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 第493章 轮船试航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第493章 轮船试航

    到家的第二天,卫国正陪着妞妞玩,突然听到敲门声。

    他心里嘀咕:

    “谁会来呢?为了保护家人,他从不把住址告诉别人,只有几个非常要好的人知道,难道是秦诚?”

    打开门,果然是秦诚。

    看到秦诚风尘仆仆的样子,卫国就知道,自己答应多陪妞妞几天的计划又要落空了。

    他把秦诚让进屋,倒了一杯茶。

    这次没给秦诚泡以前常喝的小花,

    而是泡了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属于绿茶,香气很浓郁,刚泡好,茶香就飘了出来。

    秦诚闻了闻,问:“这么香,什么茶?”

    “信阳毛尖,也是绿茶。”

    秦诚叹了口气:“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你一样,清闲自在地品品茶、陪陪家人啊。”

    卫国笑着调侃:“谁让你这么优秀,部队离不开你呢。”

    秦诚没再说什么,只是又叹了口气。

    卫国看着他胡子拉碴、一把年纪还没女朋友的样子,有点同情:

    “秦大哥,这次回来是探亲?有几天假?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女朋友?”

    秦诚摇摇头:“探什么亲啊,轮船已经到了试航阶段,试航时专家们不可能都上船冒险,所以他们让我搞些通讯设备,让试航的轮船和地面能保持联系。

    我跑遍了所有和邮政相关的单位,都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只能来找你了。”

    听秦诚这么一说,卫国头立马大了。

    这问题和当初李记先他们从国外回国时没有导航的问题一样,都是因为没有网络。

    如果有网络,他从系统商城买几部手机就能解决,但现在没网络,而且他也不能当着秦诚的面进入系统空间。

    秦诚多精明啊,要是他进入系统的时间太长,肯定会被发现。

    卫国想了想,说:

    “那我们是现在就走,还是你先回家休息两天,再回部队看看?到了那里了解情况后,我再想办法。”

    秦诚说:“能现在走最好。”“好。”

    卫国给爷爷奶奶打了招呼,怕妞妞哭闹,让奶奶先带着妞妞出去玩,然后才和秦诚一起出发。

    路上,秦诚详细说了通讯设备的难题:

    “试航的轮船需要实时向地面传输数据,包括位置、速度、航行状态等,而且地面的指令也要能及时传到船上。

    现在的无线电设备要么距离不够,要么信号不稳定,海上环境复杂,普通设备根本扛不住。”

    卫国一边开车,一边听着,心里在盘算:

    系统商城里应该有适合的通讯设备,比如短波电台,但这些东西在现在这个年代拿出手,会不会太扎眼?

    他得想个办法,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会引起怀疑。

    “秦大哥,你有没有想过用短波电台?”卫国问。

    秦诚摇摇头:

    “试过,但短波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太大,海上的电磁环境更复杂,信号时断时续,根本不可靠。”

    “那无线通讯呢?”

    “无线通讯?那玩意儿太先进了,咱们国家现在还没这个技术啊。”

    秦诚叹了口气。卫国心里一动,系统商城里有无线电话,虽然在这个时代无线电话覆盖可能有限,但应付轮船试航应该没问题。

    不过,他不能直接说有无线电话,得找个合理的借口。

    “我认识一个搞无线电的朋友,他手里可能有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卫国说。

    秦诚眼睛一亮:

    “真的?那太好了,我们先去部队,等处理完试航的前期准备,就去找你朋友。”

    “行。”

    到了部队,秦诚带着卫国去了试航指挥中心。里面挤满了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大家正在为通讯的事发愁。

    看到卫国,有人认出他是之前帮部队解决过不少技术难题的人,忙问:

    “卫国同志,你有办法解决通讯问题?”卫国笑了笑:“不敢说有办法,我带了些设备,或许可以试试。”

    他假装从车上取下一个“朋友给的”短波电台,其实是从系统商城兑换的,经过了伪装,看起来和当时的设备差不多,但性能要好得多。

    他把电台连接好,调试了一会儿,对秦诚说:

    “秦大哥,你让船上的人也准备一个同样的电台,我试试能不能联系上。”

    秦诚立刻安排人去办。过了一会儿,船上的人回话,说电台准备好了。

    卫国对着话筒喊了一句:

    “这里是指挥中心,听到请回答。”

    很快,话筒里传来清晰的回应:

    “这里是试航船,听到了,信号很清晰。”

    指挥中心里一片欢呼,专家们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特殊”的电台。

    “卫国同志,这设备太厉害了,哪里来的?”有人问。

    卫国说:“一个朋友搞研究做的,还不太成熟,我借过来试试。”大家也没多问,毕竟在那个年代,有不少民间高手能做出一些新奇的东西。

    解决了通讯问题,试航得以顺利进行。

    秦诚拍着卫国的肩膀,感激地说:

    “卫国,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试航又得推迟了。”卫国笑了笑:“都是应该的。”

    试航成功后,部队为卫国记了一功。

    秦诚也终于有了几天假,卫国拉着他去相亲,给他介绍了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两人聊得很投机,秦诚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卫国看着他,心里也替他高兴。

    没过几天,刘敏又回来了,这次她带来了好消息:

    “卫国,你的太阳能灯通过了部里的评估,决定在全国推广!部里让我来跟你商量生产的事,打算建一个专门的工厂,由你负责技术指导。”

    卫国一听,也很开心:“太好了,这样老百姓就能早点用上清洁能源了。”

    王场长也赶来祝贺:“我就说你的技术能行,这下好了,咱们农场也能跟着沾光了。”

    接下来的日子,卫国忙着指导工厂建设,培训工人。

    刘敏也经常来帮忙,两人配合得很默契。太阳能灯的生产很顺利,第一批产品很快就发到了全国各地,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大家再也不用为照明发愁,晚上也能像城里一样亮堂了。

    有人专门给卫国寄来感谢信,说太阳能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