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520章 小李显封周王(一)
显庆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
洛阳宫的紫宸殿内,檀香袅袅,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李治端坐在龙椅上,案几上摆放着刚刚拟定好的册封文书。
他凝视着那朱红色的封皮,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李治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武媚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轻声说道:
“今日,终于到了给显儿正名的时候了。”
武媚娘手中正绣着一幅麒麟图,听到李治的话,她抬起头,温柔的目光与李治交汇,柔声回应道:
“陛下既已决定封他为周王,是否需要选个良辰吉日举行册封仪式呢?”
李治微微一笑,伸出手指,轻轻划过文书上“李显”二字,缓缓说道:
“不必了,就今天吧。让钦天监择定午时行礼,也好让百官们都知晓此事。”
半个时辰后,内侍们捧着明黄色的卷轴,穿过长长的回廊,将册封旨意送往各王府和尚书省。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东宫,此时,年仅一岁的李显正被乳母抱在怀中玩耍。
他圆滚滚的小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双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突然,内侍高声宣读起了册封旨意:“封皇七子李显为周王……”
李显听到自己的名字,虽然还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但他还是本能地抓着乳母的衣袖,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内侍。
由于李显刚刚吃过点心,他那胖嘟嘟的脸颊上还沾着一些点心碎屑,这可爱的模样引得周围的宫人们都不禁笑了起来。
李治端坐在偏殿的龙椅上,一脸严肃地召见了礼部尚书许敬宗。
两人商议着即将举行的册封礼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以确保仪式的庄重和威严。
李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周王虽然年幼,但礼节不可废。这不仅关乎皇家的尊严,更是对祖宗的敬重。”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许敬宗赶忙躬身应道:
“陛下所言极是,微臣定会谨遵圣谕,让钦天监备好祭告太庙的礼器,再命工部打造王印与仪仗,绝不会有丝毫怠慢,定当让此次册封仪式尽显皇家体面。”
李治微微点头,表示满意。接着,他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具体的安排,许敬宗都认真作答,显然对这些事务早已胸有成竹。
与此同时,在后宫中,武媚娘正为李显准备册封礼服。
她亲自挑选了一套精致的王爵朝服,虽然是缩小版的,但依然华丽无比。
小皇子李显穿上这套朝服后,显得有些笨拙,他不停地转动着身子,似乎对这一身行头还不太适应。
武媚娘看着李显可爱的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这虎头靴倒是合脚,就是这玉带勒得太紧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帮李显调整了一下玉带的松紧度。
乳母见状,急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松开了那根紧勒在娘娘腰间的玉带。
她轻声安慰道:“娘娘莫要忧心,奴婢定会紧随其后,悉心照料,断不会让小王爷遭受半点儿委屈。”
此时此刻,殿内的宫女们手持玉印、锦袍等物品,鱼贯而入,整齐地排列在两旁。
整个宫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喜庆氛围,仿佛连空气都被染上了一层欢乐的色彩。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午时三刻,太极殿的钟鼓如同约定好一般,准时敲响。
那清脆而庄严的钟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李治身着衮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庄严肃穆,透露出一种君临天下的威严。
而武媚娘则身着华服,优雅地陪坐在一旁,她的美丽与聪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百官们按照品级高低,分列于两侧,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静静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就在这时,内侍抱着李显缓缓走上了丹陛。
小皇子年纪尚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殿下那黑压压的人群,突然间,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咯咯地笑出了声。
这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仪式的进行。许敬宗展开册封文书,用他那洪亮而庄重的声音,高声宣读道:
“维显庆二年二月庚午:皇七子显,天资聪慧,性禀纯良,特封周王,赐金印紫绶,钦此!”
李治面带微笑,从内侍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枚金镶玉的王印,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他缓缓地将王印放在李显面前的案几上,然后温柔地握住儿子那胖乎乎的小手,轻声说道:
“显儿,这是你的王印。”
李显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王印,似乎对它充满了兴趣。
李治微笑着引导儿子将小手放在印泥上,轻轻按下,留下了一个鲜艳的红印。
他看着李显,语重心长地说:
“往后你要做个贤明的王爷,守护我们大唐的江山社稷。”
李显虽然年纪尚小,但还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抓起印泥,像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毫不顾忌地往自己脸上抹去。
这一举动让满殿的文武大臣们都忍俊不禁,原本庄重肃穆的仪式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充满了暖意。
仪式结束后,李治在含元殿设宴款待宗室和重臣们。
宴会厅内灯火通明,珍馐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众人纷纷举杯,向李治和李显表示祝贺。
滕王李元婴站起身来,高举酒杯,朗声道:
“陛下今日册封周王,实乃我大唐社稷之喜,臣在此恭祝陛下龙体安康,周王聪慧贤明!”
李治闻言,喜笑颜开,也举起酒杯回应道:“宗室本是同根,朕希望诸王能够同心同德,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国。”
武媚娘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她随即吩咐身边的宫女,将早已准备好的赏赐仔细送到各桌。
当宫女将给李显的长命锁和玉如意送到他面前时,众人都不禁赞叹起皇家的恩宠来。
这两件礼物不仅精美无比,更寓意着对李显的美好祝福,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皇室的关爱和重视。
洛阳宫的紫宸殿内,檀香袅袅,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李治端坐在龙椅上,案几上摆放着刚刚拟定好的册封文书。
他凝视着那朱红色的封皮,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李治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武媚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轻声说道:
“今日,终于到了给显儿正名的时候了。”
武媚娘手中正绣着一幅麒麟图,听到李治的话,她抬起头,温柔的目光与李治交汇,柔声回应道:
“陛下既已决定封他为周王,是否需要选个良辰吉日举行册封仪式呢?”
