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之情 第14章 互助站的萌芽
雨,从深秋下到了初冬,淅淅沥沥,带着浸入骨髓的湿冷,无休无止地冲刷着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梧桐树的叶子早已掉光,光秃秃的枝桠在铅灰色的天幕下伸展,如同绝望老人伸向天空祈求的手臂。空气里弥漫着雨水、尘土、还有老旧小区特有的、混杂着油烟和淡淡霉味的气息。
南宫婉撑着一把用了很多年、伞骨都有些变形的深蓝色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向阳花苑”小区湿滑的水泥路面上。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沾着泥点。她身上那件半旧的米白色棉袄洗得有些发白,领口磨出了毛边,裹着她单薄的身体,抵御着寒风。她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印着超市Logo的大帆布袋,里面塞满了刚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买来的、相对便宜的蔬菜和一小块打折的猪肉。另一只手,则紧紧攥着一叠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油墨味的A4纸,纸张的边缘已经被雨水打湿洇开。
她在一栋居民楼侧面斑驳脱落的公告栏前停下。公告栏的玻璃碎了一角,里面贴满了各种褪色的、卷边的广告:通下水道、开锁、租房、无痛人流……像一幅幅被遗忘在角落的、关于底层生活的浮世绘。南宫婉小心翼翼地将手里那叠湿漉漉的纸,一张张仔细地贴在还空着的角落。纸上印着醒目的标题:
**【向阳花苑“邻里守望”互助小组 试运行通知】**
下面用稍小的字体写着:
> 亲爱的邻居们:
> 您是否为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而忧心?
> 您是否为家中老人白天独自在家而牵挂?
> 您是否在忙碌的工作与琐碎的家务间分身乏术?
> 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6:00,社区活动室(原棋牌室)将开放为临时互助空间!
> * **“四点半课堂”**:提供安全场地,孩子可写作业、阅读、简单游戏(需自带文具、书籍)。
> * **“老人日间活动角”**:欢迎行动方便的老人前来聊天、下棋、做手工(需自带棋具、材料)。
> * **“信息互助墙”**:可张贴闲置物品交换、技能互助(如简单维修、代买菜)、拼车等信息。
> **说明:**
> 1. 本活动为邻里自发、互助性质,**非盈利**,非托管机构。**仅收取象征性场地维护费:儿童2元\/次,老人免费。**
> 2. 活动期间由志愿者轮流看护,**非专业看管**,家长\/监护人需明确风险自负。
> 3. 倡导邻里互助精神,欢迎有时间的居民报名成为志愿者!
> 发起人:南宫婉(6号楼302)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贴完最后一张,南宫婉退后一步,看着那些在冷风中微微颤动、被雨水晕染了边角的传单,像看着自己小心翼翼捧出的、一颗在风雨中飘摇的火种。她疲惫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微弱的、近乎执拗的期盼。这是她在经历母亲骨折、失业、独自扛下所有重压、被儿子控诉、被老师指责后,唯一能想到的、试图在绝望中抓住一点光亮和连接的办法。不是为了赚钱,那微薄的“场地维护费”连水电费都不够,只是为了……让像她一样的“寡妇”们,能有个喘口气的地方,能互相搭把手。
“哟,小南宫?这忙忙叨叨贴什么呢?” 一个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略显尖利的女声响起。
南宫婉回头,是住在隔壁单元的孙阿姨。孙阿姨五十多岁,烫着卷发,裹着一件鲜艳的羽绒服,手里提着刚买的菜,眼神里带着一种社区大妈特有的、混合着好奇和审视的光芒。她凑近公告栏,眯着眼看了几秒,随即撇了撇嘴:“哎呦喂,‘四点半课堂’?‘老人活动角’?小南宫,你这……是打算开托儿所和养老院啊?就收两块钱?啧啧,这年头,两块钱够干啥的?白忙活嘛这不是!还志愿者?现在谁有那闲工夫?”
南宫婉的心沉了一下,脸上却努力挤出一点笑容:“孙阿姨,不是开托儿所。就是想着……咱们小区双职工多,孩子放学那会儿家里没人,老人自己待着也闷得慌。有个地方大家能凑一起,互相照应着点,总比孩子乱跑、老人闷在家里强点。”
“话是这么说,” 孙阿姨不以为然,声音又拔高了几分,“可这责任多大啊!孩子磕了碰了算谁的?老人要是有点啥事,你担得起吗?就靠几个‘志愿者’?那不是瞎胡闹嘛!再说了,社区那活动室,王胖子(指物业王主任)能让你白用?” 她摇摇头,一副“你太天真”的表情,拎着菜篮子,踩着湿漉漉的地面,扭着腰走开了,留下的话却像冰冷的雨水浇在南宫婉头上。
南宫婉看着孙阿姨的背影,攥紧了伞柄,指节发白。孙阿姨的话虽然刻薄,却戳中了最现实的痛点:责任、风险、还有那个难缠的物业王主任。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当南宫婉鼓起勇气,敲开社区办公室那扇油腻腻的门时,一股混合着烟味、泡面味和潮湿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物业王主任——王德贵,腆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几乎要把那件紧绷的、领口发黄的蓝色工作服撑破。他稀疏的头发油腻地贴在头皮上,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剔着牙,一边用手机刷着短视频,外放的声音聒噪刺耳。办公桌上堆满了杂物,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
“王主任……” 南宫婉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礼貌而清晰,递上那张被雨水打湿又被她小心抚平的《互助小组试运行通知》,“我想申请使用一下咱们社区的活动室,下午时段……”
王德贵眼皮都没抬一下,手指在油腻的手机屏幕上划拉着,不耐烦地“嗯”了一声。
南宫婉硬着头皮继续说:“主要是想给小区里放学没人管的孩子和白天独自在家的老人,提供一个安全点的地方,互相……”
“活动室?” 王德贵终于抬起他那张油光满面的胖脸,小眼睛里透着精明的算计,打断了南宫婉的话,声音带着浓重的本地腔和毫不掩饰的官腔,“小南宫啊,不是我不支持社区活动。可那活动室,是社区的公共资源!知道现在水电费多贵吗?暖气费多贵吗?桌椅板凳磨损不要钱啊?还有卫生,谁打扫?你们这弄一堆孩子老人进去,闹哄哄的,磕了碰了谁负责?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他唾沫横飞地说着,肥胖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梆梆响:“再说了,你这什么‘互助小组’,听着就不正规!非盈利?收两块钱场地费?哄小孩呢?谁知道你是不是打着幌子搞别的?现在骗子可多了!社区要对居民负责的!出了问题,我老王第一个倒霉!”
