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方飘摇 > 第21章 双月生雾

四方飘摇 第21章 双月生雾

    既然苏荷洛都发话了,那王治就再没有任何担心,回去之后安慰王寿几句,告诉他事情已经解决便开始收拾行李,等待着明日的到来。

    翌日,众人早早便被喊醒,在催促中集结起来,随后在神学院教职工的带领下去往城外码头。

    “先生,好大的船!”

    别说王寿,就连王治都有些惊讶,运他们这些学生的竟是一艘装饰华丽、体型庞大,至少有个三百来丈长的无匹巨舰,光是站在其旁,就有微芥谬感,直让人感觉不真实。除了王寿以外,大部分学生都对巨舰连连惊叹,重新认识到神学院的超然之处。

    王治微微摇头,感叹一声神学院真是财力惊人,反而说道,“王寿,日后不要再叫我先生了。”

    “为什么呀,先生?”王寿侧过头来,满是不解。

    王治解释道,“如今我俩都是神学院学生,再以先生称之,恐有伦常相悖之忧,再之后,你像以前那样叫我治哥儿便是。”

    王寿应下,口上却道,“治哥儿,我害怕自己叫不回来。”

    “慢慢来吧。”王治摆摆手,看人已经往船上走去,便道,“走吧,咱们也得上船了。”

    五百号人排着队进到船内,又是一阵惊叹。

    苏荷洛站在人群前方,等着船门大闭,轻轻抬手让众人安静下来,先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随后便让众人上来取号,以分配房间。

    在此途中,王治瞅见了汤昭伶,不知为何,她对王寿出现在船上并无惊讶之色,双眼唯有因之前事的愤怒,这让他心中不由泛起嘀咕,但身处陌生环境,并未多想。

    众人分好房间后,苏荷洛便让众人散去,各人自处,只要不想不开跳河即可。王治与王寿是前后拿的号,因此二人房间是挨着的,当下不多说,都决定先去放行李,之后的事再说。

    各人的房间样式同一,但空间不小,诸件俱备,打开窗户便是河光水景,惬意得紧。

    “治哥儿,咱们去船上逛逛呗。”

    王治尚在放行李,王寿就已经敲响房门,快跑进来,毕竟还是小孩子,玩心甚足,只把行李一甩就想去看尽船上风光。

    王治并没有这个心思,边将衣服挂在衣柜里边道,“算了,你去吧,我累得很,想歇一歇。若是遇到姜兄,你帮我问问,还有没有多的酒。”

    “好吧。”

    自从离开水磨村,王寿就发现王治像变了一个人般,对外界没有任何的兴趣,识趣地没有多问,乖巧地关上门,自己去逛了。

    王治将行李放好后,躺到床上,盯着天花板,说道,“这些景色有什么意思呢,若没有良人在侧,也不过味同嚼蜡罢了,不如,不去看。”

    在只有他独处的空间里,能让他说话的自然只有白影。

    白影并没有跟着躺在床上,而是坐在窗户旁,眼睛朝外望,也不知道那两个黑窟窿能不能将这明媚的风景尽收眼底。

    王治习惯了白影的沉默,继续说道,“如今我们都算正式的神学院学生,就算有人再像汤昭伶那般无故发难,王寿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放他一个人出去,不会有事的。”

    王治坐起身来,发现白影已经收回目光,正看着他。

    他遂继续说道,“你意思是为什么我不出去?前面我已经说了啊。若非要提,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躲着胡忆邕,方才我看到他了,也在船上。我生怕他又犯病,继续在那儿说我是什么李之罔的,只要一传出去,整艘船的人怕是都会知晓,还是不冒这个风险为好。”

    白影摇摇头,似乎觉得他不该这么自闭。

    王治叹口气,转而提起另件事来,“方才苏院长讲话,你应该是听见的,说要逆流而上,连行三月,中间只会在哭笑城停下来修整一次。我在想,这三月到底要怎样才能熬过去,似乎也只有喝酒才行了。”

    白影再次摇头。

    王治却似未看见般道,“姜兄真是个妙人,与我都是酒中瘾客,一刻都不能没有美酒滋味,我得与他保持好关系,这样每时每刻都有酒喝,三个月的时间匆匆就过去了。”

    话音刚毕,便传来敲门声。

    王治打开门,发现就是他刚念叨的姜肇,忙把对方迎进来。

    姜肇没问,从神府中掏着酒道,“王兄,你这刚上船就想饮酒,也不去外头逛逛?”

    “诸般事,不如不去想。”王治随口解释句,问道,“姜兄竟然这么快就来了,莫非上了船就不再忙?”

