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第364章 但云樽城为什么还要有造船厂呢?
热门推荐: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开局被女帝退婚,获得无敌领域
废材嫡女逆袭之凤舞九天
炎夏纪元:星际新星
铁雪云烟
彼岸花与雪莲花
恶毒女配被娇宠
从秘密调查开启反腐之路
匹配三万场,打的职业哥哭爹喊娘
“天启三年的任务,有一部分可以今年生产。”
高贯云淡风轻地答道,
“此外,云樽城的枪炮厂会帮我们完成3000支骑兵手枪,60门3磅山炮,12门24磅要塞炮的生产。”
“云樽城还有枪炮厂?”
李国助下意识地看向韩溪亭,显然他本能地认为她肯定熟悉云樽城的情况。
“没错。”韩溪亭点头称是,“实际上云樽城不仅有枪炮厂,还有造船厂呢。”
“怎么,你们是觉得咱们有雅兰城一个手工业中心还不够吗?”
李国助笑问,显得只是有些疑惑,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对情绪。
“显然是不够呀!”
韩溪亭摊开双手,歪头一笑,
“未来三年,云樽城并不止会替雅兰枪炮厂分担一部分东江镇的订单。”
“很显然,雅兰枪炮厂未来三年都没有余力再接其他订单了,只能专门为登莱镇和东江镇生产这批军火。”
“所以未来三年,其他可能的订单便只能由云樽枪炮厂来接了。”
“要是云樽城不发展手工业,未来三年,咱们便只能推掉一些订单了。”
“岂不是太可惜了?”
“有道理……”
李国助不得不承认,却还是纳闷地歪头问道,
“但云樽城为什么还要有造船厂呢?”
云樽城实际上就是李国助上辈子那个时空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大卡缅市。
而大卡缅就是一个以造船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
这也正是让李国助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毕竟乌苏里湾冬季可是会结冰的。
不像海参崴冬季起码还有个金角湾不会结冰,有造船厂也不难理解。
纳霍德卡湾更是连外海都不会结冰,而且港阔水深,怎么看都更应该有造船厂。
确实纳霍德卡港也有造船厂,叫纳霍德卡造船厂。
但论到知名度,却是远远比不上大卡缅的红星造船厂。
那可是俄罗斯远东最大的现代化造船厂,是普京大帝计划振兴俄罗斯造船业的重点项目。
因为始终想不通这个问题,李国助也从来没打算把永明镇的造船业中心放在大卡缅,
甚至大卡缅的开发优先级在他心目中都是靠后的。
如果永乐大帝湾的开发规划由他来做,并且严格按照他的规划来执行的话,
估计天妃岛被开发了,都不一定能轮到大卡缅。
但可惜永乐大帝湾的开发是由不得他的。
偏偏在没拿下摩阔崴一带之前,其他地方暂时又容不下新来的流民了。
所以大卡缅就不可避免,而又出乎李国助意料地被开发成了云樽城。
这也就算了,云樽城偏偏又出乎李国助意料的有了造船厂。
难道那地方还真有什么因素是适合建造船厂的吗?
