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415章 雷霆扫穴
建宁四年,七月,秋!
青州北海郡的秋日,本该是大地金黄、硕果累累的时节。
然而,在这份丰收的表象之下,却被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笼罩。
青州郡守府内。
郡守吴庸正对着铜镜整理着崭新的官袍,镜中倒映出一张志得意满的脸。
如今正值新政推行之际,全国各个州郡官吏的主要政绩,皆是来源于此。
在他治下,杜钦捐地捐粮的义举,无疑给他涨了极大的脸面,并由他亲自执笔,将其润色成花团锦簇的奏章,快马送往了洛阳。
想到朝廷可能发来的表彰以及天子的认同,吴庸嘴角便抑制不住地上扬。
“报!”
就在他沉浸于幻想之际,一名衙役连滚爬爬地冲入后堂,声音中满是惊慌。
“府……府君,不好了!御史中丞阳球……带人把常平仓围了!”
“谁?阳球?”
吴庸手一抖,玉带扣差点掉落。
阳球?那个有铁面酷吏、六亲不认之称的御史中丞阳球?
他怎么会来北海?还直奔常平仓?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涌入了吴庸的脑海。
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慌什么?本官乃朝廷钦命的两千石,阳中丞来了又能怎样?马上备车,随本官前去看看!”
“呃,喏!”
衙役答应一声,随即快步跑了出去。
很快,吴庸就带着一众僚属,匆匆赶到位了于城东的常平仓。
当看到眼前的景象之后,顿时让他如坠冰窟!
只见偌大的仓场已被数百名黑衣玄甲的缇骑围得水泄不通,刀剑出鞘,甲胄森然,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仓场大门洞开,阳球一身朱红御史官袍,正背手而立,冷冷地看着仓场内堆积如山的粮袋。
在他的身后,还站着脸色铁青的粮储监察司主官陆骏和几名“蓝袍子”吏员。
更让吴庸头皮发麻的是,仓场外围,竟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片闻讯赶来的农人。
这些农人全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所有人的眼中都燃烧着一种压抑已久的、近乎疯狂的期盼和愤怒!
“阳……阳中丞!”
吴庸挤出一丝笑容,快步上前,“下官不知中丞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中丞这是……”
阳球缓缓转过身,那张如同岩石般冷硬的脸没有任何表情:“吴郡守,本官奉旨,查办北海常平仓籴粜舞弊、勾结豪强、盘剥农人一案!”
阳球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透出了一种令人心胆俱裂的寒意。
吴庸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舞……舞弊?中丞怕是误会了吧?我北海常平仓,奉行朝廷新政,籴粜分明,更有杜公捐地义举,惠及乡里,何来舞弊一说……”
“惠及乡里?”
阳球脸色微沉,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讥诮,随即猛地一挥手:“开仓!验粮!”
“喏!!”
早已待命的缇骑和“蓝袍子”们如狼似虎般扑向粮垛。雪亮的腰刀划破麻袋!
哗啦啦……!
随着麻袋破解,露出来的不是金黄的麦粒,而是霉烂发黑、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陈粟!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沙土、秕谷!
“啊!”
围观的农人中爆发出惊怒的哗然!
“是霉粮,是掺了沙土的陈粮!”
“天杀的,这就是官府高价收的新粮?这些连牲口都不吃的东西,是准备给我们吃的?”
“杜家捐的‘义田’粮呢?也在这里面吗?”
震惊与愤怒的声浪如同火山喷发,瞬间席卷了整个仓场!
无数道饱含血泪和仇恨的目光,死死盯住了脸色煞白的吴庸和他身后几个瑟瑟发抖的仓吏。
阳球拿起一把散发着恶臭的霉粟,举到吴庸眼前,声音冰冷彻骨:“吴郡守,这就是你口中籴粜分明的常平仓?这就是杜钦捐的义田所产?
还是说,你们把上等的新粮都搬回自家库房,拿这些猪狗不食的东西,来糊弄朝廷,糊弄这些指望常平仓活命的百姓?!”
“不……不是,下官……下官不知……”
吴庸浑身抖如筛糠,说起话来也语无伦次。
“不知?”
