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 第381章 不装了

我在古代搞发明,养了12个宝宝 第381章 不装了

    将躲在人群中的曹震天抓住时,城外除了五十几具尸体,和自己人外,再无一人了。

    “曹撼地?你这是打算跑到哪里去啊?”

    曹震天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随后抱着陆青的大腿,涕泪横流地哭喊道。

    “官爷饶命啊!官爷饶命!这一切都是别人怂恿我的,跟草民我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啊!求您开恩,放了我吧!”

    城墙上的衙役们看到这一幕,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噢!我们赢咯!我们赢咯!”

    其中一个衙役更是不忘讨好地说道。

    “县令大人果真料事如神,提前招募了这么多镖师,没想到如今在这关键时刻派上了如此大的用场,真是太厉害了!”

    城外发生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争斗自然是无法遮掩的。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城内百姓的耳中。

    百姓们得知此事后,对蒋县令那是刮目相看。

    “我就说嘛,这蒋县令是个明事理的,虽然有些贪财,但这都是人之常情!”

    “是啊!我也贪财,这么说来,我跟县令大人一样明事理啊!哈哈哈!”

    “得了吧,就你还跟大人比较?多亏了大人自私自利,才保得我们不受灾难啊!”

    “县令大人,当真是表里如一啊!哈哈哈!我以后也要教导我儿女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众人不是一个这么想,而是几乎都这么想。

    尤其是有前车之鉴,众人更是担心县令好善心泛滥,把难民收留进来。

    好在蒋县令的表里如一,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回县衙的途中,蒋县令一脸黑线。

    王坤此前一直在处理后勤的事务,此时见到蒋县令这副模样,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当他在外面巡视一圈后,才知道了事情经过。

    不由得一阵苦笑。

    奈何蒋县令又不能抓人。

    毕竟人家夸他,只是用词不当罢了。

    什么表里如一,这是贬低他表子里子都爱财,还是夸他为人不虚不假?

    蒋县令回到书房后,立刻提笔写了一公告。

    公告里要求在县里大力兴办书院,致力于将知识普及到广大民众之中。

    当公告被公众得知,又是一阵欢呼!

    “我的天啊!考上童生竟然能免一半的学费!”

    “还有这个呢!要是懂得识字,就会被优先考虑纳入县衙,还能分配到各个镇去当衙役呢!”

    “太好了!我儿是童生啊!那他现在在青山书院岂不是可以免一半的学费了?”

    众人议论之时。

    青山书院五个秀才却炸开了锅,联名写信给蒋县令。

    希望他能撤回这条通告。

    但却被告知:“若是尔等不能提高我县百姓素质,要你们有何用!还不如回家养猪!”

    五人顿时哑口无言。

    王坤则是讪笑道。

    “几位秀才还是考虑考虑如何将百姓素质提高吧,不要老想着抓着那三瓜两枣。

    他们本身就不是什么富贵家庭,若是长期以往下去,迟早要被你们薅光不可。”

    余青山一时语塞,支吾着说:“这……”

    “不必多言,我自然是知晓你们的目的,走价不行,走量也不是赚不到银子,说不定还能在鸡窝里找到凤凰不是,哈哈哈!”

    说完,王坤仰头大笑,转身离去。

    如今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王坤也觉得没必要再装下去了。

    不如跟蒋县令提意见,趁早将这几个“吃人”的老匹夫赶出阳泉县。

    反正小溪村那么多工坊,还有镖局,只要此次祸乱平定,就是他们阳泉县起飞之时!

    届时,以县里无夫子为由,将小溪村那帮夫子全部要过来。

    什么“青楼女子”什么“农民不懂技术”的,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更别说小溪村还有一名隐藏名声的大儒——梁文。

    小溪村随便拉几个过来,都比县里人知道的、懂得要多的多。

    只要运用得当,把知识变现成金钱,那迟早要赚的盆满钵满。

    回到县衙,蒋县令继续跟王坤探讨后面以及小溪村的事宜。

    两人并不担心这批难民前往小溪村。

    因为叶青女已然跟他们打好招呼了。

    那就是:来多少要多少!

    当李刚一行人顺着大路拼命逃跑时,一路上还看到了许多牌匾指引。

    “嗯?这小溪村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怎么一路上到处都是这种指示牌匾?”

    “管他呢,去看看就知道了,总比待在这里等鞑子杀上来要好。”

    “唉,都怪那个曹撼地,好好的一顿粥,就被他搅和没了。这下可好,又得饿肚子了。”

    “我倒是觉得挺好的,你们看他虽然把咱们的粥弄没了,但不也把那一群犯人都弄没了吗?

    不然我这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怕他会盯上我们一家,我可以是还有媳妇儿和女儿的。”

    “说的也是,走吧,咱就顺着这条路走,去看看这小溪村究竟如何。

    若是可以的话,找个地方种种田也不至于饿死,等这次战乱过去了,我们再回宁古塔。”

    “回去?你想多了吧,那种地方谁愿意回去。

    再说了,我一大家子本就是受到牵连才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现在被迫逃出来,又不犯法,正好带着我一家老小隐姓埋名,重新开始生活。”

    众人一路上闲聊着。

    内心无一不是这个想法。

    得知李刚等人居然是大官,众人很自觉地走在了他们身后。

    似乎觉得跟着这些官员,能多一些安全感。

    就这样,众人一路前行,直到来到一个岔路口。

    李刚儿子李维突然发现其中一个路口有一帮村民,手持各种农具,饿狠狠的看着他们。

    杨二狗拿着自家的菜刀对着李刚众人。

    “赶紧滚!这里是我们杨家村,不是你们这些难民该来的地方!”

    “就是!我们村如今自顾不暇,你们要去就去小溪村,只要顺着这条路口直走就可以看到了。”

    双方刚一照面,李刚等人就遭到了如此无情的驱赶。

    “哼!我们本身就不打算去你们杨家村,你们如今却率先做出如此粗鲁的行径!还对我等出言不逊!当真是以为我们怕你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