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第490章 重礼1
热门推荐:
粉毛萝莉成黑道,诡异能有几个师
问剑九天诸神坠落
被女帝师傅看上的我,觉醒混沌体
我在小国当军阀
开局流放北凉,签到神魔吕布
重生2009,财色兼收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巴图虎
开局陆地神仙,皇帝狗都不当
回到正房,老爷子拍拍周守义的后背说:“守义,你跑了一路,也累了,先歇会儿。让你奶奶给你弄点吃的。”
华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所以很重视吃。
一个弄饭吃,就能体现出浓浓的关怀。就像我们上学或工作,回家后父母问的第一件,就是饿不饿。
但周守义可没那么大脸,让一个将近70的老太太给他做饭,再说了,他确实一点儿都不饿,毕竟现在还不到5点。
他赶紧拉住奶奶,告诉他们自己并不饿。只想和他们坐下来聊一会儿。
在周守义的劝说下,三人又重新围坐在桌子旁。
周守义开始详细询问老家的情况,比如家里的田地有多少,收成如何。
小姑嫁到哪?离得远不远?大伯和三叔家的孩子们,争不争气。
老爷子和老太太可能是见到了多年没有音信的孙子,谈性也很高。
说到田地的时候,眼神里透着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他告诉周守义,这些年虽然过的艰难,但对于老农民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当然,周守义也把自己在四九城的工作,以及家里弟弟妹妹们的情况,都给二老讲了讲。
聊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周守仁和周守礼,就领着自家媳妇儿先回来了。
为什么说先回来,那是因为,周家可不止这一点人。
周家不算第四代的小娃子,单单是成年人,就十几口。
只说大伯周佑国一家,就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除了闺女还没嫁人之外,已有两个儿子成家了。守仁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单这一支,加起来就十多口人。
三叔,周佑民一家,也是不遑多让。虽然只有周守礼成家了。
但三叔有两儿一女,再加上周守礼家的孩子一共也有近十口人了。
他们都并不是在一处干活,周守仁周守礼和他们的媳妇儿,正在晒粮场面(农村专门晒粮用的一处宽阔地)上脱粒。
其他大人则有的去收麦子,有的去打捆。小孩儿们,则大都是去割猪草,挖野菜。
不过没等多长时间,除了去割猪草,挖野菜的几个孩子。
还没等周守仁和周守礼两家子,与周守义寒暄完呢。
其他的大人们,就呼啦啦的全回来了。
这下,周守义可成了个香饽饽了。一大家子人都围着他转。
不过,周守义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先与大伯和大娘,三叔与三婶等长辈见了礼。
接下来,又与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一一认识。
一家人正在那里,欢声笑语不断。让周守义感受着大家族的亲情与温暖。
突然,外面传来了娃子的哭声。接着周守仁三女儿,跑进来喊道:“爹,二叔,四哥被自行车压住了。”
小女孩嘴里的四哥正是周守礼的二儿子。
听到这话,其他周家人都站起来准备出去,怕孩子给把自行车摔坏了。
可周守义却被吓到了。因为他车上可是拉着二三百斤的东西呢。
车摔了倒无所谓,大不了再买一辆送给老家人。但要是把孩子压坏了,那可怎么办?
周守义赶紧站出来,想要出去看看。周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想去看看,新自行车有没有被摔坏。
但周守义心急如焚,也顾不上解释。直接就挤出去,往自行车那里跑去。
到了外面,只见一辆自行车侧翻在地上,周守礼的二儿子,那个四岁多的小男孩正被压在大梁下不停的哭着。
周守义赶忙冲过去。发现大梁上的麻袋都倒在了一边,并没有压在孩子身上。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后座上的东西则掉到了地上,正支住了车子。
他赶紧搬开自行车,把孩子抱出来,仔细检查。
幸运的是,孩子比较小。而前车把支住后,大梁和地面之间正好有些空隙。
孩子虽然被压住了,也只是大腿上有些淤青,骨头并没有大碍。
这下,周守义算是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人们看周守义把搬开自行车,先抱起孩子检查,才知道误会了他。
周守礼看他那么粗暴的对待自行车,有些心疼的说:“守义哥,你快看看你那自行车,别摔坏了。
这孩子皮的很,每天爬高上低,摔一下,没什么的。”
周守义摆摆手,有些不高兴的说:“守礼,你这说的什么话。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自行车摔坏了,就算重买一个又能花了多少钱?”