陆骏一步踏出,展开一卷厚厚的账册,声音洪亮道:“粮储监察司已查明,今岁秋收,北海常平仓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优价,从杜家及其控制的粮行,购入所谓“上等新粮”十万石。
然实际入库者,皆是霉烂掺沙之陈粮,其数目也不足三万石!
差价七万石粮款,由仓曹主事杜平、司市吏赵六等人,伙同郡守府书吏,层层瓜分,账册明细在此,人证物证俱全!”
随着陆骏的宣读,几名被缇骑押着的、面无人色的小吏和粮商被推到人前,正是账册上所列的经手人。
阳球面无表情看向杜平等人:“本官的手段,尔等想必也是知道的,还是老实交代吧,兴许还能保尔等家人一命。
否则的话,一个对抗新政、谋逆叛国的罪名下去,尔等三族怕是不保了!”
听到阳球那赤裸裸的威胁之言,杜平等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丝毫不怀疑,阳球这个酷吏,是真能做出那种事情的。
惊惧之下,这些人也随即竹筒倒豆子般将如何受杜钦指使、如何与郡府官吏勾结、如何做假账套取粮款的罪行全都交代了出来。
“还有!”
陆骏的声音带着悲愤,指向人群:“这些乡邻,皆可作证,杜家以减租为名,实则用陈年印子钱和旧租逼迫农人,待秋后粮多价贱,便以远低于常平仓收粮价强买,甚至逼人押田卖地,人证杜老七可以作证!”
随着陆骏话落,一个脊背佝偻的老农被搀扶出来,老泪纵横,颤抖着举起一张发黄的借据和一份被强迫按了手印的押田契。
“青天大老爷在上,那杜钦他不是人呐,他假仁假义,他……他逼死了我儿子,还夺走了我家祖传的活命田啊……”
阳球接过一应证物,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拿下!”
随着阳球一声厉喝,几名缇骑瞬间扑上,将瘫软在地的吴庸、仓曹杜平、司市吏赵六等人全部锁拿了起来。
“杜钦老贼何在?!”
阳球目光如炬,扫向面如土色的郡府僚属。
“在……在杜家庄园……” 有人颤声回答。
阳球:“立即拿人,一只苍蝇也不许放走!”
“喏!!”
……
杜氏庄园内。
杜钦正悠闲地品着香茗,听着管家汇报义田秋收的进展,想象着日后如何通过操控粮市来攫取更大的利益。
突然,震天的喧哗和马蹄声传入庄内,紧接着,是家丁惊恐的尖叫和重物撞击大门的轰响!
“怎么回事?!”
杜钦脸色一变,手中的茶盏“啪”地摔碎在地。
“家……家主,不好了!”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阳……阳球带兵把庄子围了,正……正在砸门!”
“谁?”
杜钦心头一颤,脚下一个踉跄,扶住桌案才勉强站稳。
阳球?!
他什么时候来的?为何郡府没有一点儿消息?
难道是自己的事情泄露了?
可阳球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情况?
轰隆!
一阵巨响,打断了杜钦的思虑。
庄园厚重的大门在巨木的撞击下轰然倒塌,烟尘弥漫中,一身朱袍的阳球,如同索命的恶鬼,在一群黑衣缇骑的簇拥下,踏着破碎的门板,一步步走了进来。
在他的手中,正握着那份染着农人血泪的账册和供词。
“杜钦!”
阳球冰冷的声音响起:“汝假借新政,伪饰善名,勾结官吏,蛀蚀常平,盘剥黎庶,罪证如山!
陛下有旨:杜钦及其同党,祸国殃民,罪不容诛,着即刻锁拿,抄没家产,凡涉案者,无论亲疏,一体擒拿,严惩不贷!”
看着阳球手中那熟悉的账册,以及被缇骑押进来的、面如死灰的侄女婿杜平和郡守等人,杜钦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他精心布置的计划,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大网,居然就这么被轻易的撕碎了?
一股腥甜涌上喉头,杜钦指着阳球,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哼,装晕?”
阳球冷哼一声:“全都带走!”
“喏!”
如狼似虎的军士们,一窝蜂的涌入了杜家宅室当中。
……
就在大汉内部全力推行新政的同时,辽东这边,也变得不太平了起来。
高句丽边境,沸水河谷。
喊杀声震天动地,慕容部的骑兵如同狂暴的潮水,一次次冲击着高句丽人依山而建的简陋城寨。
箭矢如雨,滚木礌石砸下,不断有慕容部的骑士惨叫着跌落马下。
慕容恪挥舞着袁术所赠的环首刀,咆哮着督战:“冲上去,踏平城寨,里面的粮食、女人、财货,全都是你们的!”
