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 第504章 诗的含义

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第504章 诗的含义

    重新下楼,邢老二暗暗对李禹点了个头,随后看向上官清。

    “教授,你不用紧张,那群学生已经被我关押进房间里了,只要你配合,我保准他们安然无事,甚至事成之后,我还可以分你一杯羹。”

    客厅没有学生,看着上官清激动的神情,邢老二对着一旁守候在一楼房间外的汉子招手,对方遵从的打开后,露出房间里面的情形,随后便把门关上。

    “教授,我们还是谈一些实际点的东西。毕竟谁又会和钱过不去,是吧教授?”邢老二说的理所当然,试图说服上官清。

    但见上官清义愤填膺的模样,明显听不进去。

    如果不是形势所逼,作为教授,他打死也是宁死不屈。

    李禹倒是能理解,人家老辈子有钱,几百万的东西都随便买,年纪大了,风浪的事根本不想参与。

    “教授,你要装的这么高风亮节那我也没办法。”邢老二摊了摊手:“那我想让你卖点力,只能从另外的方面来商讨了。”

    “教授的孙子和孙女是在渝庆小学上学是吧。正好我拍了些照片,教授应该不介意吧?”

    说罢,刀疤嘴从旁边拿过来几张照片,里面有两个特写的男孩和女孩。

    “畜生!”上官清吹胡瞪眼,眼里盛满怒火。

    这摆明是在威胁他。

    被骂,邢老二倒是没什么表示,颇为大度道:“上官教授,这次你骂我我就不和你计较了,不过还有下次,我会很不高兴,我一不高兴,就喜欢虐人,正好那几个大学生,我觉得可以拿来练练手。”

    上官清面色震怒,整个人握紧了拳头,但这次却没再开口。

    “教授,你最好是竭尽全力帮助我,我话就放在这,拿不到结果,不仅这几个学生,还有你的家人,我想他们就得付出一些代价,至于这个代价的重量,就靠教授你的表现了。”

    邢老二语气凌冽。

    上官清拳头捏着微微颤抖,心绪起伏,良久后,才有些挫败的低下头:“我知道了。”

    看着上官清彻底顺从的样子,邢老二笑着拍了拍手:“这才对嘛教授,大家和和气气的挺好,我这人其实很好的,不信你问毒舌兄弟。”

    邢老二目光又落在李禹身上,不过上官清明显没有理会。

    “行吧教授,咱们言归正传,听说你找到了关于古墓的线索,你先给我和毒舌兄弟分享分享。”

    三人坐在了民宿餐桌位置,餐厅灯打开,光亮很足,桌上一张半米宽的地图放置着。

    上面是地势脉络图,这是奉城的山岳地图。

    地图上还被红笔圈出了几个位置,另外地图右下角的空白处,还写着今日邢老二给李禹的那句诗。

    “我研究了下这首诗词。”上官清深呼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三国时期,刘备死于白帝城,而当时还有着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在场,那便是诸葛亮。”

    “以诸葛亮的智慧,肯定知道送刘备尸首回都城,会腐烂,所以刘备墓埋在奉城的几率偏大。”

    “而这首诗词,很可能便是诸葛亮所留。”

    赤甲峰头月半斜,瞿塘峡口晓光赊。

    “刘备古墓的入口,便很可能是当时诸葛亮在墓园前所做。”

    上官清面色郑重:“词前一句的意思指明古墓位置,而当时在墓园口,能在赤甲峰见到傍晚的月亮,在瞿塘峡位置,能看见古墓位置,天明时刚好能见到升起来的天色。”

    “但这个太广泛了,这句诗的意思,在我看来,大概是指赤甲峰和瞿塘峡的时间和光影之类的意思,比如入口处在月光和晨光的照射下,显示出特殊的标记。”

    “而后一句诗,三星坠处藏云岫,一线天开透玉华,便是详细地址。”

    上官清在地图上画了一圈,把山峰勾勒了下。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便是一名天文学者,着名的火烧赤壁借东风,也能看出,所以这句词,就涉及星象。”

    “三星可能同时出现,发出的光芒,从空中落下,云岫的意思是指云雾缭绕的山洞,也就是说,第一句说的是三星的光芒,投射在云雾缭绕的山体中。

    “后一句,一线天是奉城石灰岩地貌常见景观,两座山体夹缝中露出的狭长天空。”

    “透玉华的意思很可能便是星象的光芒落下,透过云雾缭绕的山峰,落在一线天内,在入口处发出微光的意思。”

    对于诗词的一番介绍,上官清解释的很详细。

    李禹听的都想竖大拇指赞叹了。

    不愧是教授啊,一句诗都能拿出这么多信息。

    难怪邢老二这么看重上官清不惜如此以家人学生的安全威胁强迫他留下。

    邢老二眯着眼:“那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

    “这两句诗的描写都偏向于理想化,若是诸葛亮作出,定然不会如此华而不实,但这风格的确像是他所写。”

    “诸葛亮因为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太强,进而被人忽略了他身为文青的那方面造诣。”

    上官清神情不变,徐徐道:“这首诗应该不止这几句词,三国时候瞿塘峡一般称之为瞿塘关或者江塘,不会说瞿塘峡,这首词如果确实是诸葛亮所写,那么应该就会是被人修改后特地放出来的。”

    这下,轮到邢老二傻眼了,他有些惊疑不定。

    “你这依据从何而来?”

    邢老二质问开口。

    “这只是种猜测。”上官清说出自己立场:“你信与不信,在于你,这四句诗的解析我已经全部告知,仅凭这首诗的信息,我是无法推断出具体方位,除非把这上面表现出来的地形,全部找出来进行比对。”

    “但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地形很可能被改变过,几乎很难找出此地形。”

    “除非,这首词是现代人写的,但若是现代人所写,那就更矛盾,有人知道这古墓位置,为何还去故弄玄乎,把这诗传出来,目的又是什么,所以,你们首先需要摸清,这首诗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