周守礼的媳妇儿刘红梅,还是有些心疼自家娃子的,赶紧从周守义手里接过孩子,哄了起来。
周守义一看周守礼那个不以为然的样,就知道他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就接着说道:“你没看见车上驮着两三个麻袋吗?那里装的全是粮食,加起来可是二三百斤的东西,万一娃儿被压在下面。你知不知道是什么后果?”
周守礼听了周守义的话,脸刷一下就白了。赶紧跑到自家孩子那里看了看。
发现没事儿后,才呐呐地说:“守义哥,我也没注意到你车上的东西。只是想着你这新新的自行车,可别给弄坏。”
周守义看着他,知道这是乡下人现在的普遍想法。那就是穷人家孩子多,命不值钱。
有许多人家,只负责给孩子一口吃的。孩子就是病了,也只能硬扛。扛过去就扛,扛不过去就死。
因为他们连肚子填不饱,又有哪里有钱去给孩子看病?
他叹了口气说:“守礼,孩子才是家族最大的财富。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
这时候,周守仁已经把自行车扶了起来。大伯家的老二周守良,也正准备把麻袋跺上去。
周守义赶紧喊住了他,
“守良,那是给你们带的东西,你不用再往车上弄了。直接放到家里存粮的地方就行。”
大伯和三叔这时候也过来了,看着那好几个麻袋,说道:“守义,你这都是带着啥?怎么好几个麻袋?”
周守义笑了笑,走到自行车旁,把装腊兔和布匹的袋子提了下来。说:“大伯、三叔。那两个麻袋里装的是白面玉米面和一些红薯土豆。这两个袋子里,一个装的辣兔和腊鸭,另一个里面则是一匹布。”
“啥?”
大伯周佑国听了周守义的话,站在那里直接就懵了。
华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所以很重视吃。
一个弄饭吃,就能体现出浓浓的关怀。就像我们上学或工作,回家后父母问的第一件,就是饿不饿。
但周守义可没那么大脸,让一个将近70的老太太给他做饭,再说了,他确实一点儿都不饿,毕竟现在还不到5点。
他赶紧拉住奶奶,告诉他们自己并不饿。只想和他们坐下来聊一会儿。
在周守义的劝说下,三人又重新围坐在桌子旁。
周守义开始详细询问老家的情况,比如家里的田地有多少,收成如何。
小姑嫁到哪?离得远不远?大伯和三叔家的孩子们,争不争气。
老爷子和老太太可能是见到了多年没有音信的孙子,谈性也很高。
说到田地的时候,眼神里透着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他告诉周守义,这些年虽然过的艰难,但对于老农民来说,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当然,周守义也把自己在四九城的工作,以及家里弟弟妹妹们的情况,都给二老讲了讲。
聊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周守仁和周守礼,就领着自家媳妇儿先回来了。
为什么说先回来,那是因为,周家可不止这一点人。
周家不算第四代的小娃子,单单是成年人,就十几口。
只说大伯周佑国一家,就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除了闺女还没嫁人之外,已有两个儿子成家了。守仁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单这一支,加起来就十多口人。
三叔,周佑民一家,也是不遑多让。虽然只有周守礼成家了。
但三叔有两儿一女,再加上周守礼家的孩子一共也有近十口人了。
他们都并不是在一处干活,周守仁周守礼和他们的媳妇儿,正在晒粮场面(农村专门晒粮用的一处宽阔地)上脱粒。
其他大人则有的去收麦子,有的去打捆。小孩儿们,则大都是去割猪草,挖野菜。
不过没等多长时间,除了去割猪草,挖野菜的几个孩子。
还没等周守仁和周守礼两家子,与周守义寒暄完呢。
其他的大人们,就呼啦啦的全回来了。
这下,周守义可成了个香饽饽了。一大家子人都围着他转。
不过,周守义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先与大伯和大娘,三叔与三婶等长辈见了礼。
接下来,又与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一一认识。
一家人正在那里,欢声笑语不断。让周守义感受着大家族的亲情与温暖。
突然,外面传来了娃子的哭声。接着周守仁三女儿,跑进来喊道:“爹,二叔,四哥被自行车压住了。”
小女孩嘴里的四哥正是周守礼的二儿子。
听到这话,其他周家人都站起来准备出去,怕孩子给把自行车摔坏了。
可周守义却被吓到了。因为他车上可是拉着二三百斤的东西呢。
车摔了倒无所谓,大不了再买一辆送给老家人。但要是把孩子压坏了,那可怎么办?
