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319章 大国重器!赵瑞龙可不止是财神爷!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第319章 大国重器!赵瑞龙可不止是财神爷!

    陇西省,安西市。

    龙航西飞大会堂内,掌声如潮。

    经过三天的激烈讨论,战略运输机设计方案终于确定。

    代表惠龙电子出席会议的赵瑞龙。

    起身鼓掌时,不禁暗暗长松了一口气。

    “方案终于定稿了,真他妈容易啊!”

    “相比于之前敲定国产民用大飞机的设计方案,这回真是麻烦了不止一倍!”

    “不过麻烦点也好,战略运输机毕竟是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重要作战装备,是为战争准备的大国重器。”

    “而且研制成功后,后续还将作为多用途平台,进一步开发成大型空中加油机、战略预警机、电子战机等多种衍生机型,满足训练和战备需求。”

    赵瑞龙心里很清楚。

    国产民用大飞机的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很快确定。

    倒不是因为,大飞机项目是自己牵头重启,又是自己提供了大笔资金,以至于必须得听自己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研制了很多种机型、生产销售了成千上万架的波音和空客,极具参考价值。

    过去几十年里,他们有的机型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的惨遭失败,还因为各种原因酿成了许多空难事故。

    有他们在前面趟路,从支线客机到中程客机再到大型客机,从气动布局、外观设计,到内部布局、系统组成等,都有了范本可以参考。

    特别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这两款极为经典的中程客机,从上市以来,就已经生产销售了很多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

    在高强度的频繁使用中,这两款机型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基本都已经暴露出来,空客和波音也不断的修改完善,设计制造都已经很成熟。

    作为后发追赶者,自然不需要过多创新,大量沿用他们的成功设计就行。

    因而民用的国产大飞机设计方案,自然没太大争议,很快就能确定实施。

    “瑞龙,你今晚回京州吗?”

    站在一旁的常光义,笑呵呵的亲切问道。

    常光义是龙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所长。

    位于京州的十四所,专注研制雷达数十年,底蕴深厚、功勋卓着,是龙国重要军工单位之一。

    早在六十年代,他们就研制出了性能一流的远程跟踪雷达和警戒雷达,以及和导弹防御系统配套的战略预警雷达。

    即便没有了北方老大哥的帮助,又被西方严密封锁,该所依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研制出了多种型号雷达满足国防需求。

    按理说,学历工科出身,又从事军工科研多年的常光义,是不可能对权贵子弟有好感的。

    但在他眼里,赵瑞龙并不是不学无术,靠背景关系混吃等死的权贵子弟,反而是龙国众多军工单位的贵人。

    至于原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战略重心是大力发展经济,连军队都要忍耐,对国防建设的投入自然很少。

    投入少,但要研制的武器装备却很多。

    为了争夺有限的科研经费,各单位几乎打破了头。

    争不过,又不想轻易放弃,怎么办?

    以负责研制第三代战斗机任务的,西蓉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例。

    他们当初为了拿到项目,就已经历经了磨难考验。

    项目立项之后,也面临着经费严重不足的尴尬窘境。

    为了不至于项目中断,他们甚至生产家电、冰糕等,赚点外快补贴项目。

    科研人员们更是能省则省,仅有的几台计算机,各个小组不分白昼轮流着用。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第三代战斗机终于在三年前,成功在西蓉首飞……

    每一个军工人,都有强军梦。

    那一件件被欺辱的血泪事件,更是催人奋进。

    可是光有梦想,又有什么用?

    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

    想要赶上国际一流水平,需要研制的武器装备太多太多。

    就算科研人员不吃不喝不要工资,可各种研究试验也得花钱啊!

    相比之下,每年的国防预算本就不多,能用于军工单位搞科研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

    所有军工人,都以为要等到龙国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经费宽裕,才能全力研制新型装备。

    谁也没想到……

    赵瑞龙如财神爷一般降临。

    先是一招军民融合战略,打破了旧的体制枷锁,让大家可以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接着又给一个个合作项目,不仅在经费上充足保障,还提供十分超前的科研指引。

    最后还将原以为,好几年后才会获批立项的重大装备,提前就给批准开始研制。

    如此一来。

    赵瑞龙哪儿还是财神爷啊?

    分明就是助人脱离苦海,走上灿烂人生的活菩萨啊!

