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红楼嬷嬷,我把黛玉养胖了 第391章 省亲中控
“姐弟两人多年不见,宝玉更是自幼几乎是娘娘带大的。娘娘这是人之常情,你们跟着就行,不用过分小心。”王熙凤丝毫不觉得元春带着贾宝玉游园,就能惹出什么乱子来。
王熙凤大着肚子,虽然不方便到前面去,可是她在后方运筹帷幄,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园子内各处都有她的人,不管元春到了哪儿,在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都会及时有人过来通传。
就算是要游园,路线也设计了好几条,不管是哪一条路线,出现了什么事情,都有应对的方案和解决方法。
王熙凤稳坐在离园子最近的轩厅里面,一点也没有慌张。
这轩厅虽然不高,但是要看隔壁园子大概的情形大概也可以看到,来往婆子丫鬟们过来报信,也最为方便。
王熙凤也不会因为要招待一个回娘家的元春,就不顾自己了,轩厅里面点心茶水一应俱全,打扇的捶腿的丫鬟们给王熙凤伺候的舒舒服服。
“二奶奶,按理说咱们之前给宫里面透过信,娘娘应该知道咱家的园子只是花架子,她略微在园子里面坐一坐也就罢了。可我看她那样子,竟然让人将各处的灯笼全都加了一倍,像是一定要挑点问题出来。”
一个婆子刚从这儿退下,另一个婆子就走了进来,
“二奶奶,娘娘在院子里面让宝二爷和诸位姑娘们一起作诗,问怎么不见林家表妹?”
王熙凤冷笑一声,
“林郡主今天在宫里面过中秋,她竟然不知道吗?还是她周围的人就没有提醒她的?林郡主先是郡主,然后才是她表妹。今日她回来省亲,林郡主身份比她还要贵重一些,若是也过来的话,今日她这主角还做得成吗?”
那婆子想了一下,才说,“奴才就说林郡主今日被宫里面召进去,陪皇后娘娘赏月?”
皇后和林黛玉的关系,旁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今次能够到院子里面给王熙凤传递信息的婆子们,本就是当做心腹来培养的那一批,所以这些事情她们也都知道。
不是自己打听来的,而是在经过培训的时候,培训她们的嬷嬷特地告诉她们的。
林郡主平常来荣国府又比较多,算得上是来这府里面身份最贵重的贵客了,若是连林郡主的社交圈她们都不懂得,万一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情,那岂不是丢自家的脸。
那婆子这会儿也回过味来了,只怕贤德妃在意的不是林郡主没有出现在荣国府,而是在意林郡主在她跟前拿大,所以故意说了这话来。
往后林郡主要是再来到荣国府,不说旁人,王夫人肯定会想起这事情来,肯定会对林郡主不善。
王熙凤自然也知道,只是觉得元春真是可笑,心想这小心眼子原来还真能一脉相承。
“去吧,就这么说。也不看看林郡主什么身份,她和林郡主计较,是怕回宫之后的日子太好过了吗?”
王熙凤声音淡淡的,也不在乎旁人听见,并没有刻意避着人。
她说的本就是事实。
这一次她弄出来的“戏台”大观园,就算是给捅破到皇上那里,她也有话说。
她才不怕给捅出去呢,王熙凤如今恨不得这事情人人皆知。
若是外面人人都知道:他们贾家入不敷出了,他们贾家修省亲的园子,用的都是木板果树而已,连好点的石头都用不起,那省亲别墅也就是个花样子,跟戏台没什么两样。
这样才最好!
这样可怜巴巴的贵族阶层,应该是全京城当中混的最惨的了。
相信就连皇上也不会对这样的荣国府再起怀疑之心,王熙凤觉得如此一来自己可以安枕无忧了。
“二奶奶,宝二爷作的诗稀松平常,宝姑娘倒是帮着作了一首,不过被旁边的内侍给瞧见,还将宝姑娘敲打了一顿,闹得宝姑娘好生没脸,娘娘也没敢替宝姑娘说话。”
又一个婆子过来报信,王熙凤听了这信息,有些不解,
“娘娘不是一直都觉得薛家姑娘端庄贤淑,前不久还传话过来,特地让薛家姑娘中秋这日跟着过来热闹一天。这又是为何?”
