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1840 第488章 上海会见奕欣
热门推荐:
绝杀!NBA冠军教练的奇迹时刻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一下夷平一座山,你说这是步枪?
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
系统越来越诡异关我牧师什么事
寒域灵启:冰魂破魔录
负鼎
一体双魂,但我是最强那一个
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
清廷觉得外兴安岭没有价值,主要还是出于经济原因,驻军代价高昂。外兴安岭地处高寒,养活不了什么人,没有多少产出。
直到沈云峰在东北指出了煤和铁矿,才让清廷重视了关外。但外兴安岭的资源,沈云峰并不清楚,因为后世这里属于俄罗斯,而俄罗斯对于这一块的开发也是乏力,并没有很着名的矿产资源为人所熟知。
这一块广大地域的价值最主要还是军事价值和地缘政治价值,但此时和清廷说这些,等于扯淡。所以,沈云峰也不准备从这方面入手去说服清廷,而是直接逼迫奕欣兑现承诺。
光打仗不行,要迁人,建城,才能稳固外兴安岭广袤的地带。要迁移人口,必须要能养活人,所以这次沈云峰将鹤岗这个地方点了出来,鹤岗的煤矿,然后从黑龙江水运出来,就必须要到库页岛附近出海,汇入鞑靼海峡。
鹤岗的煤炭,通过黑龙江水运,然后再通过海运运到渤海湾,这样外兴安岭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在水运为王的年代,这是最具备经济价值的路线。即将进入蒸汽时代的大清,煤和铁是两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现在都取得了共识。
厘金收归中央财政分配统筹,太平军等叛匪初定,这两项让清廷的财政开始回血,但依然是虚弱,这是因为清廷的盘子太大,现在又增设新军,还有两支舰队要供养,所以还是有困难。
“丰南号”在两广的惠农公司让奕欣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来上海与沈云峰会面,希望将惠农公司扩展到两湖和江西。建设更多军队,不仅仅是银子,还需要粮食。在产量低下的时代,剥离更多人离开农业生产,那粮食始终是个平衡器。
另外就是要蒸汽机技术,扬子江的航运越来越发达,开通海禁之后,对外货物的输出成几倍增加,清廷造船厂的速度跟不上。蒸汽机受“丰南号”供应限制,即使新开船厂,没有蒸汽机也是白搭。
而且开矿、建厂也需要大量的蒸汽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奕欣想把蒸汽机技术拿来自己来做,提升工业发展的进度。
这两项,沈云峰都同意了,粮食的问题是基础,想要中国老百姓日子过的好一点,农业是关键,也是战略。
蒸汽机这个技术,即使“丰南号”不给,很快清廷也会从外国学到,还不如给了。反正“丰南号”现在主攻方向已经转向内燃机,蒸汽机主要是挣钱的工具。
两方谈定,在马鞍山附近和鞍山附近将合股建两个蒸汽机厂,一个供应北方,一个供应扬子江流域,南方的供给依然由“丰南号”供给。
惠农公司的覆盖除了两湖、江西,再增加一个安徽,沈云峰这是考虑到,安徽即将开采淮南的煤和马鞍山的铁,要加强对安徽的渗透。
“沈先生,有件事情......”奕欣知道沈云峰不喜欢人家叫他镇南王,有事相求,于是改口叫沈先生了。
沈云峰看看奕欣那个样子,笑了笑说:“摄政王但说无妨。”
奕欣堆笑说:“此次来上海见沈先生,太后又让我邀请沈先生能够有空去京师,教导教导皇上。”
“没空。”沈云峰一口回绝,什么破事,教导那个小破孩,要是不喊几声皇上,下面那些王公大臣没准跳出来说什么主辱臣死,撞死在金銮殿上。
好好的各过各的,找那些晦气事情干嘛。
见沈云峰斩钉截铁的说没空,奕欣也就作罢,反正自己的话带到了,自家的太后嫂子不高兴也没法了。
然后奕欣有些鸡贼一样的说:“沈先生,我想把粤西的官员调整一批回来,不知妥否?”
