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第346章 假少爷与真千金19
热门推荐:
NBA才18岁,让我老登圆梦?
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
拟化者
汉奸搅屎棍后续
娇软夫人摆烂后,清冷权臣揽腰宠
闺蜜才是老公白月光,我选京圈太子当新欢
五岁也能谋划王朝
西游:收徒孙悟空,圣人被玩坏了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皇帝问道:“各位爱卿都这么认为?”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臣以为,顾长清成为忠信侯府世子是被动的,不应该承受这种后果!”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享了侯府富贵,如今同侯府一起流放,难道不应该?”
“如果不是忠信侯把他抱回去,他也就平平无奇一小民,既然曾与侯府同甘,现在自然要和侯府一起共苦。”
“否则岂不是忘恩负义?”
朝堂上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若是以往,忠信侯府如日中天时,他们自然不敢这么说,甚至顾长清若是犯了错,他们可能还会给他找借口推脱遮掩。
但现在不一样了。
忠信侯府已倒,顾长清只是一白丁,身上无功名,无官职。
以后和他们都不是同一个圈层的人,那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别说什么皇帝给他当靠山,不然不会支持他当众滴血验亲,真要为他考虑,这事儿就根本不是这么办的。
只要让忠信侯直接把爵位传给顾长清就行。
但是没有,皇帝选择把这件事公开,摆明了要收回爵位。
也就是顾长清天真,觉得自己不是忠信侯亲子,就非要闹个天翻地覆,现在好了,忠信侯府没了,他还能得什么好?
以后京城的鲜衣怒马,可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皇帝问顾侯爷:“忠信侯认为,顾长清是否该和你们一起去流放?”
顾侯爷摇了摇头:“他本不是我亲子,是我为一己之私将他抱回。”
“与其说他享了十几年侯府富贵,不如说,这十几年,侯府的富贵,都依托在他身上。”
“毕竟当年若没有抱回他,便也轮不到我袭爵。”
“且,我心存私念,这些年除了吃穿上未曾亏待过他,其他方面,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没有为他的官途奔走过。”
“他没得到侯府的便利,自然不必承担侯府的恶果。”
“长清,是我对不住你!”
顾长清倒是没想过,临了临了,顾侯爷会说这番话。
但他也不会认为,这是顾侯爷真的对他心存善意,若他真有这种善意,上辈子,原主的下场就不会那么惨烈。
哪怕直接告诉原主真相,原主难道还会把这种要命的真相爆出来?
可是他没有,侯府算计了原主的一生。
连原主的孩子都没留下,因为斩草要除根。
如今这番话有情有义,不过是权衡利弊结果下,给自己留的最后的体面,向世人昭告他也没那么不堪,他有承担错误的勇气。
而且,在这件事情当中,皇帝站在顾长清那边,所以,他没有必要,也不能,拉顾长清下水,以免害人害己。
顾侯爷说完,朝堂静了一瞬。
见没有人继续说话,皇帝道:“各位爱卿都说完了?”
大人们低着头,没人说话。
皇帝道:“宣长公主。”
大人们:“???”
不是在说顾长清跟着流放的事吗?怎么又把长公主喊来了?
这,这事儿跟长公主也没关系啊。
要非说有关系,那就是长公主把顾长清从万佛寺带回来……
长公主穿着朝服,雍容华贵:“见过皇上。”
“皇姐免礼。”没等长公主把礼行下去,皇帝就赶紧免了她的礼,含笑道:“皇姐不是说,有喜事向众位大人宣布?”
众位大人:“???”
什么喜事?长公主的喜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长公主要挑驸马不成?
不对,长驸马和长公主感情好着呢。
长公主没让大家猜测,开口道:“长清是我公主府丢失多年的二少爷!老天保佑,让我们母子相认。”
“为免日后有人诋毁长清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本宫今日,当着各位大人的面,和长清滴血验亲。”
早有准备的太医,再次端上一碗清水。
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两滴血液飞快相融。
长公主和顾长清的母子关系得到确认。
“恭喜长公主,恭喜二公子。”
“恭喜长公主,恭喜二公子!”大人们齐声祝贺。
这下,方才叫嚣着让顾长清和忠信侯府一起去流放的人就尴尬了。
只希望长公主不知道方才他们方才说过什么。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长公主威严扫过全场:“顾长清是本宫的孩子,若不是当年忠信侯抢走孩子,长清同样可以富贵安稳长大。”
“本宫的长清,明明是受害者,你们却说他有罪,忠信侯这个抢孩子的凶手,倒没见你们去谴责。”
“各位大人,真就这么大公无私,想让长清和忠信侯府同甘共苦?”
“依本宫看,未必!”
“你们无非是看长清没有靠山,拿捏起来毫不费力,事情办成了,便是你们的功绩,是你们铁面无私的一枚勋章。”
“甚至,若忠信侯运气好,日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你们今日的仗义直言,便会有十倍百倍回报。”
“若是办不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毫无背景的长清,也无法对你们做什么。”
众人被他说得冷汗都出来了,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可谁能想到呢?
长公主道:“可长清是本宫的儿子!”
“各位大人这般算计本宫儿子,本宫若不回敬一二,倒显得无能。”
“所以,本宫给各位大人三天时间,三天内,交待自己的问题,等皇上责罚。”
“若是三天内,没把自己的问题交待清楚,那本宫就只好代劳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方才叫嚣着让顾长清一起去流放的几位大人却面色发白。
这,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其中一个道:“长公主殿下,臣方才所言,并非蓄意欺负二公子,而是按照历来的案例综合考虑来说的,请长公主明察。”
长公主淡:“本宫是来给儿子撑腰的,又不是来和你讲理的!”
