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第567章 书篮有问题
“看一看,瞧一瞧咯,新出的书篮,十七文钱一个,三十文钱两个。”
“上好的早园竹,结实耐寒,再冷的天气也不会裂开。”
“状元书篮,状元书篮,谁用谁榜上有名咯。”
“阿兄,”紫大郎上前,“这书篮名字起得好啊,家里是有读书人吗?”
状元书篮,寓意着实喜庆。
“嗯,”汉子咧着大嘴,笑呵呵地说道,“村里有个后生,年初上了榜。”
紫大山也蹲下来,扒拉着书篮看了下。
“多少钱一个?”紫大郎问道。
“小哥想买几个?”
“两个?”紫大郎试探着问道,“怎么卖?”
汉子一听说两个,眼睛大亮:“两个三十八文钱,不二价。”
说完,汉子还摇头晃脑地自言自语着:“三八,三八,逢考必登科。”
“嗤,”旁边传来轻轻的嗤笑声,“还逢考必登科?”
“对呀,隔壁镇子上那个王学子,就是听信了你的‘逢考必登科’,结果呢,买了你的书篮,连考两次,都榜上无名。”
“你应该改名叫‘逢考必落榜’才是吧!”
“哈哈哈……”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瞎说,”汉子气得脸红脖子粗的,“那,那是他还差了些运气。”
“来来来,这边看一看,品质好还不贵,两个只要三十文钱。”
“大兄弟,看看我家的书篮,结实耐用,里边还放着艾草呢。”
紫大山父子俩溜达着,一直溜达到墙角处。
一个刀疤脸的汉子,裹着厚厚的破棉衣,靠墙坐着,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两排书篮。
每个书篮上还系着红色布条。
紫大山父子俩在摊位前蹲了下来。
“阿兄,”紫大郎礼貌地开口,“书篮怎么卖?”
“几个?”
“五个?”紫大郎回头瞅了紫大山一眼。
“十五文钱一个,买三送一。”
紫大山照样伸手扒拉着,明显比其他摊位上的书篮要厚实,打磨得也比较光滑,没有刺手感。
刀疤脸汉子解释道:“俺这可是金镶玉竹编制而成,即使是泡在水里三天三夜,也不会开裂。”
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紫大山以五十文钱的价格,买下五个书篮。
……
紫宝儿看着桌上摆放整齐的书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妹妹,”紫大郎看着紫宝儿皱着眉头的小模样,忍不住问道,“书篮有问题?”
紫大山也是一脸得沉思。
几人不知道的是,在紫大山和紫大郎拎着五个书篮离开之后,那些个卖书篮的摊贩,也分批次地先后撤离。
别说紫大山父子俩,就连杂货市场的老摊贩都表示看不懂了。
……
凌二到紫家门口,犹豫了下,敲了敲门,没反应。
他腾地一个平地起跃,跳过墙头,直接飞了进去。
他来到正厅,就看到父子(女)三人,围坐一圈儿,在发呆……
听到脚步声,三人这才齐齐回头,惊恐地盯着凌二。
凌二摸摸鼻子:“在下敲门了。”
只是,没人应,他就自己进来了。
紫宝儿看了看外面:“到吃晚食的时间了吗?”
她怎么看着,天色还是大亮的?
“没,没到,”凌二结巴着,“我就是有一件事,顺便向宝儿小姐讨个主意。”
他怎么看着小小的娃娃,感觉压力颇大呢!
紫大山扭过头,不再看凌二。
多大的人,还要跟他小闺女讨主意?
丢不丢人?
“什么主意呀?”紫宝儿摸着冥凰的脑袋问道。
“还记得侯家吗?”凌二在他们身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记得呀。”
不就是那个不要脸的、想要科考作弊的侯家吗?
“侯家又另外找了两个少年。”
紫家三人皆是瞪大双眼,张着嘴巴,一脸诧异地看着凌二。
凌二看着三张神似的脸,无语了。
“少年是什么情况?”紫大山问道。
是被胁迫的还是自愿的?