沈云峰看看奕欣,一眼看穿了奕欣的意图,说:“干嘛,当我这里是官员培训中心啊。我可告诉你,他们在粤西,拿到手的薪水可比在朝廷高啊。”
奕欣连连点头说:“知道知道,把他们调回来,我让他们去企业,薪水不会低的,也留几个到各部去,品级提一提,也能补偿补偿。”
沈云峰想了一想,这些官员在粤西也不少年了,再呆下去也肯定心生厌倦了,换一批也好。于是说:“行吧,不要一下都调走,一批批的换,也算有个传帮带。另外,琼州的孟一昳岁数大了,琼州他一直比较稳,就不要换了。还有李九章也不要换了,他不敢出来的,怕你们秋后算账。”
奕欣点点头说:“好好,都依照沈先生安排。李九章不行就调廉州知府。孟一昳给他调成正四品。这样有个好的奔头,新去的也会认真学习。”
沈云峰笑了笑,奕欣这点小主意也不算太坏,随他去吧。只要不安插军队,粤西在“丰南号”手上是稳如泰山。
老百姓有班上,能挣钱,有房子,日子过得好,谁也不是傻子,知道该跟着谁跑。
国内的事情谈了之后,两人说起国际形势起来。这次打败了英法联军,沈云峰认为两国肯定是伤了元气,即使是想找回面子,也有心无力了。
目前除了要从沙俄里夺回外兴安岭的国土,那就是要防备美国、德国了。所以,沈云峰也向奕欣强调,不要让下面人给李秀成使手段,让李秀成顺顺利利的去北美,不要看人家走了一半,实力下来了,就在后面捅一刀,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中国。
美国此时还在南北战争期间,德国还没统一,日本还没有明治维新,这些都是未来的列强大鳄,1870年欧洲和美国将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的军事力量又将进入一个飞跃。无论留给“丰南号”或者说中国,窗口期也就十来年的时间。
所以,向盟友们扩散一些技术也是势在必行的策略了,一个“丰南号”对抗整个西方世界还是势单力薄了一点。
这是沈云峰对未来的形势的预测,结合自己的年龄,也是最后奋斗的时间了。
直到沈云峰在东北指出了煤和铁矿,才让清廷重视了关外。但外兴安岭的资源,沈云峰并不清楚,因为后世这里属于俄罗斯,而俄罗斯对于这一块的开发也是乏力,并没有很着名的矿产资源为人所熟知。
这一块广大地域的价值最主要还是军事价值和地缘政治价值,但此时和清廷说这些,等于扯淡。所以,沈云峰也不准备从这方面入手去说服清廷,而是直接逼迫奕欣兑现承诺。
光打仗不行,要迁人,建城,才能稳固外兴安岭广袤的地带。要迁移人口,必须要能养活人,所以这次沈云峰将鹤岗这个地方点了出来,鹤岗的煤矿,然后从黑龙江水运出来,就必须要到库页岛附近出海,汇入鞑靼海峡。
鹤岗的煤炭,通过黑龙江水运,然后再通过海运运到渤海湾,这样外兴安岭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在水运为王的年代,这是最具备经济价值的路线。即将进入蒸汽时代的大清,煤和铁是两项重要的战略资源,现在都取得了共识。
厘金收归中央财政分配统筹,太平军等叛匪初定,这两项让清廷的财政开始回血,但依然是虚弱,这是因为清廷的盘子太大,现在又增设新军,还有两支舰队要供养,所以还是有困难。
“丰南号”在两广的惠农公司让奕欣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来上海与沈云峰会面,希望将惠农公司扩展到两湖和江西。建设更多军队,不仅仅是银子,还需要粮食。在产量低下的时代,剥离更多人离开农业生产,那粮食始终是个平衡器。
