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89章 带我去难民营走走吧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289章 带我去难民营走走吧

    “这你不用担心。”

    李国助摆了摆手,

    “等你把军队组建起来以后,我自会派人来帮你训练和指挥的。”

    其实他根本就没指望金顺姬真能组建起这么一支军队,

    毛文龙在朝鲜折腾了大半年,也才把兵力恢复到三千,

    金顺姬在招兵方面能有毛文龙的水平也就不错了。

    实际上,金顺姬能建起来一支三千人的近代化野战营,李国助就很满意了。

    有这样一支军队,他就可以给毛文龙演示近代化的火器战术,以便把永明枪炮厂生产的火器推销给毛文龙。

    或者直接把这支野战营当做一支雇佣军,去赚毛文龙的银子。

    毛文龙的东江镇主要是缺粮,但可从来都不缺银子,论赚钱,毛文龙也是一把好手呢。

    只是这些话,他现在还不好跟金顺姬直说,只能等毛文龙来了以后再说。

    之所以他说要组建1万人的野战军团,是想激一激金顺姬的潜力,看她能做到什么程度。

    金顺姬虽然没有毛文龙那样的军事才能,但她有一个优势却是刚到朝鲜的毛文龙没有的,

    她有钱!

    这几年,她运往南海边地的每一船棉花和煤铁矿,公司可都是花钱收购的。

    而且作为股东,公司每年还要给她分红呢。

    除了这一块收入,金顺姬在朝鲜国内的生意也做的不小。

    每次给南海边地运去棉花和煤铁矿石后,船队都要收购大量公司的各种货物,

    如柞蚕生丝和丝绸、棉布、成衣、海参、干鱼、药材、精盐、帐篷、眼镜、望远镜、玻璃器皿、枪械、火炮、纸张、复写纸、武装商船等,运回朝鲜售卖。

    这些在朝鲜都是抢手货,使金顺姬也赚到了不小的差价。

    总之,以她的财力,完全可以养得起一万人的军队。

    “小少爷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金顺姬抚了抚胸口,仿佛是心里的一块大石落下了,却又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一万人的私兵会不会太多了?我相公还在朝中为官呢。”

    “这里虽是边境,为了防范建奴,朝廷是默许部分民间武装存在的,”

    “我这样的身份养两三千私兵可以,但要养上万私兵那可就很难说了。”

    李国助翻了个白眼,抬手拍了一下脑门,懊恼地道:

    “倒是忘了这茬……行吧,那你就自己看着办,”

    “在不引起朝廷猜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招兵买马。”

    “诶,好嘞!”金顺姬欣然笑道。

    “可这样一来,怕是最多就能招五千人,那三十门炮可就超出需求了。”

    张辉突然说道,看来已经接受了李国助那番野战军团炮兵比例的理论。

    李国助愣了一下,摆手道:“多出来20门左右问题不大,总会有别的用处的。”

    多出来的就打包卖给毛文龙呗,有啥可愁的。

    “要不……把多出来的卖给朝鲜官兵?”金顺姬用询问的语气提议道。

    “不行!”

    李国助立马斩钉截铁地道,

    “你之前也收购过永明枪炮厂的火炮,”

    “有没有想过,我卖给你的为什么一直都是舰载炮、攻城炮和要塞炮?”

    金顺姬想了想,摇头讪笑:“这我还真没想过,现在也想不通。”

    “因为大明和朝鲜对建奴的短板就在野战!”

    李国助沉声说道,

    “若是野战炮能帮大明和朝鲜补齐短板自是再好不过。”

    “可若是因为运用不得法,在野战中败给了建奴,”

    “被他们缴获了野战炮,再摸索出正确的用法来,”

    “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应该不会想不到吧?”

    “噢……”金顺姬弱弱地应了一声,像是做错了事的小女孩一般。

    李国助沉吟片刻,干脆地道:

    “行,这事就说到这吧,劳烦金姐去找些会堪舆的人,”

    “最好有帮你制作了这张沙盘的那些人,”

    “明天我要亲自去实地勘测那两条谷道,选定暗堡的位置。”

    “好,我马上去办。”金顺姬应道。

    “张大哥,带我去难民营走走吧。”李国助又对张辉道。

    经过大半天的走访,李国助对铁山郡的辽东难民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

    目前还滞留在铁山郡的辽东难民还有三万多人,今年肯定是没法全部运到南海边地的。

    基本上运输船队每个月能往返两次,向南海边地输送6千多人。

    到11月海面冰封以前,船队还能往返两地四个月,最多再向南海边地输送人。

    其实冬天也可以把这些人送到海藻湾去,但那时天寒地冻的,

    一来没法让他们做工,为自己建造居所,二来,也没有足够的现成房屋安置他们,

    所以也只能作罢。

    金顺姬也没有让辽东难民吃干饭,种地、建造密营等活计,都是优先征召他们去做,

    不但管饭,还给工钱,甚至还从中筛选出过一些有特长的人。

    有的已经送去了南海边地,有的还留在身边听用。

    总体上难民里还是青壮年男人偏多,老弱妇孺偏少,

    毕竟从辽东逃难到这里,一路上的艰辛是极多的,身体不好,很难撑到现在。

    好在年轻女子还有六千多,老弱妇孺也有三千多。

    考虑到招兵的需求,李国助就让庄桂和张辉先把年轻女子和老弱妇孺运过去。

    然后是有劳动能力,但并不十分强壮的男人,包括一些书生。

    至于最强壮的男人今年就不要想过去了,肯定是要留着招兵用的。

    翌日一早,李国助就带着金顺姬召集的数十人去了铁山邑北边的谷道。

    暗堡建在哪里合适,如何才能做到相互掩护,消除射击死角,都是需要实地勘测的。

    只要选定了所有暗堡的建造位置,剩下的建造就很简单了,

    暗堡无非就是在山脚上选定的位置挖出小型的坑道掩体,

    然后在掩体内搭建火炮发射平台,将火炮搬运进去,完成安装调试,

    最后再对掩体外部进行伪装,使其完全融入周围的环境,难以被敌人轻易察觉。

    即使只有几个人建造,也用不了几天就能建成一个暗堡。

    何况这里还有三万多辽东难民,哪怕只动员其中4700人来做工,

    平均每10人建造一处暗堡,也足以在几天内完成470个暗堡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