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 第401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26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第401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26

    孙举人却不想再考了。

    “多谢族长和里正的看重,我读书的天赋自己知道,也就只能到这里了,再考也就是浪费时间。

    村里现在读书的孩子们不少,有不懂的可以叫他们过来找我,我会尽力解答。”

    族长觉得都考上举人了,不再试试进士有些可惜,但是想想孙举人的年纪,也能理解。

    “既然你不想再继续读书,不知道你之后有没有什么安排。

    听你的意思,之后还会继续生活在村子里。

    可以考虑在村里开一家学堂,孩子们现在读书的不少,收学生的事,咱们村子里的孩子基本就能支撑起一家学堂。

    孩子们就近读书,家里也能更放心。

    或者族里出钱建一个族学,聘请孙举人也行。

    你看你有这方面的意愿吗?”

    孙举人还真没打算离开村子,他现在虽然是举人,在县里虽然也会受礼遇,但是在城里的生活,也未必有柳河村好。

    “族长,我不打算离开村子,我现在年纪也不小了,还是想留在这里守着爹娘过日子。

    族学的事,就劳烦族长和里正多操心了。

    文远定不负二位所托。”

    意思是他自己不打算开书院了,同意族里办族学,他过来教书。

    想想也是,就算他开书院,来读书的也都是柳河村自己的孩子。

    而孙举人的孩子没有读书的天赋,开了学堂也没有继承人。

    孩子们现在都是学的村子里的手艺。

    将来要是再有后代读书好,再向外发展也不迟。

    族学的事就算是这么定下了,村里出了个举人是大事,免不了全村又是一番庆祝。

    村里庆祝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就是大伙一块吃上一顿好的,全村热闹一下。

    就在全村都在忙活的时候,万贵和万喜两家人回到了村里。

    看着村子中的新房子,两家人要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这里,都以为走错地方了呢。

    再看看全村热闹的氛围,他们只当是村里谁家办喜事。

    万喜眼珠一转,先开了口。

    “二哥,我看这怎么像是谁家办喜事呢。

    要不你去打听一下,我带着孩子们先回去,你打听完回来找我,咱俩一起去随个礼。”

    万喜其实是不知道是不是其它村民也对他有看法,想叫万贵先去探探口风。

    万贵也不笨,“咱们还是先回去见见咱娘吧,村子里有喜事,咱娘一定知道是谁家。”

    万贵没上当,万喜也不以为意,牛车继续拉着两家人往万家老宅走。

    路上碰到村里人,兄弟俩热情的和村民打招呼,村民倒也没不理人。

    “哟,这是万贵和万喜回来了,得有好几年没回来了吧。”

    “是啊九叔,这几年在镇里找了工作,不好请假常回来。”

    叫九叔的人撇撇嘴,镇上离村里才多远。

    有那个心,晚上回来看看早上再回去上工都来得及,不想回就说不想回,找什么借口。

    “那你们赶紧回家吧,我要去晒场那边帮忙了。”

    万喜问道:“九叔,今天村里谁家办喜事,村里这么热闹。”

    九叔:“你说这个啊,孙秀才考上举人了,这是村里的大喜事,全村一起热闹热闹。

    我先过去了,你们快回家吧。”

    万贵和万喜路上遇到的村里人都是这样,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就都走了,兄弟俩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直到回到万家老宅门口,发现家门锁着,兄弟俩也没多想,觉得老娘应该是去帮忙了。

    在门口的大石头下面找到钥匙,开门回了他们各自的屋子,兄弟俩决定也去晒场帮忙。

    缓和一下和村里人的关系,同时也打听一下村里的发财生意,自己能不能也跟着一起干。

    带回来的媳妇和孩子,这几年在镇上生活,自持是城里人,都不愿意出去,索性都留在了家里。

    冯二丫和她的老姐妹们聚在一起,村里的小辈给他们的桌子上摆了一些水果点心,老太太们正在聊天呢。

    万贵和万喜的声音从冯二丫身后响起。

    “娘,我们回来看您了,您近来可好。”

    突如而来的声音吓了冯二丫一跳,转过身,看见是自己在镇上的两个不孝子,冯二丫立马进入慈爱的老母亲状态。

    “是老二老三回来了啊,路上累了吧,怎么没在家多歇会儿。”

    万贵:“娘,我们不累,回家没看见您,就想着您可能过来这边了,想过来先看看您好不好。”

    “我好着呢,我一个老太太,有什么好看的。

    你们这几年在外面那么辛苦,专心给东家干活才是,用不着挂念我这个老婆子。”

    刚才万喜和万贵在村民当中什么也打探不到,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家老娘身上。

    想把老太太叫回家,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老娘这么不配合,万喜有些着急了,说道:“娘,我在镇上给您买了块料子,还是福寿纹的,您回去看看喜不喜欢,您孙子也都回来了,他们都说想奶奶了呢。”

    冯二丫脸上满是欣慰。

    “都是好孩子啊,好几年没见,还是这么懂事。

    回家的事不着急,村里出了个举人是大事,等这边庆祝完了,咱们再一起回去。

    你去把孩子们也都叫过来,沾沾举人老爷的喜气,说不定咱们家也能出个读书人。”

    万贵和万喜又劝了冯二丫半天,想叫冯二丫先回家。

    冯二丫知道这兄弟俩没憋好屁,坚持先庆祝村里有举人,和大伙一起热闹完了之后再回去。

    兄弟俩气够呛,人家孙秀才考上举人了,跟你这个老太太有什么关系,少了你今天还开不了席是怎么。

    但是老太太坚持,两兄弟也没办法,只能又去和村里其他人套近乎。

    胡四家的在冯二丫身边对着两兄弟直翻白眼,等到他俩走了,才趴到冯二丫耳边小声蛐蛐。

    “我说大山家的,这回你可有点深沉吧,可别被他俩哄一哄,你又回到以前那样,对他们掏心掏肺的。

    我知道我说这话得罪人,你不爱听。

    但是我要是不说,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