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398章 以退为进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398章 以退为进

    此刻,列于两侧的大臣队列中,几位身影悄然迈出,

    与那些跪伏于地的人们并肩而立,共同以卑微的姿态表达着他们的支持。

    李世民的目光掠过下方这群大臣,心中不禁泛起阵阵头疼。

    对于这些情形,他亦是束手无策。

    尽管各世家在长安的分支首领已被逐一剪除,

    朝堂之上那些显而易见的世家势力亦被他清扫一空,

    然而,如今这金碧辉煌的朝堂之内,众人仍与那些世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五姓七望,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其势力如同盘根错节的古树,错综复杂。

    他们或是世家的乘龙快婿,或是早已被世家暗中收买,又或是……种种纠葛,难以尽言。

    然而,即便是英明如李世民,面对这番局面亦是束手无策。

    李家往昔虽也算得上望族,但与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相比,实力终究悬殊。

    起义之路上,他们能成功,亦多亏了诸多世家的援手。

    李世民手中紧握的,是武人的忠诚与力量,

    但要论及治国理政,还得仰仗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士大夫。

    望着朝堂之下那些或明或暗、各怀心思的臣子,李世民心中无奈至极。

    他岂能轻易将这些人都斩尽杀绝?正因如此,才有了今日这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倘若他一味偏袒李夜,那风声一旦传扬出去,整个官场又会作何感想?

    届时,李夜的处境,恐怕也会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然而,这些职责原是李世民为弥补李夜而悉心赋予的,此刻要收回,心中岂无踌躇?

    他愁绪万千,眉头紧锁,不由自主地揉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那份难以言喻的烦忧。

    李夜敏锐地捕捉到了李世民的为难,他挺身而出,语声坚定:

    “陛下,微臣亦觉众位大人所言极是。

    臣手中所握之权柄过重,而臣之才疏学浅,精力亦有限,

    唯恐有负圣恩,难以将诸事处理得尽善尽美。

    故而,关于城防营统领一职,臣斗胆建议,不如交由秦怀玉秦将军接掌。

    秦将军近来治军有方,深得将士们之心,其威望与能力,皆能胜任此要职。”

    李世民闻李夜之言,眉宇间不禁泛起深思。

    秦怀玉,乃其麾下爱将秦琼之血脉,亦是心腹之人,

    委以城防营之重责,自是无可厚非。

    然念及爱子李夜,心中难免踌躇。

    李夜察言观色,捕捉到李世民眼中的微妙变化,

    轻轻颔首,以眼神传达了理解与默契。

    李世民见状,心中有了定夺,朗声道:“楚王之见,甚合朕意。

    城防营之事,便依楚王所议,自今日起,由秦怀玉秦将军接管。”

    言罢,他轻轻摆手,示意退朝,随后径直往后殿行去,

    步伐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李夜紧随其后,二人身影逐渐隐于深宫之内。

    待李夜步入后殿之时,李世民已悠然自得地品着香茗,静待其来。

    目光相接,李世民开门见山地问道:“夜儿,你何以应允了那些朝臣的提议?”

    李夜缓缓落座于李世民对面,自斟自饮,轻啜一口温热的茶水后,缓缓言道:

    “陛下,城防营现今由秦怀玉统辖,我实则已鲜少涉足其间。

    故此职无论是与否,皆非重中之重。

    然而,一旦此事风声外泄,世家定会视此为他们的胜利果实,

    认为是他们世家的赫赫威名迫使你我退让一步,

    您想,这岂不是更加加大世家的猖狂,那他们以后行事会不会更加过分?”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却带着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

    “夜儿,你这一步棋走得妙。世家若以此为傲,行事愈发嚣张,那便是自掘坟墓。

    你且看好,为父会布下天罗地网,待他们露出马脚,便一一将其绳之以法。

    想象那画面,朝堂之上,世家们或惊愕,或不甘,却只能在我威严之下颤抖,那将是何等快意!”

    说着,他缓缓站起身,负手而立,目光穿透窗棂,

    仿佛已看见未来朝堂风云变幻,世家衰败之景,

    那份运筹帷幄的霸气,让殿内气氛瞬间凝固。

    李夜轻轻颔首,眸中闪烁着沉稳之光,对李世民言道:

    “陛下,锦衣卫实为微臣麾下最为坚实的依仗。

    只要锦衣卫尚在微臣掌握之中,微臣便如磐石般稳固,无忧无惧。

    再者,如今诸多武将年岁已高,虽仍可驰骋沙场,

    但再令其冲锋陷阵,实乃过于苛求,于心不忍。

    是时候将目光投向未来,悉心栽培新一代的栋梁之才了。”

    李世民闻此,亦是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信任与决断:

    “嗯,此事便全权交由你处理吧。

    朕闻得,已有不少人在锦衣卫中各司其职,

    且朝臣们对你多有赞誉之声,想来你定能妥善处理。

    至于那些还在府中之人也都扔到你的锦衣卫里?”

    李夜一听,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中透着一股深思熟虑后的坚定:

    “陛下,如今锦衣卫中吸纳的皆是文官之后,

    他们心思细腻,擅长谋略,确是锦衣卫的不二之选。

    但那些武将之子,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先祖的英勇与不屈,

    他们的未来注定要在战场上挥洒热血,建立功勋。

    试想,晨曦初照,校场上,这些少年英姿勃发,

    挥汗如雨,锤炼武艺,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那是属于武将世家的荣耀与传承,他们,更适合在军伍之中锤炼成长。”

    李世民听了李夜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对一旁侍立的宦官阿难吩咐道:

    “恩,你说的没错。阿难,你即刻去传朕的旨意,

    让那些武将将自己的儿子都送到城防营里去,让他们接受最严格的训练。

    你再亲自去跟秦怀玉说,让他务必尽心尽力,不得有丝毫懈怠。

    让这些年轻人在军营中磨砺意志,锤炼武艺,将来好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言罢,阿难领命而去,步伐匆匆,仿佛已迫不及待要将这消息传遍整个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