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集体夫妻房 第382章 审问曾和民
热门推荐:
九叔世界:微末小道末法升仙录
沙奈朵:养成天才少女当联盟冠军
战神世家
赘婿神皇
御兽:就你小子喜欢契约老古董!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修真需要高科技
强制宠!她一吻,太子爷就失控
玄幻:收徒百万年的我终于出关了
各村村干部忙着将借来的牛送还给农民,并同时给农民们支付牛的租金的时候,公安局和纪委的同志们立即开始对嫌疑人展开了审讯。
先说养牛场老板曾和民。
涉嫌诈骗的老板曾和民,被公安局戴上手铐带走的时候,他浑身的骨头都软了,有那一瞬间,他的脸色惨白如纸。
但是,曾和民很快似乎就没有那么难受了,也许是他想到自己的好日子虽然可能完了,但有不少人陪着他,人家的日子比他更潇洒,不是也马上就要完了吗?
区长申愚春被纪委的同志带上车的时候,曾和民是看到的,虽然没有戴手铐,但从申愚春的脸色就可以看出来,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一个老板的日子再潇洒,能有他们当官的潇洒?老板再有钱,
你走到哪里,有谁对你会唯唯诺诺?没有,可是当官的就不一样了,在位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都得对他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因为他们掌握着无数人的命运,他们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话可以让你大富大贵,他们随时可以让你上天堂,也可以让你下地狱。
但是老板就没有这个能量,也没有这个本事,老板的命运也掌握在官员们的手里。
正因为如此,当官员们失去权力的时候,他们受到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心灵上也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很多官员一旦失去了权力就会选择自杀。因为这样的落差他们受不了,他们宁可去死。
因此曾和民想起申愚春被纪委带走的时候,脸色如土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好受了不少。
曾和民一进公安局就进了审讯室,仅仅过去了五分钟就对他开始了审讯。
他被固定在一把椅子里,他的双手和双脚都被一个铁环所固定,动弹不得。
“曾和民,党的政策不用和你多说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你明白吗?”
审讯人员用轻松的口气,以聊天的口吻开始了对曾和民的审讯。
“明白,警官,我一定老实交代,绝不抗拒。”
曾和民这样回答,他是真的已经想好了,既然曾和民已经被纪
委带走了,畜牧局局长也被纪委的人带走了,他就是想保护他们,自己一个人扛下来,也扛不下来了,他们倒霉既然都已经是注定的,他又何必硬扛?还不如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交代算了,还可以少吃亏。
警官:“曾和民,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你以前是一个房开商,修房子卖那么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修房子卖却来养牛?”
曾和民:“呵呵,这修房子看起来是大生意,听起来也是大生意,可是这都是表面上的,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开发房子这玩意操心多,地皮贵,税收重。说实话,如果搞放开这玩意不靠贷款支撑,真没有几家能赚到钱的,如果还了贷款,多数房开商还得赔本。”
警官:“别扯远了,你就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来银山镇养牛?你是外地人,要养牛在你们老家养不好吗?为什么千里迢迢来银山镇养牛?”
曾和民:“警官,告诉您们这是为什么吧,您们将来要是有机会掌权了,您们也可以这样操作好赚钱。”
警官:“严肃点,不要鬼扯。”
曾和民:“警官,我不是鬼扯,我说的都是真话,我是招商引资来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外地人来这里养牛?其实这是你们地方上领导的主意,因为这样好保密,我们和这里的人不熟,一般的人我们不会和他们交往,因此我们也不会把秘密说出去。”
警官:“你和谁之间有什么秘密?
曾和民:“当然是和掌权的人的秘密,我们分成的秘密。”
警官:“说具体一点,跟谁分钱?”
曾和民:“我这个养牛的项目是区长申愚春给我的,当然首先是和申愚春区长分钱的秘密。”
警官:“那你们具体是怎样分的?”
