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 第197章 大势欲定
热门推荐: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抗战:从加强团到装甲集团军
神印灵师
我到地球来当神
你好,长生
龙珠:守护绝望未来
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监控人vs马桶人:共生泰坦
路人的修仙生存法则
皇太子和左丞相太平有恩怨之事,妥欢帖木儿心里是清楚的,也明白对方举荐太平镇守上都,实则不怀好意。
然而如今南北都有叛军肆虐,南边尚且有扩廓帖木儿可以应付,但北边应该交给谁来平叛,妥欢帖木儿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
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交给太平了,对方算得上是自己最信任的汉人大臣,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自己意志的事。
“好吧,既然如此,朕从宿卫亲军中,拨出三万人,交给左丞相统率,由他统兵,即日北上平叛。”
闭目沉思了许久,妥欢帖木儿最终同意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的请求,决定派遣太平领兵北上。
谁知爱猷识理答腊闻言,却再三摇头,拱手道:“父皇,留守大都的番上宿卫,名义上还有十万,实际上连五万人都没有,您要是拨给太平三万兵马,万一大都城内出现变故,如何是好?”
“那你觉得,给太平多少人合适?”
“给他一万士兵,让他出了大都城,沿途再行招募,上都那边还有几千兵马,凑在一起,两三万人肯定是能凑出来的,这还不够吗?”
“这……”妥欢帖木儿犹豫许久,感觉太子的话也不是毫无道理,不管怎么说,大都的防务更为重要,叹了口气道:“行,那就依你所言吧。”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当年四月。
由于塞外发生阳翟王阿鲁辉叛乱之事,数万叛军席卷漠北,导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迁都北上的想法,被迫拖延,只能继续留在大都。
为了尽快平叛,妥欢帖木儿不得已,只能派遣左丞相太平,统率禁军一万余人,出京北上,抵挡叛王阿鲁辉的进攻。
太平对妥欢帖木儿十分忠诚,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还是毅然统兵出征,打算报答皇帝这些年来对自己的恩情。
只是这万余名兵马,离开大都,一路跋山涉水,还没走到上都城下,便突然接到噩耗,说是城池已经失守了。
“什么,上都丢了?”
军营下,从部将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太平先是气得浑身颤抖,随后捶胸顿足、老泪纵横,边抽噎边道:
“臣,臣对不起陛下啊,陛下托付我如此重任,要我固守上都,如今上都被阿鲁辉攻克,叫我有何颜面,回京面圣呢?”
“大人,上都不是被阿鲁辉攻占的。”
几名部将脸色复杂道:“据探马所言,上都城,乃是被南方的贼寇所攻克。”
“贼寇,莫不是明军?”
“没错,就是他们。”
太平瞪大了眼睛,误以为众将在诓骗自己,当即伸手赏了几人每人几巴掌,沉下脸道:
“胡说八道!明军的兵马,眼下正离开河南,前往山西和陕西,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上都?不是探马看错了,就是你们在谎报军情!”
“丞相大人,我等所言千真万确。”
众将领捂着发红的脸,低声解释道:“贼军是乘船渡海,从南方来的,辽东以西的大片城池,已经被他们攻克,现在上都也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还有那阿鲁辉。”
“阿鲁辉怎么了?”
“阿鲁辉的叛军听闻上都已被叛军攻占,试图与贼军争夺城池,双方两日前发生野战,只一天时间,数万叛军就被打得灰飞烟灭,阿鲁辉本人都战死了。”
几名将领咽了口唾沫道:“昨日有几名侥幸逃生的西域叛军,被咱们的人捉住了,听他们说,这次南方来的贼兵,不但列装着成千上万的火铳,还有一种叫做红衣大炮的铁炮,威力十分惊人,炮子所下,宛如天崩地裂。”
“这么说,如今占据上都的,果真是贼军了……”
太平听到这里,心中充满绝望,旋即咬牙道:“陛下派我出京,是要我固守上都的,如今上都为贼兵窃据,本官决意出师讨贼,收复失地!”