“唉,”凌二哀叹一声,“半威逼利诱半自愿吧。”
“唉。”紫宝儿也叹息不已。
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她也不知道怎么整。
不过,这样的人,就算是之后有机会走上仕途,也是不能委以重任的。
很容易就会被反噬。
“要不,让俩人卧床不起?”紫宝儿不过大脑,随口出着馊主意。
既得了银钱,又能逃脱被逮的命运。
“万一侯家事后清算呢?”
那岂不是要了少年的命?
“让侯家那两个废物卧床不起?”
紫宝儿眼珠子一转,反正她今儿个就离不开“卧床不起”了。
凌二想了想,这也是馊主意中的战斗机了吧?
凑活着解决完一个难题,凌二的视线就集中到桌子上那一溜儿的书篮上。
“这是给他们准备的书篮?”
“嗯,”紫宝儿点头,也没瞒着,“只是这些个书篮有问题。”
“书篮能有什么问题?”凌二不解。
紫宝儿伸手就要去抓书篮,被紫大山拦住。
“宝儿,你说要看哪里,阿爹来。”
竹子那么锋利,戳着他家小闺女的手指咋办?
凌二抽了抽嘴角,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紫家对这个闺女的疼宠。
“阿爹,”紫宝儿指着书篮提梁连接处,“这里,打开。”
紫大山二话不说,照做。
……
梧桐村。
今儿个是学堂休沐日。
“小姑姑,我们回来了。”小一二三四五边兴奋往家跑边大声喊道。
他们又是十多天没有看到小姑姑了,心里就好似缺了什么似的。
“别喊了,”王三妞颇为嫌弃地掏了掏耳朵,“你们小姑姑不在家呢!”
“阿娘,小姑姑去哪儿了?”小三着急地问道。
小姑姑还那么小,能去哪儿?
吴余拍着小三的肩膀,说道:“小姑子去凌安县城了。”
“什么时候去的?”
小五都快要哭了,他怎么不知道。
吴余安抚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已经去了快十天了。”
“哼,怎么没人跟我说,我也跟着小姑姑一起去了。”小五瘪着嘴巴,眼泪还在眼眶里直打转。
其他的几个萝卜头纷纷点头,虽然没有说出声,但也都是这个想法。
“上好的早园竹,结实耐寒,再冷的天气也不会裂开。”
“状元书篮,状元书篮,谁用谁榜上有名咯。”
“阿兄,”紫大郎上前,“这书篮名字起得好啊,家里是有读书人吗?”
状元书篮,寓意着实喜庆。
“嗯,”汉子咧着大嘴,笑呵呵地说道,“村里有个后生,年初上了榜。”
紫大山也蹲下来,扒拉着书篮看了下。
“多少钱一个?”紫大郎问道。
“小哥想买几个?”
“两个?”紫大郎试探着问道,“怎么卖?”
汉子一听说两个,眼睛大亮:“两个三十八文钱,不二价。”
说完,汉子还摇头晃脑地自言自语着:“三八,三八,逢考必登科。”
“嗤,”旁边传来轻轻的嗤笑声,“还逢考必登科?”
“对呀,隔壁镇子上那个王学子,就是听信了你的‘逢考必登科’,结果呢,买了你的书篮,连考两次,都榜上无名。”
“你应该改名叫‘逢考必落榜’才是吧!”
“哈哈哈……”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瞎说,”汉子气得脸红脖子粗的,“那,那是他还差了些运气。”
“来来来,这边看一看,品质好还不贵,两个只要三十文钱。”
“大兄弟,看看我家的书篮,结实耐用,里边还放着艾草呢。”
紫大山父子俩溜达着,一直溜达到墙角处。
一个刀疤脸的汉子,裹着厚厚的破棉衣,靠墙坐着,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两排书篮。
每个书篮上还系着红色布条。
紫大山父子俩在摊位前蹲了下来。
“阿兄,”紫大郎礼貌地开口,“书篮怎么卖?”
“几个?”
