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 第397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22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第397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22

    冯庆有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冯二丫又抢住了话头。

    “哥,你也别推辞,我都多大岁数了,在这村里我能用得了多少银子。

    要是那几个小混蛋知道我有这么多钱,肯定会想办法从我这把钱扣出来。

    他们在外面装的一个个人模人样的,要是真想把钱从我这弄走,想办法偷出去都有可能。

    我可不想便宜了他们。”

    冯庆有没好气的说道:“我家里今年跟着你也没少赚,盖几个房子的钱还是有的。

    再说盖房子哪里就用的了这么多。

    你不放心那几个犊子,钱就放在我这里就是,我帮你存起来,等你要用的时候过来取。”

    冯二丫却不是这么想的。

    “哥,过了年,就把家里几个孩子都送去读书吧。

    考不上秀才举人,多认识些字也是好的啊。

    多读书将来总归是有用的。

    我的这些本事,家里要是有谁感兴趣,就叫他们过来跟着我学。

    这些本事本来也不是他万家的。

    我是冯家的姑奶奶,我想把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手艺教给谁,谁也管不着。

    将来家里要是有哪个是读书的料,各种花费定然少不了。

    今年这几盆花算是走了大运,在山上找到了珍品,明年谁知道还有没有这种好事了呢。

    你就听我的,用这个钱盖房子,你们自己赚的钱,把几个孩子全都送去读书。”

    一对老兄妹聊了很久,最后还是冯二丫劝住了冯庆有,同意了把这笔钱收下。

    其实钱给出去了,他们到底是用来读书还是用来建房子,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原剧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冯家的一个孙子冯希昀,很有读书天赋。

    等他考上榜眼之后,在京城等待放官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了万家兄弟。

    因为他们把老母亲一个人扔在乡下不管不问,三兄弟却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锦衣玉食的生活。

    从离开村子后,就再也没回乡看望过冯二丫,冯希昀就和他们吵了起来。

    那时候几个穿越女已经成了气候,身后不是有王爷,就是有将军。

    冯希昀被几个穿越女联合打压,导致为官多年,一直在一个偏远山区做知县。

    万家兄弟和他们的子女固然在京都变得名声不好,但是其它方面一点影响也没有。

    既然原剧情是因为帮冯二丫出头,才会落得那样得结果,这一次她打算帮他一下。

    即便没有她的帮助,人家孩子也能考上。

    但是有了这笔钱,就能找到更好的夫子,将来说不定能和夫子的人脉搭上些关系,也叫孩子的路走的顺一些。

    过完年,全村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村民们开始在室外做活。

    赶着春种刚结束,这会儿地里没有什么活,商队又要出发了。

    这一次出去的车队有三十辆车。

    里面有十车是之前在府城时定出去的货,剩下二十车,才是这次出去要卖的东西。

    车队的人当然也跟着增加,现在都已经有八十人了。

    族长说了,商队暂时不打算扩大了,就按照这个规模,每年走几趟就很好了。

    等到村里考出来一个举人,有人撑腰了,再考虑扩大生意的事。

    村民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现在村里只有一个孙秀才有功名,还是单薄了些,但是村里要是能出个举人,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就算是县太爷,也不敢轻易动柳河村的生意了。

    冯二丫今年把辣椒和棉花种子都种在了自己的菜园子里。

    她现在在村里的威望,就算是家里一棵菜都没种,每天也都会有人给她送来。

    何况那点辣椒和棉花的种子,还只种了菜园子的一半。

    照这个样子来看,明年也做不到全村都能种上辣椒和棉花。

    推广一项农作物的难度是真的任重而道远啊。

    她空间中虽然也有辣椒和棉花种子,但是之前拿出来对比过了,完全不是一样的品种。

    在山上找到的这些种子结出来的果实,虽然不是像书本中记录的野生品种那样瘦小,但是和后世经过培育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远远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一样。

    所以没办法,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来了。

    柳河村的生意现在已经稳定了,平时有农活的时候干农活,没有农活的时候,全村都在忙活着做手工。

    这两年外村虽然不知道柳河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这里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变好,是周围几个村子都知道的。

    之所以瞒的这样好,还是里正和族长未雨绸缪。

    对留在村子里的人,全部都威胁敲打过。

    对商队,也有他们的计划。

    那就是能瞒一时是一时,货物都送到其它的县城卖。

    咱们这附近知道村子里底细的地方,全都先留着,等着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发展。

    媒婆们接了不少委托来柳河村说亲,但是柳河村这边别管嫁娶,就没有一个答应和外村成亲的。

    说成的那两对,还都是自己村里的。

    现在村里自己人都知道他们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自然不愿意娶外村什么都不会的姑娘,耽误自己家赚钱。

    姑娘也不愿意嫁去外村,过吃苦受累的日子。

    可不就得自己村里自己解决了吗。

    别看媒婆来了那么多回,柳河村的好东西一点都没漏,她能看到的,也就是编席子之类的平常物件。

    很多农家都会做,还真没引起媒婆的注意。

    转眼时间三年过去了,柳河村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新房,孩子多的人家,有的直接盖起了大院子,院子当中再盖几个小院子。

    虽然不像四合院那么规整,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好处,打开门还是一家人,关上门,每个小夫妻也都有自己的小家。

    还有一些老人直接就把家给分了,全部单过,每家都重新给建了新房子。

    现在吃饭的手艺有了,也能支撑起门户了,以后想怎么过,那就看孩子自己的了。

    冯二丫早都住进了新房子。

    这里是重新找里正批的宅基地,和冯庆有家新房紧挨在一起,旁边就是冯庆有几个儿子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