“丞相,有句话,我等本不该讲。”
太平为官清廉,素有贤名,众将对他颇为敬重,犹豫了片刻,低声道:
“此番丞相出兵,看似是陛下的旨意,其实却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区区一万兵马,能济得了什么事,分明是故意要丞相去送死啊。”
“是啊丞相,那阿鲁辉数万大军,被贼军一战即灭,咱们就这点兵马,如何会是贼军对手,不如还是回大都吧。”
众人这么说,虽然有贪生怕死的嫌疑,但确实也是在为太平考虑。
然而太平却并不买账,冷声道:“好了,你们不要再说了!本官心意已决,有敢言退者,斩!”
众将领听了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再说话。
…
太平此人,虽是个文官,但说实话,他的能力并不算弱,历史上元顺帝派他平定阿鲁辉的叛乱,很快对方就平叛成功。
不过那主要是因为阿鲁辉的兵马太弱的缘故,如今换成渡海而来的明军,结局就大相径庭了。
太平统率一万元军,走到距离上都城二十里处时,他们的行踪,已被城内的明军探知。
明军统帅廖永安,没有丝毫犹豫,在留下两万兵马守城后,立刻率领六万大军,从多个方向倾巢而出,与一万元军展开野战。
结果自然不出意料。
一万元军远道而来,不但疲惫万分,士气也很低落,在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情况下,仅仅坚持了半天,就全军覆没。
统帅太平不愿做明军俘虏,眼看大军败绩,直接拔剑自刎。
消息传回元大都。
“贼军,贼军已攻下上都了?”
皇宫内,从朴不花口中得知此事,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瘫倒在龙椅上,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好半天一动不动。
“陛下,陛下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御医,御医快来!”
朴不花见状,还以为皇帝快不行了,吓得大惊失色,当即就要召御医前来诊治。
“闭嘴,朕还没死呢!”
妥欢帖木儿慢慢回过神来,瞪了朴不花一眼,自顾自道:
“不行,上都已经没了,现在大都更加危险了,朕要早日迁都。”
“可是,咱们现在还能去哪儿呢?”朴不花不解道。
“去太原,去找扩廓。”
妥欢帖木儿深深吸了口气道:“从太原向北走,可以到达漠南,若是太原城也保不住,到时候咱们就回草原。”
然而如今南北都有叛军肆虐,南边尚且有扩廓帖木儿可以应付,但北边应该交给谁来平叛,妥欢帖木儿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
思来想去,好像也只有交给太平了,对方算得上是自己最信任的汉人大臣,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自己意志的事。
“好吧,既然如此,朕从宿卫亲军中,拨出三万人,交给左丞相统率,由他统兵,即日北上平叛。”
闭目沉思了许久,妥欢帖木儿最终同意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的请求,决定派遣太平领兵北上。
谁知爱猷识理答腊闻言,却再三摇头,拱手道:“父皇,留守大都的番上宿卫,名义上还有十万,实际上连五万人都没有,您要是拨给太平三万兵马,万一大都城内出现变故,如何是好?”
“那你觉得,给太平多少人合适?”
“给他一万士兵,让他出了大都城,沿途再行招募,上都那边还有几千兵马,凑在一起,两三万人肯定是能凑出来的,这还不够吗?”
“这……”妥欢帖木儿犹豫许久,感觉太子的话也不是毫无道理,不管怎么说,大都的防务更为重要,叹了口气道:“行,那就依你所言吧。”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当年四月。
由于塞外发生阳翟王阿鲁辉叛乱之事,数万叛军席卷漠北,导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迁都北上的想法,被迫拖延,只能继续留在大都。
为了尽快平叛,妥欢帖木儿不得已,只能派遣左丞相太平,统率禁军一万余人,出京北上,抵挡叛王阿鲁辉的进攻。
太平对妥欢帖木儿十分忠诚,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还是毅然统兵出征,打算报答皇帝这些年来对自己的恩情。
只是这万余名兵马,离开大都,一路跋山涉水,还没走到上都城下,便突然接到噩耗,说是城池已经失守了。
“什么,上都丢了?”
