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 第603章 农科院下放分子被平反,分院建立

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第603章 农科院下放分子被平反,分院建立

    “不去——”

    “不回——”

    “不谈ZZ——”

    “我只想种土豆!”

    农科院那边来人了,因为连续几年土豆丰收不断增产,加上崔书记连续几年往上报。

    不管上头再怎么不重视,或者再怎么压着,但崔村公社交的统购粮一年比一年多,这是事实,不可能视而不见。

    后来实在压不住了,因为隔壁兴寿公社,小汤山公社都想种这种土豆,但是四九城农科院没有这种良种啊!

    看着崔村公社丰收发财他们那个急啊,我们交完公粮和统购粮以后,社员们都吃不饱,还倒欠公社粮食。

    你们倒好,有多的不拿来支援兄弟单位,还多交统购粮卖给国家,有多的还定点卖给四九城里的轧钢厂?

    于是这个事儿就被捅了上去。

    农技指导小组,农科院现任领导层,都压不住这个事儿了。

    上面有工作组下来,重新检测产量,有新村黑土鱼塘水的高产土豆,也有农科院下放分子那50亩普通高产土豆,以及公社每个大队种的土豆,随机抽查直接去地里挖做不了假,还有这几年崔村公社的交粮记录……

    于是,当年高产种子的事情被重新审查,所以现在在位的农科院领导被拿了下来好几个,少的判了20年,多的直接枪毙。

    因为海子里有人发话了,严查,彻查!一个都不能放过!

    这些高产土豆要是早一点普及的话,那三年也好,还北边的债也好,都不至于是现在这个状况。

    那些蛀虫都是人民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方平安这才明白,为什么当年亩产3000斤的事情上面没有重视起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有大风前期的影响,也有58年浮夸风的影响,反正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啊。

    不过他现在亩产3200斤的记录,因为黑土和鱼塘水的限制也无法复制,上面真正重视的是农科院下放分子培育的良种。69年夏收的时候,已经稳定增产到了亩产530斤,而68年全国薯类(土豆与红薯)平均亩产量才288斤!

    所以,这中间的损失无法计量啊!

    那些人是真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说到这个大家心里也是一肚子气,本来62年的时候已经培育了两代,精耕细作的情况下可以干到亩产1200斤,普通种植条件下也可以达到550斤。结果一场运动过去,良种全没了,资料也全没了,核心研究人员还去世了好几位大拿,大家只能用现有极其简陋的科研条件从0做起。

    要不是方村长昏迷四年又醒了过来,还能找来那么多名贵药材,以及新村整体搬迁下乡,并费尽心思保住他们……

    后果不堪设想!

    别说能不能研究出来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其他公社农场里的下放分子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可是知道的。

    每年冬天死上几个,因为缺衣少食,劳作的时候受伤另加各种身体原因,意外死亡是很正常的。谁也没有义务养活他们,也没有那个胆量护着他们。

    严格说起来,他们的平反,他们的命,都是方村长给的。

    所以上面给他们平反了,并请他们回四九城的时候,农科院的这12名下放分子开了个会,包括那些家属小孩都在内。

    回四九城……原单位补回这几年下放的工资,再给一部分补偿,有几人的工级以及行政级别要上调一下,最高的可以担任副所长,连带退回住房,有的还给调换成大房子……

    可以说这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但他们一琢磨,回去会不会再碰到这些破事儿?会不会有人插手摘桃子?或者又搞什么运动?

    到时候方村长不在身边,真有事儿谁帮他们,谁护着他们?

    大家伙是真的被搞怕了,因为损失是可以补回来,但去世的那些亲人,是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另外,小孩子回了四九城又如何?现在能上学吗?还会不会上山下乡?

    而且他们即便是回城了,研究土豆良种的话,还是得经常下乡跑试验田。而这里有房有地还有公社里的青壮帮着种,旁边还有农场,啥都不缺。

    新村缺咱们吃的还是缺咱们住的了?

    就说每天都有肉蛋奶,方村长还时不时一高兴就给大家伙加餐送肉,即便是城里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吗?

    不说其他的,咱们在新村除了住的条件稍微差了一点,咱们少了什么东西?

    个个都长胖了不说,这几年连病都没有生过,身体个顶个的棒!在新村住着,他们都感觉能多活几年。

    那既然如此,我们回去四九城干啥?

    于是12人统一想法,不回去!

    坚决不回去!

    就在新村种土豆,反正我们也只会种土豆。

    再逼我们回去,那就集体辞职!

    不就是农科院的干部岗吗?不就是工级吗?不就是补工资与补偿吗?

    不稀罕!

    不要了!

    跟着方村长有肉吃!

    而且在这里种土豆也是为了国家做贡献,咱啥也不要也还坚持为国家做贡献,你就说觉悟高不高吧!?

    这才叫做是无欲则刚!

    然后检查组和农科院就麻瓜了,这些人是真被伤透了心啊。

    但这些人都是大宝贝,辞职那是不可能让他们辞职的。

    所以最后商量下来,农科院在新村设立了一个“四九城农科院·昌平土豆良种研究分院”。多方协调之下,原来的50亩试验田,变成了100亩,当然上面会给崔村公社一定的补偿。

    并且由农科院承担,在这边新建实验室办公楼与家属楼。

    12人身在农村,但是全都是城市户口,城里的家属楼住房还给他们保留着,要回城随时都可以。

    并且为了感谢新村在土豆育种上面的贡献,又给新村批了100亩地作为奖励。这倒是小事儿,无非就是公社再组织青年突击队帮着开荒呗,又不是第一次了。

    最主要的惊喜是,给分院4个工位,再为了感谢给新村4个工位!

    正式工,城市户口,商品粮!

    有采购员、数据记录员、保卫员、司机等等不同的工种,去四九城农科院也好,还是留在这分院上班也好,随他们自己挑!

    但赵研究员他们转手就把工位直接都给了新村。

    这一下子整个公社都沸腾起来了,加上新村手上原本就有2个农科院采购员工位(因为大风没有兑现)、还有1个轧钢厂采购员、1个清河家具厂正式职工1个监狱宣传科科员(也是因为大风无法兑现)的工位,也就是新村手上一共有13个城里的正式工工位!

    所有的知青们眼都绿了啊!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其实对于工位,方平安不稀罕,新村的人也不稀罕,现在这个年头,在新村可比城里舒服多了,又自由。

    对于方平安最好的消息是——

    因为要建实验室,农科院要给这边牵电线!

    新村可以蹭电了!

    这才是最大的好消息!

    不过估计得等到年底才能弄好,供电局那边还得协调,到时候还得立电线杆子,反正很麻烦。

    方平安表示,我等得起!

    然后6月中旬,“四九城农科院·昌平土豆良种研究分院”开始动工,新村这边,再一次变成了大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