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学玩游戏,40岁阿姨开挂逆袭 > 第354章 绿了!色有绿了!

学玩游戏,40岁阿姨开挂逆袭 第354章 绿了!色有绿了!

    量子净水的涟漪已经扩散,即将掀起巨浪。

    荒漠绿化的种子已经播下,静待萌发。

    而最核心的碳捕捉技术,如同沉睡的巨龙,等待着前哨站稳脚跟后,再发出那惊天动地的咆哮。

    “小9,”袁宝轻啜一口清茶,“继续严密监控‘清水’行动组的动向,特别是他们对催化剂复现和大规模实验的结果。

    同时,留意学术界对我们‘林风’论文的反应。”

    “放心吧,小主!一切尽在掌握!”小9信心满满地悬浮着,黑眼圈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它知道,小主这盘以天下为棋局的大棋,已经落下了关键而精妙的两子。

    星火,正在以燎原之势,悄然点燃。

    “林风”的论文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家材料学报》和《生态科学前沿》的编辑部掀起了波澜。

    严谨的逻辑、新颖的构想、尤其是那套在模拟极端干旱环境下展现出“逆天”促生效果的“双螺旋结构生物亲和性高分子材料”数据,让审稿的资深专家们先是怀疑,继而震惊,最终陷入激烈的争论。

    “这数据……太完美了!完美得不真实!”

    “材料合成步骤清晰,逻辑自洽,但效果……如果为真,将是沙漠治理的革命!”

    “必须立刻复现!如果是学术造假,将是本世纪最大的丑闻!”

    就在学术界为这篇横空出世的论文争论不休、多家顶尖实验室争分夺秒试图复现材料合成和效果验证时,一股更强大、更隐秘的力量已经介入了。

    “‘清水’行动组截获论文信息!”小9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在袁宝意识中响起,“那位李将军兼院士组长,敏锐地捕捉到了‘生物能量场协同效应’这一描述,与之前匿名净水技术包中‘量子纠缠态引导’概念在某种层面的……神似!他立刻将论文列为‘清水’行动的关联情报,最高优先级!”

    “行动组指令:”小9继续汇报,“一、调取‘林风’所有虚构背景信息进行深度核查(当然一无所获);二、命令中科院沙旱所,在绝对保密和‘清水’行动组监督下,跳过常规学术验证流程,直接使用论文提供的合成方法,制备该高分子材料!三、选定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处典型、监测条件完备的流动沙丘区域,立即进行实地播种试验!所需一切资源,行动组特批,军方提供安保和封锁!”

    国家机器的力量一旦启动,效率是恐怖的!

    短短数日(现实时间)。

    西南某化工厂,被“清水”行动组全面接管的、原本焦头烂额的废水处理车间。

    一个临时搭建的、密布着传感器和监控探头的封闭式处理单元内。

    沈明阳工程师穿着全套防护服,手微微颤抖地将一小袋按照匿名配方合成的黑色催化剂,投入了连接着工厂最核心、毒性最强、日排放量达万吨的废水蓄水池的管道中。

    浑浊不堪、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墨黑色废水涌入处理单元。

    行动组核心成员、数位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以及几位面容冷峻的安全人员,都屏息凝神地盯着巨大的监控屏幕和实时数据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一分钟……废水颜色似乎毫无变化。

    三分钟……监测屏幕上代表重金属离子浓度的曲线开始出现极其微小的波动。

    五分钟……波动加剧!代表有机毒物的光谱峰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

    七分钟!

    奇迹发生了!

    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搅动,处理单元内墨黑的废水以惊人的速度变得澄清!

    刺鼻的气味瞬间消失!

    监测屏幕上,所有代表污染物的曲线如同雪崩般断崖式下跌,直逼零点!

    而水质各项指标瞬间跃升至代表纯净的绿色区域!

    “报告!铅、汞、镉浓度,未检出!”

    “报告!苯系物、多环芳烃等有机毒物,完全分解!未检出!”

    “报告!出水水质……达到……达到直饮标准!”负责读数的研究员声音都变调了,充满了难以置信!

    整个监控室死一般寂静,只剩下仪器轻微的嗡鸣。

    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带着巨大震撼和狂喜的吸气声!

    几位老院士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清澈见底的水流,有人甚至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

    “神迹……这是神迹啊!”一位专攻水处理几十年的老专家喃喃道,老泪纵横。

    沈明阳更是激动得几乎虚脱,靠在墙上,看着自己亲手“催化”的奇迹,百感交集。

    几乎在同一时间!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被军方严密封锁的试验区内。

    沙旱所的科研人员,在“清水”行动组特派员的监督下,怀着巨大的期待和忐忑,将混合了那种神奇“双螺旋高分子材料”的草籽和灌木种子,播撒在一片精心选定的、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上。

    灌溉系统喷洒下有限的水量(模拟自然降水)。

    接下来,是让所有参与者度日如年的等待。

    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全天候监测。

    第一天……毫无动静,黄沙依旧。

    第二天……依旧。

    第三天清晨,当监测员例行查看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时,猛地跳了起来,声音都劈了:“绿……绿了!色有绿了!”

    整个临时指挥部瞬间沸腾!

    人们冲出帐篷,拿起高倍望远镜看向那片沙丘。

    只见昨天还一片死寂的金黄色沙丘表面,竟然星星点点地冒出了无数细小的、倔强的嫩绿!

    那绿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晨光中舒展、蔓延!

    不仅如此,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更令人震惊:沙丘表面的湿度在异常增加,表层沙粒似乎开始出现微弱的凝结迹象!

    “活了!真的活了!材料起作用了!植被在扎根!沙土在改变!”沙旱所的所长激动得语无伦次,紧紧抓住旁边行动组特派员的手,“这……这材料的效果,比论文描述的还要快!还要强!这简直是点沙成绿的魔法!”

    两处试验场,两项技术,同时爆发出颠覆性的成功!

    “‘清水’行动组指挥中心气氛……炸了!”小9的声音带着亢奋,“所有质疑烟消云散!李将军直接接通了最高层专线汇报!最高指示:一、两项技术列为国家最高机密‘星火’级(行动组内部为技术定的密级);二、成立跨领域、跨部门的‘星火计划’国家专项指挥部,李将军任总指挥,整合资源,全力推进两项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三、动用一切力量,不计代价,追查技术源头!但策略调整为‘善意接触’、‘全力争取’!四、评估报告结论:技术来源虽神秘,但效果真实,潜力无可估量,对国家具有颠覆性战略意义,建议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后续支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