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 第434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第434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

    朱棣哼唧哼唧的回应着陈羽。

    但哼唧的什么内容,完全听不清。

    不多时,

    哼唧的声音便被均匀的呼吸声代替,紧接着鼾声响起。

    很明显,这位大明的九五至尊永乐帝,已经沉睡了过去。

    方才的那番话,估计是最后的清醒时间。

    陈羽抬手按了按发沉的额头,撑着身子站起来,伸手架住老朱的胳膊,脚步有些虚浮地往屋里挪。

    老朱这会儿是彻底睡沉了,陈羽其实也困得眼皮打架。

    可脑子里那点仅存的清醒劲儿在不停提醒他:现在还不能睡。

    要知道,眼下已入冬,夜里寒气重得很。

    就这么把老朱丢在院子里过夜,保不齐第二天一早人就冻得邦硬。

    那可就真操蛋了。

    靖难之役的mVp,没死在贼人手中,反倒死在了睡梦中。

    不得不说,朱棣能够御驾亲征五次,体格子绝对有东西。

    陈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老朱架到了卧室。

    为老朱盖好被子之后,他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累得连抬手指的力气都快没了。

    陈羽身心俱疲、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凭着最后一点劲儿挪回自己房间,一头栽倒在床上,意识顿时有些昏沉。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床榻边投下几片碎银似的光。

    陈羽睁着眼躺在床上,目光直直地盯着屋顶纵横交错的梁木。

    先前明明困得眼皮都快粘在一起,总觉得沾了枕头就能立刻睡死过去。可真到了此刻,虽然意识到酒意还在脑袋里打转,但是那股浓重的睡意,反倒像退潮般渐渐淡了下去,只剩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清醒。

    今天发生的一幕幕,在陈羽的脑海中像幻灯片一样的闪过。

    很梦幻。

    陈羽感慨道:

    “大明永乐一朝,多好的时代!”

    永乐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永乐时期不仅领土位居全球首位,武德同样堪称全球第一。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

    特别是海上武德,整个欧洲联合起来也不敌。

    其中郑和下西洋的舰队,装备有世界第一的武器,所乘‘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堪称世界第一艘‘航母’。

    西方学者称,当时明朝的战船,比欧洲所有国家战船的总和还要多,郑和舰队的武力,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匹敌。

    正因大明强大的武德,才使得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许多时候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说白了,就是以武力威服世界!!!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带回来了二十个左右的国家使臣、及一千多名家属随船到大明朝拜。

    到了永乐晚期,到大明朝贡的国家达到六十多个,史称‘万国来朝’。

    不仅如此,其中有三十多个国家自愿附属华夏,接受朱棣加封。

    在这种情况下,永乐帝朱棣还举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首场大阅兵。

    十万明军集结回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精锐相继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这既是一次阅兵,也是一次军演,更是一次针对全国的武力震慑。

    前来观礼的外国使节达三十个左右,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壮举。

    陈羽再次感慨道:

    “但永乐一朝,也是最坏的时代!”

    华夏这个短暂的世界第一,不久就成为了一段令无数华夏人意难平的过去。

    随着西方开启大航海,很快在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上,开始猛追华夏。

    而很不幸的是华夏错过了这次划时代的列车。

    随后便陷入了一步慢、步步慢的科技发展当中;直到后来,华夏的文明迎来了衰退与屈辱……

    纵观西方崛起,无外乎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开启大航海时代,掀起全球殖民浪潮,积累海量原始资本;

    第二步:文艺复兴、思想启蒙,人才迸发;

    第三步:原始资本与人才迸发结合诞生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脉络来看,封建主义之后的第一次文明蜕变,通常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文明。

    这一演变并非简单的时间更替,而是涉及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总的来说,是历史规律与文明进化的必然,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一步:目的就是帮助商人完成原始积累,进而诞生出资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商人的地位获得提高,商人富庶之后,就开始追求更加高层次的东西,于是就诞生了第二步。

    第二步: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保障了商业繁荣和对财富的肯定,打破重农抑商对“牟利”的谴责,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土壤;启蒙运动倡导“自由放任”,反对封建社会对工商业的垄断和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自此,国家经济开始从农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科技创新型人才,迸发而出。

    第三步:随着资本积累、生产规模扩大,但手工劳动的效率瓶颈逐渐显现、如纺纱速度跟不上织布需求。为追求更多利润,资本家有强烈动力寻找更高效的生产方式,这直接刺激了对科技的创新,成为技术革新的“经济驱动力”。

    最终在资本积累、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制度保障、资源条件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

    西方之所以能在一战、二战后,拥有最多的发达国家,就是因西方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种东西,后来者很难居上。

    有的只有一步慢、步步慢。

    而陈羽将来若想让大明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下西洋殖民的问题,而是对付士绅阶级的问题。

    毕竟历史上永乐一朝七下西洋,殖民若能获得暴利,那完全就是下西洋顺带的事。

    而对付士绅阶级则不一样。士绅阶级那可是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扎根数千年很难撼动的存在。

    但将资本阶级培育成能够对抗士绅阶级的存在,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因为只有资本阶级壮大,才能给华夏带来第二步与第三步,才能让大明迎来赤色黎明!

    陈羽睡意翻涌上来,他叹息一声。

    难啊!

    不仅有士绅阶级需要对付,还有一个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若不解决,哪怕资产阶级诞生了,不用想也知道,在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框架下,肯定会将资产阶级拉回到地主阶级上去。

    想着想着,那些漫无边际的念头,渐渐如退潮的海水般慢慢隐去。

    陈羽躺在床上,呼吸开始变得均匀、绵长,眼皮轻轻合上,安然地坠入了梦乡。

    ……

    城府内静得落针可闻,整个院子都浸在一片浓黑之中,只有屋檐下挂着的几盏灯笼还亮着微光。

    没过多久,

    陈羽和朱棣所在的房间里,便只剩下两人平稳的呼吸声,再无其他动静。

    “陈兄弟……咱哥俩是好兄弟……一辈子的好兄弟!”

    朱棣在睡梦中含糊地嘟囔着,念叨完这几句,翻了个身,又沉沉地睡了过去,进入到了梦乡当中。

    紧接着,

    房间里便响起了“呼噜~~呼噜~~~”的鼾声。

    …………………………

    全书完。

    【开个玩笑(*?▽?*)】

    上次各位读者大大的留言我看了,蓝天(作者笔名)会继续写下去。

    第一卷总剧情:市井入仕;

    已完成。

    算是达成了第一个里程碑!

    因为这是一本不赚钱的书,所以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关注过数据了,认为没意义还会影响心情。

    今天看了一下后台数据,发现评分来到了8.1分,要知道这本书最开始开评分时也才6.2,算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进步吧。

    这一章总体上来说,概括了第二卷的总剧情:工业革命!

    分卷方面,就不分了,在这里说一下。

    接下来会继续创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