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 第539章 弄点料子

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第539章 弄点料子

    周守义之所以想弄和田玉,也是在看到这些和田玉雕雕刻的物品后,才临时起意,想要搞些玉料。

    现在的和田玉,还尚未形成市场化交易。主要用于出口创汇或国营玉雕厂加工。

    可如今国内的人们,都是以吃饱饭为主。收藏意识相当薄弱,对于玉器工艺品分需求也极低。

    而原料开采,也是以零散捡拾为主,未出现大规模商业开采。

    供应量虽有限,但也没有经过资本炒作。

    所以这东西现在并不受重视,而且价格也相当低廉。

    如果非想要形容一下它的价格,那就是一个中等品质以上的,200克重的和田玉籽料,价值还比不过两个鸡蛋。

    以如今黑市,1斤鸡蛋5块钱左右来算。

    一斤鸡蛋十颗的话,那两颗鸡蛋就是一块钱。

    与千禧年之后,一公斤籽料50到100万的价格。甚至顶级收藏籽料,每克2到3万的价格相比。

    其中有多少倍的差距,聪明的宝子们,可以自己算算。

    其实,要是时间充裕的话,周守义很有心亲自去和田地区转一转。

    一方面是可以享受一番亲自检料子的过程。另外就是空间在手,他想收多少就能收多少。而且找料子的速度肯定相当快。

    不过,现在出京已经超过一个月了,而且还有迪丽娅二女在身边跟着。

    亲自去和田地区,肆无忌惮捡宝的计划。只能留到以后有机会再实施了。

    但通过乌市当地的国营玉器厂,或一些进行和田玉籽料雕刻加工的单位,应该可以弄到不少料子。

    又交代林福斌,尽量多联系一些和田玉料子。

    自己可以提供一些肉干和粮食进行交换后。

    便开始与林福斌结算这些物资的钱款。

    那些盐是明价,林福斌通过它们只挣了10块钱。

    至于那些古董,除了两把宝刀值点钱外,那些玉器和彩陶都价值一般。

    至于那些地毯和手工编织品,以及牛羊皮和果干奶酪之类的东西。

    虽然不知道林福斌搞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

    但周守义对它们的价格也不陌生,都在他了解的价格都基础上,稍微加了点价,给林福斌结算。

    虽然不知道林福斌通过给周守义收集这批物资,到底赚了多少钱?但看他眉开眼笑的样子,应该不会少于100块。

    关键是这些东西,林福斌这小子,只是付出了些时间和个人精力。

    买东西的成本都是通过单位的钱垫付的,已经和空手套白狼差不多了。

    这也体现出了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办事处负责人的便利之处。

    虽然他现在级别不高,但相对于许多人员来说,林福斌这个位置还相当于封疆大吏。

    而且是天高皇帝远,自主权很大。

    给林福斌结算完之后,告诉他自己下午来拉东西。便带着二女离开了办事处。

    离吃午饭还有一会儿时间,周守义便想给迪丽娅姐妹买一些衣服,以及日常用品。

    毕竟她们现在只有一身衣服,其它啥也没有,很不方便。

    于是,便带着二女来到了一处供销社。

    边疆省的供销社,与内地的供销社是稍稍有些区别。

    不只有针线、铁锹、暖壶,肥皂等东西,还有少数民族同志们,所用的马鞍马鞭,缰绳,笼头之类的东西。

    当然卖的衣服也不尽相同,除了华族人穿的普通服饰以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服装。

    迪丽娅和迪丽娜姐妹一进入供销社,眼睛就亮了起来,她们被那些色彩斑斓、绣工精美的衣服所吸引。

    周守义看着姐妹俩兴奋的样子,笑着对她们说:“你们先去挑自己喜欢的衣服,一会儿我来结账。”

    姐妹俩听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她们心里,自己的男人就是自己的长生天。

    他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包括给自己买东西,也是天经地义。

    所以她们不会客套,也不会拒绝。因为她们的所有,都是他的。

    没管在那里开心挑选衣服的姐妹二人,周守义则走向了售货员,拿出一沓钱和布票给她看。

    倒不是周守义闲的无聊,去向人家炫富,他其实是在未雨绸缪。

    免得一会儿售货员看到姐妹二人在那里挑衣服,出言不逊。

    与其发生冲突,导致双方都下不来台,索性就先把钱票拿出来。

    明明白白的告诉她,我们不差钱,也不差票,说话注意点。

    果然,售货员看到周所已拿出的钱票后。没有在板着脸,而是开始接待起了她们。

    不过态度只能算正常,并没有什么微笑服务,热情介绍之类的场面。

    当然周守义也没有奢求这些,正常接待就行。毕竟,现在的公职人员就是这样。

    说是在挑衣服,其实现在不管在哪里,衣服也就那点款式。民族服饰也都差不多,只是颜色稍微有些不同。

    姐妹二人,最后各选一件她们民族的特色服饰“亏乃克”。其实就是与我们所说的连衣裙差不多的服饰。

    都是普通的棉布制作的,并不是她们维族特产的艾德莱斯绸。

    而且,二女还偷偷挑选了贴身衣物,不过并没有让周守义看。

    结账的时候,周守义看她们都只选了一件衣服。

    便劝她们再多买几件,因为离开边疆省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买这种民族特色衣服。

    而且,又帮她们俩各选了两身华族人所穿的,普通的灰蓝色服饰。

    毕竟,以后她们要跟周守义坐火车,还要在四九城居住。

    一直穿着民族服饰,太过引人注目。还是穿的普通一点比较好。

    二女很听话,听从了周守义的安排。

    把需要买的衣服,都挑好之后,周守义又给二人买了毛巾,香皂,牙刷等洗漱用品。

    最后,又给她们俩各买了一个挎包,方便她们以后装随身物品。

    这一堆东西竟然花了80多块钱,还有不少的票证。

    最贵的东西,竟然是姐妹二人挑选的两身贴身衣物。

    因为,那是用他们民族所特有的艾德莱斯绸,所制作的小衣服。

    虽然这种内衣用料和华族的平角内裤与肚兜差不多。

    但这种绸布的价格却比较昂贵,因为它是用手工扎染的丝绸。

    所以说布料少的衣服不一定便宜,还可能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