然而,冲锋的势头却远不如预期。
高句丽人的抵抗异常顽强,更重要的是,慕容部勇士手中那些寒光闪闪的“精钢”环首刀,在激烈的劈砍格挡中,竟接二连三地崩口、卷刃,甚至断裂!
“少主,刀……刀不行了!”
一名千夫长满脸是血,举着半截断刀,惊怒交加地冲到慕容恪马前:“砍在木盾上就卷刃,碰着对方的铁矛就断,这…这刀有问题!”
慕容恪心头猛地一沉,夺过一把部下递来的卷刃环首刀,仔细一看,刀身靠近刀柄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被磨掉的印记映入眼帘,那并非大汉将作府或任何知名匠坊的徽记,而是一个极其劣质的、象征次品的刻痕!
“袁术……!”
慕容恪双眼瞬间赤红,猛地回头,看向中军大旗之下,那个端坐在马背上、冷眼旁观战局的袁术!
就在这时!
呜!呜!
一阵低沉而雄浑的号角声,陡然从高句丽城寨两侧的山林中响起。
紧接着,无数面玄黑色的汉军旗帜,从山林中竖起,旗帜之下,是森然如林的强弩。
箭头寒光闪过,在正午的阳光下,汇聚成一片死亡的星芒,冰冷地指向了正在城寨下苦战的慕容部骑兵侧翼!
城寨大门也在此时轰然洞开,一队队装备精良、甲胄鲜明的高句丽守军,蜂拥而出,发起了凶猛的反冲锋。
他们手中的长矛,矛尖闪烁着汉军制式武器的特有寒光!
腹背受敌!兵器崩坏!
慕容部的骑兵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乱!
“汉军!是汉军!”
“我们中计了!”
“快跑啊!”
崩溃只在一瞬间!
慕容恪目眦欲裂,看着如潮水般溃退的部众,看着山林中那如同死神般静默的汉军弩阵,看着城寨下那些手持汉式长矛、反扑得异常凶狠的高句丽“守军”……
再看看中军旗下,袁术那张冷漠得没有一丝波澜的脸……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壮大慕容?什么称雄草原?
这分明就是一场由袁术和汉人精心策划的、诱使他慕容部流干鲜血的陷阱!
“袁公路!我慕容恪做鬼也不放过你!”
慕容恪那绝望的咆哮淹没在震天的喊杀和溃败的哀嚎之中。
战争结束,慕容恪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包括慕容恪在内,无一人生还。
而随着慕容恪的战死,慕容部大军的指挥权,悉数落到了慕容部的女婿袁术的手中。
……
洛阳,德阳殿。
两份截然不同的八百里加急,几乎同时呈上刘宏的御案。
一份来自青州北海:阳球奏报,杜钦案已破,伪善尽揭,北海郡守吴庸、仓曹杜平等一十七名官吏下狱,杜钦惊惧中风,瘫痪在押。抄没杜氏及其党羽家产田亩,价值巨万,尽数充入常平仓及府库。
北海农人,箪食壶浆,称颂陛下圣明!
一份来自辽东:贾诩密奏,慕容恪贪功冒进,强攻高句丽坚城,伤亡惨重,部帅慕容恪战死,部众溃散,袁术趁乱收拢部分残部,已控制慕容部余众。
刘宏端坐御座,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然后缓缓拿起朱笔,在阳球的奏报上批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准”字。
至于贾诩的密奏,则被他拿到了烛火上方点燃。
随后,刘宏便让李儒,将这两封奏报的内容,传到了王潜的耳中。
帝师府。
王潜端坐在一处凉亭内,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盘黑白棋局。
只见他拈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早已布满棋子的枰盘一角。
那看似已无余地的角落,随着这枚棋子的落下,一条隐伏已久、直捣黄龙的大龙之形,骤然清晰。
“深改的刀,要见血,更要见骨。”
王潜低声呢喃着:“青州的网破了,辽东的刀折了,这棋局,才算真正入了中盘。”
李儒垂首侍立一旁,眼中眸光闪烁。
青州北海郡的秋日,本该是大地金黄、硕果累累的时节。
然而,在这份丰收的表象之下,却被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笼罩。
青州郡守府内。
郡守吴庸正对着铜镜整理着崭新的官袍,镜中倒映出一张志得意满的脸。
如今正值新政推行之际,全国各个州郡官吏的主要政绩,皆是来源于此。
在他治下,杜钦捐地捐粮的义举,无疑给他涨了极大的脸面,并由他亲自执笔,将其润色成花团锦簇的奏章,快马送往了洛阳。
想到朝廷可能发来的表彰以及天子的认同,吴庸嘴角便抑制不住地上扬。
“报!”