周守义赶紧站出来,想要出去看看。周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想去看看,新自行车有没有被摔坏。
但周守义心急如焚,也顾不上解释。直接就挤出去,往自行车那里跑去。
到了外面,只见一辆自行车侧翻在地上,周守礼的二儿子,那个四岁多的小男孩正被压在大梁下不停的哭着。
周守义赶忙冲过去。发现大梁上的麻袋都倒在了一边,并没有压在孩子身上。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后座上的东西则掉到了地上,正支住了车子。
他赶紧搬开自行车,把孩子抱出来,仔细检查。
幸运的是,孩子比较小。而前车把支住后,大梁和地面之间正好有些空隙。
孩子虽然被压住了,也只是大腿上有些淤青,骨头并没有大碍。
这下,周守义算是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人们看周守义把搬开自行车,先抱起孩子检查,才知道误会了他。
周守礼看他那么粗暴的对待自行车,有些心疼的说:“守义哥,你快看看你那自行车,别摔坏了。
这孩子皮的很,每天爬高上低,摔一下,没什么的。”
周守义摆摆手,有些不高兴的说:“守礼,你这说的什么话。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自行车摔坏了,就算重买一个又能花了多少钱?”
周守礼的媳妇儿刘红梅,还是有些心疼自家娃子的,赶紧从周守义手里接过孩子,哄了起来。
周守义一看周守礼那个不以为然的样,就知道他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就接着说道:“你没看见车上驮着两三个麻袋吗?那里装的全是粮食,加起来可是二三百斤的东西,万一娃儿被压在下面。你知不知道是什么后果?”
周守礼听了周守义的话,脸刷一下就白了。赶紧跑到自家孩子那里看了看。
发现没事儿后,才呐呐地说:“守义哥,我也没注意到你车上的东西。只是想着你这新新的自行车,可别给弄坏。”
周守义看着他,知道这是乡下人现在的普遍想法。那就是穷人家孩子多,命不值钱。
有许多人家,只负责给孩子一口吃的。孩子就是病了,也只能硬扛。扛过去就扛,扛不过去就死。
因为他们连肚子填不饱,又有哪里有钱去给孩子看病?
他叹了口气说:“守礼,孩子才是家族最大的财富。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
这时候,周守仁已经把自行车扶了起来。大伯家的老二周守良,也正准备把麻袋跺上去。
周守义赶紧喊住了他,
“守良,那是给你们带的东西,你不用再往车上弄了。直接放到家里存粮的地方就行。”
大伯和三叔这时候也过来了,看着那好几个麻袋,说道:“守义,你这都是带着啥?怎么好几个麻袋?”
周守义笑了笑,走到自行车旁,把装腊兔和布匹的袋子提了下来。说:“大伯、三叔。那两个麻袋里装的是白面玉米面和一些红薯土豆。这两个袋子里,一个装的辣兔和腊鸭,另一个里面则是一匹布。”
“啥?”
大伯周佑国听了周守义的话,站在那里直接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