“王主任,真不是……” 南宫婉试图解释,拿出自己草拟的、极其简单的《安全须知》和《家长责任书》,“您看,我都准备了,会明确告知家长风险自负,也会尽量安排志愿者看着……”
“风险自负?” 王德贵嗤笑一声,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把推开南宫婉递过来的纸,“白纸黑字顶个屁用!真要出了事,人家堵着社区大门闹,你这两块钱够赔医药费的?还是够赔人家一条命的?到时候还不是我老王背锅!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活动室不能给你们这样瞎搞!” 他大手一挥,态度斩钉截铁,像驱赶苍蝇一样,“走走走!别在这儿添乱了!管好你自己家那一摊子就不错了!”
南宫婉被噎得说不出话,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无力感涌上心头。她看着王德贵那张写满推诿、算计和不耐烦的胖脸,看着这间杂乱无章的办公室,只觉得胸口发闷。她默默收起自己的材料,转身离开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身后,王德贵手机外放的聒噪笑声和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如同尖锐的嘲讽。
雨还在下,天色愈发阴沉。南宫婉撑着伞,漫无目的地在湿漉漉的小区里走着,心也如同这天气一般,沉到了谷底。孙阿姨的冷水,王主任的刁难,像两盆冰水,将她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浇得奄奄一息。她走到社区活动室门口。那扇绿色的铁门紧闭着,上面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透过蒙尘的窗户望进去,里面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桌椅板凳,落满了灰尘,角落里甚至结着蛛网。一个本该充满活力的地方,却死寂得如同被遗忘的角落。
难道……真的不行吗?她疲惫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冰凉的触感透过棉袄传来。帆布袋里沉甸甸的蔬菜勒得肩膀生疼。她想起儿子小宇最近总是躲闪的眼神和紧闭的房门,想起丈夫公孙亮在电话里对这件事的沉默和隐隐的不解(“婉儿,你刚丢了工作,家里事又多,搞这个……吃力不讨好吧?”),想起病床上母亲担忧的目光……所有的压力似乎又沉甸甸地压了下来,让她喘不过气。
“南宫……是南宫婉吗?” 一个略带迟疑、有些沙哑的女声在旁边响起。
南宫婉抬起头,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只见单元楼门洞里,站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太太。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棉袄,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拐杖,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神有些浑浊,却努力地辨认着南宫婉。是住在3号楼一楼的刘奶奶,老伴去年走了,唯一的女儿远嫁外地,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刘奶奶?是我,婉儿。” 南宫婉连忙站直身体,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刘奶奶颤巍巍地往前挪了两步,布满老年斑的手有些哆嗦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同样被雨水打湿了边角的传单——正是南宫婉贴的那张互助通知。她指着上面“老人日间活动角”那几个字,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卑微:“婉儿啊,这……这上面写的……是真的吗?我们这些老家伙……白天……真能去那活动室……坐坐?就……就聊聊天……不添麻烦?”
南宫婉看着刘奶奶眼中那点微弱的光,鼻子猛地一酸。她想起了自己躺在医院里孤独无助的母亲。她用力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真的,刘奶奶!是真的!只要您愿意,下午就可以去!不收钱!就是……就是现在地方还没完全弄好……” 她想起王德贵的刁难,声音低了下去。
“地方……不打紧……不打紧的……” 刘奶奶连连摆手,脸上的皱纹因为激动而舒展开一些,“有个地方……能有人……说说话……就好……就好啊……总比一个人……对着四面墙……强……” 她喃喃着,像是说给南宫婉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慢慢走回了昏暗的单元门洞。那佝偻孤单的背影,像一根针,扎在南宫婉心上。
刚送走刘奶奶,一个穿着小学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小男孩低着头,急匆匆地从南宫婉身边跑过,差点撞到她。是住在5号楼的李强,才三年级。他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去年跟人跑了,家里常常传出打骂声。
“小强?放学了?跑这么快干嘛?” 南宫婉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李强停下脚步,抬起头,小脸上脏兮兮的,眼睛有些红肿,像是哭过。他飞快地看了南宫婉一眼,又低下头,声音闷闷的,带着不符合年龄的疲惫和麻木:“回家……晚了……又要挨揍……” 说完,像受惊的兔子,飞快地跑进了雨幕中,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灰蒙蒙的楼宇间。
南宫婉站在原地,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刘奶奶孤独的背影,李强恐惧的眼神,还有无数个像她一样在生活的重压下独自挣扎的母亲、老人、孩子……这些画面在她脑海里交织、碰撞。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混合着心酸和责任,缓缓地从她疲惫的身体深处升腾起来。
王德贵不让用活动室?那就先不用!
孙阿姨泼冷水?那就用行动证明!
没人看好?那就从最微小的地方开始!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她拿出那个屏幕有裂痕的旧手机,点开那个新建的、只有寥寥几人的“向阳花苑互助群”,手指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快速输入:
> 【南宫婉】:各位邻居好!原定社区活动室的场地暂时未能协调好。但“邻里守望”互助活动不变!**从明天(周一)下午3:30开始,地点改在6号楼一单元门洞内(空间有限,先到先得)。** 内容不变:孩子可写作业,老人可聊天。**安全第一,风险责任请务必明确!仅提供场地和基础看护!** 期待大家互相理解,守望相助!志愿者报名请联系我!
