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 第429章 挺进西域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第429章 挺进西域

    建宁九年,六月下旬。

    随着一阵热浪拂过,洛阳城外田垄上那成片的金黄也跟着晃动了起来。

    田间地头上的农人们,看着眼前这幅风吹麦浪的景象,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来,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了!

    洛阳城西,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围坐在路边的树荫下,拉着各自的儿孙晚辈,笑呵呵的讲述着一些陈年往事。

    “唉,要说过去,那日子苦的呀,别说吃饱饭了,一家五口人,连一套衣服都凑不出来,谁要是出门,剩下的几个只能光屁股呆在家里……”

    “是啊,还有交不完的税、服不完的徭役,许多人家连孩子都不敢生,不小心生下来的,就直接就丢外边儿生死由命……”

    “也幸亏老天开眼呐,给咱们赐下了一个圣君,登基第一年就免了徭役,然后就是弄各种作坊,给了咱们一条活路……

    后来又是搞新政,弄常平仓,原本贵的离谱的盐铁、布匹,也是不停的降价,咱们这些泥腿子,如今也能吃得饱、穿的齐咯!”

    “唉,老头子我活了一辈子了,真是没白活啊!”

    “谁说不是啊,要说这些孩子们才是命好,啥苦也没吃过,生下来就赶上了这好年景!”

    “话可不能说,你没听那些读书人说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这些娃儿们呐,虽不愁吃喝,但将来的担子,也不比咱们轻啊!”

    “嗯,这倒也是,当今天子是个干大事的,这几年先后平了羌人、灭了高句丽、征服了草原,后边儿肯定也少不了其他的事情!”

    “……”

    就在这些老农门交谈之际,一阵突兀的马蹄声突然传到了人们的耳中。

    人们扭头望去,只见官道上,一个皂衣骑士,正骑着快马,由西向东的朝着洛阳方向疾驰而来。

    在骑士身后,还跟着几名身穿甲胄的凉州骑兵随同护卫。

    “这是西边儿又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现在能走什么大事?”

    “是啊,凉州那边儿现在稳的,比咱们这也不差啊!”

    “谁说就是凉州了?保不准是更西呢!”

    “西域吗?”

    看着一溜风似的疾驰而过的信使,路边的人们也不禁议论纷纷了起来。

    很快,这信使便一路疾驰到城中,并被带进皇宫。

    看到信使送上来的奏报,刘宏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去将王潜请到了德阳殿。

    “师父,程师兄来信,西域那边乱了!”

    德阳殿内,王潜刚一露面,刘宏便兴冲冲的举着那封奏报迎了上来。

    也不怪刘宏如此不稳重。

    当年,王潜在讲课的时候,就着重的提到过西域对于大汉以及草原的重要性。

    在当时的时候,刘宏就把西域视作了未来必须拿下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且随着大汉国力不断提升,对于扩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西域又是大汉对外开拓的重要通道,这也进一步确立了吞并西域的必要性。

    如今,东北、草原悉数安定了下来,刘宏自然也将西域纳入了下一个行动计划当中。

    如今,看到西域已乱,刘宏自然兴奋不已。

    看到刘宏如此模样,王潜也笑着摇了摇头,半严肃的说道:“你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并于去年的时候立了宋皇后,皇后今年还有了身孕。

    用不了多久,就要为人父了,行事怎的还是如此的不稳重?”

    “师父,此处既无外人,又何必那般拘泥?”

    对于王潜的训斥,刘宏却是毫不在意,说着便把那封奏报塞到了王潜手中:“师父,您快看看!”

    王潜无奈的笑了笑,随即打开奏报,开始看了起来。

    这封奏报,乃是程昱亲笔书写,西域诸国目前的情况,以及各国向大汉求援的事情,全都详细的书写在了上面。

    看到自己布局多年的经济战终于开始显现威力了,王潜也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将奏报合上之后,王潜看向刘宏问道:“对于西域那边,你准备怎么做?”

    “师父,依徒儿之见,我大汉刚结束对檀石槐的作战,虽然士气正盛,但消耗也是不小。

    加之西域距离遥远,即便西域诸国愿意承担我军平乱的耗费,但行军途中的消耗也是不小。

    因此,徒儿以为,出动大军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以小部队进驻西域了!”