    而且赵瑞龙对京州十四所的帮助,还不仅于此。

    信息化的现代战争中,战场感知能力直接决定了武器装备,是否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存力。

    而雷达便是获取战场感知能力的重要设备,担负着探测预警、跟踪锁定、火力引导等众多关键任务。

    如果没有先进的雷达,连敌人在哪儿都探测不了,这样的战机战舰上了战场,那不就跟活靶子一样吗?

    为了研制出国际一流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京州十四所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努力,可是再好的设计、再精妙的算法,也需要一流的电子元器件。

    为此,他们与专注电子元器件研究应用,也同样在京州的五十五所合作,可惜受制于经费有限、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等诸多原因一直未能突破。

    当赵瑞龙推动他父亲赵立春,在汉东搞高质量经济发展与军民融合战略试点后,他的惠龙集团就出钱出项目,让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一起攻关研究。

    这一下。

    经费充足又有精准指引,人才济济又协同配合。

    龙国的半导体行业突飞猛进,更高制程精度的芯片都能研制出来,京州十四所迫切渴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自然也不在话下。

    有了比传统砷化镓更好的氮化镓材料,自然就可以造出优秀的t\/R组件,而t\/R组件都有了,京州十四所自然就能研制出了性能一流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目前首台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在秘密测试了。

    由于装备了超过一千个t\/R组件,有效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

    这要是研制定型成功,后续装备在了龙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上,将极大增强战斗机的探测能力。

    真要发生空战,对战那些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的敌机,将拥有更大的作战优势。

    因为完全可以在敌机的探测距离外,就发射导弹实施超视距打击,从而实现先敌锁定、先敌发射。

    另外。

    有了性能更强的氮化镓半导体组件后,雷达信号增益更高、灵敏度更强。

    京州十四所创新采用p波段和L波段融合技术,研制的反隐身雷达,也终于可以派上用场。

    一旦投入使用,就不怕米国出动全球独有的隐身轰炸机和战斗机,对龙国实施外科手术般精确打击。

    如此一来。

    面对给了京州十四所的许多帮助,要钱给钱,有技术难题还能帮忙解决的赵瑞龙。

    常光义又怎么可能,还把他当做纨绔子弟呢?

    他连赵总这个称谓都不用,觉得太过于生分。

    所以一开口,都是喊‘瑞龙’。

    “我傍晚就飞燕京,估计要过一段时间才回京州。”

    说话时,赵瑞龙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台上的陆长生。

    这些天在安西,不止是讨论战略运输机该怎么造。

    两人私下还认真讨论了,如何完成新一轮的军改。

    如今在装备研制上,已经有了大大加强,但要想从实战出发,进一步提高战斗力,还需要调整编制,但这也是最难的。

    因为要调整编制,拆分四大总部、改七军区为五战区、将三大军种扩大为四个、改组成立四大新兵种、陆军师改旅并进行合成化……

    每一步,都意味着大量的人事调整,势必会有人利益受损,而要改组成立新的兵种军种,作为老大哥的陆军,自然就要被裁减规模。

    所以这一次的军改,难度丝毫不比汉东的深化改革小。

    看一旦完成,龙国的国防力量必将大大增强,更适应现代化战争。

    而作为改革推动者的陆长生,自然也很有希望更进一步,成为上将。

    至于为什么如此着急去燕京?

    当然不止是因为,要赶在陆长生超龄之前,帮他进步圆梦。

    还因为几天前,遭受了恐怖袭击,被撞毁了世贸大楼的米国,对阿突汗发起了反恐战争。

    米国在龙国的西部近邻阿突汗,以反恐为由打响一场高科技战争,其战略目的当然不止是为了反恐。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位于欧亚大陆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阿突汗。

    既可以遏制罗斯,对中冬地区的扩张,又可以阻碍龙国向西发展。

    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控制,盛产石油天然气的重要产地中冬。

    一旦掌握了能源贸易,就可以大大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

    当然。

    这场恃强凌弱的反恐战争,米国在全世界面前,自然是秀足了肌肉。

    对龙国某些还沉浸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人来说,无疑也是当头一棒,狠狠上了一堂高科技战争课。

    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在现代化的常规战争中,无法有效掌控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再多坦克大炮步战车,都只会挨揍。

    危机倒逼改革,战争催人奋进!

    趁着这场高科技战争正在进行,不想因为落后而挨打的龙国,也该抓紧时间军改,大幅提升战斗力。

    “行,那等你回京州,咱们再好好聊聊反无人机雷达该怎么搞!”