消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群里一片寂静。南宫婉握着手机,站在冰冷的雨幕中,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伞面上的雨水,不停地汇聚、滴落。
周一,下午三点一刻。雨势稍歇,但天空依旧阴沉得如同傍晚。
6号楼一单元门洞内,空间狭小而昏暗。感应灯时亮时灭,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住户进出的尘土气息。南宫婉早早地来了。她穿着一件厚实的深灰色旧毛衣,外面套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她费力地将一张家里淘汰下来的旧折叠方桌搬了下来,又搬了两把塑料小凳,一张贴着“作业区”、一张贴着“休息区”的A4纸用胶带粘在墙上,就算是简单的分区了。她还带来了一个家里闲置的暖水壶和几个一次性纸杯。
门洞外冷风飕飕,门洞内光线昏暗,环境简陋得近乎寒酸。南宫婉看着这“临时据点”,心里直打鼓。会有人来吗?
三点二十五分。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南宫婉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就在这时,单元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刘奶奶拄着拐杖,探头探脑地往里看,看到南宫婉,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又有些局促不安:“婉儿……真……真在这里啊?”
“刘奶奶!快进来!外面冷!” 南宫婉连忙迎上去,搀扶着刘奶奶在贴着“休息区”的塑料凳上坐下,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您先坐着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刘奶奶双手捧着一次性纸杯,感受着那点微弱的暖意,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有些拘谨的笑容,连声说:“好……好……麻烦你了婉儿……”
几乎是同时,单元门又被推开。一个背着粉色书包、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门口,是住在楼上的甜甜,刚上一年级。她妈妈是超市收银员,爸爸开出租车,经常赶不及接她。
“甜甜?快进来!” 南宫婉认出她,招手让她进来,把她带到“作业区”的小桌旁,“来,坐这儿写作业吧。有不会的……嗯,阿姨可以帮你看看简单的。”
甜甜乖巧地点点头,放下沉重的书包,拿出书本和铅笔盒,趴在小桌子上开始写拼音。昏暗的光线下,她小小的身子缩着,写得很认真。
接着,门又被推开。是李强。他低着头走进来,书包带子斜挎着,衣服上沾着泥点。他看了一眼甜甜和刘奶奶,没说话,默默地走到小桌子另一边,也拿出书本开始写。只是他的笔尖划在纸上,发出很重的“沙沙”声,带着一股压抑的烦躁。
小小的门洞,因为这三个人的到来,似乎有了一点点活气,但也显得更加拥挤和逼仄。刘奶奶捧着热水,看着两个埋头写字的孩子,脸上的拘谨慢慢淡去,眼神柔和了许多。甜甜遇到一个不会写的字,小声地问南宫婉。南宫婉凑过去,耐心地给她讲解。李强则一直闷着头,笔下的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出。
时间一点点过去。门洞里很安静,只有甜甜偶尔的提问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还有外面呼啸的风声。简陋,却奇异地有了一种相互陪伴的温暖感。
突然,单元门被“砰”地一声用力推开!冷风猛地灌入!一个穿着貂皮领子大衣、烫着大波浪卷发、妆容精致的女人——正是前几天泼冷水的孙阿姨,带着一股浓烈的香水味闯了进来。她身后跟着一个胖乎乎、穿着名牌羽绒服的男孩,是她的孙子小胖。
孙阿姨一进门,就被这狭小、昏暗、简陋的环境惊呆了。她夸张地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皱着眉头,声音尖利地响起:“哎呦喂!我的老天爷!南宫婉!你就让孩子们在这种地方写作业?!这什么味儿啊!黑灯瞎火的!这破桌子破凳子!连个像样的灯都没有!这能看清字吗?眼睛不都得看坏了!” 她指着墙上的小广告,“看看这墙上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孩子学坏了怎么办?!”
她的声音又高又尖,像一把锥子,瞬间刺破了门洞里那点微弱的宁静和温暖。甜甜吓得停下了笔,怯生生地看着孙阿姨。李强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戒备和敌意,像只被侵犯领地的小狼。刘奶奶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身子,捧着水杯的手微微发抖。
南宫婉的脸颊瞬间涨红,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她深吸一口气,挡在孙阿姨面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孙阿姨,地方是简陋了点,但暂时只有这里。孩子们只是写个作业,有张桌子有把椅子,总比淋着雨在外面乱跑强。灯是暗了点,我会想办法弄个台灯过来。至于墙上广告……孩子们在写作业,不会刻意去看的。如果您觉得这里不好,可以带小胖回家。”
“回家?家里没人!我这不是要去打麻将嘛!” 孙阿姨理直气壮,把小胖往前一推,“小胖,你就在这儿凑合待会儿!写完作业就自己回家!奶奶打完牌就回来!” 她完全无视南宫婉的话,也根本不看孙子不情愿的表情,踩着高跟鞋,扭着腰,一阵风似的又走了。留下小胖一个人站在门口,看着狭小昏暗的门洞和里面陌生的几个人,撇着嘴,一脸不情愿。
小胖的到来,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他先是嫌弃地踢了踢那张旧塑料凳,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然后,他拿出一个最新款的游戏机,旁若无人地玩了起来,游戏音效开得震天响,激烈的打斗声瞬间充斥了整个狭小的空间。
“吵死了!还让不让人写作业了!” 李强第一个爆发,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对着小胖吼道!他本就压抑着烦躁,此刻像找到了宣泄口,小脸涨得通红。
“关你屁事!土包子!有本事你也让你爸给你买啊!” 小胖毫不示弱,翻了个白眼,把游戏机声音开得更大了。
“你再说一遍!” 李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冲过去就要抢小胖的游戏机!