    “嗯,说的不错!”

    王潜点了点头,又问:“还有呢?”

    “还有?”刘宏微微一怔。

    “不错!”王潜脸上多了一丝凝重:“以汉军目前的实力,想要平定西域,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平定西域之后,该如何顺利成章的将西域彻底纳入大汉版图,才是你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

    刘宏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徒儿已经考虑到了,而且还有了办法!”

    “哦?”王潜眉头一动,“那说来听听!”

    刘宏拿起那封奏报,凝声道:“程师兄在奏报中提及,他开始已令人在西域放粮,为我大汉笼络西域的民心。

    因此,我大汉想要吞并西域的主要阻力,便在于各国的王室贵族。

    对于这些王室贵族,想要强迫他们归入大汉,肯定是不可能的,武力清洗的话,也会有损大汉天威。

    因此,徒儿以为,不妨效仿当初清洗凉州以及吞并高句丽的方式,继续来一招借刀杀人……”

    “徒儿会密令程师兄继续搅乱西域,甚至暗中资助那些乱兵,并此番负责平乱的主将,故意暂缓平叛进度,待西域的那些叛军灭破其王城,将那些王室贵族清洗干净之后,再率兵前往!”

    说到这里,刘宏也是毫不掩饰的展露出了他那果决狠辣的一面。

    听到刘宏的这个计划,王潜暗自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不知你准备派谁前往?”

    “主帅由曹师弟担任,他不是最想当征西将军吗,这次就成全了他。

    至于副将的话,就由吕布和文丑来担任。

    然后传信程师兄,让他担任监军,糜乔负责后勤。

    出兵人数为五千,从西园军中抽调……”

    看着刘宏在那侃侃而谈,王潜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徒弟已经是彻底出师了,无论计划,还是人手都跟他想的一般无二。

    ……

    很快,一道出兵西域诸国平息叛乱的诏书就传了下去。

    当曹操接到封他为征西将军,令其领兵出兵西域的诏书之后,嘴巴顿时咧到了耳根子处。

    来不及跟父亲和几个美娇娥告别,便急匆匆的赶到了西苑大营,开始快速的调派起了兵将。

    如今的西园军,虽然主体依旧是游侠构成,但经过多年的训练,以及几次对外作战,早已成为了帝国最为精锐的一支劲旅。

    从诏令下达,再到曹操调派齐整,只用了不到两日的功夫,五千士兵便已经整备齐整。

    西苑校场上,旌旗猎猎,战鼓隆隆!

    五千名披甲持锐的士兵,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耸立于点将台前。

    台上,曹操身穿一套鎏金锁子铠甲,身后的大红披风随风鼓荡,竟透着一丝说不上来的威武之感。

    “弟兄们!!”

    曹操手持一个铁皮喇叭,扯开嗓子吼道:“如今,北边的草原已经打完了,但西边还有着无数的功勋在等着咱们,那边的广袤,超出了你们的想象。

    在那边,有着数不尽的美女,更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而打通西域,就是通往富贵之路的第一步。

    而我等此番出兵,就是迈出这第一步的人……”

    曹操的这番话,可谓是极具煽动性,瞬间就点燃了一众出征将士们的野心。

    一众士兵,全部双眼放光的看向了台上,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没有口号、也没有欢呼,但现场的气氛,却依然热烈到了顶点。

    “所有人听令,出发!!”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一众将士们也快速动了起来。

    很快,这五千将士,便列队开出了大营,然后神情兴奋的朝着西边疾驰而去。

    队伍离开后不久,朝廷出兵西域的消息,便如同插了翅膀一样,飞快的朝着四方扩散而去。

    “嘿,朝廷真要打西域了啊,不知道这次会怎么样?”

    “那肯定跟过去不一样了,说不定这次就直接把西域吞下了!”

    “嗯,我看也是,过去的时候,那些小国们一直左右横跳,如今也该好好收拾他们了!”

    “要这么说的话,那我大汉岂不是又要多一个州了?”

    “啧啧,听说那边儿的娘们儿都挺不错的,这要拿下了,朝廷肯定又需要移民过去,到时候俺必须得报个名了!”

