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超气人影帝不为人知的那些年 > 第233章 出局

超气人影帝不为人知的那些年 第233章 出局

    黄建国夹菜的动作一顿。

    他没有立刻回答,仿佛在咀嚼的不只是口中的食物,还有李洛那句问得太直白的问题。

    “后悔?”他重复了一遍,像是在确认自己听清了。

    “我这辈子啊,做的决定不少。”他放下筷子,靠在椅背上,缓缓道,“有些决定,我知道是错的,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你说后悔不后悔……怎么讲呢?”

    他看向李洛,眼神突然多了几分锋利,“如果你问我,后不后悔当年投了你的个项目?现在回头看,我可能还是会投。因为我没有办法阻止自己想要成功的心,而且我并不觉得你的项目本身有什么问题。”

    “可你也知道最后的结局。”李洛低声说。

    “是啊,所以我后悔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太相信‘合作方’的承诺了。”黄建国语气一沉,“那时候我以为,只要我们不犯错,只要按部就班,那些大领导说的‘全力支持’,是真的。”

    “我以为这是一个靠本事打拼的游戏,结果后来才明白,本事只是个幌子,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是不是‘自己人’。”他说到这,冷笑了一声,“他们换了一拨人,说翻脸就翻脸。项目不是他们的,他们连个像样的结尾都不给我们。”

    陈思行冷冷道:“可你还是留下来了,没像——他那样逃掉。”

    “我能逃去哪儿?”黄建国反问,“我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一腔热血的小伙子了,逃,只是延长死亡时间罢了。我得留下来,想办法活下去,也好替那些兄弟姐妹收个尾。”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看向李洛,“可我没想到,居然还能在外面见到你。”

    李洛假装摆摆手,演技大爆发,“有些事,能死就能活。有人帮了我一把,也有人觉得我还没价值榨干,所以留了条命。”

    黄建国把茶杯轻轻放下,声音低沉,“可我听说你已经在监狱里自杀,那个死的人又是谁?”

    言下之意,无辜枉死的狸猫是谁?

    这话一出,气氛陡然一紧。

    李洛的手微微一抖。

    【系统:刺激啊。】

    【李洛:鼠鼠我也不是黑社会啊wok。】

    【系统:你不如直接告诉他真相算了,然后我给你速速抹除记忆。】

    【李洛:有道理。】

    李洛刚想开口,黄建国又问,“如果你原本就要活着出来,又为什么要给我写这种东西?”

    黄建国将一封折叠的信从口袋里拿了出来。

    那是一封今天早上刚刚从监狱寄到黄建国家里的信。

    是卫德运去世之前写给黄建国的信。

    *

    致老黄:

    见字如面。

    近来天气转凉,晨起之时总能闻到铁锈般的寒意。这里虽无四季更迭,但有些东西,却比气温还容易变冷。

    这段时间,我常常梦见我们当年在会议室里争执项目预算的情景,彼时虽有摩擦,却始终信奉“事在人为”。

    只是如今想来,“事在人为”的重点,或许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太年轻了。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刚入职的时候你送给过我一盆石榴盆景,说它“枝繁叶茂,结果累累”,那时我真心盼着我们的事业能像它一样。

    然而眼下,它怕是已经被连盆带走,连根拔起了。

    前几日,有位“老朋友”来看我,说了一些“知心话”。话虽不多,但我听懂了。

    如今这棋盘上,谁是卒,谁是马,都早就定好了。我这个人,不会下棋,也不想再做别人手里的棋子了。

    你如果还在局中,就请多加小心。

    风向易变,老树也会被吹折。

    若哪日有消息传来,切莫惊讶。

    我从来不是英雄,但也不愿做叛徒。

    我突然意识到无论我怎么挣扎,我最终也只是努力成为了一个看清局面的小卒,然后选择了最轻的一种出局方式。

    谨致

    卫某

    *

    黄建国抬起头来,看向‘卫德运’,问出,“你是谁?你的‘自杀’究竟是真的‘自杀’,还是只是‘卫德运’的自杀?”

    但李洛已经没有功夫回应他了。

    巨大的回忆随着信的具体内容涌了进来。

    *

    监狱里的清晨,天总是灰蒙蒙的。

    卫德运一开始并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这里的时间格外缓慢,格外寂静。

    他的床铺靠窗,能听到走廊尽头值班室老旧电扇的吱呀声,像是死亡在喘息。

    第一件事发生得很小。

    某天早上起床刷牙,他握起那个塑料牙杯,却发现牙刷的刷头不见了。

    原本应该柔软的尼龙毛被人小心地剃掉,只留下短短的、锋利的塑料杆。

    他盯着那根牙刷看了很久。

    最后选择漱了个口,找狱警重新要了根新的牙刷。

    那根牙刷不是谁随手损坏的。

    不是偶然,卫德运清楚。

    ——那是有人故意做的,做给他看的。

    在那之后,一切开始微妙地变化。

    那个一直帮他递报纸的老狱警,没有再来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面孔,年纪轻轻,却总在他回头的一瞬把笑意收回。

    他能感觉到“气氛”的变化。

    食堂的汤越来越淡,洗澡的热水忽冷忽热,房间里的东西总是莫名其妙地被人动过。

    直到那天,他发现自己的衣服领口上被人用红色签字笔写了一个字——“卒”。

    他知道这是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威胁,是一种“规训”,是某种更高级的、系统性的清洗前奏。

    像是野兽试探一头猎物是否足够虚弱,是否已经没有求生欲了。

    再之后,就轮到“老朋友”出现。

    那人穿着一身干净整齐的便装,笑容温和,进门的时候甚至为他带来了一包“以前喜欢的茶叶”。

    “德运,”那人开口,声音像是旧友叙旧,“咱们也算多年交情了。我这趟来,是为你好。”

    “现在这世道,风向在变,有些人要走了,有些人要往上……我们这些夹在中间的,聪明点的,就要早些做选择。”

    他说得很轻松,就像是在讨论跳槽或搬家。

    “你知道的,领导们的意思一向明示不如暗示。可惜你以前太轴了,总觉得靠项目、靠数据能搏出头。结果呢?棋局改了,规则也换了。你还想继续做个忠诚的‘棋子’吗?”

    卫德运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桌上的茶叶。

    “你也不想再看到你的牙刷变成刀吧?”

    说完这句话,那人慢慢把杯子一推,转身离开。

    杯子底下,压着一张纸。

    一张已经打印好的“供述草稿”。

    那天夜里,卫德运失眠了。他坐在床沿,手里捏着那张纸,一次次看,又一次次放下。

    他知道,无论自己怎么配合,都不过是给别人做了嫁衣。今天投降了,明天还会有别的“戏”上演。

    他不是英雄,他真的不是。

    但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活着的代价是扭曲,死亡才是真正的脱逃。

    他不是“脱身”,只是“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