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273章 大宋逆天改命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第273章 大宋逆天改命

    第273章 大宋逆天改命

    包拯现在是一心求战,所以态度格外硬气,根本不给辽国使团面子,唯恐激怒不了辽人。

    曾几何时,辽国使臣也是这么在大宋朝堂之上这么耀武扬威的。

    他包拯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关键是,辽国使团现在想硬气也硬气不起来。

    即便面对赤裸裸的挑衅,耶律斜轸也毫无脾气了。

    只有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的份。

    “包大人如此说,未免欺人太甚了!”耶律斜轸暗暗握紧拳头,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

    可最终也只能做出一些不痛不痒的回应,以示回击。

    因为实在是不敢把话说得太重,生怕说重了真的激怒了大宋,彻底掀桌子了。

    包拯神情倨傲,毫不留情面:

    “那又如何!本府就是这个脾气,耶律将军难道忘了曾经是如何在大宋的朝堂之上耀武扬威,颐指气使的了吗?”

    “本府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记得前提耶律将军还说过,拳头就是硬道理。”

    “如今这句话,本府用在耶律将军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瞧着包拯对辽国使团这赤裸的羞辱,饶是懦弱的士大夫,心里也是一阵解气,心情舒畅极了。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当懦夫。

    大宋文臣也是如此,他们也想有尊严的活着。

    可是他们实在是被辽国吓怕了,不敢反抗了,只能选择委曲求全。

    都没想到,往日不可一世的辽人,被包拯羞辱得像个落水狗一样,竟然都能忍气吞声。

    这在士大夫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看来,辽人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们心里也会害怕啊!

    耶律斜轸哑口无言,空有满腔怒火却不敢发泄。

    耶律良才眼看南院大王就要被包拯给震慑住了,赶忙接过话头:

    “包大人说得不错,我契丹人的确只相信拳头。然而,包大人如此先声夺人,未免自信过头了。”

    “我承认大宋如今兵强马壮,民殷国富,然则,大辽也不是纸老虎。”

    “倘若两国当真打起来,大宋又有几成胜算。”

    “我大辽数十万兵马也不是摆设,至少骑兵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耶律良才回应得也还算强硬。

    包拯轻笑:“那又如何,在本府眼里,大辽骑兵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西夏二十万铁骑,本府挥手即灭!”

    “哼哼,辽国骑兵,不过尔尔,本府都不用亲自领兵,只需派几名小将,便让辽国骑兵顷刻间灰飞烟灭。”

    要是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只会被人当疯子。

    但从包拯嘴里说出来,丝毫没有半点违和之感。

    毕竟他不是吹牛逼吓唬人,是真的歼灭了西夏二十万精锐。

    仅仅一战,西夏就被打趴下,彻底爬不起来了。

    若非大宋朝廷懦弱,估计西夏现在早就被纳入大宋版图了。

    耶律良才暗暗捏了一把冷汗,却依旧故作镇定:“包大人言过其实了吧!”

    包拯戏谑地摇了摇头:“一个人,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自欺欺人!本府有没有言过其实,耶律将军心里最明白不过了。”

    “对付骑兵,本府有一百种办法。”

    耶律良才也沉默了。

    大殿上顿时陷入了短暂的安静,透露出一种奇怪的氛围。

    不想打仗的赵祯,也不想让辽国使团太过难堪,只好打断包拯的话语:“包卿,宋辽乃兄弟之国,何必轻言刀兵。”

    耶律斜轸和耶律良才心知大宋小皇帝这是在给他们找台阶下,赶忙顺坡下驴,恭维道:

    “陛下所言极是!”

    “宋辽之和平来之不易,陛下只要不轻易言战,相信我陛下和太后也绝不会违背盟约。”

    赵祯听到这里,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那再好不过,两国和平共处,方能造福百姓!朕决定,对辽国的援助不变。”

    “谢陛下!”耶律斜轸和耶律良才感激不已。

    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倘若大宋宰相和小皇帝也和包拯一样的硬气,那么大辽可就危险了。

    说实话,就算是战无不胜的耶律斜轸,现在面对大宋军队,也没有任何的底气。

    当真开战的话,大辽估计会输得很惨。

    一旦再吃败仗,大辽就真的要沦为第二个西夏,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西夏现在就像是垂暮的老人,没有一点活力。

    被大宋狠狠牵制着,动弹不得,艰难求存,随时都可能自己瓦解了。

    大辽可不想变成第二个西夏。

    在一番商谈后,宋辽双方最终以维持原状收场。

    赵祯和范仲淹,以及士大夫集团很满意这个结果。

    辽国使臣也满意。

    双方皆大欢喜。

    只有包拯心中感到失落。

    可大宋的氛围如此,他徒呼奈何。

    只能看以后再找时机了!

    辽国使团在汴京逗留了两日后,便回国复命了。

    看着使臣回来,萧太后赶忙宣到大殿。

    “南院大王,此次出使大宋,有何结果?”

    “回太后,臣无能,辜负了太后,辜负了大辽。”耶律斜轸自责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萧太后很是懵逼。

    “太后,大宋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今非昔比,已经远超大辽,不是大辽所能匹敌的了!”

    萧太后心中感到一股凉意,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话是从大辽战神的嘴里说出来的。

    “大宋当真如此强大么?”

    “千真万确啊太后,臣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么?大宋的国库,粮食堆积如山。大宋禁军,个个身穿战甲,刀枪不入。一个五品将军,竟然匹敌乌图鲁。大宋的稻谷,亩产高达两千斤……”

    耶律斜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股脑说出。

    萧太后惊得目瞪口呆,犹如身在梦中。

    如此荒谬绝伦,荒诞不经之事,耶律斜轸也说得出口?

    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可看着耶律斜轸那郑重的样子,她又不得不信。

    她知道,耶律斜轸绝不敢用这种话来诓骗自己。

    她一屁股坐了回去,像是泄了气的皮球。

    脸如死灰,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活力。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征服大宋,将中原大好山河纳入大辽版图。

    大辽如今正值兵强马壮,正当一鼓作气,挥师南下拿下大宋的时候。

    大宋居然逆天改命了?!

    萧太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若是如此,大辽一统中原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