    “嘿嘿,俺也一样……”

    对于朝廷此番出兵西域,无数百姓的议论,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全都将西域诸国,视作了大汉的囊中之物。

    而之所以如此,则离不开当初那个《西域军魂》的话剧的影响。

    当初,王潜推出那个话剧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借着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宣扬大汉“虽远必救”的精神。

    而随着那个话剧的火热,不仅完美的达到了王潜最初的目的,同时还因为剧情当中西域诸国的反复横跳,引起民众们对于西域诸国那种小人行径的极度不满。

    在无数百姓们看来,大汉设立都护府,分明就是为了保护那些小国不受匈奴的欺凌,可结果那些家伙不但不知恩,反而还勾结匈奴,出卖了大汉的将士。

    此等行径,着实令人痛恨不已。

    因此,在得知朝廷派兵出兵西域之后,人们自然对此极力支持。

    当然,除去民众热议之外,诸多商贾、豪强,也再一次兴奋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在覆灭檀石槐之后,获得了相应回报的人们,更是红着眼睛的开始组织人手调派物资,紧紧的朝着出征队伍追了上去。

    毕竟,西域那边,可比草原富有太多了。

    绿洲、玉石、金器、香料……还有那些美女,那些在大汉,可都是非常稀罕的玩意儿。

    站在洛阳的城头上,放眼望去,原本宽敞的官道,此刻已经被挤的水泄不通,各种大大小小的车队的方向完全一致,全都是一路向西。

    再看那些车队当中的人,一个个全都双眼放光,脸上也是遮盖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出征西域的战斗还没开始,在人们心中便已经宣告结束,并将其视作了领土的一部分。

    如此情形,倒也颇为有趣!

    ……

    八月中旬。

    敦煌城外,旌旗蔽日,甲胄生辉。

    沉寂多年的玉门关,在震天的战鼓声中,轰然打开。

    西征大军,这支满怀壮志和激动的队伍,如同一支钢铁洪流,滚滚涌向西边那片满是绿洲、美女的土地。

    帅旗下,曹操骑着一匹乌骓宝马,遥望着前方无垠的戈壁滩,目光中满是炽热。

    在他的旁边,是骑着汗血宝马的吕布,冷峻的面容下,同样带着一丝难以言明的激动。

    “护商路,平叛乱,复秩序!”

    曹操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沙,传入了周围将士们的耳中:“西域动荡,民生凋敝,商旅裹足。

    此乃我大汉丝路之殇,今奉天子诏,吊民伐罪,重开商道,再立秩序!”

    口号堂皇正大,响彻云霄。

    然而所有的将士却都心知肚明,这“吊民伐罪”的背后,却是大汉征服的开始。

    不过,口号嘛,总是要有的!

    随后,在曹操的率领下,五千将士喊着高昂的口号,然后昂首挺胸的踏上了西域的土地。

    就在汉军这边刚出玉门关的时候,在高昌国的王都城外,也正上演着一场惨烈的厮杀。

    密密麻麻的上万名“叛军”,手持木棍、柴刀封各种简陋的武器,如同潮水一般,不断的冲击着城墙上的守军。

    守卫在城墙上的,高昌国王以及一众贵族手下的亲卫队,人数大概只有五百人左右,而且已经是各个带伤。

    很显然,这场战斗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些叛军的规模越来越大?”

    城头上,负责指挥的守卫队长,看着下方密密麻麻的人潮,脸上满是惊恐与不解。

    高昌国的叛乱,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三个月而已。

    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竟直接猛增到了如今的一万多人。

    要知道,整个高昌国的男女老幼加起来,也才不过五万多人而已。

    最让他惊骇的是,这些叛军原本只是一群快要饿死的贫民,国内所有的粮食,全都储存在王城里面。

    叛军那么多人,他们是靠着什么坚持到现在的?

    “不好了,北门破了,叛军已经冲进城中了!”

    就在这时,北边传来一阵凄厉的吼声,紧接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北门方向传来。

    正在攻城的叛军,也纷纷调转方向,朝着北门狂涌而去。

    咣当!

    守卫队长手中的武器,掉落在了地上,整个人也好似被抽空了力气,跌倒在了城头上。

    “完了,高昌国,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