曾和民:“我们计划养牛一万头,这养牛场的一切设施,建牛棚,建办公楼等都是政府帮忙我们贷款建的,为什么要贷款呢?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还,我们是等待这养牛的项目一旦国际不再补贴的时候,我们就宣布破产,然后贷款就不用还了。”
警官:“你们既然计划了要养一万头牛为什么最终又没有养?”
曾和民:“这就是秘密,如果我们真养了一万头牛,我们哪里还能赚到钱?因为政府一号召大家养牛,如果真养那么多牛,牛肉价格必定一路狂跌,这样一来,我们真养一万头牛,不但赚不到钱,就算政府补贴一头牛五百元,我们依然会血本无归,这个道理其实他们当官的也明白,我们做生意的更不是傻子,因此我们表面上大规模的修建设施,当然不能傻乎乎地拿自己的钱来修,只能贷款(因为不用还),然后对外宣称养了一万头牛,让媒体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也对外宣传养了一万头牛,实际上我们只是买几百头牛来装装样子,种几十亩牧草来哄骗老百姓。”
警官:“你觉得老百姓真的被蒙骗了吗?”
曾和民:“这个其实并不重要,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
我们具体养了多少头牛,他们也不会来数,更不知道我们一年领取了多少补贴,老百姓,只要没有动他们手里的蛋糕,他们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
警官:“你们就是靠这样赚钱的?”
曾和民:“是的,我们这样做稳赚不赔,因为我们实际投资得很少,收入却十分可观,我们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因为我们根本不卖牛肉,即使牛肉跌到一毛钱一斤,我们照样赚钱,因为我们是以瘦牛育肥的名义养牛的,我们做资料是一年出栏两批牛,一批一万头,这样我们一年就可以拿到两万头牛的补贴,一头牛补贴五百元,你可以算出我们一年能领到多少政府的补贴,而且,遇到牛肉市场行情不好,尽管我们一斤牛肉都没有卖,但我们依然可以继续申请贷款,因为这贷款我们根本就没有打算还。”
警官:“也就是说,你们骗取国家的贷款不算,一年就至少可以骗取国家一千万的补贴?”
曾和民:“纠正一下,这不是骗,是抓住了致富的机会。”
先说养牛场老板曾和民。
涉嫌诈骗的老板曾和民,被公安局戴上手铐带走的时候,他浑身的骨头都软了,有那一瞬间,他的脸色惨白如纸。
但是,曾和民很快似乎就没有那么难受了,也许是他想到自己的好日子虽然可能完了,但有不少人陪着他,人家的日子比他更潇洒,不是也马上就要完了吗?
区长申愚春被纪委的同志带上车的时候,曾和民是看到的,虽然没有戴手铐,但从申愚春的脸色就可以看出来,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一个老板的日子再潇洒,能有他们当官的潇洒?老板再有钱,
你走到哪里,有谁对你会唯唯诺诺?没有,可是当官的就不一样了,在位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都得对他唯唯诺诺,毕恭毕敬,因为他们掌握着无数人的命运,他们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话可以让你大富大贵,他们随时可以让你上天堂,也可以让你下地狱。
但是老板就没有这个能量,也没有这个本事,老板的命运也掌握在官员们的手里。
正因为如此,当官员们失去权力的时候,他们受到的打击也是致命的,心灵上也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很多官员一旦失去了权力就会选择自杀。因为这样的落差他们受不了,他们宁可去死。
因此曾和民想起申愚春被纪委带走的时候,脸色如土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好受了不少。
曾和民一进公安局就进了审讯室,仅仅过去了五分钟就对他开始了审讯。
他被固定在一把椅子里,他的双手和双脚都被一个铁环所固定,动弹不得。
“曾和民,党的政策不用和你多说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你明白吗?”