就在他沉浸于幻想之际,一名衙役连滚爬爬地冲入后堂,声音中满是惊慌。
“府……府君,不好了!御史中丞阳球……带人把常平仓围了!”
“谁?阳球?”
吴庸手一抖,玉带扣差点掉落。
阳球?那个有铁面酷吏、六亲不认之称的御史中丞阳球?
他怎么会来北海?还直奔常平仓?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涌入了吴庸的脑海。
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慌什么?本官乃朝廷钦命的两千石,阳中丞来了又能怎样?马上备车,随本官前去看看!”
“呃,喏!”
衙役答应一声,随即快步跑了出去。
很快,吴庸就带着一众僚属,匆匆赶到位了于城东的常平仓。
当看到眼前的景象之后,顿时让他如坠冰窟!
只见偌大的仓场已被数百名黑衣玄甲的缇骑围得水泄不通,刀剑出鞘,甲胄森然,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仓场大门洞开,阳球一身朱红御史官袍,正背手而立,冷冷地看着仓场内堆积如山的粮袋。
在他的身后,还站着脸色铁青的粮储监察司主官陆骏和几名“蓝袍子”吏员。
更让吴庸头皮发麻的是,仓场外围,竟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片闻讯赶来的农人。
这些农人全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所有人的眼中都燃烧着一种压抑已久的、近乎疯狂的期盼和愤怒!
“阳……阳中丞!”
吴庸挤出一丝笑容,快步上前,“下官不知中丞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中丞这是……”
阳球缓缓转过身,那张如同岩石般冷硬的脸没有任何表情:“吴郡守,本官奉旨,查办北海常平仓籴粜舞弊、勾结豪强、盘剥农人一案!”
阳球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透出了一种令人心胆俱裂的寒意。
吴庸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舞……舞弊?中丞怕是误会了吧?我北海常平仓,奉行朝廷新政,籴粜分明,更有杜公捐地义举,惠及乡里,何来舞弊一说……”
“惠及乡里?”
阳球脸色微沉,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讥诮,随即猛地一挥手:“开仓!验粮!”
“喏!!”
早已待命的缇骑和“蓝袍子”们如狼似虎般扑向粮垛。雪亮的腰刀划破麻袋!
哗啦啦……!
随着麻袋破解,露出来的不是金黄的麦粒,而是霉烂发黑、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陈粟!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沙土、秕谷!
“啊!”
围观的农人中爆发出惊怒的哗然!
“是霉粮,是掺了沙土的陈粮!”
“天杀的,这就是官府高价收的新粮?这些连牲口都不吃的东西,是准备给我们吃的?”
“杜家捐的‘义田’粮呢?也在这里面吗?”
震惊与愤怒的声浪如同火山喷发,瞬间席卷了整个仓场!
无数道饱含血泪和仇恨的目光,死死盯住了脸色煞白的吴庸和他身后几个瑟瑟发抖的仓吏。
阳球拿起一把散发着恶臭的霉粟,举到吴庸眼前,声音冰冷彻骨:“吴郡守,这就是你口中籴粜分明的常平仓?这就是杜钦捐的义田所产?
还是说,你们把上等的新粮都搬回自家库房,拿这些猪狗不食的东西,来糊弄朝廷,糊弄这些指望常平仓活命的百姓?!”
“不……不是,下官……下官不知……”
吴庸浑身抖如筛糠,说起话来也语无伦次。
“不知?”
陆骏一步踏出,展开一卷厚厚的账册,声音洪亮道:“粮储监察司已查明,今岁秋收,北海常平仓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优价,从杜家及其控制的粮行,购入所谓“上等新粮”十万石。
然实际入库者,皆是霉烂掺沙之陈粮,其数目也不足三万石!
