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268章 软骨头清理不干净啊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第268章 软骨头清理不干净啊

    第268章 软骨头清理不干净啊

    包拯自从当上宰相后,感觉自己活得好累,身心俱疲。

    刚穿越那会儿,只需要处理一方的政务,没感觉有那么难。

    但现在掌握大权后,事情就多了。

    最主要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受到掣肘,最亲的人也没法理解你。

    这才是痛苦的根源。

    不过现在还不到功成身退的时候,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包拯也会坚持走到最后,不能玷污了穿越者的身份。

    包拯早早入睡,天还没亮,便赶垂拱殿参加早朝。

    “包卿昨日接待辽国使臣,去参观我大宋军营,不知辽国使臣看到军营,是何反应。”

    赵祯一现身便迫不及待地询问。

    包拯笑道:“回皇上,辽国使臣表面看似平静,然内心早已产生恐惧!”

    “是吗?”赵祯嘴角勾勒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来。

    让契丹人对大宋产生恐惧,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不错!”

    “而且,昨日臣还故意激将耶律斜轸,让大辽勇士和鲁达切磋了一下武艺。”

    赵祯哦了一声,露出浓浓好奇之色,他知道鲁智深这号人,是包拯亲自提拔的将领,勇不可当。

    “胜败如何?”他急切问道。

    “鲁达略压大辽勇士一头!”

    “是吗?哈哈哈……”赵祯笑得合不拢嘴,神情激动不已。

    在他眼里,这可不是单纯的武将之间的切磋较量,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

    虽然将领个人修为的强弱,代表不了军队的强弱。

    但脸上有面啊!

    赢了总比输了的好吧!

    赵祯喜不自胜:“鲁达为国争光,朕得好好奖赏他才是!”

    包拯笑笑:“陛下,重赏倒是不必,鲁达生性率直,没有功名利禄之心,只喜欢喝酒吃肉,陛下若要赏赐的话,只需赏赐一些好酒好菜,他定然知足了。”

    赵祯眉头皱了起来,越发好奇:“军中还有不贪图钱财,不求权位的将军?”

    “是的!”包拯笃定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鲁达此人,臣最是清楚他的脾性。”

    “其他将领,陛下可以用钱财权位来赏赐他们,但鲁达是个例外。”

    包拯召唤的众多将领之中,也就鲁智深和展昭是个奇葩。

    对做官没有多少兴趣。

    展昭的话,心中追求的是武道修为和快意恩仇。

    鲁智深的话,就是个铁憨憨,没有多少城府,率性而为。

    至于徐达、常遇春、岳飞、林冲和武松,心里则渴望做官,做大官。

    用人之道,最基本的就是掌握每个人的脾性,根据他们的性格善加利用,那么他们就会替你卖命。

    听到包拯的解释,赵祯没有怀疑,点点头:“那就依包卿。包卿,朕已按你的意思让辽国使团参观了军营和国库,接下来又该如何?”

    包拯道:“回陛下,只需静观其变,随机应变即可。”

    “以大宋现在的实力,已无需惧怕辽国,完全具备和辽人翻脸的资本。”

    “不管他们有什么要求,都无需理会,一概不允。”

    “现在,也该大宋硬气一回了。”

    “辽国没有资格提要求,相反,而应该是大宋向他们提要求,将大宋以往失去的东西全部拿回来。”

    “这才是大宋该有的态度,而不是和以前一样,任由他们颐指气使,耀武扬威。”

    包拯语气格外坚定和硬气。

    没办法,这个世界,拳头就是真理。

    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制定规则,弱者,只有服从的命。

    百官感觉包拯在说书一样,听起来那么的玄乎,不可思议。

    毕竟,跪久了,他们还没有适应站起来,把腰杆挺直的滋味。

    这个可以理解。

    时间长了,大家就都挺直了。

    “包大人说得未免也太轻松了吧!”

    “就是,包大人说书呢?”

    “辽人不欺负咱们就阿弥陀佛了,还想给辽人提条件,那不是存心挑起事端吗?”

    “我看包大人这是在做美梦!”

    “……”

    瞧着部分朝臣至今未能摆脱被辽人欺凌的阴霾,包拯不禁长吁短叹。

    大宋的软骨头实在太多了,清理不干净么?

    这些软骨头在朝堂上站立,只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影响国家的风气,更会把皇上带偏了。

    包拯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些发言的大臣。

    匹夫,不足共谋大事!

    以后得逐步清理出去,让他们留在朝堂之上,大宋就算再强大,也硬气不了。

    “够了!”

    突然,一声怒斥响彻大殿,彻底将朝臣谄媚之声给镇压下去。

    包拯一脸肃穆,宛若地府里的阎罗王一般,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一群软骨头,也敢来数落本府!”

    “大宋就是因为尔等软骨头在,才变成今日的局面。”

    “我泱泱大宋,富甲一方,难道就只能任人欺凌,仰人鼻息,苟且偷生不成?”

    “本府看尔等就是跪得太久了,都不知道站起来了。”

    “朝廷养着你们,是让你们造福天下,让大宋站起来,而不是让你们劝谏皇上如何忍辱偷生。”

    包拯的怒斥声中,方才议论纷纷的官员都吓得噤若寒蝉。

    没想到,当着皇上的面,包拯竟然出言不逊,简直没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

    朝堂难不成当真成了包拯的一言堂,容不得其他臣子发言了吗?

    他现在还只是副宰相,便如此颐指气使。

    要是日后当了宰相,还不得上天了?

    官员虽然都惧怕包拯,然而,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委实无法再咽下这口恶气,连忙朝皇上叫屈道:“陛下,这大宋朝堂难不成真成了包拯的一言堂了吗?”

    “他现在不过是副宰相,便已把持朝政,独揽大权,容不下其他官员。”

    “若是日后做了宰相,岂非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一时间,百官纷纷群起围攻,对包拯口诛笔伐。

    他们看不惯包拯,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是见不得包拯这副颐指气使,唯我独尊的姿态。

    别人都是蠢猪,是懦夫,就他一个人是真理,是英雄。

    赵祯看看百官,又看看包拯,左右为难,不知该说点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