    姜肇笑笑,摆手道,“我先问王兄一个问题,你觉得我在神学院是什么身份?”

    “自然应该是教师,莫非不对?”

    “不对,大不对。”姜肇哈哈一笑,“其实我也是学生,但比你要大两届,乃是兆天年入的学。帮忙招生算是神学院的传统,除了我以外,还有好几位都是学生。只要上了船,我们也就清闲下来,不用再做事了。”

    “姜师兄。”王治改了称呼,单手作礼道,“原来是这样,我看不出姜师兄修为,一直以为姜师兄必定是神学院的教师,却是闹出个笑话。”

    “无妨。”姜肇摆上酒碗,倒满,推过去一碗,说道,“尤记得当时我假扮货郎,来测试王兄心性,当时便知,王兄乃是心善之人,可为何一出了水磨村便兴致全无,对诸事都提不起精神。”

    姜肇并非坏种,王治深知,虽然不想谈及往事,但还是说道,“不瞒姜师兄,身在山村,犹可不管外事,只当放浪形骸,度日而已。但甫一离开,便知道旧事再续,往日重临,从前欲灭之事,皆涌上心头,知晓又要在浊世中打滚,尤为心累。不然也不至于用杯中物来消愁。”

    虽然王治从未承认过他是李之罔,但姜肇却不这般想,一直认定对方就是李之罔,听罢此言,知晓那些事确实对他来过沉重。

    姜肇识趣,没有像胡忆邕那般打破砂锅问到底,举起碗来,“那就饮酒吧,将愁绪都消解在肠子里。”

    王治跟着举起酒碗,展眉笑道,“且饮!”

    二人都是好酒量,连饮数杯,直呼过瘾。

    姜肇忽得想起一件事,说道,“对了,有件事可以提前透露给王师弟。”

    “姜师兄请说。”

    “此条河名为逆往河,传说身怀大机缘者于此行舟,将有天大好事临身,虽然不知具体是怎样的好事,但世间都是这样传及的。”

    “所以才特意走这条河道?”

    姜肇点点头,继续说道,“苏院长善待学生,每次招生都会走这条水路,就是看学生里是否有大机缘者,不过嘛,这么多年了,一个也没有。”

    “那便是谬传,不足为信。”王治对于确切的事都没反应,何谈这样的传闻,将话题转到酒上,“喝了姜师兄这么多酒,一直有个疑问,莫非姜师兄的酒都是自酿?”

    “还真被你注意到了。”姜肇笑道,“我在这方面颇有天赋,今日趁着这个机会,我便说说...”

    ...

    接下来的日子,王治与姜肇时常一起饮酒,都在王治的房间,后面姜肇临时有事,便只剩王治独自饮酒,自始至终,他一直未出过房门,每日饭菜都是由王寿带过来。

    提起王寿,他是农户出身,有些内向敏感,前面的日子不想一个人待着,总到王治的房间来坐,什么都不干,就看王治与姜肇饮酒。等到后头,他似乎结识到了伙伴,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数日都不来,只有送饭的时候才会冒头。

    这般举动,倒刚好符合王治的心思。

    而王治本以为自己会在酒香中度过漫长的三月,却没想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他的妄想。

    那是一个云遮的日子,已到了深夜,房间外少了以往的喧哗,王治打开门,发现是好些日子没见到的王寿,他将碗中残酒尽数饮下,笑道,“怎么,今日有时间过来了?”

    “治哥儿,你这时候还取笑我呢。”王寿有些急促,催道,“治哥儿,跟我去甲板上吧,有好奇妙的风景看。”

    “大晚上的有甚看的,不去。”

    王治说着,就要关上门。

    王寿死死抵住,说道,“治哥儿,这是苏院长的命令,要所有学生都去甲板上。”

    王治这才明白为何王寿深夜会来找他,挠了挠头,将酒碗放下,跟着去往甲板上。

    只见河上铺满茫茫大雾,数百学生站在其中如临仙境,抬眼看去,只数得人头,辨不清真貌。再往天上看去,两轮昏黄的月亮各悬东西,朦胧的月光穿过云雾,让雾气更显虚幻,有风吹来,雾气似要被吹开,却愈显凝练。

    王治只看得见身旁的王寿,忽得有苏荷洛的声音传来,“诸位,这便是逆往河上的机缘,你们即刻盘坐下来,静心感受,若是有缘,定有福德加身。”

    此话一落,全是盘腿坐下的声音。

    王寿看王治未动,低声道,“治哥儿,苏院长叫我们坐下呢。”

    王治却瞳眸睁大,像看见了什么惊悚之物般,脚步抬起,缓缓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