审讯人员用轻松的口气,以聊天的口吻开始了对曾和民的审讯。
“明白,警官,我一定老实交代,绝不抗拒。”
曾和民这样回答,他是真的已经想好了,既然曾和民已经被纪
委带走了,畜牧局局长也被纪委的人带走了,他就是想保护他们,自己一个人扛下来,也扛不下来了,他们倒霉既然都已经是注定的,他又何必硬扛?还不如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交代算了,还可以少吃亏。
警官:“曾和民,据我们掌握的资料,你以前是一个房开商,修房子卖那么赚钱的生意,为什么不修房子卖却来养牛?”
曾和民:“呵呵,这修房子看起来是大生意,听起来也是大生意,可是这都是表面上的,表面上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开发房子这玩意操心多,地皮贵,税收重。说实话,如果搞放开这玩意不靠贷款支撑,真没有几家能赚到钱的,如果还了贷款,多数房开商还得赔本。”
警官:“别扯远了,你就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来银山镇养牛?你是外地人,要养牛在你们老家养不好吗?为什么千里迢迢来银山镇养牛?”
曾和民:“警官,告诉您们这是为什么吧,您们将来要是有机会掌权了,您们也可以这样操作好赚钱。”
警官:“严肃点,不要鬼扯。”
曾和民:“警官,我不是鬼扯,我说的都是真话,我是招商引资来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外地人来这里养牛?其实这是你们地方上领导的主意,因为这样好保密,我们和这里的人不熟,一般的人我们不会和他们交往,因此我们也不会把秘密说出去。”
警官:“你和谁之间有什么秘密?
曾和民:“当然是和掌权的人的秘密,我们分成的秘密。”
警官:“说具体一点,跟谁分钱?”
曾和民:“我这个养牛的项目是区长申愚春给我的,当然首先是和申愚春区长分钱的秘密。”
警官:“那你们具体是怎样分的?”
曾和民:“我们计划养牛一万头,这养牛场的一切设施,建牛棚,建办公楼等都是政府帮忙我们贷款建的,为什么要贷款呢?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还,我们是等待这养牛的项目一旦国际不再补贴的时候,我们就宣布破产,然后贷款就不用还了。”
警官:“你们既然计划了要养一万头牛为什么最终又没有养?”
曾和民:“这就是秘密,如果我们真养了一万头牛,我们哪里还能赚到钱?因为政府一号召大家养牛,如果真养那么多牛,牛肉价格必定一路狂跌,这样一来,我们真养一万头牛,不但赚不到钱,就算政府补贴一头牛五百元,我们依然会血本无归,这个道理其实他们当官的也明白,我们做生意的更不是傻子,因此我们表面上大规模的修建设施,当然不能傻乎乎地拿自己的钱来修,只能贷款(因为不用还),然后对外宣称养了一万头牛,让媒体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也对外宣传养了一万头牛,实际上我们只是买几百头牛来装装样子,种几十亩牧草来哄骗老百姓。”
警官:“你觉得老百姓真的被蒙骗了吗?”
曾和民:“这个其实并不重要,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
我们具体养了多少头牛,他们也不会来数,更不知道我们一年领取了多少补贴,老百姓,只要没有动他们手里的蛋糕,他们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
警官:“你们就是靠这样赚钱的?”
曾和民:“是的,我们这样做稳赚不赔,因为我们实际投资得很少,收入却十分可观,我们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因为我们根本不卖牛肉,即使牛肉跌到一毛钱一斤,我们照样赚钱,因为我们是以瘦牛育肥的名义养牛的,我们做资料是一年出栏两批牛,一批一万头,这样我们一年就可以拿到两万头牛的补贴,一头牛补贴五百元,你可以算出我们一年能领到多少政府的补贴,而且,遇到牛肉市场行情不好,尽管我们一斤牛肉都没有卖,但我们依然可以继续申请贷款,因为这贷款我们根本就没有打算还。”
警官:“也就是说,你们骗取国家的贷款不算,一年就至少可以骗取国家一千万的补贴?”
曾和民:“纠正一下,这不是骗,是抓住了致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