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 第674章 新村录取率100%

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第674章 新村录取率100%

    但,崔村公社的录取率如果细分起来,新村报考26人,录取26人,录取率100%!

    除新村以外,崔村公社报考120人,录取8人,录取率6.7%。

    这可比全国预估的1%录取率高多了!

    后来大家伙才知道准确的数据,今年570万人参加高考,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27.3万人,其中包括4万名各类大专班录取的学生(粉色准考证考大学,黄色准考证考大专),录取率接近4.9%。

    可谓是史上最低的录取率!

    据资料记载1961-1965年的录取率分别为:45.43%、27.5%、33.42%、34%、47%。

    所以当年杨晓蜜热巴还有雨水考大学,那真是随随便便就能考进去。

    而现在则是太难太难。

    但崔村公社除新村以外录取率都有6.7%,你就说牛哔不牛哔!

    有的公社连1%都没有呢!

    至于说新村这个奇葩,单独计算100%录取率……

    人家准备了八九个月,还有名师指导,题海战术强压学习,能拿到这个成绩一点儿都不奇怪。

    更不说他们方村长,六几年的时候就以一己之力培养出来了3个大学生,那过目不忘的能力可不是盖的。

    也就是他不符合年龄条件,不然今年新村即使考上50个也不稀奇!

    不过这只是第一关,后面还有Z审体检,以及学校录取和服从分配等等,新村参加高考的就有好几个下放分子,能不能过这一关还不好说。

    有人笑就有人哭,农场知青们信心满满参加高考,结果知青加社员一共120人,才考取了8个?

    这还是有新村高考突击班帮助下的成绩,他们很不满意。

    不过又来了个新消息,补录!

    2月扩招:300分以上补录!

    农场知青们又糊里糊涂的补录了3个人!

    这就叫做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

    78年2月-3月的时候,公社陆续收到通知书了,这些日子新村直接派人成天蹲守公社,蹲守昌平县支局。

    该怎么说呢,是新村加上公社民兵队,每天有两个人陪着公社里唯一的一名邮递员,直接骑新村的三侉子,陪着他(押)一起去昌平县支局领取邮件。

    三人共同见证数量签字画押,然后回公社分拣以后,再送至各大队。

    一个是新村的民兵,每天换人,一个是公社的民兵,也每天换人。

    邮递员是复员军人,他是有意见,但这事儿是书记点头应许的,事情太大,必须做到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会出现!

    这样的安排就直接杜绝了邮件的丢失与调包!

    至少在昌平县支局——崔村公社——各大队这末端线路之上,决不能出差错!

    考生的信件决不允许代收!

    大队长不行,村长不行,书记也不行!

    必须本人当面签收!

    崔书记不明白方平安为什么要搞得如此麻烦和不信任,但方平安也不能细说。

    毕竟顶替的事情没有到他头上,他没理由捅出去啊?没证人证据只有怀疑,上面也不会有人重视的。

    只能说防患于未然,自己多注意些。

    秦京茹的录取通知书终于收到了,四九城农业大学,因为她也不知道报什么才好,所以农业林业师范她随便填了几个,到时候哪家给她通知书就读哪个。

    农学院也不错,到时候去农科院上班,又认识人,挺好的。

    方平安干妹赵悦悦——四九城师范大学;

    小舅子范有尘——四九城中医学院;

    梁婷婷——中山大学,她跟着刘光天还有她哥梁东升,嫂子齐小丽在羊城的增城县,所以都准备考羊城那边的大学,离着分厂和体验店近;

    陈晓燕——四九城外国语学院;

    田七弟——化工学院;

    田八妹——邮电学院;

    徐云云——交通大学;

    齐小丽——华南工学院;

    蔡红娟——工业学院;

    钟小涛——交通大学;

    许晓玲——林学院;

    ……

    新村26个,知青+社员8个,再加补录的3个,至此为止崔村公社被录取的大学生都拿到了通知书,一个不少,一个都没错!

    直到这个时候方平安才松了一口气,还好,崔村公社这边没出幺蛾子。

    然后,新村大摆宴席!庆祝!

    崔书记直接把那11个录取了的也拉过来,交伙食费,一起庆祝!

    这次他在县里可倍儿有面子!

    交伙食费,拉粮食拉肉,好好庆祝!

    新村弄完以后,方平安虎子大头等一行人,又去了四合院,四合院里再次大摆宴席!

    狠狠庆祝!

    全场由许大茂,二大爷,虎子大头六根家买单!

    都出了大学生啊!

    许家许晓玲、秦京茹;

    二大爷家俩儿媳妇梁婷婷与陈晓燕;

    齐家大头媳妇徐云云,大头妹妹齐晓丽;

    钟家虎子媳妇蔡红娟、虎子弟弟钟小涛;

    田家(六根)田七弟田八妹……

    一下子出了10个大学生啊!

    这还是方家干弟范有尘,干妹赵悦悦没有计算在内的结果。

    那真是敲锣打鼓戴大红花!

    街道办都过来庆祝了!

    许家老爷子许富贵都高兴坏了,女儿突然莫名其妙成了大学生,儿媳妇也是!

    二大爷那就更不必说了,人生赢家啊!

    小当这个时候才知道后悔,不过已经晚了。

    照例是傻柱主厨,这么大的喜事儿,他也不可能故意触大家的霉头,反正做饭呗,他都习惯了。

    ————————————————

    南锣鼓巷一个院子出了十几个大学生,新村出了26名大学生,录取率100%这个事儿,也都传了出去,还有记者来采访。

    是那多年不见的安记者,那是老熟人,自然要给面子,于是把为什么搞这个“新村夜校人才选拔计划”,又为什么改成“高考补习班”,为啥新村录取率100%都交代清楚了,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儿,就是赶巧了而已。

    另外也比较惋惜,自己村子里还有一批大龄青年因为年龄限制没能参加高考,也让安记者把这事儿向上面反映一下,他们也想考大学啊。

    78年春天,按照上面的部署,对77年高考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地纠正了个别地区对“重在表现”政策落实不够的极左残余,对各地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政策细化,再次强调“尊重知识,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要求尽可能选拔出更加优秀的大学新生。

    所以78年的高考,在报考资格上规定,凡是66届以后的高中毕业生,不论年龄,都给予一次高考机会,取消了77年报考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的限制;在录取分数上坚决贯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的基本原则。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方平安知道,他和许大茂这些大龄青年的机会,来了——

    新村高考突击班,再次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