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气人影帝不为人知的那些年 第272章 一次都没有
顾屿最近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林栖最先察觉到的,是他的语音回复越来越短,从最初的几句话,到后来只剩“嗯”“好”“我看看”,再到干脆连语音都不发了,只用“已读”表示存在。
林栖知道顾屿最近情绪不对。
自那次署名风波之后,顾屿就像忽然被抽空了力气。白天还照常出现在实验室,和往常一样戴口罩、穿实验服、调试仪器,可熟悉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像是披了张空壳在活着。
有一次林栖晚上回实验室取数据,意外看见顾屿还坐在老旧实验台边,整个实验室只剩那一盏台灯亮着,投下一圈昏黄的光。
他低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光影落在脸上,把他眼下那道浅浅的青黑色映得更明显。
饭盒还搁在旁边,封膜没揭,米饭冷得都结了块。他大概忘了吃,也可能根本没打算吃。
林栖没吭声,只悄悄走过去,把饭盒拿起来放进了旁边的小加热箱里。那是他们组专门给“熬夜党”留的设备,平常几乎没人用,久了连保温灯都不太亮了。
她坐在他身边,轻声开口:“你又没吃饭。”
顾屿慢慢转过头来,像刚从别的世界回神。他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啊……忘了。”
“是不是胃又不舒服了?”林栖问。
“有一点。”他轻声说,眼神垂下来,像是说错了话的学生。
林栖没责备他,只轻轻叹了口气,替他拧开热水瓶倒了杯温水递过去:“你这样不行的,胃病会反复的。”
他接过来,手指却微微发抖。
林栖忽然觉得心里一紧。
顾屿本来就瘦,最近却更瘦了,脖子细得一低头就能看见锁骨。白大褂套在他身上,像是撑不起来的纸壳。看似在工作,但眼神没焦距,像一盏快灭的灯。
“顾屿,”她轻声叫他,“你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
他苦笑了一下,“不能休息。冷祁最近要推进项目,组里又新来了两个研究生,他让我帮着带。”
“那你呢?”她抬眼看他,“你自己怎么办?”
他沉默了,最后说:“我不知道。”
林栖忽然有些鼻酸。
她不知道一个人要经历多大程度的压抑,才会连“自己怎么办”都想不出答案。
她缓缓伸出手,握住他冰凉的手指。
“顾屿,你不能这样一直熬下去。”她轻声说,“就算所有人都让你撑着,你也得有一个出口。你可以跟我说话,可以难过,可以不笑,可以说你受不了。你不用总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顾屿抬起眼睛看她,那眼神让她心口一震——那不是疲惫,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空洞。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他声音轻得像是从远处传来的,“我是不是没那么重要。”
林栖没有立刻回应。
她只是站起来,绕到试验台后,从柜子里找出了一盏便携小夜灯,插上插头,点亮。
是一个圆圆的鹅黄色灯泡,光线暖得像冬日的柚子皮。
她把灯摆在他桌角,对他说:“顾屿,我不能替你发光,但我可以做那个一直在你身边开灯的人。”
实验室很安静,只有机器运转的低鸣声和恒温箱的滴答声。
顾屿低着头,看着那盏小小的灯,过了很久,才点了点头。
那一刻他没说话,也没哭。
但林栖知道,他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拿来点头了。
*
李洛终于醒了过来,走马灯一般的电影画面,简直描写了一个苦命博士所有的日常。
——好在,这个苦命博士有女朋友。
【李洛:就算是为了林栖,我觉得顾屿也不能自杀啊。】
【系统:说明这其中肯定是有除了教授以外的其他因素。】
【李洛:你觉得是什么?】
【系统:我觉得可能是他爹妈。】
【李洛:英雄所见略同,握手。】
*
雨停了。
