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无非是戏 怎么过都是一辈子
是啊,怎么过都是一辈子,她虽然羡慕别人积极的生活状态,但也没想明白怎么才算过好自己的这一辈子。在她的认知体系中,结婚生娃养娃就是主线任务,一切都是为了这几个任务服务的。甚至读研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按照现在流行的自我成长观点来说,这样的视野有些狭隘。她曾窥探了一眼的那个世界,如今已经再没有了尝试的心性,老公开玩笑说让她把那些当成副业时,她不再应声甚至脑海里觉得很难甚至不太可能了。她应该放下还有一丝怪罪老公的念头,不是他阻挡她进入那个世界的,她因为一点点阻挡便没法坚守,说明当时不是一个合适的契机。
所谓自由职业,其实对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高的自律能力。自由职业也不是逃避,而是跨越。要先把当下的事做好,才能去考虑别的出路。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这个最长的假期备考着教资,如今真的没有任何人对她提要求了吗?那天,老公说她去考试也只是重在参与,她不再有压力,但也很诧异,如果老公真的放下了对她的任何要求,她会如何?她向来觉得自己足够自律,压力只会成为大山,很难成为动力。但基本已经不存在没有压力的时刻了,只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哪怕别人不给自己压力,自己也会给自己施压的。所以又何必抗拒别人给的压力呢?
她终究是一直太天真了,未曾经历“社会的磨练与毒打”,也许世界的真相就是“一切本就很难”。她应该学会珍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现有的一切,而不是一点都不舍得出力气,还总抱怨没有给她更多更好的选择。
对于老公来说,发出“怎么过都是一辈子”的感叹,是因为发现自己没法左右他人,也受限于一些外界因素或许没法达成想要的高度,他曾有野心,却不知道能否实现。对于她来说,曾与领导讨论这个话题,领导认为做成几件事,把工作视作相对好玩的游戏,至少是安身立命的本领,也许是不负这辈子的答案。她呢?即使结婚生娃养娃很重要,她也没能想明白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她其实并不想用培养这个词,因为看多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她认为孩子有其自己的使命和路要走,她能做的,只是一个陪伴者,最多最多是个引导者。这条路上,她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风景,对这些风景的好奇、体验、以及自身成长的记录便是最有意义的。这是否是她给出的“这一辈子怎么过”的答案。
个人的内耗是一边想往前一边又怀疑着思忖着把自己向后拉,家庭的内耗是一方想积极奋斗另一方却消极扫兴,她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消极扫兴的人。对于目前的她来说,有老公带路确定家庭的目标,是很好的。
所谓自由职业,其实对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高的自律能力。自由职业也不是逃避,而是跨越。要先把当下的事做好,才能去考虑别的出路。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这个最长的假期备考着教资,如今真的没有任何人对她提要求了吗?那天,老公说她去考试也只是重在参与,她不再有压力,但也很诧异,如果老公真的放下了对她的任何要求,她会如何?她向来觉得自己足够自律,压力只会成为大山,很难成为动力。但基本已经不存在没有压力的时刻了,只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哪怕别人不给自己压力,自己也会给自己施压的。所以又何必抗拒别人给的压力呢?
她终究是一直太天真了,未曾经历“社会的磨练与毒打”,也许世界的真相就是“一切本就很难”。她应该学会珍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现有的一切,而不是一点都不舍得出力气,还总抱怨没有给她更多更好的选择。
对于老公来说,发出“怎么过都是一辈子”的感叹,是因为发现自己没法左右他人,也受限于一些外界因素或许没法达成想要的高度,他曾有野心,却不知道能否实现。对于她来说,曾与领导讨论这个话题,领导认为做成几件事,把工作视作相对好玩的游戏,至少是安身立命的本领,也许是不负这辈子的答案。她呢?即使结婚生娃养娃很重要,她也没能想明白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她其实并不想用培养这个词,因为看多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她认为孩子有其自己的使命和路要走,她能做的,只是一个陪伴者,最多最多是个引导者。这条路上,她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风景,对这些风景的好奇、体验、以及自身成长的记录便是最有意义的。这是否是她给出的“这一辈子怎么过”的答案。
个人的内耗是一边想往前一边又怀疑着思忖着把自己向后拉,家庭的内耗是一方想积极奋斗另一方却消极扫兴,她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消极扫兴的人。对于目前的她来说,有老公带路确定家庭的目标,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