲热道:“除夕,快进来,我听你张老师说你来了中都,是我,想见见你。”

    除夕只好跟着吴老师进了房间。

    这房子,是中都日报社分给张老师的房子,看起来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收拾的很是整洁,这应该是吴老师的功劳。

    来到客厅,吴老师像女主人般,热情的给除夕倒水让座。

    除夕虽然并不是第一次见这个吴老师,可如此近距离的交流,却是第一次。

    除夕很是尴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可吴老师没有一丝违和感,“除夕,当年你张老师因为我而离开了汝山,其实当年我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在那个小县城,谁又会相信我们?我的爱人,是一个在县城卖瓷砖的,他又怎么能懂我那份文学的情结,我那份对作家梦的执着。”

    似乎是多年的委屈没有人倾诉,看到除夕,吴老师打开了话匣子。

    “这世上只有张老师懂我,理解我,鼓励我,让我不要放弃写作,当年我也只是想让他给我改改手稿,所以我们在酒店订了房间,真的只是一整晚都在兴奋的改着那稿子。”

    对一件事情近乎痴迷的喜欢,像她那被外人称为怪人的刘老师,临摹小年庄后院的作品,整夜整夜不睡觉,吴老师说的这些话,除夕信。

    可别人谁会信?没有人会信两人在酒店的房间,改了一夜的手稿。

    “你张老师离开汝山后,我和我爱人貌合神离,我们再无任何交流,直到去年,孩子考上大学,我思虑再三,还是和我爱人办了离婚。”

    吴老师似乎停不下来!

    “除夕,你能否理解你吴老师,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只想余生,为我自己活一次,你张老师这几年的经历,我也早有耳闻,他和他的老婆,长期分居,老死不相往来,可是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家,养育他的一双儿女。

    你张老师心里也苦啊,他如此浪漫的人,如此文采好的人,却被感情伤的一塌糊涂,一生得不到丝丝温情。我知道,他虽然一直离不了这婚,也不打算再离婚,想一直这样孤独终老,

    可是我不忍心他这样痛苦的度过一生,所以我下定决心,来到中都找到他。”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是他上次从深圳回来后,才决定来中都找他的,我和他,我们蹉跎大半生,只想余生随了心,互相温暖一下,除夕,所有人都对我们嗤之以鼻,说我们这么这么大年龄了,还这样折腾,搞的众叛亲离,除夕,你能理解你吴老师吗?”

    爱而不得,这其中的痛苦,除夕怎会不知?

    除夕拉着吴老师的手,“师母,我祝你和张老师幸福!”

    这句师母,叫的吴老师热泪盈眶。

    自从她离婚来到中都,找到张老师,与张老师在一起后,所有的亲戚朋友背后都在唾弃她。

    儿子更是以她为耻辱。

    今天,她终于得到了张老师学生衷心的祝福。

    这句祝福,将是她坚持走下去不回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