按理说这替人作诗,在这样的活动上,也是无伤大雅。
怎么就薛宝钗单单被拎了出来?
“薛家姑娘也真是好脾气,虽然被闹得没脸,还是不动声色,脸上一点都没有带出来。咱们家的姑娘都觉得替她难堪,她反而还安慰几个姑娘,说是她自己不自量力,班门弄斧,惹人笑话......”
王熙凤听了这话只是冷笑不说话。
她自然是知道薛宝钗肯定所图很大,要不然也不会隐忍到这种程度。
可是薛宝钗现在已经在女子书院读书,还有什么所图?
王熙凤立即想到,前不久薛蟠已经成亲,当前摆在薛宝钗面前的,就是她的婚事。
如果能够得了娘娘的青睐,就算她图的宝玉不能娶她,若是嫁个寻常的官宦士子,有贤德妃的背书,那肯定比普通女子要好过许多。
当然薛宝钗当前所图,肯定是宝玉。
可就连王熙凤都能看出来,贾政对薛家的行为极为不齿,即便薛家如今也有所改变,不过根子就是烂的,再改也改不了。
贾政怎么会同意自家和薛家结亲。
即便王夫人心里面再想,那也不可能!
贾珠娶的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贾宝玉即便是娶的差一些,那也轮不到薛宝钗。
就是不知道薛家能不能看明白这一点。
王熙凤刚吃了一小盏蒸奶酪,就听到隔壁锣鼓开响,显然这是安排的戏剧上演了。
这几幕小戏时间都不长,总共加起来也就半个时辰。
等戏曲听完,用完了宵夜,元春也就要回宫去了。
“凤姐姐,那边还没有结束呢?”
王熙凤打了一个呵欠,正觉得都有些困了,忽听到轩厅外面传来黛玉的声音。
她心中奇怪,黛玉不是去宫里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刚才还睡眼朦胧呢,她一下就精神了!
“黛玉,可是你?”
“不是我,还是谁呢?”
王熙凤大着肚子,虽然不方便到前面去,可是她在后方运筹帷幄,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园子内各处都有她的人,不管元春到了哪儿,在做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都会及时有人过来通传。
就算是要游园,路线也设计了好几条,不管是哪一条路线,出现了什么事情,都有应对的方案和解决方法。
王熙凤稳坐在离园子最近的轩厅里面,一点也没有慌张。
这轩厅虽然不高,但是要看隔壁园子大概的情形大概也可以看到,来往婆子丫鬟们过来报信,也最为方便。
王熙凤也不会因为要招待一个回娘家的元春,就不顾自己了,轩厅里面点心茶水一应俱全,打扇的捶腿的丫鬟们给王熙凤伺候的舒舒服服。
“二奶奶,按理说咱们之前给宫里面透过信,娘娘应该知道咱家的园子只是花架子,她略微在园子里面坐一坐也就罢了。可我看她那样子,竟然让人将各处的灯笼全都加了一倍,像是一定要挑点问题出来。”
一个婆子刚从这儿退下,另一个婆子就走了进来,
“二奶奶,娘娘在院子里面让宝二爷和诸位姑娘们一起作诗,问怎么不见林家表妹?”
王熙凤冷笑一声,
“林郡主今天在宫里面过中秋,她竟然不知道吗?还是她周围的人就没有提醒她的?林郡主先是郡主,然后才是她表妹。今日她回来省亲,林郡主身份比她还要贵重一些,若是也过来的话,今日她这主角还做得成吗?”
那婆子想了一下,才说,“奴才就说林郡主今日被宫里面召进去,陪皇后娘娘赏月?”