另外就是要蒸汽机技术,扬子江的航运越来越发达,开通海禁之后,对外货物的输出成几倍增加,清廷造船厂的速度跟不上。蒸汽机受“丰南号”供应限制,即使新开船厂,没有蒸汽机也是白搭。
而且开矿、建厂也需要大量的蒸汽机,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奕欣想把蒸汽机技术拿来自己来做,提升工业发展的进度。
这两项,沈云峰都同意了,粮食的问题是基础,想要中国老百姓日子过的好一点,农业是关键,也是战略。
蒸汽机这个技术,即使“丰南号”不给,很快清廷也会从外国学到,还不如给了。反正“丰南号”现在主攻方向已经转向内燃机,蒸汽机主要是挣钱的工具。
两方谈定,在马鞍山附近和鞍山附近将合股建两个蒸汽机厂,一个供应北方,一个供应扬子江流域,南方的供给依然由“丰南号”供给。
惠农公司的覆盖除了两湖、江西,再增加一个安徽,沈云峰这是考虑到,安徽即将开采淮南的煤和马鞍山的铁,要加强对安徽的渗透。
“沈先生,有件事情......”奕欣知道沈云峰不喜欢人家叫他镇南王,有事相求,于是改口叫沈先生了。
沈云峰看看奕欣那个样子,笑了笑说:“摄政王但说无妨。”
奕欣堆笑说:“此次来上海见沈先生,太后又让我邀请沈先生能够有空去京师,教导教导皇上。”
“没空。”沈云峰一口回绝,什么破事,教导那个小破孩,要是不喊几声皇上,下面那些王公大臣没准跳出来说什么主辱臣死,撞死在金銮殿上。
好好的各过各的,找那些晦气事情干嘛。
见沈云峰斩钉截铁的说没空,奕欣也就作罢,反正自己的话带到了,自家的太后嫂子不高兴也没法了。
然后奕欣有些鸡贼一样的说:“沈先生,我想把粤西的官员调整一批回来,不知妥否?”
沈云峰看看奕欣,一眼看穿了奕欣的意图,说:“干嘛,当我这里是官员培训中心啊。我可告诉你,他们在粤西,拿到手的薪水可比在朝廷高啊。”
奕欣连连点头说:“知道知道,把他们调回来,我让他们去企业,薪水不会低的,也留几个到各部去,品级提一提,也能补偿补偿。”
沈云峰想了一想,这些官员在粤西也不少年了,再呆下去也肯定心生厌倦了,换一批也好。于是说:“行吧,不要一下都调走,一批批的换,也算有个传帮带。另外,琼州的孟一昳岁数大了,琼州他一直比较稳,就不要换了。还有李九章也不要换了,他不敢出来的,怕你们秋后算账。”
奕欣点点头说:“好好,都依照沈先生安排。李九章不行就调廉州知府。孟一昳给他调成正四品。这样有个好的奔头,新去的也会认真学习。”
沈云峰笑了笑,奕欣这点小主意也不算太坏,随他去吧。只要不安插军队,粤西在“丰南号”手上是稳如泰山。
老百姓有班上,能挣钱,有房子,日子过得好,谁也不是傻子,知道该跟着谁跑。
国内的事情谈了之后,两人说起国际形势起来。这次打败了英法联军,沈云峰认为两国肯定是伤了元气,即使是想找回面子,也有心无力了。
目前除了要从沙俄里夺回外兴安岭的国土,那就是要防备美国、德国了。所以,沈云峰也向奕欣强调,不要让下面人给李秀成使手段,让李秀成顺顺利利的去北美,不要看人家走了一半,实力下来了,就在后面捅一刀,到时候吃亏的还是中国。
美国此时还在南北战争期间,德国还没统一,日本还没有明治维新,这些都是未来的列强大鳄,1870年欧洲和美国将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的军事力量又将进入一个飞跃。无论留给“丰南号”或者说中国,窗口期也就十来年的时间。
所以,向盟友们扩散一些技术也是势在必行的策略了,一个“丰南号”对抗整个西方世界还是势单力薄了一点。
这是沈云峰对未来的形势的预测,结合自己的年龄,也是最后奋斗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