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集体夫妻房 第480章 一个特殊的举报者
在众多的自首和举报者当中,来了一个特殊的举报者,说他特殊,是因为他不是医院的医生,也不是医院的职工。
这个人是个工程承包商,他叫杜清明。
杜清明是通过省里面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冉院长的,杜清明这个朋友在位的时候,地位不算高,但还是有一点的影响力,因此冉院长给他面子,答应和杜清明谈谈关于工程承包的事。
谈谈,主要是谈什么呢?表面上是谈招投标的事,实际上是相互试探对方开出的条件。
但是条件也不能摆在桌面上来谈,只能暗示或者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示。
在招投标没有进行前,杜清明就先通过银行账号转账(冉怀阴亲戚的账号)、赠送银行卡、直接送现金、金条、古玩字画等方式向冉怀阴送了一亿多。
等杜清明中标之后,又向冉怀阴送了两个亿。
接下来根据工程进度付的款项,每一笔款都按照事先杜清明的承诺给冉怀阴送去三分之一。
其实这也没什么,这在杜清明的计划之内,就算是这样,冉怀阴这个院长算是“头包”,那他杜清明至少算是二包吧?作为二包,一定也会赚得不少的。
而且杜清明知道,他中标的时候虽然只有26亿元?,但是后面会不断地追加,根据杜清明的表现不断地追加。
可是,杜清明没有想到,就算是这样,就算冉院长赚得比他还多,可他依然不满意,依然还想赚得更多。
在修建过程中,冉院长居然让他的“妃子”们来充当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的供应商。
那些好几个人才娇美的护士都来跟他谈材料供应,有的要供应水泥,有的要卖钢材给他,有的要卖砖给他......总之,凡是建筑中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冉院长的人来和他谈。
那些千娇百媚的姑奶奶他一个都不敢得罪,谁敢得罪“妃子”?除非是你不想活了。
而且,供应材料的单价,全都是“妃子”们说了算,他根本就不敢跟她们讨价还价。
当然,真正提供材料的并不是“妃子”们,她们只是在中间充当了一个“倒卖”的环节,如果六十年代政府打击的“投机倒把”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这帮“妃子”了。
因为她们在中间倒卖要想狠狠地赚一笔,单价自然不会低,可是质量却多半好不了。
可是就算质量差,价格高,杜清明也不敢拒绝,因为他知道拒绝的后果会很严重。冉怀阴随便说句话就能让他血本无归。
后来,介绍杜清明那位省里的领导又退位了,冉怀阴就更不把他杜清明放在眼里了,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虽然后面从最初中标的26个亿追加到36个亿,可是等工程完工后一决算,杜清明发现,自己前后给冉怀阴贡献了十个亿以上,
可是自己的利润几乎为零。
因为杜清明发现,自己居然只赚了区区三千万的毛利润,36个亿的工程啊,赚三千万的毛利润,大概鬼都不会信吧?但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为什么很多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包工头,实际上却负债累累,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包工头了吧?
三千万的毛利润,平时吃吃喝喝也就花掉了,对于杜清明这样级别的包工头来说,两年吃吃喝喝花掉三千万也属于正常,他请的可不是普通人啊,一顿饭可不是三千两千就能打发的。
有时候,一顿饭下来,加上玩乐,花个十万二十万的都属于正常开销了。
他赚的那点钱,实际上,可能还没有冉怀阴的某些“妃子”赚得多呢,她们拿到手的可都是纯利润,不需要去讨好谁。
“知道我为什么要来举报冉院长吗?我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可是,冉院长对我有恩吗?没有。我对他只有愤恨,没有感激。”
说到最后,杜清明愤愤地说,他非常担心省纪委的领导将他当成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看待。
“杜总,请您继续说下去,我们并没有将您当成忘恩负义的人,相反,我们非常理解您,并且尊重您的选择,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理解您的处境,您是万不得已,或者说不得已而为之。”
阳风这样严肃地对杜清明说,因为阳风曾经也承包过工程,深知作为一个工程老板,如果遇到一个贪得无厌的领导会有多难,贪得无厌的领导只会将包工头当成苦力来使唤,他才不会认为你是什么老板。
因为阳风对杜清明的理解,因此他跟他说话的时候,每一个字都使用“您”这样尊重对方的称呼,而不是随随便便地说“你”。
“我之所以一定要来举报冉院长,是因为我知道修建的这个新院区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因为她们的供应的材料质量都是有问题的,可是我又没办法拒绝,这医院的这些大楼早晚要出事,如果我不来举报,将来出事了,责任都是我的,我可承担不起啊!”
说到这里,冉院长难过而又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早一点举报。”
卫青这样说道,然后蒋芝也表示同意地点点头。
“唉,这位领导,您大概还是年轻啊!您可能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我敢吗?再说,我能相信谁?我那时候向谁举报去?如果我找错了人,找错了衙门,我上一分钟举报,下一分钟冉院长就知道了,他们还不联合起来把我往死里整?”
杜清明激动地说,阳风听了,都不得不点头表示同意,是啊,作为一个包工头,举报甲方领导,这是犯大忌地呀!可以说,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看来都是属于大逆不道的忘恩负义行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你倒好,不但不报恩,还恩将仇报,以后谁还敢将工程承包给你?你在这个行业
还能混下去吗?
因此你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其实,杜清明已经是涌泉相报了,他只得到了一滴水的好处,而冉院长得到的可是大江大河呀!