差价七万石粮款,由仓曹主事杜平、司市吏赵六等人,伙同郡守府书吏,层层瓜分,账册明细在此,人证物证俱全!”
随着陆骏的宣读,几名被缇骑押着的、面无人色的小吏和粮商被推到人前,正是账册上所列的经手人。
阳球面无表情看向杜平等人:“本官的手段,尔等想必也是知道的,还是老实交代吧,兴许还能保尔等家人一命。
否则的话,一个对抗新政、谋逆叛国的罪名下去,尔等三族怕是不保了!”
听到阳球那赤裸裸的威胁之言,杜平等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他们丝毫不怀疑,阳球这个酷吏,是真能做出那种事情的。
惊惧之下,这些人也随即竹筒倒豆子般将如何受杜钦指使、如何与郡府官吏勾结、如何做假账套取粮款的罪行全都交代了出来。
“还有!”
陆骏的声音带着悲愤,指向人群:“这些乡邻,皆可作证,杜家以减租为名,实则用陈年印子钱和旧租逼迫农人,待秋后粮多价贱,便以远低于常平仓收粮价强买,甚至逼人押田卖地,人证杜老七可以作证!”
随着陆骏话落,一个脊背佝偻的老农被搀扶出来,老泪纵横,颤抖着举起一张发黄的借据和一份被强迫按了手印的押田契。
“青天大老爷在上,那杜钦他不是人呐,他假仁假义,他……他逼死了我儿子,还夺走了我家祖传的活命田啊……”
阳球接过一应证物,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拿下!”
随着阳球一声厉喝,几名缇骑瞬间扑上,将瘫软在地的吴庸、仓曹杜平、司市吏赵六等人全部锁拿了起来。
“杜钦老贼何在?!”
阳球目光如炬,扫向面如土色的郡府僚属。
“在……在杜家庄园……” 有人颤声回答。
阳球:“立即拿人,一只苍蝇也不许放走!”
“喏!!”
……
杜氏庄园内。
杜钦正悠闲地品着香茗,听着管家汇报义田秋收的进展,想象着日后如何通过操控粮市来攫取更大的利益。
突然,震天的喧哗和马蹄声传入庄内,紧接着,是家丁惊恐的尖叫和重物撞击大门的轰响!
“怎么回事?!”
杜钦脸色一变,手中的茶盏“啪”地摔碎在地。
“家……家主,不好了!”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阳……阳球带兵把庄子围了,正……正在砸门!”
“谁?”
杜钦心头一颤,脚下一个踉跄,扶住桌案才勉强站稳。
阳球?!
他什么时候来的?为何郡府没有一点儿消息?
难道是自己的事情泄露了?
可阳球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情况?
轰隆!
一阵巨响,打断了杜钦的思虑。
庄园厚重的大门在巨木的撞击下轰然倒塌,烟尘弥漫中,一身朱袍的阳球,如同索命的恶鬼,在一群黑衣缇骑的簇拥下,踏着破碎的门板,一步步走了进来。
在他的手中,正握着那份染着农人血泪的账册和供词。
“杜钦!”
阳球冰冷的声音响起:“汝假借新政,伪饰善名,勾结官吏,蛀蚀常平,盘剥黎庶,罪证如山!
陛下有旨:杜钦及其同党,祸国殃民,罪不容诛,着即刻锁拿,抄没家产,凡涉案者,无论亲疏,一体擒拿,严惩不贷!”
看着阳球手中那熟悉的账册,以及被缇骑押进来的、面如死灰的侄女婿杜平和郡守等人,杜钦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他精心布置的计划,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大网,居然就这么被轻易的撕碎了?
一股腥甜涌上喉头,杜钦指着阳球,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哼,装晕?”
阳球冷哼一声:“全都带走!”
“喏!”
如狼似虎的军士们,一窝蜂的涌入了杜家宅室当中。
……
就在大汉内部全力推行新政的同时,辽东这边,也变得不太平了起来。
高句丽边境,沸水河谷。
喊杀声震天动地,慕容部的骑兵如同狂暴的潮水,一次次冲击着高句丽人依山而建的简陋城寨。
箭矢如雨,滚木礌石砸下,不断有慕容部的骑士惨叫着跌落马下。
慕容恪挥舞着袁术所赠的环首刀,咆哮着督战:“冲上去,踏平城寨,里面的粮食、女人、财货,全都是你们的!”
