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408章 送到刑部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408章 送到刑部

    待秦怀玉的手下稳稳制住了李神符之后,他缓缓抬起眼眸,

    直视对面的郑畅,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郑家主,您是打算自行了断,免去一番挣扎,

    还是让我的将士们代劳,将您请入囚笼?”

    郑畅龟缩于自家府兵之后,眼神闪烁不定,却仍强撑着面子,

    对秦怀玉喝道:“秦怀玉,我乃郑家之主,你怎敢对我动手?”

    秦怀玉轻轻摇头,面上闪过一抹无奈:“郑家主,您的斑斑劣迹,

    我早已一一向您陈明。既已触法,我又岂有坐视不理之理?

    望您三思,主动伏法,免受皮肉之苦。否则,休怪我秦某不讲情面了!”

    郑畅,身为世家之主,其荣辱兴衰,皆系于一身。

    一想到自己若被囚于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郑家数百年的清誉便毁于一旦,

    他心中的怒火便如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既然已无商榷之余地,那便无需多言!秦将军,若欲以力相逼,郑某奉陪到底!”

    言罢,他大手一挥,麾下的府兵们瞬间剑拔弩张,寒光闪烁的兵刃直指城防营的士兵们。

    秦怀玉见状,眉头紧锁,没想到郑畅竟敢公然违抗命令,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怒意。

    他目光如炬,对着城防营高声喝道:“城防营的勇士们,听我号令!

    即刻捉拿郑畅,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随着他一声令下,城防营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动,

    他们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此刻更是士气如虹,手持兵刃,

    向着郑家的府兵们猛扑而去。

    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两股势力在府邸前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城防营的士兵们如同钢铁洪流,军阵严整,进退有据。

    他们手中的长枪如林,闪烁着寒芒,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呼啸的风声,直刺向郑家的府兵。

    郑家府兵虽然也是勇猛无比,但在城防营如山的攻势下,却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只见一名城防营的将士,身形矫健,如同猎豹般穿梭在战场,

    手中长枪一抖,便有一名郑家府兵被刺中要害,倒地不起。

    鲜血染红了青石地板,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而悲壮的画面。

    不一会,战场上的局势急转直下,整个郑府的府兵如秋风扫落叶般被城防营彻底打垮。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片府兵,有的捂着伤口痛苦呻吟,有的则一动不动,生死未卜。

    鲜血在青石地板上汇聚成涓涓细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郑畅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他没想到自己的府兵竟然这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城防营打败。

    他踉跄后退几步,险些摔倒,身边的亲信连忙扶住他,眼中同样满是惊恐与绝望。

    待郑府的府兵尽数落败,战场归于沉寂,只有重伤者的低吟与风的呜咽交织。

    秦怀玉面色冷峻,未再多言,仅轻轻摆手。

    他的亲随们训练有素,迅速上前,如同猎豹锁定猎物,动作敏捷而精准。

    两人一左一右,牢牢钳制住郑畅颤抖的身躯,

    他眼中的不甘与绝望如同熄灭前的烛火,忽明忽暗。

    冰冷的镣铐随着“咔嚓”一声脆响,紧紧锁住郑畅的双手,反射着微弱却刺眼的光芒。

    郑畅双眼圆睁,胸脯剧烈起伏,镣铐的寒光在他扭曲的脸上映出一抹狰狞。

    他奋力挣扎,仿佛一头被困的猛兽,每一次扭动都带动着镣铐发出刺耳的声响,回荡在空旷而血腥的战场上。

    他身为郑家之主何时受过如此屈辱,他怒视着秦怀玉道:

    “秦怀玉,你会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的!”

    秦怀玉面无表情,目光如冰刃般穿透郑畅的愤怒,冷冷道:

    “郑家主,后果如何,我秦某自是清楚。但法度之前,人人平等,你也不例外。”

    说着,他缓缓转身,背影显得既孤傲又决绝,留给郑畅一个无法触及的冷漠侧脸。

    郑畅怒吼一声,却只能换来周围士兵更加森严的戒备,

    他的声音渐渐在冷风中消散,只余下一抹不甘的余音,在空旷的府邸上空盘旋。

    秦怀玉未曾理会他的言语,果断下令,命人将李神符与郑畅径直押往刑部,交由刑部依法裁断。

    他的亲卫随即上前,牢牢地拘着二人,步伐坚定地迈向刑部大门。

    此时夜色已深,刑部之内,除却值守的官吏,再无主事大人坐镇。

    见城防营深夜押人而来,那些官吏连忙迎上前去。

    这样的场景,他们并不陌生,往昔城防营捕获些鸡鸣狗盗之徒,

    亦是直接送来刑部。那官吏便问:“大人,可是如往常一般,将人直接收入大牢?”

    城防营的领队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此刻时辰已晚,料想主事大人们皆已歇下,无暇处理此事。

    依我看,暂且如往常一般,将他们收入大牢为妥。”

    一旁的官吏闻言,连忙点头应承,自怀中掏出折叠整齐的文书与一支古朴的毛笔,

    备好了记录的准备,询问道:“敢问大人,这两位囚徒所犯何罪?

    我好详实记录,以便明日向刑部大人禀报。”

    领队的神色凝重了几分,缓缓开口:“这两位,一位乃是襄邑郡王李神符,

    另一位则是郑家的家主郑畅。他们竟敢在长安城内公然动武,此事非同小可,影响恶劣。

    你务必一字一句记录清楚,不可有丝毫遗漏,明日也好让刑部大人们明察秋毫。”

    言罢,空气中似乎弥漫开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

    预示着这一夜的不平静,以及明日即将到来的风暴。

    那官吏一开始听着还好,当他听到这两人的身份时,

    浑身颤抖了起来,手更是抖得连笔都握不稳,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团墨渍。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嗫嚅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襄邑郡王李神符,还有郑家的家主郑畅?这……这怎么可能?”

    他抬头望向城防营领队,眼中满是惊恐与疑惑,

    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滚落在一滩墨渍之中,沾满了污渍。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能听到他急促而颤抖的呼吸声,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