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汉末之全面开战 > 第395章 烬谷悲歌

汉末之全面开战 第395章 烬谷悲歌

    新军大营内,青铜烛台上的火苗在穿堂风里明灭不定,映得虎皮椅上的天子罗彦面容忽明忽暗。十几位将领呈半月形肃立帐下,铠甲上未干的血迹在烛光中凝成暗红的痂,唯有马超的银甲仍泛着冷光,吕布的方天画戟斜倚在立柱上,戟尖残留的碎肉混着泥浆,在青砖上洇出狰狞的图案。

    \"报!\"传令兵踉跄而入,战报在颤抖的指尖簌簌作响,\"曹操率领残部已退回兖州,孙坚退守柴桑,刘备遁入江夏密林!\"话音未落,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欢呼。马超按捺不住,踏前半步,银枪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道:\"末将请命率铁骑直取鲁国!曹军主力溃散,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吕布甩了甩鬃毛盔缨,猩红披风随着动作扬起:\"吾愿领陷阵营强攻九江,定教江东小儿闻风丧胆!\"他话音里带着嗜血的兴奋,嘴角勾起的弧度让周围空气都泛起寒意。众将纷纷附和,帐内气氛如烈酒入喉般灼热。

    罗彦抬手止住喧嚣,玄色龙袍在身后铺展如夜。他凝视着案上熄灭的半支蜡烛,蜡泪凝固成蜿蜒的溪流,仿佛此刻凝滞的时间,缓缓道:\"诸位,战争从来不是为了杀戮而杀戮。\"他的声音低沉如暮鼓,带着难以察觉的沙哑,\"盟军主力虽溃,但四山谷的十万将士......\"说到此处,喉结剧烈滚动,\"他们的忠魂还在等咱们带他们回家。\"

    刹那间,帐内死寂如坟。马超的银枪缓缓垂下,吕布把玩方天画戟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众人想起半月前那场惨烈的火攻——盟军假意败退,诱新军入谷后纵火烧山,冲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哀号声三日不绝。此刻,胜利的狂喜如同被泼了冷水,化作灼心的愧疚。

    四山谷口。焦黑的古松扭曲着枝干,如同无数向天索命的手臂。残余的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裹着灰烬扑在将士们脸上,刺鼻的焦糊味渗入每一次呼吸。罗彦策马行在最前,玄色披风被山风撕扯得猎猎作响,他的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破碎的盾牌、半截折断的长枪、嵌在树干上的箭矢,还有散落在沟壑间的焦尸——有的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有的蜷缩成孩童般大小,皮肉与铠甲熔为一体,早已分不清敌友。

    \"将军!\"宋宪从谷底奔来,五千中护军,脸上蒙着厚厚的灰,唯有眼中还燃着倔强的光。他身后,一个浑身血污的身影正扶着岩壁缓缓挪动,正是本该葬身火海的魏延。

    原来,那日魏延看了郭嘉给他的锦囊,此番送来的并不全是粮食,其中还有火油和焦炭,让他全部埋在山谷内各处,并让他自己寻一安身之地。而后,他便派人在山谷一处高地,挖了一个洞穴,目的就是为了躲过一劫。

    见到魏延,宋宪等人赶紧上前迎接,一阵关心。

    魏延,艰难的说出“水。”宋宪赶紧让让送来水,魏延大口大口的喝过痛快,随后,魏延才缓过神来。听手下报告,说陛下来了,这才出来迎接。

    不久后,罗彦率领众将到来,这时,魏延和宋宪过来报告,见到二人安然无恙,罗彦心中稍安,随即对二人一阵安慰。

    \"传令下去,\"罗彦转身面对众将,声音恢复了天子的威严,却掩不住沙哑,\"不论敌吾,一律收殓,全部掩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的面孔,\"这场大火,烧的是将士的血肉,却烧不尽吾大新帝国将士的英魂。今日葬下的,不仅是尸体,更是我们的承诺——只要朕活着,就不会让任何忠魂漂泊!\"

    暮色渐浓,山谷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掘土声。罗彦站在最高处,看着将士们将一具具焦尸掩埋。风掠过山谷,似有呜咽之声萦绕耳畔。他想起登基那日的宏愿,想起出征前将士们的誓言,此刻却只觉肩头的龙袍重若千钧。当最后一缕天光沉入地平线,十万新坟在月光下绵延如黑色的浪,罗彦缓缓跪下,以帝王之姿叩首:\"待山河平定,必以盛世祭英魂。\"

    山谷外,马超默默收起手中的湛头枪,吕布轻抚方天画戟的手也变得温柔。他们终于明白,真正的胜利,不是踏平敌国的城池,而是记住那些用生命铺就道路的人。夜风裹着灰烬掠过新坟,似在诉说:此身虽陨,忠魂不灭。

    …………

    东郡濮阳,魏国的都城,曹操被快马加鞭送回,经过御医诊治,好了不少。

    随即曹操召集司马懿、戏志才和程昱议事。

    曹操面色苍白地靠在榻上,声音虚弱却透着急切的问道:“此番大败,如今局势究竟如何?”

    司马懿微微躬身,神色凝重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日陛下昏倒后,新军如潮水般涌入大营。孙坚、刘备各自带着残部仓皇逃窜,吾军虽全力护驾,可三十万大军如今只剩六万余人归来。罗彦以十万将士为代价,重创盟军四十万,原本魏、乌和汉联手,勉强能与大新帝国抗衡,如今盟军大败,损失惨重,往后咱们怕是难以与之抗衡了,而吴和汉两国有长江天险在,罗彦一时半会还不会与他们交战,咱们地界多处与大新接壤,必是首要被攻目标……”说到最后,声音里满是无奈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