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十里红妆嫁侯府,渣男前夫后悔了 > 第520章 罢黜

十里红妆嫁侯府,渣男前夫后悔了 第520章 罢黜

    第五百二十章 罢黜

    “臣妇明白了。”

    ***

    宋依依和贾穆小花厅中花了一炷香时间商量出的办法只惊动了穆皇后一人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熙和帝真的像表现出的那般毫不在意吗?

    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熙和帝猜忌成性,这是骨子里便带来的,根本不可能改。

    他可是皇帝,他习惯了万事随心,若是有什么事不合他的心意,哪怕他明知那事或许并非错事,熙和帝也会心生不甘。

    进而千方百计要让那事变得合自己心意。

    若当皇帝都不能肆意妄为,他当初何必争破了头也要抢来这个位子呢。

    最近那些达官显贵,无知百姓们都在暗里说什么?

    说谢峥是天上天神下凡。

    那个混小子若是天视,他是什么?

    还说他的皇子们自相残杀,太子遇刺是老五所为。

    这两个谣言,熙和帝哪个都不喜欢。

    他自己的皇位是抢来的,便很忌讳这个,他希望儿子们兄友弟恭,绝不愿看到手足相残兄弟阋墙。

    谢峥……

    熙和帝没想到那小子竟然深藏不露。

    这一刻熙和帝可不相信谢峥是个蠢货了。

    蠢货可安抚不了那几万灾民。

    蠢货可弄不来粮食衣物,能让几万灾民无一人冻死一人饿死。

    他暗中授意朝中各部,先要保证诏煌城内百姓用度,而后才考虑城外灾民。

    那些久混官场的自然能明白圣意,对于谢峥开口要的粮食和衣物必定推诿再三……

    熙和帝原以为谢峥会迎难而退,没想到那小子竟然暗中弄来了不少粮食和御寒衣物。

    那些灾民也都是些有眼无珠的。

    竟然把谢峥当成菩萨,竟然还说是谢峥救了他们性命。

    明明是他派遣谢峥去赈灾的。若无他这个皇帝指派,谢峥可不会接这烫手山芋。

    而且大半粮食都是朝廷出的,都是他这个皇帝下令,朝廷才会出粮赈灾的。

    那些无知百姓不知感念皇恩,竟然感激一个臭乳未干的小子。

    他们难道眼睛全瞎了。

    神迹?

    不过就是从灾民里抓几个小贼罢了,怎么就神迹了?

    谢峥到底还藏了什么后招?

    相比谢峥的威风日盛,自己几个儿子却是一个比一个名声差。

    太子勉强还有个贤名,如今却身受重伤,不得不卧床休养。

    老三是个不管事的,事情推到他身上,他便假装自己没本事,撑不起事来。

    强行分派他差事。

    他也做的七零八落。

    老五……老五倒是个有心机的,可心机委实占比不多。

    他若真聪明,便绝不会同魏璟亲近。

    他非但收了魏璟在身边,还对魏璟颇为倚重。

    让那魏璟去替他收买人心!

    那魏璟是个什么东西!好好的日子不过,在外招猫逗狗的。

    宋家是什么人家?那宋老太爷还曾教导过他。

    他还亲自开口相邀,希望老太爷能教一教他的几个儿子。

    可也被老太爷以身子不适为由婉拒了。

    那样人家养出的姑娘会差吗?

    可魏璟先是为了一个北地女,而后又为了一个心思歹毒的茜翎,便生生舍了宋家小姐。

    现在魏璟如何了?

    前途自是不必提。

    还被禁足家中,据说魏家日子过的捉襟见肘。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瞎折腾半天,最后还不如先前呢。以前好歹还有个好名声,如今提起魏家,哪个不骂句蠢货。

    最后那么个好姑娘被谢峥捡了去。

    那谢夫人是个什么性子?是个绝不肯吃半点亏的性子。

    却高高兴兴的认下了宋依依。如今逢人便提峥哥儿讨了个好媳妇……

    果然娶了宋依依后,谢峥彻底改头换面。

    再不似从前懒散。

    不仅入了户部,还连连被擢升。

    不过半年功夫,便成了户部主事人,连闻尚书遇事也要同他商量。

    别人的儿子说改头换面便改头换面。

    自己的儿子却是……

    熙和帝如何不怒。

    他一怒,这多疑的毛病便犯了。

    谢峥不是创造了神迹吗?那些灾民不是说谢峥菩萨再世吗?那他就免了这菩萨的差,夺了这菩萨的功……

    于是谢峥在连连出城数日后,突然早朝是被宣上了大殿上。

    熙和帝也不问谢峥做了什么。

    直接甩出一道圣旨。

    圣旨上言谢峥豢养私军,这所以谓的私军是谢峥从灾民中选出的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

    谢峥暗中花银子养着他们。

    至于所图为何?自然是生了异心……可念及谢峥出身皇族,而且皇族一脉人丁凋零,熙和帝不欲再造杀孽。

    于是斥令谢峥解散所谓的私军。

    今日进,卸除谢峥身上一切差事。

    在没查清楚私军是否解散前,不得出小谢府一步。

    圣旨念完,满殿哗然。

    可谢峥却始终没有开口。若是以往,他必定要在殿上闹一闹的。

    可这次,他只是目光淡淡扫视大殿,然后迎上熙和帝不辩喜怒的眼神,露出一抹自嘲的笑。

    然后疲惫似的闭了闭眼睛。

    便垂首立在殿上,自始至终没替自己辩解一句。

    段丞相,闻尚书……朝中半数大臣出例,表示此事蹊跷。

    还需调查清楚再处罚谢峥为好。

    正逢赈灾重要关头,若是谢峥卸任……一时半刻朝廷派谁顶上这差事。

    殿上诸人其实都心知肚明,现在朝廷根本出不起赈灾的粮食和衣物。

    就算拿银子去南下镇子买……国库的银子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

    都是谢峥在勉力撑着,此刻罢黜谢峥,简直就是……自断一臂。

    可熙和帝却是听不得这样的言论的。“我泱泱大夏,难道还寻不出一个能顶上这差事的官员?

    谢峥不过出仕半载,诸位为官十载的,数十载的……难道还不及一个黄口小儿?”

    这话就扎心了。

    可真的及不上啊。

    也不知道谢二公子哪里来的那般门路啊。

    人家就是能弄来粮食,能弄来御寒衣物啊。

    他们从哪里弄?就算有人肯卖,银子呢?朝廷既不想出粮出衣,也不想动了根基出银子。

    几万灾民就被安置在诏煌城外……难道让他们每天张开嘴,喝上一顿西北风?

    没人接话,没人敢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