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第493章 大肚汉
热门推荐:
军旅:全军震惊,我儿边关一战
开局人族共主,怒怼太清废人教
一觉醒来,系统给我每周两千万
重生七零:嫁了个傲娇汉子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人性即见如来
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周守仁接着说:“我爹说得对,守义这一来,可是能让咱们家里喘口气。要不然,估计又得借不少粮,才能撑到交完公粮,队里给分口粮的日子。”
周守义连忙摆手说道:“大伯、大哥,你们这话说得太见外了。我爹虽然走的早。但我也是周家的一份子。咱们本来就应该互相扶持。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老家的消息,能有机会为家里做点事,我打心眼里高兴。”
“守义,你不用谦虚。现在乡下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勉强有一口续命的粮。你看这些娃儿们,米汤都喝不饱。所以呀,你这些东西对们来说,就是救命的东西。”三叔周佑民也开口说道。
这时候,周守仁的小闺女,在女人们那桌奶声奶气地喊道:“爷爷,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我好饿啊。”
她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原本有些别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人们都说隔辈亲,这时候,心疼重孙的周泰兴老爷子,发话了,
“好了,都别在那里谝了,看我的乖妞妞都饿了。赶紧吃饭吧,吃完饭,有的是时间谝闲传。”
老爷子虽然不主事,但他发话了,肯定也没人敢反驳。
于是大伯几人也都闭嘴了,开始动筷子吃了起来。
周守义这时也松了口气。他其实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既然拿了这些东西来,他就没有想让这些亲戚报答的心思。
老是这样被几个长辈和兄弟们架起来恭维,很尴尬。
倒不是说亲戚们虚伪,而是他觉得没必要这样,可是又没法直说。
幸亏小娃儿的无心之语,拯救了他。
随着人们开始动筷子,院子里立马没有了说话声,只剩下了碗筷碰撞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满足的咀嚼声。
那一大盆羊骨头炖土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只肉炖的香,土豆也吸饱了羊汤的鲜味,入口即化。
猪肉烩菜,更是油汪汪的。孩子们吃得满脸都是油渍,却顾不上擦拭。
就连大人们也是吃的狼吞虎咽,毕竟这样丰盛的饭菜实在是难得。
周守义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不免又有些心酸。
不过他知道,自己回来后,一定会改变这种状态。
不得不说,这人多了,果然就是费饭。在家时,他就觉得一家七口人,每天要消耗不少粮食。
但今天这一顿,才让他知道了啥叫大场面,啥叫大肚汉,啥小巫见大巫。
这一顿饭,光是猪肉和羊骨头,就用了二十多斤。再加上土豆、菜、粉条也有个近二十斤。还有六斤面做的三十多个饼子。
这一顿竟然全部吃了个精光。这可是有肉的。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连大带小22个人,竟然消耗了四十六斤多的食物。
其中还有近半是肉类,这饭菜油水相当大。
这样放在21世纪,人们能吃进去这么多饭。那估计有人得骂一句,饿死鬼投胎。
但像周家这样的情况,才是当下人们的真实写照。
饭后,周家不管是大人小孩,一个个都吃的肚子溜圆。
就连牙都掉的差不多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也吃了好几块滑腻的大肥肉。
几个半大小子们,更是吃的站都站不起来了。
妇女同志们开始收拾碗筷,周守义则掏出了一包烟。
先给几个长辈们都点上,剩下的则放在桌子上,让抽烟的兄弟们自己拿。