“本宫可不像有些人,忘恩负义,明明靠着我家长清才得了爵位,却处处算计我家长清,堂堂侯府, 连个差事都没给他安排,还想算计他的婚事!”
忠信侯脑袋垂得低低得,主打一个装死。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臣以为,顾长清成为忠信侯府世子是被动的,不应该承受这种后果!”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享了侯府富贵,如今同侯府一起流放,难道不应该?”
“如果不是忠信侯把他抱回去,他也就平平无奇一小民,既然曾与侯府同甘,现在自然要和侯府一起共苦。”
“否则岂不是忘恩负义?”
朝堂上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若是以往,忠信侯府如日中天时,他们自然不敢这么说,甚至顾长清若是犯了错,他们可能还会给他找借口推脱遮掩。
但现在不一样了。
忠信侯府已倒,顾长清只是一白丁,身上无功名,无官职。
以后和他们都不是同一个圈层的人,那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别说什么皇帝给他当靠山,不然不会支持他当众滴血验亲,真要为他考虑,这事儿就根本不是这么办的。
只要让忠信侯直接把爵位传给顾长清就行。
但是没有,皇帝选择把这件事公开,摆明了要收回爵位。
也就是顾长清天真,觉得自己不是忠信侯亲子,就非要闹个天翻地覆,现在好了,忠信侯府没了,他还能得什么好?
以后京城的鲜衣怒马,可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皇帝问顾侯爷:“忠信侯认为,顾长清是否该和你们一起去流放?”
顾侯爷摇了摇头:“他本不是我亲子,是我为一己之私将他抱回。”
“与其说他享了十几年侯府富贵,不如说,这十几年,侯府的富贵,都依托在他身上。”
“毕竟当年若没有抱回他,便也轮不到我袭爵。”
“且,我心存私念,这些年除了吃穿上未曾亏待过他,其他方面,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没有为他的官途奔走过。”
“他没得到侯府的便利,自然不必承担侯府的恶果。”
“长清,是我对不住你!”
顾长清倒是没想过,临了临了,顾侯爷会说这番话。
但他也不会认为,这是顾侯爷真的对他心存善意,若他真有这种善意,上辈子,原主的下场就不会那么惨烈。
哪怕直接告诉原主真相,原主难道还会把这种要命的真相爆出来?
可是他没有,侯府算计了原主的一生。
连原主的孩子都没留下,因为斩草要除根。
如今这番话有情有义,不过是权衡利弊结果下,给自己留的最后的体面,向世人昭告他也没那么不堪,他有承担错误的勇气。
而且,在这件事情当中,皇帝站在顾长清那边,所以,他没有必要,也不能,拉顾长清下水,以免害人害己。
顾侯爷说完,朝堂静了一瞬。
见没有人继续说话,皇帝道:“各位爱卿都说完了?”
大人们低着头,没人说话。
皇帝道:“宣长公主。”
大人们:“???”
不是在说顾长清跟着流放的事吗?怎么又把长公主喊来了?
这,这事儿跟长公主也没关系啊。
要非说有关系,那就是长公主把顾长清从万佛寺带回来……
长公主穿着朝服,雍容华贵:“见过皇上。”
“皇姐免礼。”没等长公主把礼行下去,皇帝就赶紧免了她的礼,含笑道:“皇姐不是说,有喜事向众位大人宣布?”
众位大人:“???”
什么喜事?长公主的喜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长公主要挑驸马不成?
不对,长驸马和长公主感情好着呢。
长公主没让大家猜测,开口道:“长清是我公主府丢失多年的二少爷!老天保佑,让我们母子相认。”
“为免日后有人诋毁长清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本宫今日,当着各位大人的面,和长清滴血验亲。”
早有准备的太医,再次端上一碗清水。
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两滴血液飞快相融。
长公主和顾长清的母子关系得到确认。
“恭喜长公主,恭喜二公子。”
“恭喜长公主,恭喜二公子!”大人们齐声祝贺。
这下,方才叫嚣着让顾长清和忠信侯府一起去流放的人就尴尬了。
只希望长公主不知道方才他们方才说过什么。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长公主威严扫过全场:“顾长清是本宫的孩子,若不是当年忠信侯抢走孩子,长清同样可以富贵安稳长大。”
“本宫的长清,明明是受害者,你们却说他有罪,忠信侯这个抢孩子的凶手,倒没见你们去谴责。”
“各位大人,真就这么大公无私,想让长清和忠信侯府同甘共苦?”
“依本宫看,未必!”
“你们无非是看长清没有靠山,拿捏起来毫不费力,事情办成了,便是你们的功绩,是你们铁面无私的一枚勋章。”
“甚至,若忠信侯运气好,日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你们今日的仗义直言,便会有十倍百倍回报。”
“若是办不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毫无背景的长清,也无法对你们做什么。”
众人被他说得冷汗都出来了,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可谁能想到呢?
长公主道:“可长清是本宫的儿子!”
“各位大人这般算计本宫儿子,本宫若不回敬一二,倒显得无能。”
“所以,本宫给各位大人三天时间,三天内,交待自己的问题,等皇上责罚。”
“若是三天内,没把自己的问题交待清楚,那本宫就只好代劳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方才叫嚣着让顾长清一起去流放的几位大人却面色发白。
这,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其中一个道:“长公主殿下,臣方才所言,并非蓄意欺负二公子,而是按照历来的案例综合考虑来说的,请长公主明察。”
长公主淡:“本宫是来给儿子撑腰的,又不是来和你讲理的!”
“本宫可不像有些人,忘恩负义,明明靠着我家长清才得了爵位,却处处算计我家长清,堂堂侯府, 连个差事都没给他安排,还想算计他的婚事!”
忠信侯脑袋垂得低低得,主打一个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