可就算是有,也应该跟俄罗斯把大卡缅当成远东造船业中心的原因不尽相同。
毕竟大卡缅能成为俄罗斯远东造船业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军事背景。
因为红星造船厂始建于1954年,最初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维修与改装中心,负责维护“阿库拉”级等先进核潜艇。
冷战期间,大卡缅是高度机密的军事禁区,拥有完善的潜艇维护设施和核辐射防护体系。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奠定了大卡缅成为造船业中心的技术基础。
但那是制造钢铁舰船的技术,跟风帆时代的造船技术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要说它有什么地理和自然禀赋的话,李国助觉得无非就是背靠锡霍特山脉南麓,又建在卡缅卡河边罢了。
在锡霍特山脉南麓,意味着有大量优质木材可以就近采伐。
在卡缅卡河边,意味着可以利用河流运输从山中采伐的木材。
同时还可以利用河水驱动水力机械,加工建造船只所需的木材和金属材料。
或许还可以再加一个天然水深的优势,
这可是作为深水良港的条件,也适合大型军舰和商船停泊与建造。
但这些条件纳霍德卡港也都有啊,还比它多了个冬季外海不结冰的优势呢。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以在冬季去朝鲜和日本采购造船所需的金属原料。
而冬季乌苏里湾一冰封,大卡缅的船可就哪里都去不了了。
所以也真的不怪李国助想不通。
“原因是多方面的。”
面对李国助的疑问,韩溪停开始有条不紊地解释起来,
“首先今年新增的流民实在已没地方安置,只有去云樽城一带开荒。”
“但我们又觉得那一带可开垦的土地不多,最多也就是亩,产值实在有限。”
“虽然山里有天然柞林可辟为蚕场,但总体上也很有限,大约最多只能开辟8000亩。”
“既然可开垦土地实在不多,我们便觉得没必要在云樽城优先发展农业。”
“不能优先发展农业,便只能优先发展手工业了。”
“恰好云樽城建在河边,又在西河大岭南麓,具有仅次于雅兰城的工业开发潜力。”
“所以我们商讨之后,就决定优先发展云樽城的工业。”
“云樽城没什么矿产,但山里优质的木材多呀,还能借助河流运输到城里加工。”
“于是我们就决定在云樽城办一家造船厂,作为雅兰造船厂的补充喽。”
“反正我觉得云樽城建造船厂比建枪炮厂的理由更充分呀。”
“不知少爷为何似乎不怎么赞成云樽城有造船厂?”
“呃,那倒不是……”
李国助赶忙想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我就是觉得造船厂的利润不高,订单也不多,有雅兰造船厂应该就够应付了。”
“少爷这么想可就不对了。”
韩溪亭不以为然地道,
“实际上我们开设云樽造船厂是为了给永明镇建造专业的战舰。”
“至于武装商船和其他的民用船只,雅兰造船厂一般是足够应付的。”
“但也不排除订单扎堆,生产力跟不上的情况发生的可能。”
“到时候云樽造船厂也能帮雅兰造船厂分担一下,总比推掉订单强吧?”
高贯云淡风轻地答道,
“此外,云樽城的枪炮厂会帮我们完成3000支骑兵手枪,60门3磅山炮,12门24磅要塞炮的生产。”
“云樽城还有枪炮厂?”
李国助下意识地看向韩溪亭,显然他本能地认为她肯定熟悉云樽城的情况。
“没错。”韩溪亭点头称是,“实际上云樽城不仅有枪炮厂,还有造船厂呢。”
“怎么,你们是觉得咱们有雅兰城一个手工业中心还不够吗?”
李国助笑问,显得只是有些疑惑,对此并没有任何反对情绪。
“显然是不够呀!”
韩溪亭摊开双手,歪头一笑,
“未来三年,云樽城并不止会替雅兰枪炮厂分担一部分东江镇的订单。”
“很显然,雅兰枪炮厂未来三年都没有余力再接其他订单了,只能专门为登莱镇和东江镇生产这批军火。”
“所以未来三年,其他可能的订单便只能由云樽枪炮厂来接了。”
“要是云樽城不发展手工业,未来三年,咱们便只能推掉一些订单了。”
“岂不是太可惜了?”
“有道理……”
李国助不得不承认,却还是纳闷地歪头问道,
“但云樽城为什么还要有造船厂呢?”