“过瘾,这卷烟抽起来就是软乎,比咱们那老焊烟可香多了。”三叔周佑民深吸了一口香烟,然后缓缓的从鼻子里喷出一股白烟。
“三叔,这个是战斗烟,我这次正好带了三条过来。爷爷,大伯和您一人一条。”周守义看着一脸享受的三叔,笑着说道。
“守义,贵巴巴的买那干啥。看把他舒坦的。不看看现在啥条件。有那个树叶叶抽就不错了。”
“还是留着给你爷爷和大伯抽吧。”
三婶王秀红,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白了一眼坐在一旁享受的周佑民。
“就是。守义,你大伯和你三叔就是瞎造。现在这么困难,那八分钱的烟叶子, 都应该省下来。
我看,那卷烟都留给老爷子慢慢抽吧,免得这两人抽上了瘾。”
大伯母李春梅也剜了一眼正在那里吞云吐雾的周佑国。
周守义坐在那里,尴尬的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啥,毕竟两边谁都不好得罪。
不过,这时老太太却发话了,
“你爹不也抽了一辈子烟。男人们下地劳累一天,平时就靠这口烟解乏。八分钱一斤的烟叶子,能抽半个多月。”
吸了一口嘴里的烟,继续说道:“这卷烟,抽起来确实舒坦,让他们偶尔解解馋也好。守义这孩子也是一片孝心,你们就别在这儿叨叨了。”
老太太也是抽了大半辈子的烟。这年月,乡下上岁数的老太太,大部分都是抽烟的。
接着,老太太又摆摆手:“守义乖孙,你这孩子有孝心,婆婆知道。但这烟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你下次可不要瞎浪费钱了。”
周守义赶忙回答:“奶奶,放心,我绝对不会瞎浪费钱的。这烟都是别人送的,平时我也就是拿来应酬用的。这次回老家,正好拿来给大家尝尝。”
周守义没想到这,抽了个烟,竟然还搞出了一点小风波。
聊了一会儿,等妇女同志们收拾完之后,已经快十点了。
乡下的天气,相对四九城来说,要稍微凉快一些。而人们劳累了一天,也该早早歇息了。
不过妇女们却聚在一起,看着周守义拿来的那一匹布,稀罕的不行。
这可是要票的东西,而且还死贵,他们一年可是连十尺布都舍不得买。
不过,老爷们儿们,却没管她们,洗漱完了,就准备睡觉。
周家的院子挺大,房间也不少,但人口也多呀。
再加上好几个三代人都成亲了。这些房间也不算宽裕。
周守义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住的,但他被安排到了一间正房里,和守仁、守良、守恭睡一个大炕。
周守义上辈子也是农村人出身,对于这农村大炕。周守义并没有多少不适。
与兄弟几个,聊着聊着,慢慢就睡着了。
周守义连忙摆手说道:“大伯、大哥,你们这话说得太见外了。我爹虽然走的早。但我也是周家的一份子。咱们本来就应该互相扶持。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老家的消息,能有机会为家里做点事,我打心眼里高兴。”
“守义,你不用谦虚。现在乡下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勉强有一口续命的粮。你看这些娃儿们,米汤都喝不饱。所以呀,你这些东西对们来说,就是救命的东西。”三叔周佑民也开口说道。
这时候,周守仁的小闺女,在女人们那桌奶声奶气地喊道:“爷爷,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呀,我好饿啊。”
她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原本有些别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人们都说隔辈亲,这时候,心疼重孙的周泰兴老爷子,发话了,
“好了,都别在那里谝了,看我的乖妞妞都饿了。赶紧吃饭吧,吃完饭,有的是时间谝闲传。”
老爷子虽然不主事,但他发话了,肯定也没人敢反驳。
于是大伯几人也都闭嘴了,开始动筷子吃了起来。
周守义这时也松了口气。他其实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既然拿了这些东西来,他就没有想让这些亲戚报答的心思。
老是这样被几个长辈和兄弟们架起来恭维,很尴尬。
倒不是说亲戚们虚伪,而是他觉得没必要这样,可是又没法直说。
幸亏小娃儿的无心之语,拯救了他。