如果不是担心工程以后会出事,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他也不会来举报,如果不是省纪委巡视组到处悬挂横幅,表示了坚定的一查到底的决心,让杜清明看到了希望,他也没有勇气来举报并自首。
这个人是个工程承包商,他叫杜清明。
杜清明是通过省里面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冉院长的,杜清明这个朋友在位的时候,地位不算高,但还是有一点的影响力,因此冉院长给他面子,答应和杜清明谈谈关于工程承包的事。
谈谈,主要是谈什么呢?表面上是谈招投标的事,实际上是相互试探对方开出的条件。
但是条件也不能摆在桌面上来谈,只能暗示或者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示。
在招投标没有进行前,杜清明就先通过银行账号转账(冉怀阴亲戚的账号)、赠送银行卡、直接送现金、金条、古玩字画等方式向冉怀阴送了一亿多。
等杜清明中标之后,又向冉怀阴送了两个亿。
接下来根据工程进度付的款项,每一笔款都按照事先杜清明的承诺给冉怀阴送去三分之一。
其实这也没什么,这在杜清明的计划之内,就算是这样,冉怀阴这个院长算是“头包”,那他杜清明至少算是二包吧?作为二包,一定也会赚得不少的。
而且杜清明知道,他中标的时候虽然只有26亿元?,但是后面会不断地追加,根据杜清明的表现不断地追加。
可是,杜清明没有想到,就算是这样,就算冉院长赚得比他还多,可他依然不满意,依然还想赚得更多。
在修建过程中,冉院长居然让他的“妃子”们来充当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的供应商。
那些好几个人才娇美的护士都来跟他谈材料供应,有的要供应水泥,有的要卖钢材给他,有的要卖砖给他......总之,凡是建筑中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冉院长的人来和他谈。
那些千娇百媚的姑奶奶他一个都不敢得罪,谁敢得罪“妃子”?除非是你不想活了。
而且,供应材料的单价,全都是“妃子”们说了算,他根本就不敢跟她们讨价还价。
当然,真正提供材料的并不是“妃子”们,她们只是在中间充当了一个“倒卖”的环节,如果六十年代政府打击的“投机倒把”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这帮“妃子”了。
因为她们在中间倒卖要想狠狠地赚一笔,单价自然不会低,可是质量却多半好不了。
可是就算质量差,价格高,杜清明也不敢拒绝,因为他知道拒绝的后果会很严重。冉怀阴随便说句话就能让他血本无归。
后来,介绍杜清明那位省里的领导又退位了,冉怀阴就更不把他杜清明放在眼里了,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虽然后面从最初中标的26个亿追加到36个亿,可是等工程完工后一决算,杜清明发现,自己前后给冉怀阴贡献了十个亿以上,
可是自己的利润几乎为零。
因为杜清明发现,自己居然只赚了区区三千万的毛利润,36个亿的工程啊,赚三千万的毛利润,大概鬼都不会信吧?但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为什么很多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包工头,实际上却负债累累,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包工头了吧?
三千万的毛利润,平时吃吃喝喝也就花掉了,对于杜清明这样级别的包工头来说,两年吃吃喝喝花掉三千万也属于正常,他请的可不是普通人啊,一顿饭可不是三千两千就能打发的。
有时候,一顿饭下来,加上玩乐,花个十万二十万的都属于正常开销了。
他赚的那点钱,实际上,可能还没有冉怀阴的某些“妃子”赚得多呢,她们拿到手的可都是纯利润,不需要去讨好谁。
“知道我为什么要来举报冉院长吗?我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可是,冉院长对我有恩吗?没有。我对他只有愤恨,没有感激。”
说到最后,杜清明愤愤地说,他非常担心省纪委的领导将他当成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看待。
“杜总,请您继续说下去,我们并没有将您当成忘恩负义的人,相反,我们非常理解您,并且尊重您的选择,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理解您的处境,您是万不得已,或者说不得已而为之。”
阳风这样严肃地对杜清明说,因为阳风曾经也承包过工程,深知作为一个工程老板,如果遇到一个贪得无厌的领导会有多难,贪得无厌的领导只会将包工头当成苦力来使唤,他才不会认为你是什么老板。
因为阳风对杜清明的理解,因此他跟他说话的时候,每一个字都使用“您”这样尊重对方的称呼,而不是随随便便地说“你”。
“我之所以一定要来举报冉院长,是因为我知道修建的这个新院区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因为她们的供应的材料质量都是有问题的,可是我又没办法拒绝,这医院的这些大楼早晚要出事,如果我不来举报,将来出事了,责任都是我的,我可承担不起啊!”
说到这里,冉院长难过而又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早一点举报。”
卫青这样说道,然后蒋芝也表示同意地点点头。
“唉,这位领导,您大概还是年轻啊!您可能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我敢吗?再说,我能相信谁?我那时候向谁举报去?如果我找错了人,找错了衙门,我上一分钟举报,下一分钟冉院长就知道了,他们还不联合起来把我往死里整?”
杜清明激动地说,阳风听了,都不得不点头表示同意,是啊,作为一个包工头,举报甲方领导,这是犯大忌地呀!可以说,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看来都是属于大逆不道的忘恩负义行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你倒好,不但不报恩,还恩将仇报,以后谁还敢将工程承包给你?你在这个行业
还能混下去吗?
因此你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其实,杜清明已经是涌泉相报了,他只得到了一滴水的好处,而冉院长得到的可是大江大河呀!
如果不是担心工程以后会出事,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他也不会来举报,如果不是省纪委巡视组到处悬挂横幅,表示了坚定的一查到底的决心,让杜清明看到了希望,他也没有勇气来举报并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