车停在村口,陈思言收了伞,李洛走在边上。林栖自己单独撑一把伞,雨停了后没再撑,但还是把外套的帽子戴上了,三人沿着泥泞的土路往顾屿家走。
这是顾屿的老家,A省下面的一个小镇,从村委再到他家,要走将近二十分钟的泥路。
路边的野草长得极盛,浅绿色的杂草淹没了旧砖堆砌的小路,一脚踩下去,几乎能听见泥水声。
林栖一路都没说话。
李洛却总是忍不住看她。
李洛原本是打算只和陈思言两个人一起来的,但林栖说她想要过来看看。
而且......因为实在是时日无多,医生也建议林栖可以回家,不用再待在病房里。
李洛甚至担心林栖能不能够活到他找到真相。
“我先试着猜一下顾屿自杀的原因?我觉得我应该还达不到完全通关。”
林栖“嗯”了一声,“你试试吧。”
【李洛:系统,开始批卷吧。导师的压迫?】
【系统:1.被导师压榨欺骗——40%】
【李洛:居然只有40%?感觉读博没意思,读博读得想死?】
【系统:2.对国内的学术环境感到失望,丧失理想——20%】
【李洛:居然这两样加起来才60%,刚刚及格?】
【系统:说明我们还有同样很重要的内容还没有探索到。】
【李洛:先看看吧。】
*
李洛跟着林栖往村里走。李洛担心被人认出来是顾屿,全程带着口罩和鸭舌帽,简直像个不法分子。
他本以为这次来顾屿老家,林栖多少可能会有点触景生情的痛苦。
但林栖比谁都沉得住,像一块钝重的石头,一步一步地往顾屿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地方靠近。
顾屿家门没锁,木门上的油漆斑驳,锈迹爬满了门把手。
林栖轻轻敲了敲门,陈思言在边上陪着。
李洛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外面找了块石头坐着。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一模一样的一张脸直接去件对方父母还是有点胆子太大了。
李洛觉得还是听听转播就行。
*
屋里很暗。
窗子开着,但帘子拉得紧紧的,光透不进来。
茶几上摆着一把剪刀和几根烟头,旧电视机的荧幕泛着灰尘,角落里还有个快断了腿的电风扇。
顾屿的妈妈坐在沙发上,穿着老年保暖毛衣,头发花白得厉害,脸色苍白,像是被岁月狠狠掏空了血色。
她看见门口站着两个人,眯了眯眼,才有些迟钝地开口:“你们是……?”
“我是顾屿的朋友。”林栖语气平静,“我们是来看他的。”
“你们是来看……谁?”女人神色复杂,像是心里有什么绞着,但又强忍着不说。
“顾屿。我们听说,他走得很突然。”陈思言适时开口,语气温和,“想来看看,也想和您聊聊。”
女人点了点头,然后手指颤巍巍地去拧水壶:“你们坐吧,我给你们倒点水。”
不久,顾屿的父亲从里屋出来,拄着拐杖,比照片上老了许多。发际线退了,脸上都是凹陷的皱纹,他走路有些拖沓,看着两人时眼里闪过些微不悦。
“又是来看他的?”他一开口,就是皱着眉,“走都走了,看什么看?你们是记者吗?”
“不是。”林栖看着他,单刀直入道“我们只是,想要了解他痛苦的真正原因。”
顾屿的父亲哼了一声,神情不屑。
“痛苦?谁不痛苦?谁不是这么熬过来的?”他把拐杖一顿,“现在的年轻人啊,动不动就‘活不下去’、‘精神崩溃’,可到底过得比谁都好。我们小时候吃不上饭,难不成也一个个都跳河?”
“他是你儿子。”林栖平静地说。
“儿子怎么了?”他父亲的嗓音忽然抬高,“他是我儿子,他不争气,丢了我们全家的脸!”
那一瞬间,空气像凝住了。
林栖没动,李洛一个听转播的,拳却在身后捏紧了。
“您说什么?”陈思言看着他,“他读了博士,进了重点实验室,发了国际论文。他从小到大拿奖学金、进步生、一等奖——您说他丢脸?”
“他是读了点书,”他爸冷笑,“可最后还不是死了?自杀!我们老顾家从来没人干过这事,他是第一个。他以为他读再多书就了不起了?我就知道,他就是读书读太多,读傻了!他自己死了倒是痛快,他知道我们被亲戚指着鼻子说话吗?知道我们现在出门都不敢说自己有个儿子吗?”
“你们难过,不是因为他死了。”林栖声音很轻,却像刀一样,“你们只是觉得——他丢了你们的脸。”
老人的脸色一瞬间扭曲了,嘴唇张张合合,却说不出话。
“你们有没有问过他,那些年他是怎么活的?”林栖眼神直直地看着他,“你们有没有问过他喜不喜欢这条路?听过他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规划?”