随着人们开始动筷子,院子里立马没有了说话声,只剩下了碗筷碰撞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满足的咀嚼声。
那一大盆羊骨头炖土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只肉炖的香,土豆也吸饱了羊汤的鲜味,入口即化。
猪肉烩菜,更是油汪汪的。孩子们吃得满脸都是油渍,却顾不上擦拭。
就连大人们也是吃的狼吞虎咽,毕竟这样丰盛的饭菜实在是难得。
周守义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不免又有些心酸。
不过他知道,自己回来后,一定会改变这种状态。
不得不说,这人多了,果然就是费饭。在家时,他就觉得一家七口人,每天要消耗不少粮食。
但今天这一顿,才让他知道了啥叫大场面,啥叫大肚汉,啥小巫见大巫。
这一顿饭,光是猪肉和羊骨头,就用了二十多斤。再加上土豆、菜、粉条也有个近二十斤。还有六斤面做的三十多个饼子。
这一顿竟然全部吃了个精光。这可是有肉的。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连大带小22个人,竟然消耗了四十六斤多的食物。
其中还有近半是肉类,这饭菜油水相当大。
这样放在21世纪,人们能吃进去这么多饭。那估计有人得骂一句,饿死鬼投胎。
但像周家这样的情况,才是当下人们的真实写照。
饭后,周家不管是大人小孩,一个个都吃的肚子溜圆。
就连牙都掉的差不多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也吃了好几块滑腻的大肥肉。
几个半大小子们,更是吃的站都站不起来了。
妇女同志们开始收拾碗筷,周守义则掏出了一包烟。
先给几个长辈们都点上,剩下的则放在桌子上,让抽烟的兄弟们自己拿。
“过瘾,这卷烟抽起来就是软乎,比咱们那老焊烟可香多了。”三叔周佑民深吸了一口香烟,然后缓缓的从鼻子里喷出一股白烟。
“三叔,这个是战斗烟,我这次正好带了三条过来。爷爷,大伯和您一人一条。”周守义看着一脸享受的三叔,笑着说道。
“守义,贵巴巴的买那干啥。看把他舒坦的。不看看现在啥条件。有那个树叶叶抽就不错了。”
“还是留着给你爷爷和大伯抽吧。”
三婶王秀红,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白了一眼坐在一旁享受的周佑民。
“就是。守义,你大伯和你三叔就是瞎造。现在这么困难,那八分钱的烟叶子, 都应该省下来。
我看,那卷烟都留给老爷子慢慢抽吧,免得这两人抽上了瘾。”
大伯母李春梅也剜了一眼正在那里吞云吐雾的周佑国。
周守义坐在那里,尴尬的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啥,毕竟两边谁都不好得罪。
不过,这时老太太却发话了,
“你爹不也抽了一辈子烟。男人们下地劳累一天,平时就靠这口烟解乏。八分钱一斤的烟叶子,能抽半个多月。”
吸了一口嘴里的烟,继续说道:“这卷烟,抽起来确实舒坦,让他们偶尔解解馋也好。守义这孩子也是一片孝心,你们就别在这儿叨叨了。”
老太太也是抽了大半辈子的烟。这年月,乡下上岁数的老太太,大部分都是抽烟的。
接着,老太太又摆摆手:“守义乖孙,你这孩子有孝心,婆婆知道。但这烟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你下次可不要瞎浪费钱了。”
周守义赶忙回答:“奶奶,放心,我绝对不会瞎浪费钱的。这烟都是别人送的,平时我也就是拿来应酬用的。这次回老家,正好拿来给大家尝尝。”
周守义没想到这,抽了个烟,竟然还搞出了一点小风波。
聊了一会儿,等妇女同志们收拾完之后,已经快十点了。
乡下的天气,相对四九城来说,要稍微凉快一些。而人们劳累了一天,也该早早歇息了。
不过妇女们却聚在一起,看着周守义拿来的那一匹布,稀罕的不行。
这可是要票的东西,而且还死贵,他们一年可是连十尺布都舍不得买。
不过,老爷们儿们,却没管她们,洗漱完了,就准备睡觉。
周家的院子挺大,房间也不少,但人口也多呀。
再加上好几个三代人都成亲了。这些房间也不算宽裕。
周守义不知道他们平时是怎么住的,但他被安排到了一间正房里,和守仁、守良、守恭睡一个大炕。
周守义上辈子也是农村人出身,对于这农村大炕。周守义并没有多少不适。
与兄弟几个,聊着聊着,慢慢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