“啊!你干嘛!我的游戏机!” 小胖尖叫起来,死死抱住游戏机。
甜甜被这突如其来的冲突吓得“哇”一声哭了出来!刘奶奶也惊慌失措地站起身,差点打翻手里的水杯。
小小的门洞瞬间乱成一团!孩子的哭喊声、争吵声、游戏机的噪音混杂在一起,几乎要把屋顶掀翻!南宫婉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眼前发黑。她冲上去试图分开扭打在一起的两个男孩,却被李强烦躁地一把推开,踉跄着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后腰传来一阵闷痛!
“都给我住手!” 就在南宫婉几乎要被这混乱和失控击垮时,一个苍老却异常沉稳、带着威严的声音在单元门口响起!
如同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她穿着整洁的深灰色呢子大衣,围着素色羊毛围巾,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稳。她手里拄着一根乌木拐杖,身姿挺拔,气质卓然。是住在6号楼顶楼、退休多年的老教师——陈玉梅。她平时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陈老师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进门洞。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哭花了脸的甜甜,扫过气喘吁吁、像斗鸡一样互相瞪着的李强和小胖,扫过惊慌失措的刘奶奶,最后落在靠在墙上、脸色苍白、眼中带着绝望和无助的南宫婉身上。
门洞里一片死寂,只有甜甜压抑的抽泣声。
陈老师走到那张旧方桌前,目光落在甜甜摊开的作业本上,上面工整地写着拼音。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写作业的地方,需要安静。玩游戏的,要么关掉声音,要么出去。想打架的,也出去打,别在这里影响别人。”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胖被陈老师的气场震慑,悻悻然地关掉了游戏机。李强喘着粗气,狠狠瞪了小胖一眼,但还是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甜甜的哭声也渐渐小了下去。
陈老师这才转向南宫婉,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看着她:“你就是南宫婉?那个贴传单,想办互助小组的?”
南宫婉扶着墙壁站直身体,面对这位突然出现、气场强大的老人,有些局促地点点头:“是……是我,陈老师。”
“想法不错。” 陈老师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简陋的环境和几个惊魂未定的人,“但地方选得不好,管理也混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需要引导,老人需要尊重,不是有个地方把人聚起来就行的。” 她的话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南宫婉的脸颊火辣辣的,羞愧、委屈、还有巨大的挫败感瞬间涌了上来。她张了张嘴,想说场地被刁难,想说没人帮忙,想说她已经尽力了……但最终,所有的话都哽在喉咙里,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茫然。眼泪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
就在南宫婉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陈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缓和了一些,却依旧严肃:“明天下午,还是这个时间。活动室我去跟老王说。你,” 她的目光落在南宫婉身上,“把该有的规矩、注意事项,给我清清楚楚地写出来,贴在门口。孩子按年级分区域,作业写完可以看会儿书,但不能喧哗打闹。老人那边,准备点报纸杂志,摆两盘棋。志愿者排班表也要有。”
南宫婉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老师。活动室?陈老师要去跟王德贵说?她……她肯帮忙?
陈老师仿佛没看到南宫婉眼中的震惊,继续用她那沉稳的语调说道:“我老了,精力不济,看不了孩子。但我教了一辈子书,可以帮孩子们看看作业,特别是作文。” 她的目光扫过李强那写得龙飞凤舞的作业本,微微皱了下眉,“另外,我家里有些孙子看过的旧书、旧杂志,明天可以搬过来。总比干坐着强。”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南宫婉身上,那锐利的眼神似乎看穿了她所有的脆弱和坚持:“这世道,谁家没本难念的经?搭把手,总比一个人硬扛强。路再难,一步一步走,总能趟出来。但前提是,心要定,规矩要立好。” 说完,她不再多言,拄着拐杖,转身,一步步沉稳地走出了门洞。
陈老师的话,像一道定心符,又像一束穿透阴霾的光,瞬间驱散了南宫婉心中的绝望和混乱!她看着陈老师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单元门外,又回头看了看门洞里安静下来的孩子们和刘奶奶,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又被她死死忍住。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脊。脸上还带着疲惫,眼底却重新燃起了坚定和希望的光芒。她拿出手机,在寂静的“向阳花苑互助群”里,再次发出了一条消息:
> 【南宫婉】:各位邻居,明日(周二)下午3:30,“邻里守望”互助活动**地点改回社区活动室**。感谢陈玉梅老师的大力支持!**现急需:**
> 1. **旧书刊**(适合孩子或老人阅读);
> 2. **棋类玩具**(象棋、跳棋等);
> 3. **志愿者**(特别是周二下午能帮忙看护、维持秩序的)。
> 期待大家的爱心!共建我们的温暖小站!
消息发出,短暂的沉默后,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
一条新消息跳出:【6-601陈玉梅】:旧书刊已整理,明日带到。志愿者报名:周二下午可协助看护作业区。
紧接着,又一条:【3-101刘奶奶】:我……我家里有副老象棋,就是旧了点……明天我带来……
然后是:【7-202张姐】:甜甜妈报名!周二下午我调休!可以来帮忙看着点孩子!
【5-102李强爸】:李强爸报名!周二下午我收车早!能来!顺便……谢谢了!
……
一条,两条,三条……越来越多的消息在群里亮起!像一颗颗小小的火种,在冰冷的屏幕上跳动、汇聚!