顾屿的母亲突然低下头,嘴唇颤抖:“你别说了……”
“你们把他所有的委屈都当成‘玻璃心’,把他所有的努力都归结成‘运气好’,他跟你们说了论文的事,你们让他忍;说了身体不舒服,你们说年轻人抗造;他哭了,你们骂他丢人。他说他难受,你们说他太矫情。”
“他只是想要自己的父母站在他这边,哪怕只有一次。”林栖声音微哑,“可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林栖最先察觉到的,是他的语音回复越来越短,从最初的几句话,到后来只剩“嗯”“好”“我看看”,再到干脆连语音都不发了,只用“已读”表示存在。
林栖知道顾屿最近情绪不对。
自那次署名风波之后,顾屿就像忽然被抽空了力气。白天还照常出现在实验室,和往常一样戴口罩、穿实验服、调试仪器,可熟悉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像是披了张空壳在活着。
有一次林栖晚上回实验室取数据,意外看见顾屿还坐在老旧实验台边,整个实验室只剩那一盏台灯亮着,投下一圈昏黄的光。
他低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屏幕,光影落在脸上,把他眼下那道浅浅的青黑色映得更明显。
饭盒还搁在旁边,封膜没揭,米饭冷得都结了块。他大概忘了吃,也可能根本没打算吃。
林栖没吭声,只悄悄走过去,把饭盒拿起来放进了旁边的小加热箱里。那是他们组专门给“熬夜党”留的设备,平常几乎没人用,久了连保温灯都不太亮了。
她坐在他身边,轻声开口:“你又没吃饭。”
顾屿慢慢转过头来,像刚从别的世界回神。他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啊……忘了。”
“是不是胃又不舒服了?”林栖问。
“有一点。”他轻声说,眼神垂下来,像是说错了话的学生。
林栖没责备他,只轻轻叹了口气,替他拧开热水瓶倒了杯温水递过去:“你这样不行的,胃病会反复的。”
他接过来,手指却微微发抖。
林栖忽然觉得心里一紧。
顾屿本来就瘦,最近却更瘦了,脖子细得一低头就能看见锁骨。白大褂套在他身上,像是撑不起来的纸壳。看似在工作,但眼神没焦距,像一盏快灭的灯。
“顾屿,”她轻声叫他,“你要不要,休息一段时间?”
他苦笑了一下,“不能休息。冷祁最近要推进项目,组里又新来了两个研究生,他让我帮着带。”
“那你呢?”她抬眼看他,“你自己怎么办?”
他沉默了,最后说:“我不知道。”
林栖忽然有些鼻酸。
她不知道一个人要经历多大程度的压抑,才会连“自己怎么办”都想不出答案。
她缓缓伸出手,握住他冰凉的手指。
“顾屿,你不能这样一直熬下去。”她轻声说,“就算所有人都让你撑着,你也得有一个出口。你可以跟我说话,可以难过,可以不笑,可以说你受不了。你不用总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顾屿抬起眼睛看她,那眼神让她心口一震——那不是疲惫,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空洞。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他声音轻得像是从远处传来的,“我是不是没那么重要。”
林栖没有立刻回应。
她只是站起来,绕到试验台后,从柜子里找出了一盏便携小夜灯,插上插头,点亮。
是一个圆圆的鹅黄色灯泡,光线暖得像冬日的柚子皮。
她把灯摆在他桌角,对他说:“顾屿,我不能替你发光,但我可以做那个一直在你身边开灯的人。”
实验室很安静,只有机器运转的低鸣声和恒温箱的滴答声。
顾屿低着头,看着那盏小小的灯,过了很久,才点了点头。
那一刻他没说话,也没哭。
但林栖知道,他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拿来点头了。
*
李洛终于醒了过来,走马灯一般的电影画面,简直描写了一个苦命博士所有的日常。
——好在,这个苦命博士有女朋友。
【李洛:就算是为了林栖,我觉得顾屿也不能自杀啊。】
【系统:说明这其中肯定是有除了教授以外的其他因素。】
【李洛:你觉得是什么?】
【系统:我觉得可能是他爹妈。】
【李洛:英雄所见略同,握手。】
*
雨停了。
车停在村口,陈思言收了伞,李洛走在边上。林栖自己单独撑一把伞,雨停了后没再撑,但还是把外套的帽子戴上了,三人沿着泥泞的土路往顾屿家走。
这是顾屿的老家,A省下面的一个小镇,从村委再到他家,要走将近二十分钟的泥路。
