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 第466章 寻来

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第466章 寻来

    周守义本身也没指望有多么先进的设备。因为现在华国的人力,实在太便宜了。

    与其花重金购买进口自动设备,还不如用这些人工辅助的半自动设备。多给工人发放福利。

    三十台杀菌釜(其实和煮熟食物用的大铁锅差不多),十台削切设备,再加上五台半自动封罐机。

    最多只需要50个人左右的配置,每天就可以生产5000罐以上的水果罐头。每月就是15万罐。

    按照每罐罐头平均0.3美元来算,每月的产值就是4.5万美元。

    这对于红星物资公司初期来说,产能已经足够了。等需求扩大了,还可以继续扩张。国内啥都不多,就是人多。

    了解完设备后,周守义问道:“秦厂长,设备的安装调试,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秦副厂长回答道:“这些设备并不复杂,只要固定好,接好电。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开始进行安装调试工作,预计三天左右就能完成。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贵公司安排几个工人协助一下。”

    “这没有问题,朱科长会协助你。”

    周守义立刻安排朱科长去组织工人,协助将这些设备,卸到早已准备好的罐头厂里。

    罐头的厂的厂房,其实就是红星物资公司最大的一间仓库。

    有足足1000多平方,地方宽敞,运输方便。经过简单的改造之后,被周守义设立为罐头厂的生产基地。

    周守义还专门给罐头厂起了一个虽然很土,但相当直白的名字,美味罐头厂。

    接待了秦主任一行人之后,下午就已经正式开始设备的安装调试。

    周守义边盯着罐头厂设备的安装调试进度,一边督促宁虎进行罐头厂人员的招收。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人员招聘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周的培训。但当下最紧要的,是搞定水果的来源。

    毕竟没有原材料,那设备人员再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同时,周守义也在考虑,等设备调试完成,人员招聘的差不多了。

    他就会出发,去搞定几处能够长期供应水果的地方。

    至于先期用于练手的水果,他准备让公司的供销部门,联系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弄一小部分,先用于培训员工。

    第二天下午,周守义处理完公司里的日常工作之后,就去美味罐头厂进行巡视,查看一下设备的安装进度。

    他刚回了办公室,保卫科就打电话给他,说有两个秦省口音的农民来找他,还说自己是周守义的朋友。

    周守义心中一动,想起了在火车上碰见的,两位来北京寻亲的秦省汉子。

    便赶紧让门卫的人带他们来找自己。

    不多时,那两位秦省汉子就被带到了周守义的办公室。

    他们一进门,周守义就热情地迎了上去。

    “两位老哥,可算是又见面了。”

    两位汉子看到周守义也是满脸的欣喜,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汉子说道:“周同志,这次来打扰你,实在是不好意思。”

    周守义赶忙摆手:“老哥说的哪里话,快坐,快坐。”

    待两人坐下后,周守义给他们倒了两杯水,然后问道:“您二位,上次说你们是来寻亲的,怎么样,亲人找到了吗?”

    年长的汉子脸上露出一丝落寞,摇了摇头说:“没找到呢,找了这么久,一点线索都没有。这次厚着脸皮上门,就是想麻烦你帮个忙?”

    周守义心中大致猜到了几分,说道:“二位太客气了,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忙。”

    他对这两位在火车上见义勇为的汉子,还是很有好感的。要是自己能帮上忙,他也很乐意帮一把。

    那汉子清了清嗓子说:“周兄弟,我们从家里出来已经好多天了,一直没找到我二叔工作的地方。

    只知道我二叔在一家机械厂上班。可并不知道是啥机械厂。只能这样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可这样瞎问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所以,想要和周兄弟打听打听,这四九城到底有几家机械厂,都在那个地方,我们也好上门去找。”

    “行,没问题。这是小事。”

    周守义痛快的答应下来。

    “这样吧,您二位先说说,您二叔的信息。这京城的机械厂我都熟,说不定还听说过呢。”

    “那太好了。周同志。”另一位年轻的后生高兴的说。

    “我二叔叫周佑军,当兵时就在北河省,找了个二婶姓罗,转业后被分到京城的机械厂……。”

    周守义听着这兄弟二人介绍,越听越不对劲。这不会是自家在秦省的亲戚吧!

    周守义心中有些惊讶,开始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两位汉子,试图从他们的面容上,找到一些熟悉相像之处。

    同时脑海中也飞速地回忆着,秦省老家亲戚的信息。

    “两位老哥,你们先停一下。”周守义打断了年轻后生的叙述,“你们说的这个周佑军,他是不是还有两个兄弟,大哥叫周佑国,三弟叫周佑民。”

    两位汉子对视了一眼,年轻的那个急忙说道:“对对对,周佑国是我大伯,周佑民是我爹。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认识我二叔?”

    周守义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哎呀,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两位老哥,你们要找的周佑军,就是我爹啊。我就是周佑军的儿子,周守义啊!”

    周守义他爹周军,正是周家安泰佑守,明德康健字辈里的佑字辈。

    当初周军一家人之所以走西口,也不完全是因为活不下去。

    而是因为周军失手杀了他们那里村霸的一个儿子。

    再加上遇上了战争饥荒,所以,全家决定走西口逃往蒙省。

    没想到,路上碰到了匪徒,周家人被冲散了。

    周军当时才十八岁,脑子一热,直接投了我党的部队。

    怕被人查到杀人,还改了名字。

    而其他周家人,也没有走成西口。因为没过半个月,周家人就收到了村霸一家,被我党的游击队消灭的消息。

    本想直接回老家,但接着又听到了鬼子来了的消息。

    最后,只能在长安城附近的一个县城给人做工生活。

    直到解放后,才又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