南宫婉紧紧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带着温度的文字,泪水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滚烫的泪珠滑过她冰凉的脸颊,滴落在手机屏幕上,模糊了那些跳动的名字,却清晰地映照出她眼中重新燃起的、比之前更加明亮、更加坚定的光芒。
她抬起头,看向门洞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厚重的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一束微弱的、金黄色的夕阳余晖,艰难地穿透云层,斜斜地照射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也照进了这狭小昏暗的门洞,在她沾着泥点的帆布鞋上,投下了一小片温暖的光斑。
微光已现。路,就在脚下。
南宫婉撑着一把用了很多年、伞骨都有些变形的深蓝色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向阳花苑”小区湿滑的水泥路面上。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沾着泥点。她身上那件半旧的米白色棉袄洗得有些发白,领口磨出了毛边,裹着她单薄的身体,抵御着寒风。她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印着超市Logo的大帆布袋,里面塞满了刚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买来的、相对便宜的蔬菜和一小块打折的猪肉。另一只手,则紧紧攥着一叠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油墨味的A4纸,纸张的边缘已经被雨水打湿洇开。
她在一栋居民楼侧面斑驳脱落的公告栏前停下。公告栏的玻璃碎了一角,里面贴满了各种褪色的、卷边的广告:通下水道、开锁、租房、无痛人流……像一幅幅被遗忘在角落的、关于底层生活的浮世绘。南宫婉小心翼翼地将手里那叠湿漉漉的纸,一张张仔细地贴在还空着的角落。纸上印着醒目的标题:
**【向阳花苑“邻里守望”互助小组 试运行通知】**
下面用稍小的字体写着:
> 亲爱的邻居们:
> 您是否为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而忧心?
> 您是否为家中老人白天独自在家而牵挂?
> 您是否在忙碌的工作与琐碎的家务间分身乏术?
> 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6:00,社区活动室(原棋牌室)将开放为临时互助空间!
> * **“四点半课堂”**:提供安全场地,孩子可写作业、阅读、简单游戏(需自带文具、书籍)。
> * **“老人日间活动角”**:欢迎行动方便的老人前来聊天、下棋、做手工(需自带棋具、材料)。
> * **“信息互助墙”**:可张贴闲置物品交换、技能互助(如简单维修、代买菜)、拼车等信息。
> **说明:**
> 1. 本活动为邻里自发、互助性质,**非盈利**,非托管机构。**仅收取象征性场地维护费:儿童2元\/次,老人免费。**
> 2. 活动期间由志愿者轮流看护,**非专业看管**,家长\/监护人需明确风险自负。
> 3. 倡导邻里互助精神,欢迎有时间的居民报名成为志愿者!
> 发起人:南宫婉(6号楼302)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贴完最后一张,南宫婉退后一步,看着那些在冷风中微微颤动、被雨水晕染了边角的传单,像看着自己小心翼翼捧出的、一颗在风雨中飘摇的火种。她疲惫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微弱的、近乎执拗的期盼。这是她在经历母亲骨折、失业、独自扛下所有重压、被儿子控诉、被老师指责后,唯一能想到的、试图在绝望中抓住一点光亮和连接的办法。不是为了赚钱,那微薄的“场地维护费”连水电费都不够,只是为了……让像她一样的“寡妇”们,能有个喘口气的地方,能互相搭把手。
“哟,小南宫?这忙忙叨叨贴什么呢?” 一个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略显尖利的女声响起。
南宫婉回头,是住在隔壁单元的孙阿姨。孙阿姨五十多岁,烫着卷发,裹着一件鲜艳的羽绒服,手里提着刚买的菜,眼神里带着一种社区大妈特有的、混合着好奇和审视的光芒。她凑近公告栏,眯着眼看了几秒,随即撇了撇嘴:“哎呦喂,‘四点半课堂’?‘老人活动角’?小南宫,你这……是打算开托儿所和养老院啊?就收两块钱?啧啧,这年头,两块钱够干啥的?白忙活嘛这不是!还志愿者?现在谁有那闲工夫?”
南宫婉的心沉了一下,脸上却努力挤出一点笑容:“孙阿姨,不是开托儿所。就是想着……咱们小区双职工多,孩子放学那会儿家里没人,老人自己待着也闷得慌。有个地方大家能凑一起,互相照应着点,总比孩子乱跑、老人闷在家里强点。”
“话是这么说,” 孙阿姨不以为然,声音又拔高了几分,“可这责任多大啊!孩子磕了碰了算谁的?老人要是有点啥事,你担得起吗?就靠几个‘志愿者’?那不是瞎胡闹嘛!再说了,社区那活动室,王胖子(指物业王主任)能让你白用?” 她摇摇头,一副“你太天真”的表情,拎着菜篮子,踩着湿漉漉的地面,扭着腰走开了,留下的话却像冰冷的雨水浇在南宫婉头上。
南宫婉看着孙阿姨的背影,攥紧了伞柄,指节发白。孙阿姨的话虽然刻薄,却戳中了最现实的痛点:责任、风险、还有那个难缠的物业王主任。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当南宫婉鼓起勇气,敲开社区办公室那扇油腻腻的门时,一股混合着烟味、泡面味和潮湿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物业王主任——王德贵,腆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几乎要把那件紧绷的、领口发黄的蓝色工作服撑破。他稀疏的头发油腻地贴在头皮上,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剔着牙,一边用手机刷着短视频,外放的声音聒噪刺耳。办公桌上堆满了杂物,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
“王主任……” 南宫婉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礼貌而清晰,递上那张被雨水打湿又被她小心抚平的《互助小组试运行通知》,“我想申请使用一下咱们社区的活动室,下午时段……”
王德贵眼皮都没抬一下,手指在油腻的手机屏幕上划拉着,不耐烦地“嗯”了一声。
南宫婉硬着头皮继续说:“主要是想给小区里放学没人管的孩子和白天独自在家的老人,提供一个安全点的地方,互相……”
“活动室?” 王德贵终于抬起他那张油光满面的胖脸,小眼睛里透着精明的算计,打断了南宫婉的话,声音带着浓重的本地腔和毫不掩饰的官腔,“小南宫啊,不是我不支持社区活动。可那活动室,是社区的公共资源!知道现在水电费多贵吗?暖气费多贵吗?桌椅板凳磨损不要钱啊?还有卫生,谁打扫?你们这弄一堆孩子老人进去,闹哄哄的,磕了碰了谁负责?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他唾沫横飞地说着,肥胖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梆梆响:“再说了,你这什么‘互助小组’,听着就不正规!非盈利?收两块钱场地费?哄小孩呢?谁知道你是不是打着幌子搞别的?现在骗子可多了!社区要对居民负责的!出了问题,我老王第一个倒霉!”