路边的野草长得极盛,浅绿色的杂草淹没了旧砖堆砌的小路,一脚踩下去,几乎能听见泥水声。
林栖一路都没说话。
李洛却总是忍不住看她。
李洛原本是打算只和陈思言两个人一起来的,但林栖说她想要过来看看。
而且......因为实在是时日无多,医生也建议林栖可以回家,不用再待在病房里。
李洛甚至担心林栖能不能够活到他找到真相。
“我先试着猜一下顾屿自杀的原因?我觉得我应该还达不到完全通关。”
林栖“嗯”了一声,“你试试吧。”
【李洛:系统,开始批卷吧。导师的压迫?】
【系统:1.被导师压榨欺骗——40%】
【李洛:居然只有40%?感觉读博没意思,读博读得想死?】
【系统:2.对国内的学术环境感到失望,丧失理想——20%】
【李洛:居然这两样加起来才60%,刚刚及格?】
【系统:说明我们还有同样很重要的内容还没有探索到。】
【李洛:先看看吧。】
*
李洛跟着林栖往村里走。李洛担心被人认出来是顾屿,全程带着口罩和鸭舌帽,简直像个不法分子。
他本以为这次来顾屿老家,林栖多少可能会有点触景生情的痛苦。
但林栖比谁都沉得住,像一块钝重的石头,一步一步地往顾屿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地方靠近。
顾屿家门没锁,木门上的油漆斑驳,锈迹爬满了门把手。
林栖轻轻敲了敲门,陈思言在边上陪着。
李洛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外面找了块石头坐着。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一模一样的一张脸直接去件对方父母还是有点胆子太大了。
李洛觉得还是听听转播就行。
*
屋里很暗。
窗子开着,但帘子拉得紧紧的,光透不进来。
茶几上摆着一把剪刀和几根烟头,旧电视机的荧幕泛着灰尘,角落里还有个快断了腿的电风扇。
顾屿的妈妈坐在沙发上,穿着老年保暖毛衣,头发花白得厉害,脸色苍白,像是被岁月狠狠掏空了血色。
她看见门口站着两个人,眯了眯眼,才有些迟钝地开口:“你们是……?”
“我是顾屿的朋友。”林栖语气平静,“我们是来看他的。”
“你们是来看……谁?”女人神色复杂,像是心里有什么绞着,但又强忍着不说。
“顾屿。我们听说,他走得很突然。”陈思言适时开口,语气温和,“想来看看,也想和您聊聊。”
女人点了点头,然后手指颤巍巍地去拧水壶:“你们坐吧,我给你们倒点水。”
不久,顾屿的父亲从里屋出来,拄着拐杖,比照片上老了许多。发际线退了,脸上都是凹陷的皱纹,他走路有些拖沓,看着两人时眼里闪过些微不悦。
“又是来看他的?”他一开口,就是皱着眉,“走都走了,看什么看?你们是记者吗?”
“不是。”林栖看着他,单刀直入道“我们只是,想要了解他痛苦的真正原因。”
顾屿的父亲哼了一声,神情不屑。
“痛苦?谁不痛苦?谁不是这么熬过来的?”他把拐杖一顿,“现在的年轻人啊,动不动就‘活不下去’、‘精神崩溃’,可到底过得比谁都好。我们小时候吃不上饭,难不成也一个个都跳河?”
“他是你儿子。”林栖平静地说。
“儿子怎么了?”他父亲的嗓音忽然抬高,“他是我儿子,他不争气,丢了我们全家的脸!”
那一瞬间,空气像凝住了。
林栖没动,李洛一个听转播的,拳却在身后捏紧了。
“您说什么?”陈思言看着他,“他读了博士,进了重点实验室,发了国际论文。他从小到大拿奖学金、进步生、一等奖——您说他丢脸?”
“他是读了点书,”他爸冷笑,“可最后还不是死了?自杀!我们老顾家从来没人干过这事,他是第一个。他以为他读再多书就了不起了?我就知道,他就是读书读太多,读傻了!他自己死了倒是痛快,他知道我们被亲戚指着鼻子说话吗?知道我们现在出门都不敢说自己有个儿子吗?”
“你们难过,不是因为他死了。”林栖声音很轻,却像刀一样,“你们只是觉得——他丢了你们的脸。”
老人的脸色一瞬间扭曲了,嘴唇张张合合,却说不出话。
“你们有没有问过他,那些年他是怎么活的?”林栖眼神直直地看着他,“你们有没有问过他喜不喜欢这条路?听过他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规划?”
顾屿的母亲突然低下头,嘴唇颤抖:“你别说了……”
“你们把他所有的委屈都当成‘玻璃心’,把他所有的努力都归结成‘运气好’,他跟你们说了论文的事,你们让他忍;说了身体不舒服,你们说年轻人抗造;他哭了,你们骂他丢人。他说他难受,你们说他太矫情。”
“他只是想要自己的父母站在他这边,哪怕只有一次。”林栖声音微哑,“可是没有,一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