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 第358章 琅琊地动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第358章 琅琊地动

    秦铮闻言,哈哈大笑:“太上皇有所不知,你尚在东海之时,南边前线传来军报。

    说是苗王降世,苗族十大长老,奉王命,统帅百万苗众出山,兵伐太和城。

    苗人悍不畏死,打了南诏王逻叶一个措手不及,估计要不了多久,南诏便要退兵了。”

    吴天心中一惊,暗自思忖:“聂耳和小尼姑这么快便成事了?别是想回来想疯了,随便扶持一人吧?那弄不好得不偿失。”

    他犹自不解,出言疑问:“苗王是谁?”

    “听说是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姓靳。”

    吴天心叹:“真姑生了个女娃娃?他俩口子弄个孩子当王?”

    他正自思量之际,秦铮进言:“其实既然咱们东吴拿下了鲁地,可以考虑一下泰山封禅啊。”

    吴天面色剧变,放声惊呼:“啥?你说啥?”

    秦铮见其神色不善,没敢搭话。

    吴天望了望二人,厉声喝问:“你们今日进宫,是想请我泰山封禅?”

    赵大头见老秦没再言语,轻声回应:“大哥,知道你不喜欢这一套繁文礼节,可以让大侄儿去一趟也成啊!”

    “疯了吧你们?开什么玩笑?我吴家何德何能?没有不世之功,焉能泰山封禅?”

    秦铮插嘴辩解:“拿下百越,开疆拓土。收复失地,安定民生。这两样还不够吗?”

    “够你大爷,我瞧你们是昏头了。眼下尚有半壁江山流落在外,华夏子民食不果腹。

    你们让我觍个大脸去泰山之上标榜功勋?老子丢不起那个人。滚蛋,都给我滚蛋。”

    吴天怒不可遏,一跃而起,冲着二人连推带打,一窝蜂的全都撵出了御书房。

    赵大头抱头鼠窜,一路逃到宫门外,冲着秦铮破口大骂:“老秦,你个狗日的。我就说大哥不会答应吧,你瞧你出的什么馊主意。

    嘶~这顿给我打的呦!

    仔细想想,他好似也没说错,尚未完全收复山河,此时封禅确是不太合适啊。”

    秦铮摇头感叹:“那怎么办?要是让吴老弟知晓重征帝还活着,他说不定会把这江山还给姜家。

    只有封禅坐实了吴家受命于天的地位,我等方可无虑。不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拱手再让与旁人吗?”

    “你的消息会不会不准?许是搞错了呢?北元怎么可能还让南齐皇亲国戚活着,那些人全然没了用处。远统皇帝养着他们做甚?”

    “断然不会错。易厂之中有我漕帮旧部,他们前阵子奉命前往北方送粮草的时候,曾亲眼所见有大队官兵押解着南齐一众皇亲国戚前往新都汴京。

    有人当场认出了重征皇帝便在其中,前几日此人回京探望我时,还特意向我言说了此事。”

    “要不……咱们还是如实和大哥说吧。请他拿主意。”

    “万万不可,这种事情告知他做甚?咱们就当不知道好了。东吴刚刚稳定下来,何必多生事端。

    再说了大齐已是过眼云烟,前朝皇族如若回来,对咱们这些新臣有什么好处吗?

    我等还是要想办法强化吴家的地位,方为上策。只有吴家稳了,咱们这些属臣也就跟着稳了。”

    “哎……”

    二人边走边聊,沿途商谈无果,正待分道扬镳。

    突然,有户部差人快步来报:“尚书大人,您在这儿啊,卑职找了良久。适才衙门里收到八百里加急,说是琅琊地动,死伤者不计其数。”

    “何时之事?”

    “三日之前。”

    “公文何在?”

    差人递上文书,大头顺势接过,打开匆匆一瞥,转而冲着秦铮正色言道:“出大事了,我得赶紧去找大哥汇报。”

    老秦暗自皱眉,一把拉住正要迈步离开的赵大头,低声耳语:“且慢,听我一言。”

    大头随手打发走差人,急道:“老秦,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必然要想办法赈灾,着实耽误不得。你说的事情回头再商量吧。”

    “你先听我说,你马上如实向太上皇禀报此事,朝廷怎么安排那是朝廷的事情。但这件事,咱们可以拿来做做文章。”

    “你又打的什么鬼主意?”

    “鲁地刚刚收复,琅琊便发生了地龙翻身。按例是不是要皇帝下罪己诏?咱们可以借此机会,请太上皇登泰山祭天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一旦吴家封顶泰山,皇位便雷打不动了呀!”

    “别白费力气了,大哥能同意去社稷坛祭祀便不错了,还泰山,不可能。”

    秦铮眼珠一转,再而相劝:“这样吧,事关民生,你速速进宫禀告。顺带着言说此事要请钦天监断吉凶。”

    “钦天监?朝廷没有安排人手管理啊。大哥不信这些,监正之位一直空着呢!”

    “瞧你蠢的,白长那么大脑袋。你就说桑道长肩负监正一职,乃是大和尚在吏部主事之时亲自任命的。吴老弟压根不会过问这种小事情,他哪分得出来真假。

    我马上去紫金医馆找老桑,后面的事你就别管了。我有办法坐实吴家受命于天之事。”

    “你到底要干什么?”

    “来不及多说了,我还能害吴老弟不成?不都是为了稳固吴家的地位嘛!听我一回吧。”

    “哎,成吧。”

    秦铮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赵大头转而再次回了御书房。

    吴天正批复着积压的公文,见自家兄弟去而复返,没好气的问道:“又干啥?我肯定不去泰山,你们少动那歪心思。我猜是秦铮挑唆的吧?”

    大头尴尬的一笑:“大哥,适才前线地方上传来紧急情报,琅琊地动,一城尽毁……”

    吴天匆忙接过公文,心道:“大地震?我的老天爷,别是我用雷火弹炸的吧?”

    耳听大头询问:“所幸此前大战,地方百姓大都逃难去了,不过此番遇害人数尚未统计出具体数量。咱们是不是要派人前去赈灾啊?”

    “那肯定啊,还用问吗?你户部筹集应用之物,并让桑老道加派医者随行。先别考虑灾后重建问题,一切以救援百姓为主,安置流民为首要任务。”

    大头点头应承:“好,我这就去。对了,大哥,你需得找钦天监商议祭拜天地,颁罪己诏一事。”

    眼见吴天不以为意,大头跟着进言:“这是历朝旧例,不得不从啊!”

    “哎,钦天监何人负责?”

    “桑道长。”

    “你去请他进宫一趟吧。”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