“王主任,真不是……” 南宫婉试图解释,拿出自己草拟的、极其简单的《安全须知》和《家长责任书》,“您看,我都准备了,会明确告知家长风险自负,也会尽量安排志愿者看着……”
“风险自负?” 王德贵嗤笑一声,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把推开南宫婉递过来的纸,“白纸黑字顶个屁用!真要出了事,人家堵着社区大门闹,你这两块钱够赔医药费的?还是够赔人家一条命的?到时候还不是我老王背锅!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活动室不能给你们这样瞎搞!” 他大手一挥,态度斩钉截铁,像驱赶苍蝇一样,“走走走!别在这儿添乱了!管好你自己家那一摊子就不错了!”
南宫婉被噎得说不出话,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无力感涌上心头。她看着王德贵那张写满推诿、算计和不耐烦的胖脸,看着这间杂乱无章的办公室,只觉得胸口发闷。她默默收起自己的材料,转身离开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身后,王德贵手机外放的聒噪笑声和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如同尖锐的嘲讽。
雨还在下,天色愈发阴沉。南宫婉撑着伞,漫无目的地在湿漉漉的小区里走着,心也如同这天气一般,沉到了谷底。孙阿姨的冷水,王主任的刁难,像两盆冰水,将她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浇得奄奄一息。她走到社区活动室门口。那扇绿色的铁门紧闭着,上面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透过蒙尘的窗户望进去,里面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桌椅板凳,落满了灰尘,角落里甚至结着蛛网。一个本该充满活力的地方,却死寂得如同被遗忘的角落。
难道……真的不行吗?她疲惫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冰凉的触感透过棉袄传来。帆布袋里沉甸甸的蔬菜勒得肩膀生疼。她想起儿子小宇最近总是躲闪的眼神和紧闭的房门,想起丈夫公孙亮在电话里对这件事的沉默和隐隐的不解(“婉儿,你刚丢了工作,家里事又多,搞这个……吃力不讨好吧?”),想起病床上母亲担忧的目光……所有的压力似乎又沉甸甸地压了下来,让她喘不过气。
“南宫……是南宫婉吗?” 一个略带迟疑、有些沙哑的女声在旁边响起。
南宫婉抬起头,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只见单元楼门洞里,站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太太。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棉袄,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拐杖,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神有些浑浊,却努力地辨认着南宫婉。是住在3号楼一楼的刘奶奶,老伴去年走了,唯一的女儿远嫁外地,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刘奶奶?是我,婉儿。” 南宫婉连忙站直身体,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刘奶奶颤巍巍地往前挪了两步,布满老年斑的手有些哆嗦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同样被雨水打湿了边角的传单——正是南宫婉贴的那张互助通知。她指着上面“老人日间活动角”那几个字,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卑微:“婉儿啊,这……这上面写的……是真的吗?我们这些老家伙……白天……真能去那活动室……坐坐?就……就聊聊天……不添麻烦?”
南宫婉看着刘奶奶眼中那点微弱的光,鼻子猛地一酸。她想起了自己躺在医院里孤独无助的母亲。她用力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真的,刘奶奶!是真的!只要您愿意,下午就可以去!不收钱!就是……就是现在地方还没完全弄好……” 她想起王德贵的刁难,声音低了下去。
“地方……不打紧……不打紧的……” 刘奶奶连连摆手,脸上的皱纹因为激动而舒展开一些,“有个地方……能有人……说说话……就好……就好啊……总比一个人……对着四面墙……强……” 她喃喃着,像是说给南宫婉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慢慢走回了昏暗的单元门洞。那佝偻孤单的背影,像一根针,扎在南宫婉心上。
刚送走刘奶奶,一个穿着小学校服、背着沉重书包的小男孩低着头,急匆匆地从南宫婉身边跑过,差点撞到她。是住在5号楼的李强,才三年级。他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去年跟人跑了,家里常常传出打骂声。
“小强?放学了?跑这么快干嘛?” 南宫婉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李强停下脚步,抬起头,小脸上脏兮兮的,眼睛有些红肿,像是哭过。他飞快地看了南宫婉一眼,又低下头,声音闷闷的,带着不符合年龄的疲惫和麻木:“回家……晚了……又要挨揍……” 说完,像受惊的兔子,飞快地跑进了雨幕中,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灰蒙蒙的楼宇间。
南宫婉站在原地,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刘奶奶孤独的背影,李强恐惧的眼神,还有无数个像她一样在生活的重压下独自挣扎的母亲、老人、孩子……这些画面在她脑海里交织、碰撞。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混合着心酸和责任,缓缓地从她疲惫的身体深处升腾起来。
王德贵不让用活动室?那就先不用!
孙阿姨泼冷水?那就用行动证明!
没人看好?那就从最微小的地方开始!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她拿出那个屏幕有裂痕的旧手机,点开那个新建的、只有寥寥几人的“向阳花苑互助群”,手指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快速输入:
> 【南宫婉】:各位邻居好!原定社区活动室的场地暂时未能协调好。但“邻里守望”互助活动不变!**从明天(周一)下午3:30开始,地点改在6号楼一单元门洞内(空间有限,先到先得)。** 内容不变:孩子可写作业,老人可聊天。**安全第一,风险责任请务必明确!仅提供场地和基础看护!** 期待大家互相理解,守望相助!志愿者报名请联系我!