军营下,从部将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太平先是气得浑身颤抖,随后捶胸顿足、老泪纵横,边抽噎边道:
“臣,臣对不起陛下啊,陛下托付我如此重任,要我固守上都,如今上都被阿鲁辉攻克,叫我有何颜面,回京面圣呢?”
“大人,上都不是被阿鲁辉攻占的。”
几名部将脸色复杂道:“据探马所言,上都城,乃是被南方的贼寇所攻克。”
“贼寇,莫不是明军?”
“没错,就是他们。”
太平瞪大了眼睛,误以为众将在诓骗自己,当即伸手赏了几人每人几巴掌,沉下脸道:
“胡说八道!明军的兵马,眼下正离开河南,前往山西和陕西,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上都?不是探马看错了,就是你们在谎报军情!”
“丞相大人,我等所言千真万确。”
众将领捂着发红的脸,低声解释道:“贼军是乘船渡海,从南方来的,辽东以西的大片城池,已经被他们攻克,现在上都也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还有那阿鲁辉。”
“阿鲁辉怎么了?”
“阿鲁辉的叛军听闻上都已被叛军攻占,试图与贼军争夺城池,双方两日前发生野战,只一天时间,数万叛军就被打得灰飞烟灭,阿鲁辉本人都战死了。”
几名将领咽了口唾沫道:“昨日有几名侥幸逃生的西域叛军,被咱们的人捉住了,听他们说,这次南方来的贼兵,不但列装着成千上万的火铳,还有一种叫做红衣大炮的铁炮,威力十分惊人,炮子所下,宛如天崩地裂。”
“这么说,如今占据上都的,果真是贼军了……”
太平听到这里,心中充满绝望,旋即咬牙道:“陛下派我出京,是要我固守上都的,如今上都为贼兵窃据,本官决意出师讨贼,收复失地!”
“丞相,有句话,我等本不该讲。”
太平为官清廉,素有贤名,众将对他颇为敬重,犹豫了片刻,低声道:
“此番丞相出兵,看似是陛下的旨意,其实却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区区一万兵马,能济得了什么事,分明是故意要丞相去送死啊。”
“是啊丞相,那阿鲁辉数万大军,被贼军一战即灭,咱们就这点兵马,如何会是贼军对手,不如还是回大都吧。”
众人这么说,虽然有贪生怕死的嫌疑,但确实也是在为太平考虑。
然而太平却并不买账,冷声道:“好了,你们不要再说了!本官心意已决,有敢言退者,斩!”
众将领听了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再说话。
…
太平此人,虽是个文官,但说实话,他的能力并不算弱,历史上元顺帝派他平定阿鲁辉的叛乱,很快对方就平叛成功。
不过那主要是因为阿鲁辉的兵马太弱的缘故,如今换成渡海而来的明军,结局就大相径庭了。
太平统率一万元军,走到距离上都城二十里处时,他们的行踪,已被城内的明军探知。
明军统帅廖永安,没有丝毫犹豫,在留下两万兵马守城后,立刻率领六万大军,从多个方向倾巢而出,与一万元军展开野战。
结果自然不出意料。
一万元军远道而来,不但疲惫万分,士气也很低落,在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情况下,仅仅坚持了半天,就全军覆没。
统帅太平不愿做明军俘虏,眼看大军败绩,直接拔剑自刎。
消息传回元大都。
“贼军,贼军已攻下上都了?”
皇宫内,从朴不花口中得知此事,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瘫倒在龙椅上,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好半天一动不动。
“陛下,陛下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御医,御医快来!”
朴不花见状,还以为皇帝快不行了,吓得大惊失色,当即就要召御医前来诊治。
“闭嘴,朕还没死呢!”
妥欢帖木儿慢慢回过神来,瞪了朴不花一眼,自顾自道:
“不行,上都已经没了,现在大都更加危险了,朕要早日迁都。”
“可是,咱们现在还能去哪儿呢?”朴不花不解道。
“去太原,去找扩廓。”
妥欢帖木儿深深吸了口气道:“从太原向北走,可以到达漠南,若是太原城也保不住,到时候咱们就回草原。”