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 第410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35

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第410章 古代乡村老太太35

    斜着眼嗤笑了一声,“今天不还钱,明天就不是一只手的事了,要的就是他整条胳膊。

    到底拿不拿钱你自己看着办。”

    万福知道这帮人说到做到,在县城做生意的时候,就没少听说洪记赌场里的几位打手,没想到自己家里也有和他们有交集的一天。

    万福直接跪到了地上,“求求各位好汉了,家里现在真的拿不出来,就宽限一天,一天也成啊。”

    说着从怀里掏出回来时剩下的几两银子,双手捧到领头的面前。

    “这些就请几位喝口茶,我明天一定把钱给送过去。”

    万福见银子被接了过去松了口气。

    领头人拿起银子掂了掂,笑了,看向万福。

    “这么几两银子你打发叫花子呢,不过既然你说这是茶水钱,我就给你这个面子。

    兄弟们走着,咱们去他家喝杯茶,茶喝完之前要是没看到钱,可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了。”

    身后的狗腿子跟着起哄。

    “槐哥就是心善,他家能有什么好茶啊。

    等回城,兄弟请槐哥到忆红莲那里耍一圈儿去。

    小腰儿搂着,小曲儿听着,那多舒坦啊!”

    槐哥拉长了音调:“诶……你槐哥我今天心情好,就当日行一善了。弟兄们先在这里委屈委屈。

    忆红莲那里,咱们办完了事再去不迟。”

    几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万家老宅,万福连滚带爬的往外跑着筹钱。

    张桂兰哆哆嗦嗦的去给这几人泡茶。

    万贵和万喜两家人全都躲在自己屋里不敢出来,偷偷看着外面的情形。

    万福跌跌撞撞得跑到冯二丫家门口,没想到看到的是铁将军把门。

    冯二丫没在家,大门已经锁上了。

    他又跑去冯庆有和他几个儿子家,大门也都锁着。

    万福都绝望了,急的直跺脚。

    这些人平时都不会离开村子的,这会儿都跑去哪里了啊。

    万福家来人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跟着过去看热闹,只不过那几个来万福家的人一看就不是善类,所有人都没往前凑。

    现在看到万福到冯二丫家和冯家找人,有人好心提醒道:“师傅和冯家大伯他们全都被人接进京了,前几天刚走。”

    万福只觉得五雷轰顶,老娘和娘舅都不在,这么些钱该去哪里弄,这可怎么办!

    他能想到能弄到这笔钱的地方,就是老娘和冯家,其它地方上哪去能借出这么一大笔钱啊。

    但是几尊瘟神现在就在家里等着呢,拿不出钱来,他们真的敢动手。

    他不得不打起精神,赶紧想办法。

    家里还算值钱点的东西,就只剩下分家时分到的屋子和那几亩地了。

    他想到了族长,立马往族长家跑去。

    族长听了事情的大概,也没坑万福,五亩地给了他三十两银子,这是正常的市价。

    剩下的七十两银子,万福给族里打了欠条,就算万福没了,他的后代子孙也一定要还上这笔钱。

    不然他万福这一支,将被除族。

    古代被除族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通常不会有人走上这条路。

    可算是还上了万文在外面欠下的赌债,万福家也变得一贫如洗了。

    土地没有,手艺没有,万春跑了,儿子万文被人打的鼻青脸肿的回来了,可是家里欠了一屁股饥荒。

    老二万贵家里呢,现在没有土地,卖镇里房子的钱也都花的差不多了,全家人只能靠编织过活。

    可是万贵两口子只会简单的编席子,赚回来点买盐的钱还可以,粮食是无论如何也赚不回来了。

    还好万武之前在冯二丫的小院跟着学了不少东西,要不然全家都得饿死。

    万喜家的万秋已经被福运楼的东家给送回来了。

    万秋之前时不时的试验在她身边有多少人看守,她要怎么才能躲过所有人监视的时候,把她的福运都给试验光了。

    不是说她的锦鲤运不给力,而是这个锦鲤运也是需要补充的。

    万秋要是交了好运,让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她的气运就会更强盛。

    反之,好运就会慢慢被消磨掉。

    而万秋的福气都用来供养福运楼生意,和帮助自己逃跑上用了。

    她现在不光锦鲤运没有了,反而变成了一个经常会倒霉的人。

    万喜家看似现在什么都没损失,可就万秋现在的气运来说,以后怎么样还不好说。

    冯二丫和冯庆有一家,是在棉花和辣椒收获后,被太子的人接走了。

    这些人是太子走之前特意留在县城里的,经常会到柳河村来看看作物的长势。

    太子今年也在他的田庄试种了这两种作物,虽然由于不了解棉花和辣椒生长习性养死了一些,到底大部分还是活了下来。

    这就证明这两样作物在其它地方也能存活。

    太子的人把冯二丫和冯庆有一家接走,就是为了这两种作物做推广。

    农庄的庄户们毕竟才种了一年,经验不是那么丰富。

    冯庆有家的几个儿子之前都帮冯二丫伺弄过菜园子和田地,对这两种作物更了解,叫他们帮忙推广刚刚好。

    到了京都几人被安排在太子的庄子上住,皇上还特意召见了冯二丫。

    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赐了一些金银珠宝和一座宅子,一个庄子。

    还赐了冯二丫一个二品育农夫人的封号,作为发现新作物得奖励。

    辣椒还好说,主要还是棉花,帮普通百姓解决了很大的保暖问题。

    这个时候,到了冬天有钱人穿丝绸的衣服保暖,穷人用的就是柳絮,穿的衣服也都是麻衣。

    每年冬天都会冻死不少人。

    冯二丫发现的作物绝对是大功一件。

    就这样,冯二丫和冯庆有家算是在京都住下了。

    冯二丫跟冯庆有他们这些年纪大的,被留在京都指导种植这两种作物。

    冯庆有的几个儿子,都被皇上封了一个小官职,然后带着皇上给的人手,从北方开始指导种植棉花和辣椒。

    北方天气寒冷,正是需要这两种作物的地方。

    冯老二因此还和守边的将军成了好友。

    几个孙子辈的孩子全部留在京都,在太子的介绍下,进了这里的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