消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群里一片寂静。南宫婉握着手机,站在冰冷的雨幕中,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伞面上的雨水,不停地汇聚、滴落。
周一,下午三点一刻。雨势稍歇,但天空依旧阴沉得如同傍晚。
6号楼一单元门洞内,空间狭小而昏暗。感应灯时亮时灭,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住户进出的尘土气息。南宫婉早早地来了。她穿着一件厚实的深灰色旧毛衣,外面套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她费力地将一张家里淘汰下来的旧折叠方桌搬了下来,又搬了两把塑料小凳,一张贴着“作业区”、一张贴着“休息区”的A4纸用胶带粘在墙上,就算是简单的分区了。她还带来了一个家里闲置的暖水壶和几个一次性纸杯。
门洞外冷风飕飕,门洞内光线昏暗,环境简陋得近乎寒酸。南宫婉看着这“临时据点”,心里直打鼓。会有人来吗?
三点二十五分。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南宫婉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就在这时,单元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刘奶奶拄着拐杖,探头探脑地往里看,看到南宫婉,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又有些局促不安:“婉儿……真……真在这里啊?”
“刘奶奶!快进来!外面冷!” 南宫婉连忙迎上去,搀扶着刘奶奶在贴着“休息区”的塑料凳上坐下,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您先坐着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刘奶奶双手捧着一次性纸杯,感受着那点微弱的暖意,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有些拘谨的笑容,连声说:“好……好……麻烦你了婉儿……”
几乎是同时,单元门又被推开。一个背着粉色书包、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站在门口,是住在楼上的甜甜,刚上一年级。她妈妈是超市收银员,爸爸开出租车,经常赶不及接她。
“甜甜?快进来!” 南宫婉认出她,招手让她进来,把她带到“作业区”的小桌旁,“来,坐这儿写作业吧。有不会的……嗯,阿姨可以帮你看看简单的。”
甜甜乖巧地点点头,放下沉重的书包,拿出书本和铅笔盒,趴在小桌子上开始写拼音。昏暗的光线下,她小小的身子缩着,写得很认真。
接着,门又被推开。是李强。他低着头走进来,书包带子斜挎着,衣服上沾着泥点。他看了一眼甜甜和刘奶奶,没说话,默默地走到小桌子另一边,也拿出书本开始写。只是他的笔尖划在纸上,发出很重的“沙沙”声,带着一股压抑的烦躁。
小小的门洞,因为这三个人的到来,似乎有了一点点活气,但也显得更加拥挤和逼仄。刘奶奶捧着热水,看着两个埋头写字的孩子,脸上的拘谨慢慢淡去,眼神柔和了许多。甜甜遇到一个不会写的字,小声地问南宫婉。南宫婉凑过去,耐心地给她讲解。李强则一直闷着头,笔下的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出。
时间一点点过去。门洞里很安静,只有甜甜偶尔的提问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还有外面呼啸的风声。简陋,却奇异地有了一种相互陪伴的温暖感。
突然,单元门被“砰”地一声用力推开!冷风猛地灌入!一个穿着貂皮领子大衣、烫着大波浪卷发、妆容精致的女人——正是前几天泼冷水的孙阿姨,带着一股浓烈的香水味闯了进来。她身后跟着一个胖乎乎、穿着名牌羽绒服的男孩,是她的孙子小胖。
孙阿姨一进门,就被这狭小、昏暗、简陋的环境惊呆了。她夸张地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皱着眉头,声音尖利地响起:“哎呦喂!我的老天爷!南宫婉!你就让孩子们在这种地方写作业?!这什么味儿啊!黑灯瞎火的!这破桌子破凳子!连个像样的灯都没有!这能看清字吗?眼睛不都得看坏了!” 她指着墙上的小广告,“看看这墙上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孩子学坏了怎么办?!”
她的声音又高又尖,像一把锥子,瞬间刺破了门洞里那点微弱的宁静和温暖。甜甜吓得停下了笔,怯生生地看着孙阿姨。李强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戒备和敌意,像只被侵犯领地的小狼。刘奶奶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身子,捧着水杯的手微微发抖。
南宫婉的脸颊瞬间涨红,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她深吸一口气,挡在孙阿姨面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孙阿姨,地方是简陋了点,但暂时只有这里。孩子们只是写个作业,有张桌子有把椅子,总比淋着雨在外面乱跑强。灯是暗了点,我会想办法弄个台灯过来。至于墙上广告……孩子们在写作业,不会刻意去看的。如果您觉得这里不好,可以带小胖回家。”
“回家?家里没人!我这不是要去打麻将嘛!” 孙阿姨理直气壮,把小胖往前一推,“小胖,你就在这儿凑合待会儿!写完作业就自己回家!奶奶打完牌就回来!” 她完全无视南宫婉的话,也根本不看孙子不情愿的表情,踩着高跟鞋,扭着腰,一阵风似的又走了。留下小胖一个人站在门口,看着狭小昏暗的门洞和里面陌生的几个人,撇着嘴,一脸不情愿。
小胖的到来,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他先是嫌弃地踢了踢那张旧塑料凳,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然后,他拿出一个最新款的游戏机,旁若无人地玩了起来,游戏音效开得震天响,激烈的打斗声瞬间充斥了整个狭小的空间。
“吵死了!还让不让人写作业了!” 李强第一个爆发,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对着小胖吼道!他本就压抑着烦躁,此刻像找到了宣泄口,小脸涨得通红。
“关你屁事!土包子!有本事你也让你爸给你买啊!” 小胖毫不示弱,翻了个白眼,把游戏机声音开得更大了。
“你再说一遍!” 李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冲过去就要抢小胖的游戏机!