    说着,常光义笑呵呵的收拾文件资料。

    “哎对了,会虽然开完了,但有个问题我不太明白。”

    “我知道军用战略运输机,为什么要采用四台发动机布局。”

    “可是你为什么就那么笃定,民航大型客机以后不能用四发布局呢?”

    “人家大名鼎鼎的空客,去年十二月份,才瞄准波音747,启动了新一代四发双层洲际航程宽体大容量客机的研制计划,难道你觉得他们会失败?”

    赵瑞龙一边收拾,一边回答道:

    “他们技术底蕴深厚,又研制过多款大型客机,研制失败是不太可能的,但想要取得好的销量,几乎不太可能。”

    “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未来民航市场,人们会聚集在大型枢纽机场长途出行,但我敢打赌人们更喜欢点对点的直飞。”

    “而且飞机造得太大,不仅油耗高、维护贵,能起降接纳超大型客机的民航机场也不多啊,谁想自掏腰包做相关技术升级呀?”

    “最关键的是,随着科技发展,单台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会越来越大、可靠性也会越来越好,双发布局的大型客机,照样可以洲际飞行。”

    常光义皱眉想了想。

    “也是,我听说之前要飞洲际航班的大飞机,之所以要采用四台发动机布局,就因为发动机推力不够大、稳定性不够强高。”

    “万一在横跨大洋的飞行中,有一两台发动机出现了故障,还能靠剩下的飞行到备降场,不至于在大洋高空之上,失去了动力。”

    “四发的暴力美学,终究会被高效的双发淘汰!”

    赵瑞龙收拾完资料,起身微笑说道:

    “因为不管以后油价涨不涨、涨到多少,航空公司肯定希望自家的飞机,能有更低的油耗,双发就已经比四发更具优势了。”

    “所以在我看来,具备EtopS双发延程飞行技术,只采用两台涡扇发动机的波音777,航程远、能耗低、载荷大,它才象征着宽体大飞机的未来!”

    “说不定将来窄体客机,通过换装油耗更低、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并延长机体、扩大油箱,也会有不少廉价航空公司买来飞洲际航线,反正便宜就是王道嘛!”

    常光义哑然失笑。

    “不是吧?用单通道窄体客机飞洲际航线?”

    “要是技术上真能实现,那么各大航空公司就可以在二线城市机场,开通国际航班了啊!”

    “运营成本更低,就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吸引客流,而且旅客不用去大城市枢纽机场中转,就能既省钱又省时间……”

    说到这儿,常光义顿时觉得赵瑞龙说得没错。

    空客的超大型宽体客机计划,注定技术上取得成功,但商业上必将失败。

    而有赵瑞龙这么一个眼光超前的天才指路,龙国各种重大科研项目,真能少走不少弯路错路。

    “我说你怎么不急着让商飞研制宽体大飞机,原来早就计划好了,把支线和窄体客机搞出来,不断的升级改进,也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对呀,大型宽体客机的研制难度更大,市场需求量却并不大,而不大不小、航程运力刚刚好的中程窄体客机,市场需求旺盛,所以最该优先研制。”

    “话是这么说,不过社会各界,尤其是不少西方国家,对咱们的国产大飞机项目并不看好,觉得咱们很有可能会像当年的运十项目一样,再次惨遭失败。”

    “他们要说,就随便他们说呗!咱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来,等将来研制成功了、大批量交付了,得到了航空公司的普遍认可,所有质疑就会自动消失!”

    “可是我担心,西方不会让咱们顺利通过适航取证,从而进军国际市场,跟他们的波音空客抢生意。”

    “怕什么?不就是互相伤害吗?谁怕谁啊!我就不信,他们会放弃咱们龙国日益增长的民航市场!”

    ……

    一路说笑离开会堂。

    回宾馆简单收拾一下后,赵瑞龙便跟陆长生前往机场。

    吉普车驶出了军事管制区,手机终于可以开机。

    而这一开机,很快便收到了不少短信。

    大部分都是汇报工作的,也有美人们的关心问候。

    赵瑞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快速回复。

    消息还没处理完,二姐就打来电话。

    “瑞龙,你现在说话方便吗?”

    赵瑞龙眼角余光,瞟了一眼还在认真研究军改方案的陆长生。

    “方便,怎么了?难道改革方案公布后,有人坐不住,开始闹事了吗?”

    赵小惠轻笑道:“闹事的人还没出现,不过已经有人匿名举报霍思腾!”

    “而且材料做得特别扎实,这是要一击必杀,根本不给他留一点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