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雅痞 第37章 捉鬼的钟馗在哪里?
程文谦很善于倾听,更擅长谈话。
他很有技巧地引领着话题走向,分别从党性原则、政治敏感性、组织纪律性以及政府管理视野上,对李怀节作了充分了解。
最后他说道:“自然熟的西红柿,外表可能不是那么红,但心一定是红的;被催熟的西红柿外表肯定非常红,但心是不是白的,只有切开了才知道。
通过今晚这一次长聊,让我对你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在给红星市将军县配干部的时候,有了取舍的标准。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吧,多联系!”
李怀节把程文谦送上他的专车,这才找到黄大忠,把省委副书记姜成林找他谈话的大致内容,向他做了一次简单的汇报。
如果今晚姜成林没有找李怀节聊他的工作作风问题,李怀节肯定不会找黄大忠汇报。
因为这种汇报本身的意味就不是特别好,而且并不符合组织谈话的保密要求。
但是,是谁在向姜成林反映,自己工作作风强硬的呢?
李怀节都不用想,除了陈卫东,就只有黄大忠能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在这个敏感时期,李怀节的汇报其实也是一种隐晦的反击方式。
你看,你对省委反映我的工作作风问题,省委领导也对我进行了谈话。不过,省委领导这种明显的关心,你能感觉得到吧?
所以,你觉得这种“打小报告”的方式,能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吗?
这就是李怀节找黄大忠汇报的根本目的,我知道是你在向省委打小报告,但,你能奈我何!
这种程度的反击必须要拿出来,不能给黄大忠任何错误信号,否则后面的工作真不好做。
李怀节找到黄大忠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里批阅白天积累下来的文件。因为疲劳,大大的眼袋耷拉下来,让他看上去更显得老相。
“来了啊,坐吧!”黄大忠抬手指了指办公桌前的公事椅,说道:“我这儿马上就好!”
李怀节刚一坐下,赵钧就把泡好的茶水给端了上来。
茶杯是上好的白瓷,入手温润;茶叶是甘香诱人的银针,闻之令人精神一振。
“好茶!”李怀节端起茶杯,浅浅地抿上一口,虽然回甘来得很快,茶味却微微发涩,真是有些可惜了。
这个时候,黄大忠也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笑着解释道:“这茶是白塔县的特产,就叫白塔银针。品质不错,可惜卖不出去!”
李怀节看到黄大忠有兴趣谈这些,当然愿意缓和下气氛,跟着说道:“黄书记,我不是很懂茶。
但这个白塔银针,要是能把入口的那点涩味去掉,这个茶的品质完全可以和那些顶级名茶相媲美。”
黄大忠缓缓摇头,说道:“现在这个白塔银针也很快就要绝迹了。白塔县的茶园都被安吉那边的人过来承包了,每年采下来的青叶,都被当做优质白茶原料,加工成为安吉白茶了。”
李怀节就拿这个当成突破口,笑着说道:“原本我还以为,白塔茶农是捧着金饭碗要饭。没想到,他们居然把金饭碗也给租出去了。
靠茶商施舍的那点承包费用过日子,还觉得美滋滋。
早20年前,听说过安吉白茶的有多少人呢?
茶叶品牌不都是自己做起来的吗?
有能力的,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品牌;没有能力的,连自己原有的品牌都守不住。
比方说太平猴魁,比方说黄山毛峰,都是老牌子的十大名茶,名气完全不输于西湖龙井、碧螺春的,
可现在呢,我前一段时间特意了解了一下,全都沦落成为这些新兴茶叶品牌的原料生产基地。
我不得不批评一句,虽然当地百姓的眼光可能看不到那么远,当地的干部难道看不出来这里面的不公和危害吗?
在我认为,当地干部是一定看得出来的,这又不复杂。
但他们甚至连管都懒得管,任由这种情况野蛮发展。还恬不知耻地满世界说,我们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没有资源。
他们这么作,可不仅仅是为自己怠政找借口,更是因为他们成了茶商的围猎对象,享受着茶商拿出的补贴。”
黄大忠倒是从来没有从围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听到这里,不由得就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心上。
当然,今晚李怀节来找他的重点,肯定不会是说白塔县茶农的这些事。
果然,李怀节话锋随之一转,把省委副书记姜成林找他谈话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说。
随后,就听见李怀节说道:“黄书记,之前的高压政策已经奏效,整个红星市对挪用扶贫款是绝对禁区,已经有了广泛共识。
我相信,经此一役,今后几年的扶贫款应该不会有人敢动脑筋了。
就是我们正在往回追的扶贫款,阻力也要小很多。
但无论干什么事,张弛有度才是正道。
所以,省委领导要求我们转变工作作风的意见和要求,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我完全拥护。”
黄大忠听李怀节说得这么明白,对他在省委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唉,当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背景的干部的领导,真的太难了。
不管他吧,万一哪天他真出了点纰漏,自己又要被省委领导批评,不会带队伍,纯属放羊;
管吧,就他李怀节这样有眼力、有手段、有魄力的干部,还真不好管。管不到点子上,也是要被省委领导看笑话的。
我真的好难!
黄大忠尽管心里头自怨自艾,但面上还是笑容温和,连连点头说道:“时移世易!在当前矛盾渐缓的情况下,市委适当地改变作风,是完全有必要的。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领导层还是需要一位捉鬼的钟馗。
都做好好先生了,我们努力拼下来这么一个大好局面,也就毁于一旦了。”
李怀节疑惑地看了一眼黄大忠,难道说,在省委领导那里打小报告的人,不是他?