“啊!你干嘛!我的游戏机!” 小胖尖叫起来,死死抱住游戏机。
甜甜被这突如其来的冲突吓得“哇”一声哭了出来!刘奶奶也惊慌失措地站起身,差点打翻手里的水杯。
小小的门洞瞬间乱成一团!孩子的哭喊声、争吵声、游戏机的噪音混杂在一起,几乎要把屋顶掀翻!南宫婉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眼前发黑。她冲上去试图分开扭打在一起的两个男孩,却被李强烦躁地一把推开,踉跄着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后腰传来一阵闷痛!
“都给我住手!” 就在南宫婉几乎要被这混乱和失控击垮时,一个苍老却异常沉稳、带着威严的声音在单元门口响起!
如同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她穿着整洁的深灰色呢子大衣,围着素色羊毛围巾,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稳。她手里拄着一根乌木拐杖,身姿挺拔,气质卓然。是住在6号楼顶楼、退休多年的老教师——陈玉梅。她平时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陈老师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进门洞。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哭花了脸的甜甜,扫过气喘吁吁、像斗鸡一样互相瞪着的李强和小胖,扫过惊慌失措的刘奶奶,最后落在靠在墙上、脸色苍白、眼中带着绝望和无助的南宫婉身上。
门洞里一片死寂,只有甜甜压抑的抽泣声。
陈老师走到那张旧方桌前,目光落在甜甜摊开的作业本上,上面工整地写着拼音。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写作业的地方,需要安静。玩游戏的,要么关掉声音,要么出去。想打架的,也出去打,别在这里影响别人。”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胖被陈老师的气场震慑,悻悻然地关掉了游戏机。李强喘着粗气,狠狠瞪了小胖一眼,但还是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甜甜的哭声也渐渐小了下去。
陈老师这才转向南宫婉,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看着她:“你就是南宫婉?那个贴传单,想办互助小组的?”
南宫婉扶着墙壁站直身体,面对这位突然出现、气场强大的老人,有些局促地点点头:“是……是我,陈老师。”
“想法不错。” 陈老师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简陋的环境和几个惊魂未定的人,“但地方选得不好,管理也混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需要引导,老人需要尊重,不是有个地方把人聚起来就行的。” 她的话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南宫婉的脸颊火辣辣的,羞愧、委屈、还有巨大的挫败感瞬间涌了上来。她张了张嘴,想说场地被刁难,想说没人帮忙,想说她已经尽力了……但最终,所有的话都哽在喉咙里,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茫然。眼泪不受控制地在眼眶里打转。
就在南宫婉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陈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缓和了一些,却依旧严肃:“明天下午,还是这个时间。活动室我去跟老王说。你,” 她的目光落在南宫婉身上,“把该有的规矩、注意事项,给我清清楚楚地写出来,贴在门口。孩子按年级分区域,作业写完可以看会儿书,但不能喧哗打闹。老人那边,准备点报纸杂志,摆两盘棋。志愿者排班表也要有。”
南宫婉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老师。活动室?陈老师要去跟王德贵说?她……她肯帮忙?
陈老师仿佛没看到南宫婉眼中的震惊,继续用她那沉稳的语调说道:“我老了,精力不济,看不了孩子。但我教了一辈子书,可以帮孩子们看看作业,特别是作文。” 她的目光扫过李强那写得龙飞凤舞的作业本,微微皱了下眉,“另外,我家里有些孙子看过的旧书、旧杂志,明天可以搬过来。总比干坐着强。”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南宫婉身上,那锐利的眼神似乎看穿了她所有的脆弱和坚持:“这世道,谁家没本难念的经?搭把手,总比一个人硬扛强。路再难,一步一步走,总能趟出来。但前提是,心要定,规矩要立好。” 说完,她不再多言,拄着拐杖,转身,一步步沉稳地走出了门洞。
陈老师的话,像一道定心符,又像一束穿透阴霾的光,瞬间驱散了南宫婉心中的绝望和混乱!她看着陈老师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单元门外,又回头看了看门洞里安静下来的孩子们和刘奶奶,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又被她死死忍住。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背脊。脸上还带着疲惫,眼底却重新燃起了坚定和希望的光芒。她拿出手机,在寂静的“向阳花苑互助群”里,再次发出了一条消息:
> 【南宫婉】:各位邻居,明日(周二)下午3:30,“邻里守望”互助活动**地点改回社区活动室**。感谢陈玉梅老师的大力支持!**现急需:**
> 1. **旧书刊**(适合孩子或老人阅读);
> 2. **棋类玩具**(象棋、跳棋等);
> 3. **志愿者**(特别是周二下午能帮忙看护、维持秩序的)。
> 期待大家的爱心!共建我们的温暖小站!
消息发出,短暂的沉默后,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
一条新消息跳出:【6-601陈玉梅】:旧书刊已整理,明日带到。志愿者报名:周二下午可协助看护作业区。
紧接着,又一条:【3-101刘奶奶】:我……我家里有副老象棋,就是旧了点……明天我带来……
然后是:【7-202张姐】:甜甜妈报名!周二下午我调休!可以来帮忙看着点孩子!
【5-102李强爸】:李强爸报名!周二下午我收车早!能来!顺便……谢谢了!
……
一条,两条,三条……越来越多的消息在群里亮起!像一颗颗小小的火种,在冰冷的屏幕上跳动、汇聚!
南宫婉紧紧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带着温度的文字,泪水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滚烫的泪珠滑过她冰凉的脸颊,滴落在手机屏幕上,模糊了那些跳动的名字,却清晰地映照出她眼中重新燃起的、比之前更加明亮、更加坚定的光芒。
她抬起头,看向门洞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厚重的云层裂开了一道缝隙,一束微弱的、金黄色的夕阳余晖,艰难地穿透云层,斜斜地照射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也照进了这狭小昏暗的门洞,在她沾着泥点的帆布鞋上,投下了一小片温暖的光斑。
微光已现。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