“五个?”紫大郎回头瞅了紫大山一眼。
“十五文钱一个,买三送一。”
紫大山照样伸手扒拉着,明显比其他摊位上的书篮要厚实,打磨得也比较光滑,没有刺手感。
刀疤脸汉子解释道:“俺这可是金镶玉竹编制而成,即使是泡在水里三天三夜,也不会开裂。”
双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紫大山以五十文钱的价格,买下五个书篮。
……
紫宝儿看着桌上摆放整齐的书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妹妹,”紫大郎看着紫宝儿皱着眉头的小模样,忍不住问道,“书篮有问题?”
紫大山也是一脸得沉思。
几人不知道的是,在紫大山和紫大郎拎着五个书篮离开之后,那些个卖书篮的摊贩,也分批次地先后撤离。
别说紫大山父子俩,就连杂货市场的老摊贩都表示看不懂了。
……
凌二到紫家门口,犹豫了下,敲了敲门,没反应。
他腾地一个平地起跃,跳过墙头,直接飞了进去。
他来到正厅,就看到父子(女)三人,围坐一圈儿,在发呆……
听到脚步声,三人这才齐齐回头,惊恐地盯着凌二。
凌二摸摸鼻子:“在下敲门了。”
只是,没人应,他就自己进来了。
紫宝儿看了看外面:“到吃晚食的时间了吗?”
她怎么看着,天色还是大亮的?
“没,没到,”凌二结巴着,“我就是有一件事,顺便向宝儿小姐讨个主意。”
他怎么看着小小的娃娃,感觉压力颇大呢!
紫大山扭过头,不再看凌二。
多大的人,还要跟他小闺女讨主意?
丢不丢人?
“什么主意呀?”紫宝儿摸着冥凰的脑袋问道。
“还记得侯家吗?”凌二在他们身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记得呀。”
不就是那个不要脸的、想要科考作弊的侯家吗?
“侯家又另外找了两个少年。”
紫家三人皆是瞪大双眼,张着嘴巴,一脸诧异地看着凌二。
凌二看着三张神似的脸,无语了。
“少年是什么情况?”紫大山问道。
是被胁迫的还是自愿的?
“唉,”凌二哀叹一声,“半威逼利诱半自愿吧。”
“唉。”紫宝儿也叹息不已。
最怕的就是这种情况,她也不知道怎么整。
不过,这样的人,就算是之后有机会走上仕途,也是不能委以重任的。
很容易就会被反噬。
“要不,让俩人卧床不起?”紫宝儿不过大脑,随口出着馊主意。
既得了银钱,又能逃脱被逮的命运。
“万一侯家事后清算呢?”
那岂不是要了少年的命?
“让侯家那两个废物卧床不起?”
紫宝儿眼珠子一转,反正她今儿个就离不开“卧床不起”了。
凌二想了想,这也是馊主意中的战斗机了吧?
凑活着解决完一个难题,凌二的视线就集中到桌子上那一溜儿的书篮上。
“这是给他们准备的书篮?”
“嗯,”紫宝儿点头,也没瞒着,“只是这些个书篮有问题。”
“书篮能有什么问题?”凌二不解。
紫宝儿伸手就要去抓书篮,被紫大山拦住。
“宝儿,你说要看哪里,阿爹来。”
竹子那么锋利,戳着他家小闺女的手指咋办?
凌二抽了抽嘴角,这还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紫家对这个闺女的疼宠。
“阿爹,”紫宝儿指着书篮提梁连接处,“这里,打开。”
紫大山二话不说,照做。
……
梧桐村。
今儿个是学堂休沐日。
“小姑姑,我们回来了。”小一二三四五边兴奋往家跑边大声喊道。
他们又是十多天没有看到小姑姑了,心里就好似缺了什么似的。
“别喊了,”王三妞颇为嫌弃地掏了掏耳朵,“你们小姑姑不在家呢!”
“阿娘,小姑姑去哪儿了?”小三着急地问道。
小姑姑还那么小,能去哪儿?
吴余拍着小三的肩膀,说道:“小姑子去凌安县城了。”
“什么时候去的?”
小五都快要哭了,他怎么不知道。
吴余安抚地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已经去了快十天了。”
“哼,怎么没人跟我说,我也跟着小姑姑一起去了。”小五瘪着嘴巴,眼泪还在眼眶里直打转。
其他的几个萝卜头纷纷点头,虽然没有说出声,但也都是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