不过,这种问题放在心里也就行了,拿出来问那是傻子!
他很有技巧地引领着话题走向,分别从党性原则、政治敏感性、组织纪律性以及政府管理视野上,对李怀节作了充分了解。
最后他说道:“自然熟的西红柿,外表可能不是那么红,但心一定是红的;被催熟的西红柿外表肯定非常红,但心是不是白的,只有切开了才知道。
通过今晚这一次长聊,让我对你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在给红星市将军县配干部的时候,有了取舍的标准。
好了,今晚就到这里吧,多联系!”
李怀节把程文谦送上他的专车,这才找到黄大忠,把省委副书记姜成林找他谈话的大致内容,向他做了一次简单的汇报。
如果今晚姜成林没有找李怀节聊他的工作作风问题,李怀节肯定不会找黄大忠汇报。
因为这种汇报本身的意味就不是特别好,而且并不符合组织谈话的保密要求。
但是,是谁在向姜成林反映,自己工作作风强硬的呢?
李怀节都不用想,除了陈卫东,就只有黄大忠能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在这个敏感时期,李怀节的汇报其实也是一种隐晦的反击方式。
你看,你对省委反映我的工作作风问题,省委领导也对我进行了谈话。不过,省委领导这种明显的关心,你能感觉得到吧?
所以,你觉得这种“打小报告”的方式,能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吗?
这就是李怀节找黄大忠汇报的根本目的,我知道是你在向省委打小报告,但,你能奈我何!
这种程度的反击必须要拿出来,不能给黄大忠任何错误信号,否则后面的工作真不好做。
李怀节找到黄大忠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里批阅白天积累下来的文件。因为疲劳,大大的眼袋耷拉下来,让他看上去更显得老相。
“来了啊,坐吧!”黄大忠抬手指了指办公桌前的公事椅,说道:“我这儿马上就好!”
李怀节刚一坐下,赵钧就把泡好的茶水给端了上来。
茶杯是上好的白瓷,入手温润;茶叶是甘香诱人的银针,闻之令人精神一振。
“好茶!”李怀节端起茶杯,浅浅地抿上一口,虽然回甘来得很快,茶味却微微发涩,真是有些可惜了。
这个时候,黄大忠也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笑着解释道:“这茶是白塔县的特产,就叫白塔银针。品质不错,可惜卖不出去!”
李怀节看到黄大忠有兴趣谈这些,当然愿意缓和下气氛,跟着说道:“黄书记,我不是很懂茶。
但这个白塔银针,要是能把入口的那点涩味去掉,这个茶的品质完全可以和那些顶级名茶相媲美。”
黄大忠缓缓摇头,说道:“现在这个白塔银针也很快就要绝迹了。白塔县的茶园都被安吉那边的人过来承包了,每年采下来的青叶,都被当做优质白茶原料,加工成为安吉白茶了。”
李怀节就拿这个当成突破口,笑着说道:“原本我还以为,白塔茶农是捧着金饭碗要饭。没想到,他们居然把金饭碗也给租出去了。
靠茶商施舍的那点承包费用过日子,还觉得美滋滋。
早20年前,听说过安吉白茶的有多少人呢?
茶叶品牌不都是自己做起来的吗?
有能力的,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品牌;没有能力的,连自己原有的品牌都守不住。
比方说太平猴魁,比方说黄山毛峰,都是老牌子的十大名茶,名气完全不输于西湖龙井、碧螺春的,
可现在呢,我前一段时间特意了解了一下,全都沦落成为这些新兴茶叶品牌的原料生产基地。
我不得不批评一句,虽然当地百姓的眼光可能看不到那么远,当地的干部难道看不出来这里面的不公和危害吗?
在我认为,当地干部是一定看得出来的,这又不复杂。
但他们甚至连管都懒得管,任由这种情况野蛮发展。还恬不知耻地满世界说,我们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没有资源。
他们这么作,可不仅仅是为自己怠政找借口,更是因为他们成了茶商的围猎对象,享受着茶商拿出的补贴。”
黄大忠倒是从来没有从围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听到这里,不由得就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心上。
当然,今晚李怀节来找他的重点,肯定不会是说白塔县茶农的这些事。
果然,李怀节话锋随之一转,把省委副书记姜成林找他谈话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说。
随后,就听见李怀节说道:“黄书记,之前的高压政策已经奏效,整个红星市对挪用扶贫款是绝对禁区,已经有了广泛共识。
我相信,经此一役,今后几年的扶贫款应该不会有人敢动脑筋了。
就是我们正在往回追的扶贫款,阻力也要小很多。
但无论干什么事,张弛有度才是正道。
所以,省委领导要求我们转变工作作风的意见和要求,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我完全拥护。”
黄大忠听李怀节说得这么明白,对他在省委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唉,当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背景的干部的领导,真的太难了。
不管他吧,万一哪天他真出了点纰漏,自己又要被省委领导批评,不会带队伍,纯属放羊;
管吧,就他李怀节这样有眼力、有手段、有魄力的干部,还真不好管。管不到点子上,也是要被省委领导看笑话的。
我真的好难!
黄大忠尽管心里头自怨自艾,但面上还是笑容温和,连连点头说道:“时移世易!在当前矛盾渐缓的情况下,市委适当地改变作风,是完全有必要的。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领导层还是需要一位捉鬼的钟馗。
都做好好先生了,我们努力拼下来这么一个大好局面,也就毁于一旦了。”
李怀节疑惑地看了一眼黄大忠,难道说,在省委领导那里打小报告的人,不是他?
不过,这种问题放在心里也就行了,拿出来问那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