然而,冲锋的势头却远不如预期。
高句丽人的抵抗异常顽强,更重要的是,慕容部勇士手中那些寒光闪闪的“精钢”环首刀,在激烈的劈砍格挡中,竟接二连三地崩口、卷刃,甚至断裂!
“少主,刀……刀不行了!”
一名千夫长满脸是血,举着半截断刀,惊怒交加地冲到慕容恪马前:“砍在木盾上就卷刃,碰着对方的铁矛就断,这…这刀有问题!”
慕容恪心头猛地一沉,夺过一把部下递来的卷刃环首刀,仔细一看,刀身靠近刀柄处,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被磨掉的印记映入眼帘,那并非大汉将作府或任何知名匠坊的徽记,而是一个极其劣质的、象征次品的刻痕!
“袁术……!”
慕容恪双眼瞬间赤红,猛地回头,看向中军大旗之下,那个端坐在马背上、冷眼旁观战局的袁术!
就在这时!
呜!呜!
一阵低沉而雄浑的号角声,陡然从高句丽城寨两侧的山林中响起。
紧接着,无数面玄黑色的汉军旗帜,从山林中竖起,旗帜之下,是森然如林的强弩。
箭头寒光闪过,在正午的阳光下,汇聚成一片死亡的星芒,冰冷地指向了正在城寨下苦战的慕容部骑兵侧翼!
城寨大门也在此时轰然洞开,一队队装备精良、甲胄鲜明的高句丽守军,蜂拥而出,发起了凶猛的反冲锋。
他们手中的长矛,矛尖闪烁着汉军制式武器的特有寒光!
腹背受敌!兵器崩坏!
慕容部的骑兵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乱!
“汉军!是汉军!”
“我们中计了!”
“快跑啊!”
崩溃只在一瞬间!
慕容恪目眦欲裂,看着如潮水般溃退的部众,看着山林中那如同死神般静默的汉军弩阵,看着城寨下那些手持汉式长矛、反扑得异常凶狠的高句丽“守军”……
再看看中军旗下,袁术那张冷漠得没有一丝波澜的脸……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壮大慕容?什么称雄草原?
这分明就是一场由袁术和汉人精心策划的、诱使他慕容部流干鲜血的陷阱!
“袁公路!我慕容恪做鬼也不放过你!”
慕容恪那绝望的咆哮淹没在震天的喊杀和溃败的哀嚎之中。
战争结束,慕容恪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包括慕容恪在内,无一人生还。
而随着慕容恪的战死,慕容部大军的指挥权,悉数落到了慕容部的女婿袁术的手中。
……
洛阳,德阳殿。
两份截然不同的八百里加急,几乎同时呈上刘宏的御案。
一份来自青州北海:阳球奏报,杜钦案已破,伪善尽揭,北海郡守吴庸、仓曹杜平等一十七名官吏下狱,杜钦惊惧中风,瘫痪在押。抄没杜氏及其党羽家产田亩,价值巨万,尽数充入常平仓及府库。
北海农人,箪食壶浆,称颂陛下圣明!
一份来自辽东:贾诩密奏,慕容恪贪功冒进,强攻高句丽坚城,伤亡惨重,部帅慕容恪战死,部众溃散,袁术趁乱收拢部分残部,已控制慕容部余众。
刘宏端坐御座,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然后缓缓拿起朱笔,在阳球的奏报上批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准”字。
至于贾诩的密奏,则被他拿到了烛火上方点燃。
随后,刘宏便让李儒,将这两封奏报的内容,传到了王潜的耳中。
帝师府。
王潜端坐在一处凉亭内,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盘黑白棋局。
只见他拈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早已布满棋子的枰盘一角。
那看似已无余地的角落,随着这枚棋子的落下,一条隐伏已久、直捣黄龙的大龙之形,骤然清晰。
“深改的刀,要见血,更要见骨。”
王潜低声呢喃着:“青州的网破了,辽东的刀折了,这棋局,才算真正入了中盘。”
李儒垂首侍立一旁,眼中眸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