李治微微一笑,伸出手指,轻轻划过文书上“李显”二字,缓缓说道:
“不必了,就今天吧。让钦天监择定午时行礼,也好让百官们都知晓此事。”
半个时辰后,内侍们捧着明黄色的卷轴,穿过长长的回廊,将册封旨意送往各王府和尚书省。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东宫,此时,年仅一岁的李显正被乳母抱在怀中玩耍。
他圆滚滚的小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双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突然,内侍高声宣读起了册封旨意:“封皇七子李显为周王……”
李显听到自己的名字,虽然还不太明白其中的含义,但他还是本能地抓着乳母的衣袖,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内侍。
由于李显刚刚吃过点心,他那胖嘟嘟的脸颊上还沾着一些点心碎屑,这可爱的模样引得周围的宫人们都不禁笑了起来。
李治端坐在偏殿的龙椅上,一脸严肃地召见了礼部尚书许敬宗。
两人商议着即将举行的册封礼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以确保仪式的庄重和威严。
李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周王虽然年幼,但礼节不可废。这不仅关乎皇家的尊严,更是对祖宗的敬重。”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许敬宗赶忙躬身应道:
“陛下所言极是,微臣定会谨遵圣谕,让钦天监备好祭告太庙的礼器,再命工部打造王印与仪仗,绝不会有丝毫怠慢,定当让此次册封仪式尽显皇家体面。”
李治微微点头,表示满意。接着,他又详细询问了一些具体的安排,许敬宗都认真作答,显然对这些事务早已胸有成竹。
与此同时,在后宫中,武媚娘正为李显准备册封礼服。
她亲自挑选了一套精致的王爵朝服,虽然是缩小版的,但依然华丽无比。
小皇子李显穿上这套朝服后,显得有些笨拙,他不停地转动着身子,似乎对这一身行头还不太适应。
武媚娘看着李显可爱的模样,不禁笑出声来:
“这虎头靴倒是合脚,就是这玉带勒得太紧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帮李显调整了一下玉带的松紧度。
乳母见状,急忙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松开了那根紧勒在娘娘腰间的玉带。
她轻声安慰道:“娘娘莫要忧心,奴婢定会紧随其后,悉心照料,断不会让小王爷遭受半点儿委屈。”
此时此刻,殿内的宫女们手持玉印、锦袍等物品,鱼贯而入,整齐地排列在两旁。
整个宫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喜庆氛围,仿佛连空气都被染上了一层欢乐的色彩。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午时三刻,太极殿的钟鼓如同约定好一般,准时敲响。
那清脆而庄严的钟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李治身着衮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庄严肃穆,透露出一种君临天下的威严。
而武媚娘则身着华服,优雅地陪坐在一旁,她的美丽与聪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百官们按照品级高低,分列于两侧,他们身着朝服,神情肃穆,静静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就在这时,内侍抱着李显缓缓走上了丹陛。
小皇子年纪尚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殿下那黑压压的人群,突然间,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咯咯地笑出了声。
这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仪式的进行。许敬宗展开册封文书,用他那洪亮而庄重的声音,高声宣读道:
“维显庆二年二月庚午:皇七子显,天资聪慧,性禀纯良,特封周王,赐金印紫绶,钦此!”
李治面带微笑,从内侍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枚金镶玉的王印,仿佛它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他缓缓地将王印放在李显面前的案几上,然后温柔地握住儿子那胖乎乎的小手,轻声说道:
“显儿,这是你的王印。”
李显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王印,似乎对它充满了兴趣。
李治微笑着引导儿子将小手放在印泥上,轻轻按下,留下了一个鲜艳的红印。
他看着李显,语重心长地说:
“往后你要做个贤明的王爷,守护我们大唐的江山社稷。”
李显虽然年纪尚小,但还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抓起印泥,像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毫不顾忌地往自己脸上抹去。
这一举动让满殿的文武大臣们都忍俊不禁,原本庄重肃穆的仪式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充满了暖意。
仪式结束后,李治在含元殿设宴款待宗室和重臣们。
宴会厅内灯火通明,珍馐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众人纷纷举杯,向李治和李显表示祝贺。
滕王李元婴站起身来,高举酒杯,朗声道:
“陛下今日册封周王,实乃我大唐社稷之喜,臣在此恭祝陛下龙体安康,周王聪慧贤明!”
李治闻言,喜笑颜开,也举起酒杯回应道:“宗室本是同根,朕希望诸王能够同心同德,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国。”
武媚娘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她随即吩咐身边的宫女,将早已准备好的赏赐仔细送到各桌。
当宫女将给李显的长命锁和玉如意送到他面前时,众人都不禁赞叹起皇家的恩宠来。
这两件礼物不仅精美无比,更寓意着对李显的美好祝福,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皇室的关爱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