云樽城实际上就是李国助上辈子那个时空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大卡缅市。
而大卡缅就是一个以造船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
这也正是让李国助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毕竟乌苏里湾冬季可是会结冰的。
不像海参崴冬季起码还有个金角湾不会结冰,有造船厂也不难理解。
纳霍德卡湾更是连外海都不会结冰,而且港阔水深,怎么看都更应该有造船厂。
确实纳霍德卡港也有造船厂,叫纳霍德卡造船厂。
但论到知名度,却是远远比不上大卡缅的红星造船厂。
那可是俄罗斯远东最大的现代化造船厂,是普京大帝计划振兴俄罗斯造船业的重点项目。
因为始终想不通这个问题,李国助也从来没打算把永明镇的造船业中心放在大卡缅,
甚至大卡缅的开发优先级在他心目中都是靠后的。
如果永乐大帝湾的开发规划由他来做,并且严格按照他的规划来执行的话,
估计天妃岛被开发了,都不一定能轮到大卡缅。
但可惜永乐大帝湾的开发是由不得他的。
偏偏在没拿下摩阔崴一带之前,其他地方暂时又容不下新来的流民了。
所以大卡缅就不可避免,而又出乎李国助意料地被开发成了云樽城。
这也就算了,云樽城偏偏又出乎李国助意料的有了造船厂。
难道那地方还真有什么因素是适合建造船厂的吗?
可就算是有,也应该跟俄罗斯把大卡缅当成远东造船业中心的原因不尽相同。
毕竟大卡缅能成为俄罗斯远东造船业中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军事背景。
因为红星造船厂始建于1954年,最初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维修与改装中心,负责维护“阿库拉”级等先进核潜艇。
冷战期间,大卡缅是高度机密的军事禁区,拥有完善的潜艇维护设施和核辐射防护体系。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奠定了大卡缅成为造船业中心的技术基础。
但那是制造钢铁舰船的技术,跟风帆时代的造船技术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要说它有什么地理和自然禀赋的话,李国助觉得无非就是背靠锡霍特山脉南麓,又建在卡缅卡河边罢了。
在锡霍特山脉南麓,意味着有大量优质木材可以就近采伐。
在卡缅卡河边,意味着可以利用河流运输从山中采伐的木材。
同时还可以利用河水驱动水力机械,加工建造船只所需的木材和金属材料。
或许还可以再加一个天然水深的优势,
这可是作为深水良港的条件,也适合大型军舰和商船停泊与建造。
但这些条件纳霍德卡港也都有啊,还比它多了个冬季外海不结冰的优势呢。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以在冬季去朝鲜和日本采购造船所需的金属原料。
而冬季乌苏里湾一冰封,大卡缅的船可就哪里都去不了了。
所以也真的不怪李国助想不通。
“原因是多方面的。”
面对李国助的疑问,韩溪停开始有条不紊地解释起来,
“首先今年新增的流民实在已没地方安置,只有去云樽城一带开荒。”
“但我们又觉得那一带可开垦的土地不多,最多也就是亩,产值实在有限。”
“虽然山里有天然柞林可辟为蚕场,但总体上也很有限,大约最多只能开辟8000亩。”
“既然可开垦土地实在不多,我们便觉得没必要在云樽城优先发展农业。”
“不能优先发展农业,便只能优先发展手工业了。”
“恰好云樽城建在河边,又在西河大岭南麓,具有仅次于雅兰城的工业开发潜力。”
“所以我们商讨之后,就决定优先发展云樽城的工业。”
“云樽城没什么矿产,但山里优质的木材多呀,还能借助河流运输到城里加工。”
“于是我们就决定在云樽城办一家造船厂,作为雅兰造船厂的补充喽。”
“反正我觉得云樽城建造船厂比建枪炮厂的理由更充分呀。”
“不知少爷为何似乎不怎么赞成云樽城有造船厂?”
“呃,那倒不是……”
李国助赶忙想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我就是觉得造船厂的利润不高,订单也不多,有雅兰造船厂应该就够应付了。”
“少爷这么想可就不对了。”
韩溪亭不以为然地道,
“实际上我们开设云樽造船厂是为了给永明镇建造专业的战舰。”
“至于武装商船和其他的民用船只,雅兰造船厂一般是足够应付的。”
“但也不排除订单扎堆,生产力跟不上的情况发生的可能。”
“到时候云樽造船厂也能帮雅兰造船厂分担一下,总比推掉订单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