皇后和林黛玉的关系,旁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今次能够到院子里面给王熙凤传递信息的婆子们,本就是当做心腹来培养的那一批,所以这些事情她们也都知道。
不是自己打听来的,而是在经过培训的时候,培训她们的嬷嬷特地告诉她们的。
林郡主平常来荣国府又比较多,算得上是来这府里面身份最贵重的贵客了,若是连林郡主的社交圈她们都不懂得,万一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情,那岂不是丢自家的脸。
那婆子这会儿也回过味来了,只怕贤德妃在意的不是林郡主没有出现在荣国府,而是在意林郡主在她跟前拿大,所以故意说了这话来。
往后林郡主要是再来到荣国府,不说旁人,王夫人肯定会想起这事情来,肯定会对林郡主不善。
王熙凤自然也知道,只是觉得元春真是可笑,心想这小心眼子原来还真能一脉相承。
“去吧,就这么说。也不看看林郡主什么身份,她和林郡主计较,是怕回宫之后的日子太好过了吗?”
王熙凤声音淡淡的,也不在乎旁人听见,并没有刻意避着人。
她说的本就是事实。
这一次她弄出来的“戏台”大观园,就算是给捅破到皇上那里,她也有话说。
她才不怕给捅出去呢,王熙凤如今恨不得这事情人人皆知。
若是外面人人都知道:他们贾家入不敷出了,他们贾家修省亲的园子,用的都是木板果树而已,连好点的石头都用不起,那省亲别墅也就是个花样子,跟戏台没什么两样。
这样才最好!
这样可怜巴巴的贵族阶层,应该是全京城当中混的最惨的了。
相信就连皇上也不会对这样的荣国府再起怀疑之心,王熙凤觉得如此一来自己可以安枕无忧了。
“二奶奶,宝二爷作的诗稀松平常,宝姑娘倒是帮着作了一首,不过被旁边的内侍给瞧见,还将宝姑娘敲打了一顿,闹得宝姑娘好生没脸,娘娘也没敢替宝姑娘说话。”
又一个婆子过来报信,王熙凤听了这信息,有些不解,
“娘娘不是一直都觉得薛家姑娘端庄贤淑,前不久还传话过来,特地让薛家姑娘中秋这日跟着过来热闹一天。这又是为何?”
按理说这替人作诗,在这样的活动上,也是无伤大雅。
怎么就薛宝钗单单被拎了出来?
“薛家姑娘也真是好脾气,虽然被闹得没脸,还是不动声色,脸上一点都没有带出来。咱们家的姑娘都觉得替她难堪,她反而还安慰几个姑娘,说是她自己不自量力,班门弄斧,惹人笑话......”
王熙凤听了这话只是冷笑不说话。
她自然是知道薛宝钗肯定所图很大,要不然也不会隐忍到这种程度。
可是薛宝钗现在已经在女子书院读书,还有什么所图?
王熙凤立即想到,前不久薛蟠已经成亲,当前摆在薛宝钗面前的,就是她的婚事。
如果能够得了娘娘的青睐,就算她图的宝玉不能娶她,若是嫁个寻常的官宦士子,有贤德妃的背书,那肯定比普通女子要好过许多。
当然薛宝钗当前所图,肯定是宝玉。
可就连王熙凤都能看出来,贾政对薛家的行为极为不齿,即便薛家如今也有所改变,不过根子就是烂的,再改也改不了。
贾政怎么会同意自家和薛家结亲。
即便王夫人心里面再想,那也不可能!
贾珠娶的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贾宝玉即便是娶的差一些,那也轮不到薛宝钗。
就是不知道薛家能不能看明白这一点。
王熙凤刚吃了一小盏蒸奶酪,就听到隔壁锣鼓开响,显然这是安排的戏剧上演了。
这几幕小戏时间都不长,总共加起来也就半个时辰。
等戏曲听完,用完了宵夜,元春也就要回宫去了。
“凤姐姐,那边还没有结束呢?”
王熙凤打了一个呵欠,正觉得都有些困了,忽听到轩厅外面传来黛玉的声音。
她心中奇怪,黛玉不是去宫里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刚才还睡眼朦胧呢,她一下就精神了!
“黛玉,可是你?”
“不是我,还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